• <nav id="rnn99"></nav><nav id="rnn99"></nav>
      你的位置: 述職報告之家 > 述職范文 > 導航 > 誡子書教案(集合二篇)

      誡子書教案

      發表時間:2025-05-05

      誡子書教案(集合二篇)。

      誡子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掌握關鍵詞句,理解文章內容。

      2、研讀課文,積累名言警句。

      3、背誦課文,汲取精神養料。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作者:諸葛亮(181-234),字孔明,瑯玡陽都(今山東沂南南)人,三國時蜀漢政治家、軍事家。他一生立志“興復漢室,還于舊都”,為此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高風亮節言傳身教,惠及子女。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的《誡子書》,聆聽他對子女、后人的諄諄教誨?!墩]子書》,告誡兒子的一封家書。

      二、初讀課文

      老師范讀,學生勾畫生字詞。注意句子的停頓。

      如: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年時/與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學生自由讀課文。

      聽朗讀錄音,體味語調、語速的變化,揣摩作者情感。

      學生再自由讀一遍課文。

      三、精讀課文。

      1、小組合作,借助注釋疏通文意,互相質疑解難,嘗試翻譯課文。

      難點:(1)詞語廣才——增長才干。勵精——振奮精神。治性——修養性情。馳——疾行,指迅速逝去。

      (2)句子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

      提醒學生翻譯課文時不能直譯的便意譯,無論哪種譯都要保留原句的句式特征。以第二個句子為例:年華隨著時光飛馳,意志隨著歲月流逝,終枯敗零落,對社會無益······

      2、總結交流:

      四人一組互相翻譯課文,交流指正。選2名學生朗讀自己的譯文,老師闡述自己觀點,供參考。

      3、說說對下列兩句話的理解。

      (1)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依靠內心安靜精力集中來修養身心,依靠儉樸的作風來培養品德)

      (2)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輕淡就不會有明確的志向,不能平靜地學習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目標)

      4、畫出文中提到“志”的語句,聯系上下文,說說你對“志”與“學”的關系是怎樣理解的。(不學習就難以增長才干,沒有志向就難以學有所成。)

      四、練習試為下列句子劃分節奏,在反復誦讀中,體會文言文的韻律美。

      1、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2、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3、*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4、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五、作業

      背誦全文。

      誡子書教案 篇2

      【作者】諸葛亮【朝代】三國時期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為了您方便瀏覽更多的誡子書教案網內容,請訪問誡子書教案
      最新男女啪啪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