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rnn99"></nav><nav id="rnn99"></nav>
      你的位置: 述職報告之家 > 述職范文 > 導航 > 最新祖父的園子教案(匯集十三篇)

      祖父的園子教案

      發表時間:2025-02-23

      最新祖父的園子教案(匯集十三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祖父的園子》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祖父的園子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對文本語言的觸摸,感悟,還原語言的形象性,拓展學生的想象,豐富語言的積累和運用表達的能力。多層次多角度地“看”園子,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樂,理解“園子”的精神意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有這樣一本書,讀著讀著,就讓人不由得沉浸在已逝的爛漫的童年生活里,這本書的名字叫——《呼蘭河傳》,作者蕭紅。在書中,蕭紅通過一個四五歲女孩的視角,寫下了她童年的生活,以及對故鄉的記憶,讀起來非常動人。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園子。齊讀課題——

      師:這園子里蜂子——學生讀課文,出示第二段

      (是呀,這園子真―(美、五彩繽紛、充滿神秘、充滿生機)

      還是一個怎樣的園子呢,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二、學習第13節。(感受快樂和自由。)

      師:誰來讀第13自然段[出示13節]

      讀著讀著,文中哪種氣息撲面而來???(自由)

      師:看看,你從哪兒感受到這份自由?

      師:是啊,這是多么美妙的感覺啊。你愿不愿意請個同學一起來幫你再讀讀這段話,把這份美妙的感覺讀出來?(生請)你是一起讀,還是請她讀?(生:請她讀。)你覺得怎么樣?

      師:還從哪里感受到了這份自由?

      生: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

      師:它是爬上架還是爬上房,由自己決定。黃瓜結不結果,由自己決定。玉米長多高,由自己決定。蝴蝶飛哪里去,由自己決定。這是一份多么自由的感受啊。

      師:這段話寫得非常特別,看看哪個句式出現得最多?“愿意……就……”不覺得羅嗦嗎?生:有一種自己決定的感覺,不覺得拘束。給人特別自由的感覺。

      師:讓人感覺到那是從心底流淌出來的。怎么能把這份隨心隨性的'自由讀出來呢,

      指名分讀(倭瓜、黃瓜、玉米和蝴蝶)

      師:分不出誰更自由,它們都是那么自由。

      三、學習我和祖父在園中的段落。

      師:是啊,在這個園子里,仿佛連空氣都彌漫著自由?;ㄊ亲杂傻模B是自由,蔬菜、植物都是自由的,那么我呢?

      生:我也是自由的。

      師:就請同學們去讀讀課文其他的段落,用上“在這個園子里,我愿意……就……”說說我怎么自由?

      師:同學們捕捉了許多我在園子里自由自在的畫面。細讀出滋味,好好地去讀讀這些畫面,細細品品,讀著讀著,有什么感受。

      師:還清晰地記得昨天同學們在讀課文時,忍俊不禁,我知道,同學們已經被課文深深吸引,哪個鏡頭最吸引你?

      生:第三自然段把我吸引了。

      師:給大家讀讀。(生讀,出示段落)

      你感覺哪里最有趣?

      師:真有意思,還有吸引你的畫面嗎?(12節)

      生:把狗尾草當作谷穗留著,看著滿地的狗尾草,祖父是怎樣的神情?祖父笑夠了,才把我慢慢叫到他跟前,祖父雖然教我(出示11小節)

      師:我發現這段話里有一個字重復出現了很多次,數一數?

      從那么多“又”中,你讀出了什么?能否讀出調皮、貪玩

      小結:作者的語言很樸實,但卻那么充滿著童真、童趣,勾起了我們對美好童年的回憶。

      師小結:不管是瞎鬧,還是淘氣,即使是越幫越忙,或者是闖出點小禍殃,在蕭紅的記憶中,祖父的眼睛總是笑盈盈的。我能夠在園子里這樣自由,這是因為……

      師:是啊,正因為祖父的勤勞、他的寬容、他的愛,給蕭紅這么多的自由。所以,我眼中看出來的一切也是——自由的。

      師:其實,蕭紅的童年并不像我們看到的這么歡樂,母親很早就去世了,父親是個很冷酷的人。祖父成了蕭紅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在一篇文章中她這樣寫:從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掉了冰冷和憎惡而外,還有溫暖和愛。所以我就向這溫暖和愛的方面,懷著永久的憧憬和追求。(出示鏈接)生讀。

      師:讀到這里,你能明白,為什么蕭紅心中還是念念不忘那個園子?在她心中,這還是一個的園子。

      師:學到這我有一個疑問:為什么題目不是祖父的園子,也不是我的園子,而是——我和祖父的園子。正如蕭紅在書中寫的:“就這樣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園,我,這三樣是一樣也不可缺少的了。

      有人說:一個愛你的人可以給你一個天堂,在這個園子里,祖父用他的寬容和慈愛,給了我一個天堂,在這個天堂里,我的瞎鬧淘氣也曾帶給祖父許多的歡笑和快樂,這園子也是我用率真和可愛給祖父創造的天堂,所以作者稱:讀課題——————

      師:在《呼蘭河傳》的尾聲中,再一次提到了這個園子。(出示鏈接。教師朗讀)

      師:蕭紅忘卻不了,難以忘卻的是什么?

      師:你走進了蕭紅的心中。正是懷著對愛與溫暖永久的憧憬和追求。蕭紅無論在她的生命中有多少逃亡與饑餓,無論她面對多少困苦與不幸,她都用大氣的文字寫著這份愛這份溫暖、這份自由!讓我們一同懷著這種美好的情感,讀課題——

      師:當我們輕輕走出這個園子,回眸看它的時候,你的心中留下了什么?

      師:蕭紅現在怎么樣了?祖父的園子到底怎么樣了?現在這個園子究竟什么模樣?

      師:同學們產生了太多新的疑問,好,帶著這些疑問,走出課堂,去解決它。相信你的閱讀視野也會不斷拓展。

      師:你課后打算給自己一份怎樣的作業?

      師:老師也有一個建議:文中祖父和我的趣事留給我們印象很深,相信你和你的家人朋友一定也有許多的趣事,學會捕捉,放大細節,你的文字也會像蕭紅那樣自然流淌出來,記下愛和溫暖的故事吧,讓我們一同分享你的快樂童年。

      板書設計:

      我和祖父的園子

      快樂 自由

      愛 溫暖

      祖父的園子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讀讀記記“螞蚱、櫻桃、蚌殼、瞎鬧、鋤頭、倭瓜、水瓢、圓滾滾、一動不動”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達方式。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自主讀書,把握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領悟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二、介紹作者

      蕭紅的《呼蘭河傳》,就是對故鄉的一本回憶錄。也就在寫完后的一年,這個女子就從世間消失了,只有31歲。但她把她對鄉土農家的愛戀,把她對生活的嚴肅思考,傳達給了她的讀者,世世代代的讀者。在《呼蘭河傳》里,她用了許多的文字寫了自己的童年,尤其重點描寫了家里的園子,她稱它為祖父的園子,自己的后花園。為什么她對園子如此念念不忘呢?這個園子給童年的蕭紅留下了什么呢?讓我們隨著作者美好的回憶,走進她魂牽夢繞的祖父的園子。

      三、自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自學課文:

      請按閱讀要求默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作批注。

      2、檢查自學:

      自學生字,生詞的情況。

      四、閱讀課文,交流體會

      1、這篇文章中的哪些情景,讓我對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懷?

      2、我在園子里的心情是怎么樣的,你是從哪體會到的?

      3、請默讀“花開了,就像睡醒了似的?!币欢?,這一段寫了什么,你又能感受到什么呢?

      學生交流、匯報。

      五、感情朗讀,積累語言

      讀你喜歡的句子或段落,把他背誦下來。

      六、課外延伸

      師讀《呼蘭河傳》的'另一個關于園子的片段,學生談感受,讓學生進一步感受童年的快樂。

      七、總結全文

      從課文的字里行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童年的純真和美好。童年是一幅畫,絢麗多彩;童年是一首詩,耐人尋味。讓我們齊聲有感情地朗讀這篇文章,再次感受童年的美好。

      祖父的園子教案 篇3

      前幾天,我有幸聽到了一節與眾不同的課——魏星老師執教的《我和祖父的園子》,這篇課文是我第一次聽到,聽說是一篇新課文?!段液妥娓傅膱@子》是蕭紅的作品,寫得至真至純。短文以“愛”為核心,讓“趣和樂”貫穿在祖父的園子里,祖父的園子是“我”童年幸福、快樂的家園,是“我”成長的根基,是“我”精神的故鄉。

      魏老師執教的《我和祖父的園子》有兩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是問題情境的巧妙設置,善于以問促“情”。教者深知本文以一個“情”字貫穿始終——蕭紅對“園子”的懷念之“情”,對祖父的敬愛、想念之“情”,祖父對“我”的關愛之情。魏老師緊緊抓住這條情感線索,通過一個個連貫的問題,通過學生們的`回答,這些情感漸漸清晰為同學們所理解,所感動。魏老師善于提問,而且邏輯性極強,看似“離題”,卻是巧妙有章的。往往待到下一個問題出現,你才恍然大悟,之前的那些問題只是鋪墊,沒有上一個問題的巧妙的鋪墊,課堂教學就會停滯受阻,情感無法進一步升華,由此我深刻地感受到一個準確巧妙的問題情境設置能大大推進教學的進程,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教者提問的時候,善于按照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適當幫助引導學生去說去總結。有針對性地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去提不同難度的問題,保證了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來。

      其次,魏老師善于抓住具體的語言文字適時對學生進行語文能力訓練。學生通過讀書,抓住了“愿意……愿意”、“要……就……要……就……”、“一切都活了?!钡仍~語或句式進行反復的品位、以達到不斷積累和最終的運用。在魏老師的巧妙引導下,學生通過讀書又從10個“就”字上理解,對課文的認識由知性上升到感性,對課文的思想感情有所感悟,有所收獲。語文教學首要任務是進行語言文字訓練,而語言文字能力的掌握首先要通過讀的訓練,魏老師這節課至始至終地重視和落實了這一點。同時,魏老師對文本的解讀很到位,也很獨特,對語言文字訓練的點抓得很準。只有教師讀懂了文本,讀懂了作者的心,做好了文本作者的知音,力求做作者的代言人,在課堂上才能游刃有余地引導學生讀懂文本。正像著名的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所說的那樣“我們自己的文本需要我們自己解讀?!?,我們教師在解讀文本時一定作好充分的準備,該注意的語言文字訓練點要預設明確的練習點,訓練方式、方法,在課堂上才能做到有備無患,訓練到位扎實??傊覀円欢ㄒ獔远ú灰?/p>

      祖父的園子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認識課文中的生字,讀讀記記“蜜蜂、蝴蝶、蜻蜓、螞蚱、櫻桃樹、李子樹、大榆樹”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心情,感受作者的表達方法。

      3、讓學生自主地如情入境地讀書,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樂,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領悟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并積累語言。

      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自主讀書,把握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領悟表達方法。

      2、體會“我”在園子里自由自在,快樂無憂的心情。學習作者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蕭紅”的圖文資料簡介

      2、引入課題

      二、檢查預習

      認讀詞語 分析這些詞語

      三、研讀課文

      (一)課文中有幾個自然段是直接描寫園子的.,快點兒找找看是哪幾自然段?

      1、自由讀這些自然段,思考:在作者童年的眼里,這個園子是個怎樣的園子?你可以用個什么詞語來形容呢?請你寫一兩個認為恰當的詞語,有的詞語可能就藏在這幾段話的字里行間。從哪些段落體會到的?讀相關語句,說感受。

      預設:

      (1)“我家有一個大花園,這花園里蜜蜂、蝴蝶、蜻蜓、螞蚱,樣樣都有?!T谏厦嬉粍硬粍恿?。”

      a、在我的眼中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園子?找出有關的語句讀一讀。

      b、園子里有些什么顏色?

      c、她會怎樣向別人介紹這個園子? 帶著怎樣的語氣,怎樣的心情?

      (2)“太陽在園子里是特別大的,天空是特別高的?!孟駥γ娴耐翂Χ紩卮??!?/p>

      a、去掉“是”讀讀看,比較比較。“是”起到了什么作用?

      (3) “花開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鳥飛了,………… 又飛到誰家去?太陽也不知道?!?/p>

      A、在我的眼中,這還是一個什么樣的園子?

      B、你從哪兒感受到這份自由? (愿意……就…… 愿意……就……)

      C、心中有自由快樂,看什么都是自由快樂的,讓我們再來看看園子的景像吧!引讀:

      出示課件

      D、誰再來讀一讀這段話,比一比誰的更自由。

      2、從這些文字中我們體會到這是一個 師引讀( )的園子 根據板書引讀

      (二)學習我和祖父在園中的段落

      1、我的童年生活就是在這樣的園子里生活著,請同學們自由讀4—15自然段,你覺得哪個鏡頭給你印象最深?

      2、在園子里,我是那么自由,那么快樂,這園子簡直就是 (“我”的樂園)

      3、介紹蕭紅的童年其實很孤單寂寞…… 相機出示文字介紹(相機出示文字介紹)

      4、當我做這些事的時候,祖父是怎樣的態度呢?請同學們再次默讀4—15自然段,劃出有關的句子。

      5、因此蕭紅一直懷念這個園子,那么,這個園子在蕭紅的心中還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園子嗎? (愛、溫暖) 所以蕭紅在書中這樣寫道 (出示)

      (三)升華

      1、文章的題目為什么叫《祖父的園子》?

      2、在《呼蘭河傳》的結尾有這樣一句話:“呼蘭河這小城里邊,以前住著我的祖父,現在埋著我的祖父?!?/p>

      祖父的園子教案 篇5

      學習要求:

      1、學會文中的“蚱、晃”等11個會認字,會寫“蝴、螞”等14個會寫字;會讀“螞蚱、櫻桃、蚌殼、瞎鬧、倭瓜、水瓢、圓滾滾”等詞語,通過查字典并結合課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默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說說園子里有什么,“我”在園子里做什么,祖父的園子有什么特別之處。

      3、體會“我”在園子里自由自在,快樂無憂的心情和對祖父的思念。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4、學習作者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學習內容及方式:

      一、預習任務:

      1、預習教材第2課。

      任務1:朗讀課文我最棒。大聲朗讀課文,注意讀準課后生字。在讀通順以后嘗試邊讀邊想象文字描繪的畫面,享受作者在院子里的歡樂時光??梢院托』锇橐黄鹄首x,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上傳你朗讀課文的錄音,與小伙伴比一比誰讀得正確、流利,誰讀得更好聽吧!

      任務2:課文大意我知道。打開電子教材,默讀課文,想一想,找一找:祖父的園子里都有些什么?

      任務3:我是小小書法家。學習11個要求會認的字,能自己標注拼音,進行認讀;掌握14個要求會寫的生字,試著寫兩遍,注意觀察偏旁部首,想一想沒一個怎樣才能寫好看,寫好后拍照上傳,比比誰是小小書法家。

      任務4:我是小小繪畫家。想象課文中描寫的快樂畫面,嘗試著用手中的畫筆畫下來,并和同學一起分享欣賞。

      任務5:檢測一下自己的預習成果吧!

      (優教信使《古詩三首》預習檢測內容)

      二、學習微課,完成練習。

      (優教信使或者班級群里老師分享的微課)

      隨堂練習:

      1、這是一個 、 、 、 的'園子。

      2、第13段告訴我們這是一個 的園子,作者是通過

      的修辭手法寫出這個特點的。

      3、園子里還會有什么?試著填空吧!

      我變成倭瓜了,我愿意 就 ,愿意 就 。

      我變成黃瓜了,我愿意 就 ,愿意 就 。

      我變成玉米了,我愿意 就 ,愿意 。

      我變成蝴蝶了,我愿意 就 ,愿意 。

      我變成 了,我愿意 ,愿意 。

      三、課后作業(在優教信使、班級微信群發送)

      一、讀拼音,寫漢字。

      春天到了,爺爺把我家院子后面的空地上的雜草bá( )掉,用來種菜。我用腳把那下了種的土窩一個一個地溜平,還東一腳西一腳地xi?。?)鬧。幾天后,爺爺種的菜發芽了,我和爺爺一起chǎn( )地,我往往把菜苗當做野菜gē( )掉,把野菜留著。

      爺爺澆菜,我拿著水piáo( ),拼盡了力氣,把水往天空一揚。玩累了,我又纏著爺爺陪我去guàng( )街。

      二、照樣子,寫詞語。

      例:胖乎乎

      圓 明 白

      亮 笑 熱

      三、想象一下,小蕭紅為我們介紹園子里的景物時,是怎樣的神態?

      四、拓展訓練(二選一)

      1、請你參照課文第13自然段寫倭瓜、黃瓜、玉米、蝴蝶自由自在的方法來直接寫一寫“我”在園子里也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

      2、請你仿照第2自然段寫園子里動物的方法來寫一處景物,注意抓住色彩、靜態美等方法,用上疊詞、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

      自己學著寫一寫。

      提示:要會借,借用課文中特別的寫法,句式要有點變化更好。寫完后可以和家長交流交流。

      四、驗收方式:

      (1)預習任務我采用優教信使里的預習內容,讓學生通過優教信使來完成預習任務,這樣方便老師進行統計和匯總。

      (2)隨堂練習題目微課呈現,當堂思考作答,把答案寫在筆記本上,和課后作業一起發放答案;課后作業題目發在班級微信群里,定時發放答案,讓孩子和家長對照批改,并約定及時糾錯,把糾錯結果拍照發班級微信群。

      附答案:

      一、隨堂練習:

      1、應有盡有 五彩繽紛 生機勃勃 美麗可愛

      2、自由自在 擬人、排比、反復

      3、 爬上架 爬上架 爬上房 爬上房

      開一朵花 開一朵花 結一個黃瓜就結一個黃瓜

      長多高 長多高 長到天上去也沒有人管。

      飛到誰家去 飛到誰家去 飛多久就飛多久 。(答案不唯一)

      小螞蟻 和誰在一起就和誰在一起 搬多大的食物就搬多大的食物 (答案不唯一)

      二、課后作業:

      1、拔 瞎 鏟 割 瓢 逛

      2、圓滾滾 明晃晃 白花花

      亮晶晶 笑嘻嘻 熱乎乎

      3、既滿足又得意,顯示自己的富有。(有理有據,符合孩子的心理即可。)

      4、略

      祖父的園子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祖父的園子》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節選自蕭紅的回憶性長篇小說《呼蘭河傳》。課文描寫了“我”童年時代跟隨祖父在園子里勞動的情景,祖父的園子就像一幅明麗的漂亮的富有童話色彩的畫,畫里有樹、有花、有莊稼、有蜻蜓、有蝴蝶、有螞蚱、有小鳥、有風、有雨,還有太陽的光芒、有云朵的影子,這是作者童年的樂園、自由的家園(作者曾稱它為自己的后花園)。表達了對童年生活的眷戀和對親人的回憶。文章用孩子氣十足的腔調,春天的泥土般新鮮的語言,詩意浪漫的景物描述,是本文表達方式上的突出特點。文字雖然淺顯,但意境很美,寓意不凡。

      [設計理念]:

      《課程標準》強調:“語文課程應致力于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薄伴喿x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平等對話的過程?!彼栽谠O計中力求站在兒童的角度,以兒童的視野閱讀課文,汲取學生切身的生活體驗,設計言說的主題,選擇言說的方式,營造富于童趣的對話情境。使師生都融入文本,緊扣文中關鍵字、詞、句,不斷地品味、感悟、內化,實實在在地對文本進行個性化的解讀,從而使學生獲得充實的收獲,在得到語言文化的熏陶同時,獲得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透過課文的語言文字,感悟作者的表達方式。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我”在園子里充滿樂趣、自由自在的生活,體會祖父的愛,初步感悟園子的精神意義,進而引發學生對自己童年生活的美好回憶。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我與祖父在園中自由、快樂地勞作玩耍的情景。

      教學難點:借物抒情的表達方式及感悟園子對作者的精神意義。

      [教學準備]:女作家肖紅的資料及相關作品。

      [教學過程]:

      一、導入,走近蕭紅的回憶

      1、師述:三十年代,魯迅先生稱一位女作家是“當今中國最有前途的女作家”,這位女作家就是蕭紅。介紹蕭紅以及《呼蘭河傳》。

      2、《呼蘭河傳》中蕭紅用許多文字寫了自己的童年,尤其著重寫家里的園子。她稱它為祖父的.園子,自己的后花園。為什么她對園子如此念念不忘呢?這個園子給童年的蕭紅留下了什么呢?讓我們隨著作者美好的回憶,走進她魂牽夢繞的《祖父的園子》(出示課題)。

      (設計說明:引發學生對作者的關注,一位作家為何一生對一個普通的園子念念不忘,設置懸念,激起學生的閱讀期待。)

      二、自讀,走進祖父的樂園。

      1、學生自由讀課文,讀通課文,同時思考:你對祖父的園子有什么了解?(自由、快樂……)

      2、檢查自讀:說說對園子的了解過程中解決以下問題,

      (1)比較難理解的詞語:如蜂子、倭瓜、謊花、鏟地。

      (2)難讀順的句子: 當祖父下種,種小白菜的時候……用腳一個個地溜平。哪里會溜得準,東一腳西一腳地瞎鬧。因為我太小,拿不動那鋤頭桿……讓我單拿著那個鋤頭的“頭”來鏟。

      (設計說明:通過初讀,對文章內容建立“框架結構”的認識,對園子形成初步的整體印象。一些方言土語,有必要進行適當的講解與點撥。)

      三、品讀,感受祖父的愛園。

      我的快樂、自由:

      1、我跟著祖父在園子里做了什么?輕聲讀課文。

      (栽花、拔草、下種、鏟地、澆水……)

      2、寫了一天里,我和祖父在園子里:祖父栽花,我也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鏟地,我就鏟地;祖父澆水,我也澆水……這樣寫說明什么?(我跟祖父親密無間……)

      3、祖父勞動,我也在勞動嗎?快速默讀,用了哪些詞寫我在勞動。關鍵詞畫下來。再用心體會,在我的表現當中,體會到什么?同樣是鏟地,澆水,我的祖父有什么不同?交流時說、議、讀相結合:

      (1)祖父戴一頂大草帽……我就拔草。我好像是祖父的“影子”、“小尾巴”,一老一少,一頂大草帽、一頂小草帽相映成趣。

      (2)種小白菜時瞎鬧、踢飛菜種。哪里是在種小白菜,我就是在瞎鬧。

      (3)鏟地時,爬在地上,用鋤頭的“頭”亂勾一陣,把韭菜當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當谷穗留著。

      我是怎樣鏟地的呢?引導學生抓住“爬在地上”、“亂勾一陣”看似平淡的兩個詞,用心讀一讀,想一想,理解“我”鏟地有趣的樣子,一邊往前“爬”一邊“亂勾”。

      (設計說明:學生閱讀的興奮點在“把狗尾草當谷穗留著”,“爬在地上”、“亂勾一陣”看似平淡,細細琢磨,卻活化了人物形象。閱讀教學應該培養學生敏銳的語感。)

      (4)水瓢澆菜。你有過類似的經歷嗎?讀書聯想起了自己的經歷,讀書讀出了自己。

      (5)第11節。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段文字。數一數,這段話中有幾個“又”字,再輕輕地讀一讀,你體會到了什么?(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非常自由。)

      4、祖父是怎樣對待我這個小淘氣的呢?是怎樣的態度呢?請同學們再默讀3—12自然段,劃出有關的句子,可以在旁邊簡單地寫一寫。

      (1)我拿不動鋤頭桿,祖父就把鋤頭桿拔下來,讓我單拿著那個鋤頭的頭來鏟,祖父很寵愛我。

      (2)祖父慢慢地把我叫過去,講給我聽,很耐心,很形象。

      (3)祖父笑了。祖父大笑起來,笑得夠了,還在笑,笑聲中,他仿佛在說什么呢?(課件呈現課文插圖)他仿佛在說:_________________。請你看看圖上祖父的笑容,聯系上下文,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說一說。

      祖父的笑是疼愛,是呵護,是寬容,當我把狗尾草當谷穗留著時,祖父是慈愛的笑;當我把水揚向天空,祖父還是那樣慈愛的笑,祖父的笑永遠留在我的心底。許多年以后,蕭紅這樣深情地回憶“祖父的眼睛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跟孩子似的?!?/p>

      (設計說明:祖父的“笑”是耐人尋味的,祖父“笑”的含義在文中是一處空白,引導學生想像,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使祖父的愛鮮活、具體起來,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因為有祖父的愛,才有我的自由”。)

      景物的快樂、自由:

      過渡:其實,我在園子里做過的事兒還有很多很多!曾經有一次祖父拔草時,我偷偷地在他的草帽上插了一圈玫瑰花,紅通通的二三十朵,祖父完全不知道,還以為是因為春天雨水大,園子里的玫瑰花開得香呢……課文除了寫自己的生活,還寫了景物。用了兩段話。看看這些動物、植物在祖父的園子里生活得怎么樣?(連景物都是快樂、自由的!)

      1、代表園子里的動物、植物說說你的快樂、自由。

      (1)自由地,認真地讀這兩個自然段,把自己當成園子中的一只蝴蝶、或者一朵花,或者一棵樹等,來講述你的快樂和自由,可以運用課文中的語言,也可以先寫一寫。(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讀、寫。)

      (設計意圖:讓孩子們成為園子里的一草一木,一蟲一鳥,從兒童的角度,以兒童的視野閱讀課文,汲取學生切身的生活體驗,營造富于童趣的說話、寫話情境。孩子們很快就能融入文本。)

      (2)說說景物的快樂、自由。

      在學生說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靈活地運用課文中的排比句、擬人句等修辭如,學生以玉米的身份講述園子里的快樂:

      我是一棵長在爺爺園子里的玉米。園子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太陽在園子里特別大,天空在園子里特別高?;ㄩ_了,好象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好象在天上逛似的;蟲子叫了,好象在說話似的。凡是在太陽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在這樣的園子里生長,我感到快樂、自由。

      (設計意圖:這種讓學生轉換角色說說動、植物的快樂的語言訓練,絕不同于三言兩語,一句半句的回答,這是一個學生自我體驗、自我內化的過程,能夠增強學生運用課文語言的自覺性,并且促使他們在閱讀中更加積極地內化課文語言的自覺性。)

      (3)感情朗讀中體會景物的快樂、自由。

      2、題目是祖父的園子,想寫出自己的快樂,為什么課文里用這么多的筆墨寫動物、植物的快樂?

      交流:

      (1)因為我的心是快樂的、自由的,所以身邊的一切都是快樂的自由的,也是借這里的自由來抒發自己的感情。

      (2)指導寫作方法:這是非常重要的寫作方法,這個方法叫做——借物抒情。

      (設計意圖:老師不但要讓學生知其然,還要知道知其所以然。)

      3、作者有一個怎樣的童年生活?(快樂、自由……)

      這一切都是因為有了祖父的愛,祖父給了我一個童年的愛園!

      四、延讀,領悟祖父的家園。

      (引:作者因為有祖父的愛,所以擁有了一個快樂、自由的園子,擁有了一個金色的童年!所以開頭這句話是這樣寫的。讀一讀。)

      “呼蘭河這小城里邊住著我的祖父……”

      1、有沒有發現作者寫得很特別?呼蘭河小城里邊就住著他的祖父?

      引出:在我眼里只有祖父。因為祖父給她幸福的童年,給了她家的溫暖!作者蕭紅,從小父親不喜歡她,媽媽去世了,后媽更不喜歡她。再讀第一句!

      2、你覺得當她寫下“呼蘭河這小城里邊住著我的祖父……”時是一種怎樣的感受?帶著對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戀,對親人的深深的懷念再讀第一句!

      3、所以課題 起《祖父的園子》,作者把深深的感情都寄托在這園子里!這個一個樂園;這是一個愛園;這是一個家園!再一次讀第一句!

      (設計意圖:通過三次反復地遞進式朗讀,讀懂作者開門見山的寫法,讀懂了作者對童年的眷戀,對祖父的懷念,隱約地看到那抹淡淡的哀愁。)

      4、如果你一天,兩天,如果一直在園子里,會有什么感受?去讀讀蕭紅的《呼蘭河傳》吧,肯定會給你與此時不一樣的感受!因為這是一本值得一輩子去讀的書……

      (設計意圖:課了情未了,升華了文章的主題,引發學生閱讀《呼蘭河傳》的興趣。)

      板書設計: 《祖父的園子》

      樂園

      快樂 童 愛園 年 自由

      家園

      《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

      《祖父的園子》是女作家蕭紅寫的篇優美的散文,文筆揮灑自如。課文重點寫了作者在祖父的園子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課文中的語言富有孩子氣,同樣富有詩情畫意,把世界在孩子心里的樣子真實地再現出來了,學生讀來感覺親切,感覺這事就像發生在自己身上。從而讓學生體會到作者只是用真情實感去表現生活中的真實故事,所以會打動讀者。

      本文是略讀課文,所以要讓學生結合課前的提示,在充分地自主地讀文的基礎上體會作者的情感,在讀中感悟語言的特點。在充分讀書的基礎上,交流“我”在園子里心情是怎樣的,是從哪些描寫中體會到的,或作者為什么對祖父的園子久久不能忘懷,交流中指導學生有感情的讀一讀有關的段落,讀出自己的體會,感受作者的語言特點和表達方式。由于本文比較貼近學生的生活,所以理解起來很容易。

      最后,再細細品讀課文,對學生的引由淺入深的引導,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走向深入,而又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帶來負擔和痛苦。做到起于學生實際,通過點撥、引導、啟發,使學生達到另一高度。比如,《我和祖父的園子中》中要引導學生體會的自由。我首先問,作者和祖父在園子里做什么?——體會我和祖父關系的親密。再問:祖父在勞動,我也真的在勞動嗎?從一些詞句中,你看出了什么?從而感受我的童年生活是怎樣的?再說說形成這一切的原因。這一系列的問題設計,引導讓緊貼學生的原有水平,再稍加點撥,學生就過去了,沒有任何跳躍和生澀的感覺,只是很自然的像泉水一樣淙淙流淌著。

      祖父的園子教案 篇7

      一、導入新課,了解蕭紅

      蕭紅是當代著名女作家,她的《呼蘭河傳》是對故鄉的一本回憶錄。在這本書里,她用了許多文字寫了自己的童年,尤其重點描寫了家里的園子,她稱它為祖父的園子,自己的后花園。為什么她對園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讓我們隨著作者美好的回憶,走進她魂牽夢繞的——(齊讀課題)祖父的園子。

      二、初讀課文,把握內容

      1.請打開課本,讀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讀后想一想:祖父的園子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出示:祖父的園子是個 園。(花園、果園、菜園、樂園)你從哪里知道的?這是個怎樣的花園?果園里有什么?(檢查對課文內容的了解,找出相應的段落,讀一讀,簡單說一說。)

      2.課文寫到了在祖父的園子里,哪些讓我難忘的童年生活片段?(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三、品讀課文,體會情感

      1.快速默讀課文中寫“我”跟祖父干農活的段落,感受干農活時“我”的心情。(學生匯報交流。主要抓住4、5、14、15自然段進行朗讀理解。在評價中滲透抓住關鍵詞、想象畫面的讀書方法。)

      2.選擇其中一段讀給大家聽。點評。

      3..除了從干農活體會出來,還可以從什么地方看出我在玩?

      4.指名讀13自然段:讀到這兒,你想到了哪個故事嗎?

      5.你若是在干活時瞎鬧玩耍,你的父母會有什么態度?祖父是什么態度?

      讀6——11自然段的對話。

      6.有一個字代表了祖父的態度——笑。從這一笑中,你讀出了什么?(寬容、慈愛)

      小結:有人說,一個愛你的親人可以給你造一個天堂,有了祖父這慈愛寬容的笑,我才能在這園子里盡情地玩鬧,這園子不就是祖父給我造的一個天堂嗎?

      四、感悟語言特點,體會表達方法

      這種童年生活,你羨慕嗎?再次瀏覽全文,找出你認為最有情趣的那一段,細細品味。

      1.重點學習第17自然段,指名讀,這段話是圍繞哪句話寫的?

      “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

      2.如果讓老師來寫,我會這樣寫:花開了,鳥在飛,蟲子在叫……

      比較品味:意思變了嗎?那作者為什么這樣寫?(體會作者心中是自由幸福的,看到的一切都是自由幸福的)

      3.發現一個特殊的句式:“愿意……就……”你能用這個句式來說說作者在這個園子里所做的一切嗎?(教師隨機點評)

      小結:作者通過這些景物的描寫,寫出自己生活的快樂、自由、幸福,這種寫法就是——借物抒情。

      4.有人說,一個人快樂,是藏不住的,一張口,從你說話的聲音中都能聽得出。你還能從作者的哪些敘述中感受到這一點了?

      5.交流。(敘述的孩子氣,“胖乎乎、圓滾滾、明晃晃、毛嘟嘟、藍悠悠”等詞語。)

      你能通過讀書,讓大家感受到這種感情嗎?

      五、回扣課題,總結拓展

      1.課文大多數文字都在寫事,但為什么課題強調是“祖父的園子”呢?

      全班交流。(園子是她的樂園,給了她自由,給了她快樂,所以這個園子在她心中,才是那樣的美好,那樣的溫馨,那樣的難以忘懷。她的自由快樂來自這個園子,還來自于慈愛的祖父。因此,這園子已不是普通的菜園、花園,而是一個充滿了愛的樂園。所以她稱它為——祖父的園子)。

      2.總結:在這里,我們讀到了一個孩子自由的空間和快樂的心情,不過,在老師讀完作者蕭紅的原著《呼蘭河傳》后,對這篇文章卻有了不一樣的感受。著名作家茅盾曾對《呼蘭河傳》有過這樣的贊譽──“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請大家課后去讀讀蕭紅的《呼蘭河傳》,用心去感受。

      祖父的園子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會認讀8個生字及“螞蚱、櫻桃、蚌殼、瞎鬧、倭瓜、水瓢”等詞語,通過查字典,并結合課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熟讀課文,想象課文描寫的“我”在祖父園子里的生活情景,體會“我”在園子里自由自在、快樂無憂的心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感悟作者的表達方式。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錄積累文中優美的句子。

      4.學習作者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教學重點:讓學生自主地、入情入境地讀書,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樂,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領悟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并積累語言。

      教學難點:體會感情,領悟表達方法。

      教學設計

      一、復習導入新課

      導入:我們已經學習了《東陽童年駱駝隊》,這篇課文給你留下哪些難忘的記憶呢?告別童年東陽下的駱駝隊,我們走進了第7課《祖父的園子》。(齊讀板書)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注意文章的生字新詞。讀好后想一想:

      這篇課文中的哪些情景,讓“我”對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懷呢?

      2、自由讀,交流:

      (園子里有很多可愛小動物;“我”跟祖父一起栽花、拔草、種小白菜,鏟地;澆菜;“我”在園子吃黃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綠螞蚱;園子里的小動物自由自在的;“我”在園子里睡覺……)園子是豐富多彩的,我的活動也是豐富多彩的。

      3、默讀課文,想一想:我在園子里的心情是怎樣的?你從哪里體會到?

      2、交流:(快樂的,自由的……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板書“自由自在”

      三、學習“我”在園子的做的事情,重點為朗讀。

      1、是??!“我”跟著祖父在園子里做了很多事情,對這些事情,作者進行了“詳略”處理,其中寫得最詳細的是哪件事情?(鏟地)

      2、找出相關段落,自由讀,從哪些的動作和語言可以看出作者的自由自在。

      3、交流: (5-12自然段)

      祖父鏟地,我也鏟地。因為我太小,拿不動鋤頭桿,祖父就把鋤頭桿拔下來,讓我單拿著那個鋤頭的“頭”來鏟。其實哪里是鏟,不過是伏在地上,用鋤頭亂鉤一陣。我認不得哪個是苗,哪個是草,往往把谷穗當做野草割掉,把狗尾草當做谷穗留著。

      祖父發現我鏟的那塊地還留著一片狗尾草,就問我:“這是什么?”

      我說:“谷子?!?/p>

      祖父大笑起來,笑夠了,把草拔下來,問我:“你每天吃的就是這個嗎?”

      我說:“是的。”

      我看祖父還在笑,就說:“你不信,我到屋里拿來給你看?!?/p>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個谷穗,遠遠地拋給祖父,說:“這不是一樣的嗎?”

      祖父把我叫過去,慢慢講給我聽,說谷子是有芒針的,狗尾草卻沒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

      祖父把我叫過去,慢慢講給我聽,說:“谷子是有芒針的,狗尾草卻沒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p>

      (1)動作:伏在、亂鉤(哪個句子說明我是亂鉤呢?)、拋給。(板書)

      (2)語言:

      A師生合作分角色朗讀;把最后一句話改成直接敘述,再師生分角色朗讀;

      你從我和祖父的對話中體會到什么?(無拘無束、調皮、愜意、漫不經心、調皮、懶散;祖父的親切、慈祥、寬容、哭笑不得)

      B再指名學生分角色朗讀:讀著讀著,我們會發現,祖父有一個典型的動作——笑(板書),透過“笑”字,你體會到了什么?

      指名讀“祖父的話” 你對祖父又有哪些深刻的認識?

      祖父的“笑”和我的自由有什么關系呢?(正是祖父的愛放飛了我自由的天性)

      C 祖父始終“笑”著面對我,那我又是怎么說的呢?作者并沒有寫出來,這給了我們無限的想象空間,請你們自由的讀一讀,你覺得“我”會怎么說呢?(練習指名)

      (調皮地、大聲地、不耐煩地、嬉皮笑臉地、沒大沒小地、一本正經、天真地、滿不在乎地……)

      指名讀“我”的話,加上這些詞語,作者的形象就更生動更立體了!

      D 同桌合作:練習、展示(多么和諧的畫面! 多么溫馨的情景!)

      4、我們抓住重點詞,通過朗讀,體會出作者的自由自在,你還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出來呢?指名學生讀相關句子,簡要說明。

      其實,不過是東一腳西一腳地瞎鬧。有時不但沒有蓋上菜種,反而把它踢飛了。

      其實哪里是鏟,不過是伏在地上,用鋤頭亂鉤一陣。

      我并不細看,不過馬馬虎虎承認下來就是了。

      玩膩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亂鉤一陣。

      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個陰涼的地方睡著了。

      開火車讀讀這幾個典型的句子。

      四、學習園子里其他生物的表現,重點為練筆。

      1、過渡:慈愛的祖父,對“我”的瞎鬧是這樣的寬容,他對“我”傾入了無限的愛心與耐心,放飛了“我”的自由,于是“我”眼中一切都是自由的,特別是課文的第17自然段,字里行間都流淌著自由的氣息。

      花開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樣,就怎么樣,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黃瓜愿意開一朵花,就開一朵花,愿意結一個果,就結一個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個瓜也不結,一朵花也不開,也沒有人問它。玉米愿意長多高就長多高,它若愿意長上天去,也沒有人管。蝴蝶隨意地飛,一會兒從墻頭上飛來一對黃蝴蝶,一會兒又從墻頭上飛走一只白蝴蝶。它們是從誰家來的,又飛到誰家去?太陽也不知道。

      2、自由讀,思考:你有什么感受?

      3、交流朗讀:(我體會到園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

      哪個句子讓你的這種感受特別深刻?

      4、讀著讀著,你發現作者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嗎?

      三個“就像……似的”——擬人排比——多么富有詩情畫意的語言?。。猩首x)

      七個“愿意”—無比自由—作者筆下的一切都是有靈性的,自由快樂的!(女生朗讀)

      板書:“就像……似的”、“愿意”

      4、只要我們的心靈是自由快樂的,那么我們眼中的一切都是無拘無束的!你們在生活中有這樣的體會嗎?(指名學生說,如:我今天考了好分數,特別高興,覺得校園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有一天,媽媽帶我公園里放風箏,我很高興,覺得公園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有一天我一個人在家,特別自由,覺得家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

      5、請學生也像作者一樣用上“就像……似的”、“愿意”等詞語和擬人、排比等修辭方法寫寫自己心中的那份自由。

      6、交流

      五、回歸全文,領悟寫法

      1、小結:現在請同學們帶著這份自由,重新回到祖父的園子。因為我的心“情”是自由自在的,所以我看到的一切“景”色都是自由自在的;也正因為滿眼的“景”色都是自由自在的,所以我的心“情”就更加自由自在了。這就叫做“情景交融”。這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寫作方法。(板書“情”“景”“交融”)

      2、齊讀課題:我是自由的,園子是自由的,而慈愛的祖父正是這種自由的源泉,所以作者深情地稱這個園子為“祖父的園子”。

      六、布置作業,課外延伸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興趣的,還可以背一背自己喜歡的段落。

      2、摘抄課文中體現童真童趣的句段。

      3、閱讀補充材料A《一朵中國北方原野的花——致蕭紅》,深入了解作者。

      4、閱讀補充材料B《呼蘭河傳》(節選),看看這篇文章是怎樣做到“情景交融”的。

      (在1和2之間選擇一題;在3與4之間選擇一題。)

      祖父的園子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感受園子的自由美好和“我”在園子中的活動,體會作者童年生活的快樂自由,感悟祖父給予作者的深深的愛和溫暖,以及對祖父的懷念。

      3. 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讀中感悟作者的情感。

      教學難點:

      讀中感悟作者的語言特點。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 預習導入

      課前同學們預習了《祖父的園子》一文,通過課前閱讀你認為這是一個怎么樣的園子?這是一個______________園子。

      過渡:在這樣一個多姿多彩、生機勃勃的園子里,小作者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呢?讓我們到課文中去尋找。

      二、 教學新課

      (一)感悟小作者的童真童趣

      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畫出文中小女孩做的那些有趣的事,這些趣事表現了小女孩的什么特點?反復品讀,用關鍵詞做批注。(提示:文中共有五處)板書:讀思 批注 關鍵詞

      預設1. 第4自然段,關鍵詞:好奇、愛模仿、瞎胡鬧、頑皮等

      師:小孩子對園中的一切充滿了好奇,什么都想嘗試,祖父戴草帽,我也戴草帽;祖父栽花,我也栽花;

      祖父_______,我也______;祖父____,我也_____;

      祖父_______,我也______;祖父____,我也_____;

      師讀前半句,生接后半句。

      預設2. 第5自然段,關鍵詞:搗蛋、幫倒忙等。

      預設3.第13自然段,關鍵詞:自由快樂、無拘無束。

      師:一會吃黃瓜,一會捉蜻蜓,一會又捉螞蚱,真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真是我的地盤我做主,隨心所欲,好不自在呀!

      預設4. 第14、15自然段,關鍵詞:調皮、淘氣、天真、可愛、有趣等。

      師:你們澆過菜嗎那看過別人澆菜吧?這水不往菜上澆,而是往天上揚,而且還大聲喊著:“下雨啰!下雨啰!”,你們喊的還沒拼盡力氣呀,要拼盡力氣大聲喊,這樣才開心喲!

      好,現在你們玩的開心嗎?誰還想來開心的玩一次?

      預設5. 第20自然段,關鍵詞:自由、隨心所欲等。

      你看看,不用枕頭,不用席子,席地而睡,好不愜意!

      小結:讀到這里,我想問問同學們,你們腦海中的這個小女孩是個什么樣子呢?(長個什么樣子)(大大的眼睛,梳著兩個羊角辮,臉上黑一塊,白一塊的,光著小腳丫,一手拿著個半截黃瓜,另一只手拽著只拴著繩的`一條腿螞蚱。)板書:想像

      過渡:如果,你在家也這樣頑皮、淘氣,會有什么后果?但在祖父的園子里,祖父打她了嗎?她種菜把菜種踢飛了,祖父管她了么?她澆水,澆到天上去,祖父管她了么?她隨便找個地方睡覺,祖父管她了么?她鋤草時把谷穗鋤掉,祖父管沒管她?為什么單這件事管她呢?

      (糧食來之易,從小要愛惜糧食)

      (二) 感悟祖父深沉的愛。

      師生表演讀(6——12)讀中思考,祖父是怎么管她的,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慈祥、耐心、寬容、疼愛)哪個詞更能體現祖父的耐心、寬容?

      師:正因為有了祖父的寬容、寵愛,我才會在園子里玩得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無憂無慮,那祖父的園子中還有什么也是自由快樂的呢?

      (三)體會園子的自由,構建自己的樂園。

      自由朗讀17自然段,讀后哪些詞在你腦海中閃現?

      (自由自在、隨心所欲,無憂無慮等)

      這段中哪句話最能體現這里是自由自在呢?(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樣,就怎么樣,都是自由的。)讀這段的中心句,讀出自由。園子中都有哪些事物是自由的?讀文,師讀前半句,生接后半句。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黃瓜愿意開一朵花——就開一朵花,愿意結一個瓜——就結一個瓜。若都不愿意,就——也沒人過問它。玉米愿意長多高就——長多高,它若愿意長上天去——也沒人管。蝴蝶隨意地飛,一會兒從墻頭上飛來一對黃蝴蝶,——一會兒又從墻頭上飛走一只白蝴蝶。

      師:你看,它們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樣,就怎么樣,一切都是自由的。你還能用上面的句式說說園子中別的事物么?

      愿意......就......;若……就……

      師:園子里的一切都那么自由,那么快樂,你也想擁有這樣的樂園嗎?閉上眼睛想像一下,你的樂園里都有些什么,你在園子里是怎么玩耍的?(心中的樂園)

      三、總結學法。

      學習本課讓我們知道,讀一篇文章,我們要邊讀邊思,學會善于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反復品讀,用關鍵詞做批注。在閱讀時,邊讀邊想像,并能及時地把自己的想像寫下來,這樣堅持下去,你也會成為蕭紅式的大作家。

      四、拓展閱讀,介紹作者及小說《呼蘭河傳》。

      本文選自現代著名作家蕭紅的小說《呼蘭河傳》,小說中作者回憶許多童年的趣事,課后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閱讀,也可以把你的童年趣事寫下來。

      板書設計:

      祖父的園子

      自由快樂祖父的愛

      祖父的園子教案 篇10

      [教材分析]:

      《祖父的園子》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節選自蕭紅的回憶性長篇小說《呼蘭河傳》。課文描寫了“我”童年時代跟隨祖父在園子里勞動的情景,祖父的園子就像一幅明麗的漂亮的富有童話色彩的畫,畫里有樹、有花、有莊稼、有蜻蜓、有蝴蝶、有螞蚱、有小鳥、有風、有雨,還有太陽的光芒、有云朵的影子,這是作者童年的樂園、自由的家園(作者曾稱它為自己的后花園)。表達了對童年生活的眷戀和對親人的回憶。文章用孩子氣十足的腔調,春天的泥土般新鮮的語言,詩意浪漫的景物描述,是本文表達方式上的突出特點。文字雖然淺顯,但意境很美,寓意不凡。

      [設計理念]:

      《課程標準》強調:“語文課程應致力于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薄伴喿x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平等對話的過程?!彼栽谠O計中力求站在兒童的角度,以兒童的視野閱讀課文,汲取學生切身的生活體驗,設計言說的主題,選擇言說的方式,營造富于童趣的對話情境。使師生都融入文本,緊扣文中關鍵字、詞、句,不斷地品味、感悟、內化,實實在在地對文本進行個性化的解讀,從而使學生獲得充實的收獲,在得到語言文化的熏陶同時,獲得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透過課文的語言文字,感悟作者的表達方式。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我”在園子里充滿樂趣、自由自在的生活,體會祖父的愛,初步感悟園子的精神意義,進而引發學生對自己童年生活的美好回憶。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我與祖父在園中自由、快樂地勞作玩耍的情景。

      教學難點:借物抒情的表達方式及感悟園子對作者的精神意義。

      [教學準備]:女作家肖紅的資料及相關作品。

      [教學過程]:

      一、導入,走近蕭紅的回憶

      1、師述:三十年代,魯迅先生稱一位女作家是“當今中國最有前途的女作家”,這位女作家就是蕭紅。介紹蕭紅以及《呼蘭河傳》。

      2、《呼蘭河傳》中蕭紅用許多文字寫了自己的童年,尤其著重寫家里的園子。她稱它為祖父的園子,自己的后花園。為什么她對園子如此念念不忘呢?這個園子給童年的蕭紅留下了什么呢?讓我們隨著作者美好的回憶,走進她魂牽夢繞的《祖父的園子》(出示課題)。

      (設計說明:引發學生對作者的關注,一位作家為何一生對一個普通的園子念念不忘,設置懸念,激起學生的閱讀期待。)

      二、自讀,走進祖父的樂園。

      1、學生自由讀課文,讀通課文,同時思考:你對祖父的園子有什么了解?(自由、快樂……)

      2、檢查自讀:說說對園子的了解過程中解決以下問題,

      (1)比較難理解的詞語:如蜂子、倭瓜、謊花、鏟地。

      (2)難讀順的句子:當祖父下種,種小白菜的時候……用腳一個個地溜平。哪里會溜得準,東一腳西一腳地瞎鬧。因為我太小,拿不動那鋤頭桿……讓我單拿著那個鋤頭的“頭”來鏟。

      (設計說明:通過初讀,對文章內容建立“框架結構”的認識,對園子形成初步的整體印象。一些方言土語,有必要進行適當的講解與點撥。)

      三、品讀,感受祖父的愛園。

      我的快樂、自由:

      1、我跟著祖父在園子里做了什么?輕聲讀課文。

      (栽花、拔草、下種、鏟地、澆水……)

      2、寫了一天里,我和祖父在園子里:祖父栽花,我也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鏟地,我就鏟地;祖父澆水,我也澆水……這樣寫說明什么?(我跟祖父親密無間……)

      3、祖父勞動,我也在勞動嗎?快速默讀,用了哪些詞寫我在勞動。關鍵詞畫下來。再用心體會,在我的表現當中,體會到什么?同樣是鏟地,澆水,我的祖父有什么不同?交流時說、議、讀相結合:

      (1)祖父戴一頂大草帽……我就拔草。我好像是祖父的“影子”、“小尾巴”,一老一少,一頂大草帽、一頂小草帽相映成趣。

      (2)種小白菜時瞎鬧、踢飛菜種。哪里是在種小白菜,我就是在瞎鬧。

      (3)鏟地時,爬在地上,用鋤頭的“頭”亂勾一陣,把韭菜當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當谷穗留著。

      我是怎樣鏟地的呢?引導學生抓住“爬在地上”、“亂勾一陣”看似平淡的兩個詞,用心讀一讀,想一想,理解“我”鏟地有趣的樣子,一邊往前“爬”一邊“亂勾”。

      (設計說明:學生閱讀的興奮點在“把狗尾草當谷穗留著”,“爬在地上”、“亂勾一陣”看似平淡,細細琢磨,卻活化了人物形象。閱讀教學應該培養學生敏銳的語感。)

      (4)水瓢澆菜。你有過類似的經歷嗎?讀書聯想起了自己的經歷,讀書讀出了自己。

      (5)第11節。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段文字。數一數,這段話中有幾個“又”字,再輕輕地讀一讀,你體會到了什么?(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非常自由。)

      4、祖父是怎樣對待我這個小淘氣的呢?是怎樣的態度呢?請同學們再默讀3—12自然段,劃出有關的句子,可以在旁邊簡單地寫一寫。

      (1)我拿不動鋤頭桿,祖父就把鋤頭桿拔下來,讓我單拿著那個鋤頭的頭來鏟,祖父很寵愛我。

      (2)祖父慢慢地把我叫過去,講給我聽,很耐心,很形象。

      (3)祖父笑了。祖父大笑起來,笑得夠了,還在笑,笑聲中,他仿佛在說什么呢?(課件呈現課文插圖)他仿佛在說:____。請你看看圖上祖父的笑容,聯系上下文,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說一說。

      祖父的笑是疼愛,是呵護,是寬容,當我把狗尾草當谷穗留著時,祖父是慈愛的笑;當我把水揚向天空,祖父還是那樣慈愛的笑,祖父的笑永遠留在我的心底。許多年以后,蕭紅這樣深情地回憶“祖父的眼睛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跟孩子似的。”

      (設計說明:祖父的“笑”是耐人尋味的,祖父“笑”的含義在文中是一處空白,引導學生想像,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使祖父的愛鮮活、具體起來,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因為有祖父的愛,才有我的自由”。)

      景物的快樂、自由:

      過渡:其實,我在園子里做過的事兒還有很多很多!曾經有一次祖父拔草時,我偷偷地在他的草帽上插了一圈玫瑰花,紅通通的二三十朵,祖父完全不知道,還以為是因為春天雨水大,園子里的玫瑰花開得香呢……課文除了寫自己的生活,還寫了景物。用了兩段話??纯催@些動物、植物在祖父的園子里生活得怎么樣?(連景物都是快樂、自由的?。?/p>

      1、代表園子里的動物、植物說說你的快樂、自由。

      (1)自由地,認真地讀這兩個自然段,把自己當成園子中的一只蝴蝶、或者一朵花,或者一棵樹等,來講述你的快樂和自由,可以運用課文中的語言,也可以先寫一寫。(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讀、寫。)

      (設計意圖:讓孩子們成為園子里的一草一木,一蟲一鳥,從兒童的角度,以兒童的視野閱讀課文,汲取學生切身的生活體驗,營造富于童趣的說話、寫話情境。孩子們很快就能融入文本。)

      (2)說說景物的快樂、自由。

      在學生說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靈活地運用課文中的排比句、擬人句等修辭如,學生以玉米的身份講述園子里的快樂:

      我是一棵長在爺爺園子里的玉米。園子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太陽在園子里特別大,天空在園子里特別高?;ㄩ_了,好象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好象在天上逛似的;蟲子叫了,好象在說話似的。凡是在太陽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在這樣的園子里生長,我感到快樂、自由。

      (設計意圖:這種讓學生轉換角色說說動、植物的快樂的語言訓練,絕不同于三言兩語,一句半句的回答,這是一個學生自我體驗、自我內化的過程,能夠增強學生運用課文語言的自覺性,并且促使他們在閱讀中更加積極地內化課文語言的自覺性。)

      (3)感情朗讀中體會景物的快樂、自由。

      2、題目是祖父的園子,想寫出自己的快樂,為什么課文里用這么多的筆墨寫動物、植物的快樂?

      交流:

      (1)因為我的心是快樂的、自由的,所以身邊的一切都是快樂的自由的,也是借這里的自由來抒發自己的感情。

      (2)指導寫作方法:這是非常重要的寫作方法,這個方法叫做——借物抒情。

      (設計意圖:老師不但要讓學生知其然,還要知道知其所以然。)

      3、作者有一個怎樣的童年生活?(快樂、自由……)

      這一切都是因為有了祖父的愛,祖父給了我一個童年的愛園!

      四、延讀,領悟祖父的家園。

      (引:作者因為有祖父的愛,所以擁有了一個快樂、自由的園子,擁有了一個金色的童年!所以開頭這句話是這樣寫的。讀一讀。)

      “呼蘭河這小城里邊住著我的祖父……”

      1、有沒有發現作者寫得很特別?呼蘭河小城里邊就住著他的祖父?

      引出:在我眼里只有祖父。因為祖父給她幸福的童年,給了她家的溫暖!作者蕭紅,從小父親不喜歡她,媽媽去世了,后媽更不喜歡她。再讀第一句!

      2、你覺得當她寫下“呼蘭河這小城里邊住著我的祖父……”時是一種怎樣的感受?帶著對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戀,對親人的深深的懷念再讀第一句!

      3、所以課題起《祖父的園子》,作者把深深的感情都寄托在這園子里!這個一個樂園;這是一個愛園;這是一個家園!再一次讀第一句!

      (設計意圖:通過三次反復地遞進式朗讀,讀懂作者開門見山的寫法,讀懂了作者對童年的眷戀,對祖父的懷念,隱約地看到那抹淡淡的哀愁。)

      4、如果你一天,兩天,如果一直在園子里,會有什么感受?去讀讀蕭紅的《呼蘭河傳》吧,肯定會給你與此時不一樣的感受!因為這是一本值得一輩子去讀的書……

      (設計意圖:課了情未了,升華了文章的主題,引發學生閱讀《呼蘭河傳》的興趣。)

      板書設計:《祖父的園子》

      樂園

      快樂童愛園年自由

      家園

      《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

      《祖父的園子》是女作家蕭紅寫的篇優美的散文,文筆揮灑自如。課文重點寫了作者在祖父的園子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課文中的語言富有孩子氣,同樣富有詩情畫意,把世界在孩子心里的樣子真實地再現出來了,學生讀來感覺親切,感覺這事就像發生在自己身上。從而讓學生體會到作者只是用真情實感去表現生活中的真實故事,所以會打動讀者。

      本文是略讀課文,所以要讓學生結合課前的提示,在充分地自主地讀文的基礎上體會作者的情感,在讀中感悟語言的特點。在充分讀書的基礎上,交流“我”在園子里心情是怎樣的,是從哪些描寫中體會到的,或作者為什么對祖父的園子久久不能忘懷,交流中指導學生有感情的讀一讀有關的段落,讀出自己的體會,感受作者的語言特點和表達方式。由于本文比較貼近學生的生活,所以理解起來很容易。

      最后,再細細品讀課文,對學生的引由淺入深的引導,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走向深入,而又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帶來負擔和痛苦。做到起于學生實際,通過點撥、引導、啟發,使學生達到另一高度。比如,《我和祖父的園子中》中要引導學生體會的自由。我首先問,作者和祖父在園子里做什么?——體會我和祖父關系的親密。再問:祖父在勞動,我也真的在勞動嗎?從一些詞句中,你看出了什么?從而感受我的童年生活是怎樣的?再說說形成這一切的原因。這一系列的問題設計,引導讓緊貼學生的原有水平,再稍加點撥,學生就過去了,沒有任何跳躍和生澀的感覺,只是很自然的像泉水一樣淙淙流淌著。

      祖父的園子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會認讀“螞蚱,櫻桃,蚌殼,瞎鬧,倭瓜,水瓢,圓滾滾”等詞語,通過查字典,并結合課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仔細閱讀課文,了解內容,體會出“我”在園子里自由自在,快樂無憂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3、學習作者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作者當時的感受。

      重難點:

      體會“我”在園子里自由自在,快樂無憂的心情。學習作者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童年冬日下的'一隊隊駱駝,給作者留下了難忘的記憶,下面這篇課文中的哪些童年生活的情景讓“我”對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懷呢?板書課題:祖父的園子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主要內容。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找出生字新詞,注意讀準字音。

      3、查字典,聯系上下文,與同桌探討,理解課文中的詞語。

      4、分小組討論,交流,作者回憶了童年時代在祖父的園子里快樂玩耍的哪些情景?

      5、全班匯報交流,師根據學生交流。

      三、體會作者在園子里的心情

      1、默讀課文,體會“我”在園子里的心情。是怎樣的?你是從哪里體會到的?用筆勾出相關句子,并在旁邊批注自己的體會。

      2、全班交流

      讓學生通過找句子,談體會,有感情朗讀,體會到“我”在園子里的心情,達成共識:“我”在祖父的園子里是自由自在、快樂無憂的,“我”的童年生活是多彩有趣的,令人向往的。

      四、領悟表達特點。

      討論:作者為什么能將她的童年生活寫得那樣有趣,真實,吸引讀者?

      通過交流,老師點撥,使學生明白,作者留心觀察生活,并用心感受生活,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是寫好童年生活的根本原因,要求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五、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課外延伸:課外閱讀有關寫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耳基的〈童年〉,為口語交際學習作準備。

      3、預習新課。

      板書:

      祖父的園子──“我”的樂園

      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實表達感受

      祖父的園子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理解文中重點句子,賞讀,積累優美句段。

      2、能力目標:能找出文中體現作者趣味的句子,并談談自己的感受,體會作者借景抒情的表達方式。

      3、情感目標:體會作者在園子里的快樂,自由,以及對我的愛,引發學生對自己的童年生活的回憶和向往。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自主朗讀,體會作者的快樂,自由。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借景抒情的表達方式。

      教學準備:

      ppt課件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板書課題。

      1、同學們,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閱讀課文,課題為祖父的園子。(板書課題:祖父的園子)

      2、從老師的板書中你發現了什么?為什么要隔開一些?

      3、(在課題中加上兩個括號)這是什么意思?(要在學習之后填寫兩個詞語)

      [設計意圖]在課題中加上兩個括號,引發學生思考,老師為什么要加上括號,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他們的閱讀期待,在無形中給學生提出了兩個問題:這是一位怎樣的祖父,和這是一座怎么樣的園子?為接下來的研讀設置了強勁的“引力場”。

      二、整體感知園子的美麗,生機勃勃。

      1、檢查生字認讀情況。過渡:通過預習,我們了解到祖父的園子里的昆蟲可多了,有(出示詞語幻燈片)蜜蜂,蝴蝶,蜻蜓,螞蚱。園子里還長著許多的農作物呢,有倭瓜,黃瓜,玉米,谷穗,我和祖父在園子里干農活,摘花,拔草,下種,鏟地,澆菜。祖父的園子真是豐富多彩呀!

      2、感受園子的生機,及其美麗。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說到昆蟲多,作者可得意了,你看在課文的開頭就在炫耀她的園子呢?誰來讀一讀。

      (2)園子美嗎?從哪感覺到了?

      (3)喜歡這座園子嗎?作者比你更你更喜歡呢?齊讀,讀出作者的對園子的喜愛之情。

      [設計意圖]通過對文中詞語的分類,幫助學生記憶課文內容,同時抓住文中作者對昆蟲的描寫,通過學生的各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自主學習,從整體上感知園子的美麗和生機勃勃。

      三、感受小女孩的快樂,自由的園子。

      (1)過渡:在這座園子里,我特別喜歡這個小女孩,她的淘氣,她的可愛,我都喜歡。如果現在這個小女孩在我身邊的話,我特別想在她的臉上揪上一下,那老師為什么想揪她一下呢?

      (2)學生默讀課文,找出小女孩調皮,淘氣的句子,用序號標出來,并找出關鍵詞,做上批注。

      (3)交流,朗讀:

      a)當祖父下種,種小白菜的時候,我就跟在后邊,把那下了種的土窩,用腳一個個地溜平。哪里會溜得準,東一腳西一腳地瞎鬧。有時不單菜種沒被土蓋上,反而被我踢飛了。

      (從哪里可以看出小女孩的調皮?又是怎樣的`瞎鬧?)

      b)其實哪里是鏟,也不過爬在地上,用鋤頭亂鉤一陣就是了。我認不得哪個是苗,哪個是草,往往把谷穗當作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當作谷穗留著。

      (從哪時可以看出小女孩的淘氣?怎樣亂鉤?)

      c)一抬頭看見一個黃瓜長大了,跑過去摘下來,我又去吃黃瓜了。黃瓜還沒有吃完,又看見了一個大蜻蜓從旁邊過,于是丟了黃瓜又去追蜻蜓了。跑了幾步就又去做別的了。

      d)玩膩了,又跑到祖父那里去亂鬧一陣。祖父澆菜,我也搶過來澆。不過我并不往菜上澆,而是拿著水瓢,拼盡了力氣,把水往天空一揚,大喊著:“下雨了!下雨了!”

      (這段話中哪個詞最能體現小女孩的淘氣呢?怎樣亂鬧呢?抓住“拼盡力氣,往天空一揚,大喊”這些詞來指導朗讀,通過朗讀,學生感悟到小女孩此時的快樂的心情。)

      e)我玩累,就在房子底下找個陰涼的地方睡著了,不用枕頭,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臉上就睡了、

      [設計意圖]沒有讀書根基的深入哪有交流果實的豐美。對于小學生而言,朗讀不僅僅是手段,它本身就應當是重要的學習目標!當學生能夠把心放進去讀,讀出自己的想象世界,并在自己的表情上顯露出來,學生對課文的內容與表達還有什么不能理解把握的呢?

      (4)研讀祖父教我識谷穗的段落。

      ①讀讀6至12小節,思考祖父是怎樣教育小孫女的?

      ②你看見祖父的笑了嗎?從祖父的笑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這是一位慈愛的祖父,只有心中充滿了愛的祖父才會笑得這么溫和,這么開心。

      ③小結:在慈愛的祖父的園子里,我感到無比的快樂,自由。所以這是一個快樂,自由的園子。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祖父的三次笑中,體會到這是一個慈愛的祖父,正因為有個慈的愛的祖父才會有這么快樂的童年,是慈愛的祖父給了我一個自由,快樂的園子,完成課題中的兩個括號填空。

      四、感悟花鳥草蟲的快樂,自由的園子。

      1、過渡:在祖父的園子里,不僅我是快樂的自由的,就邊園子里的花朵,蜜蜂,蝴蝶,榆樹都是快樂的,自由的,你感受到了嗎?

      2、學生再讀課,享受花鳥草蟲的快樂,自由。

      請你們把自己當成園子的一只蝴蝶,一朵花,或一棵樹,來講述你的快樂,自由。

      出示:

      我就變成那倭瓜啦!我愿意_____就_____,我就變成那黃瓜啦!我愿意_____就_____,我就變成那玉米啦!我愿意_____就_____,我就變成那蝴蝶啦!我愿意_____就_____,我就變成那___,我愿意_____就_____。

      3、討論:作者寫的自己的快樂自由,為什么還要寫其它景物的快樂,自由呢?(借景抒情)

      4、和老師合作讀十七小節,前三句話,(花開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蟲子叫了,就像在說話似的)問學生這里僅僅是寫花,鳥,蟲子的快樂嗎?引導學生說出這是作者借花,鳥,蟲子的快樂來抒發自己的快樂,讓學生體會借景抒情這種表達方式的特點。

      5、那你現在再找找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是借景抒情?

      [設計意圖]領悟借景抒情的寫法是本節課的重點,在這一環節,將領悟借景抒情的寫法與理解內容融為一體,沒有進行機械的分割,對內容的深刻理解必然依賴對語言的欣賞,而語言的欣賞又自然地在內容深刻把握的語場下展開了。

      五、描述我心中快樂,自由的園子。

      1、過渡:感受了作者的快樂,自由,你是不是也渴望有這樣一座理想的園子呢?

      2、讓我們在心中建立起這樣一座理想的園子吧!請你先閉上眼睛,想想你的園子里有些什么?

      3、學生描述心中快樂,自由的園子。

      4、總結:你們的園子也一定會這樣美,這樣快樂,這樣自由,希望這座理想的園子會一直陪伴著你。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去構建心中園子,鍛煉學生的動筆說話能力,同時將課文中的自由,快樂的心情得到升華。

      板書設計:

      (慈愛的)祖父(快樂自由的)園子

      大笑瞎鬧

      笑夠了亂鉤

      還在笑亂鬧

      [設計意圖]在這份板書中,看不到多余的部分,非常簡潔,又能突出重點,體現了文路,教路,學路的統一。

      祖父的園子教案 篇13

      教材分析:

      《我和祖父的園子》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節選自著名女作家蕭紅的回憶性小說《呼蘭河傳》,課文主要敘寫了童年的蕭紅在園子里快樂自由、無拘無束的生活,表達了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眷戀和對祖父的懷念。孩子氣十足的腔調,清新質樸的語言,詩意浪漫的景物描寫,借物抒情的寫作方法是本文表達方式上突出的特點。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快樂,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眷戀和對祖父的懷念。

      3、學習作者獨特的表達方式。

      教學重難點:

      在品讀文字中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快樂和祖父的愛,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眷戀和對祖父的懷念。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你們認為什么是“幸福”呢?(各抒己見)由此引入課題?!敬藛栴}的設計為文末總結做鋪墊?!?/p>

      2、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3、讀了課題之后我們知道了故事發生的地點在園子,再讀課題,你還想知道什么呢?

      生:這是個什么樣的園子?

      我和祖父在園子里都做了哪些活動?

      ……【對課題的質疑,反映出學生對文章的掌握情況,師挑重點問題進行歸納概括?!?/p>

      過渡:帶著這些問題,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看看這究竟是個怎樣的園子。

      二、品讀園中之景,感受園中的“自由”。

      (一)、多媒體出示自學提示:這是一個怎樣的園子?自由讀第二、十三自然段,拿筆畫一畫,把你的感受寫一寫。

      【學生自主嘗試學習,在自學中去學習和探究問題,教師在出示自學提示時給學生明確學習段落,這樣學生不會在長文中眉毛胡子一把抓?!?/p>

      1、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巡視。

      2、交流匯報:

      同學們,讀著讀著,哪些詞語就在你的腦海里閃現出來了呢?(生:生機勃勃、色彩絢麗、多姿多彩、充滿生機、美麗迷人的、有各種動物的、樣樣都有的、自由自在、隨心所欲、無憂無慮…………)【詞語補白,既復習了詞語,也體現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3、園子中哪些事物都是自由自在的?

      4、體會“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樣,就怎么樣,都是自由的?!?/p>

      5、指導學生讀,體會這是一個自由的園子。

      (二)由物及人。

      1、同學們,你們知道為什么這園中的一切在蕭紅的眼里都是自由的呢?其實,在園子里誰才是最自由的?(蕭紅)對呀!因為蕭紅是自由的,所以看到的景物都是自由的!

      在蕭紅的眼里,園子是自由的,園中的花是自由的,鳥是自由的,

      蟲子是——,倭瓜是——,黃瓜是——,玉米是——,蝴蝶更是——。

      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架子上長的,在作者的眼里,一切都是——自由的。

      2、說說這種寫法。(借物抒情)

      過渡:最自由自在的蕭紅在園子里更是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樣,就怎么樣。她都做了些什么呢?

      三、品味園中之“趣”,感受祖父的愛。

      1、快速瀏覽3—14節,并用上這樣的句式來說一說蕭紅在園子做了什么。

      出示:

      祖父戴草帽,我也戴草帽。

      祖父栽花,我也……【通過這樣的句式補充練習,讓學生很快抓住了段落的主要內容。】

      2、指名生回答。

      3、反復讀這幾句話。

      4、說說這又是一個-----的園子。(快樂)

      5、這是一個怎樣的祖父呢?你又是從哪兒讀出的?

      四、介紹作者,深化中心,拓展延伸。

      1、這不是一個普通的菜園子,在這個園子中凝結了祖父對蕭紅的'多少的愛,也凝結了蕭紅小時候的多少美夢。說到這不得不提一提蕭紅的身世,蕭紅幼年喪母,父親對她很冷清,祖母有潔癖,她生活中全部的疼愛幾乎都來自于祖父,寫這篇文章時蕭紅已經身患重病,第二年她就去世了,年僅三十一歲。同學們讀到這,結合課文內容,你有什么感受?【背景資料補充,將作者的身世遭遇與作者的作品進行對比,能讓學生更好理解文章中心?!?/p>

      2、還記得上課一開始我們提到的問題嗎?那你覺得在蕭紅的眼中什么是“幸?!蹦??

      小結:“幸?!笔侨绱说亩虝好篮?,也許當我們發現它時它已經悄然離去,所以珍惜我們身邊的幸福吧。最后以矛盾對《呼蘭河傳》的評價作結:“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臼孜埠魬氐胶⒆觽兊默F實生活中,希望對他們有所啟發?!?/p>

      五、推薦閱讀《呼蘭河傳》。

      六、板書設計:

      我和祖父的園子

      愛→自由

      幸福

      述職報告之家小編為您推薦祖父的園子教案專題,歡迎訪問:祖父的園子教案
      最新男女啪啪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