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職報告之家
中考生物知識點歸納總結
中考生物知識點歸納總結(精華6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中,大家都背過不少知識點,肯定對知識點非常熟悉吧!知識點是指某個模塊知識的重點、核心內容、關鍵部分。那么,都有哪些知識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考生物知識點總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考生物知識點歸納總結 篇1
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所有的生命活動都離不開細胞。
一、顯微鏡的常識:
①觀察的物像與實際圖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動方向和物像的移動方向相反。即當物像不居中時候,應該同方向移動玻片標本。
②從目鏡內看到的物像是倒像。放大倍數=物鏡倍數×目鏡倍數
③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的生物標本,應該薄而透明,光線能透過,才能觀察清楚。因此必須加工制成玻片標本。
二、顯微鏡的使用:
①取鏡和安放:左托右握,試驗臺偏左離邊緣7cm處。
②對光: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轉動遮光器,把一個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轉動反光鏡,使光線通過通光孔反射到鏡筒內,看到白亮的圓形視野。
③觀察:把玻片標本放在載物臺上(正對通光孔中心),用壓片夾壓?。晦D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直到物鏡接近玻片標本為止;逆時針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到看清物象為止,再略微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觀察先低倍鏡后高倍鏡)
④整理:擦拭干凈后(鏡頭要用擦鏡紙),轉動轉換器,把兩個物鏡偏兩旁,鏡筒緩緩下降到最低處,把顯微鏡放進鏡箱里,送回原處。
三、觀察植物細胞實驗過程:
1、制作動植物細胞臨時裝片的基本步驟:植物細胞:凈—滴(清水)—撕—展—蓋—染(稀碘液)—吸動物細胞:凈—滴(0.9%生理鹽水)—漱—刮—涂—蓋—染(稀碘液)—吸
2、生理鹽水:防止口腔上皮細胞吸水變形甚至脹破。
3、稀碘液:便于尋找和觀察細胞,可使細胞結構(尤其是細胞核)看得更清楚。
4、氣泡:中間白亮四周黑的圓形或者橢圓形結構。
5、蓋蓋玻片的方法: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緩緩放下,蓋在要觀察的材料上。
中考生物知識點歸納總結 篇2
一、生物與非生物的主要區別:
類別概念舉例
非生物沒有生命現象的物體,叫做非生物。機器狗、電腦病毒等。
生物具有生命現象的物體,叫做生物。動物、植物、微生物和人等。
判斷一個物體是否是生物,要看它有沒有“生命”現象,其依據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二、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特征概念舉例
應激性指生物體遇到外界刺激時,能夠作出規律性的反應。植物和低等動物對外界刺激的反應稱為應激性,而高等動物和人對外界刺激的反應稱為反射。
【應激性】向日葵花盤朝著太陽轉;草履蟲避開食鹽;含羞草葉子一旦被碰到就合攏起來等。
【反射】望梅止渴、畫餅充饑
生長指生物體由小變大的`過程。其特點是:使體重增加,體形增大。小樹長成大樹;小狗長成大狗等。
繁殖指生物體發育成熟并產生新個體的過程。植物產生孢子或種子;蜻蜓點水、大貓生小貓等。
新陳代謝指生物體在生長過程中,必須從外界不斷地獲取物質和能量,并把體內產生的廢物排出體外的過程。它是生物“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條件;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新陳代謝也是生物與非生物最本質的區別。
除以上特征以外,還有呼吸、排泄、遺傳和變異,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并具有嚴緊的結構等都是屬于生物的基本特征。
三、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和過程:
1、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有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文獻法和分類法等,其中“實驗法”是現代生物學研究的重要方法,但一般要與“觀察法”的有機結合。
2、實驗法的基本過程:
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與交流
3、以“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為例,說明實驗法的基本過程:
提出問題“光”會影響鼠婦的生活嗎?
作出假設“光”會(或不會)影響鼠婦的生活。
制定計劃以“光”為變量,設計對照實驗,如:“光照與陰暗”。
實施計劃做實驗、仔細觀察、認真記錄。
得出結論分析實驗數據,得出“光”會影響鼠婦的生活。
表達與交流寫出探究報告,交流探究過程和結論。
溫馨提示
對照實驗:在探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變量因素”不同以外,而其他條件都必須相同的實驗,叫做對照實驗。如:在探究“綠葉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實驗過程中,將葉片局部遮光,其目的就是形成對照實驗(即:有光與無光)。其中的“光”就是該實驗的變量。
中考生物知識點歸納總結 篇3
一、生物與環境的相互關系:
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叫做生態系統。
生態系統的組成非生物部分指陽光、溫度、水分、空氣、土壤、濕度等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必須的生活條件(即:物質和能量)。
生物部分綠色植物
【生產者】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儲存能量,為植物體本身和其他生物以及人類的生活提供了必須的物質和能量,因此,綠色植物在生態系統中是屬于生產者。還有些化能合成細菌,如:硫細菌、硝化細菌和藍藻等,它們在生態系統中也是屬于生產者。
動物
【消費者】動物細胞中不含葉綠體,不能自己制造有機物,必須直接或間接地以綠色植物為食,所以,動物在生態系統中是屬于消費者。
腐生的細菌和真菌
【分解者】腐生的細菌和真菌能把動、植物尸體等復雜的有機物分解成簡單的無機物,供綠色植物再利用。還有極少數的腐生動物,如:蚯蚓、屎克螂和白蟻等在生態系統中也是屬于分解者;分解者的主要作用是“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聯系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之間是相互依存、密切聯系、缺一不可的。
二、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營養結構食物鏈在生態系統中,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消費者與消費者之間,由于食物關系而形成鏈條式的營養聯系,叫做食物鏈。
如:草→昆蟲→食蟲鳥→蛇→鷹。
食物網在生態系統中,許多條食物鏈彼此相互交錯連接,因此,就形成了一個錯綜復雜的營養聯系,叫做食物網。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都是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來完成的。
重要功能物質循環物質在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的往返循環,就是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如:二氧化碳和水的循環等。(分解者對此起著重要的作用)
能量流動在生態系統中,綠色植物固定的太陽能是沿著食物鏈的單向傳遞,叫做能量流動。
能量流動的特點(1)逐級遞減:能量在沿著食物鏈各個環節的傳遞過程中,一般以所獲能量的10%—20%傳遞給下一個環節而成形成能量金字塔。而有毒的物質由于難以分解,又不易排出體外,所以,通過食物鏈流動時,是不斷積累,逐級增加的。如:農藥中的DDT、樂果以及重金屬中的汞、鎘和水銀等。
(2)單向流動:不能循環。
1、右圖為草原生態系統的食物網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該生態系統中有8條食物鏈,各食物鏈的生物由于
食物關系構成了食物網。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生態
系統進行著物質和能量的流動。
(2)由于能量在沿食物鏈各環節的傳遞過程中逐級遞減,
就使得該食物網中草的數量最多,鷹的數量最少。
當草原鼠類大發生時,短時期內,該生態系統中狐和鷹數量會隨之增加,而隨著上述兩種動物數量的增加和綠色植物數量的減少,鼠類的數量也會隨著減少。使生態系統逐漸恢復原樣。這表明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
(3)牧草留種區,為了預防鳥啄食草籽,用網把留種地罩上。后來發現,草的葉子幾乎被蟲吃光,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食物鏈被破壞(或食蟲鳥飛不進去,昆蟲失去天敵的制約而大量繁殖)。當草原被有毒物質污染時,該草原生物體內有毒物質含量最高的生物是鷹。
如果人們為了一時的經濟利益,大量捕捉草原中的鷹、狐和鳥類,會造成鼠、兔、昆蟲大量繁殖,毀壞草原。
上述例子說明:人們如果不按生態規律辦事,生態平衡就會遭受到破壞。
(4)除了非生物環境外,該生態系統還有一個成分沒有畫出,這個成分是分解者,它在生態系統中所起的作用是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2、右圖是王明同學調查某生態系統后而繪制的簡圖,請根據圖答題:
(1)請幫王明同學將圖中的生物按形態結構特點進行歸類:
植物:禾谷類、水草。
動物:昆蟲、食蟲鳥、兔、魚、鷹。
微生物:細菌、真菌。
(2)在這個生態系統中,陽光、空氣、
水等屬于非生物因素。細菌、真
菌在生態系統中扮演分解者角色。
(3)請寫出圖中陸地部分有捕食關系的食物鏈。
①禾谷類→昆蟲→食蟲鳥→鷹。
②禾谷類→兔→鷹。
中考生物知識點歸納總結 篇4
一、生物與非生物的主要區別:
類別概念舉例
非生物沒有生命現象的物體,叫做非生物。機器狗、電腦病毒等。
生物具有生命現象的物體,叫做生物。動物、植物、微生物和人等。
判斷一個物體是否是生物,要看它有沒有“生命”現象,其依據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二、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特征概念舉例
應激性指生物體遇到外界刺激時,能夠作出規律性的反應。植物和低等動物對外界刺激的反應稱為應激性,而高等動物和人對外界刺激的反應稱為反射。
【應激性】向日葵花盤朝著太陽轉;草履蟲避開食鹽;含羞草葉子一旦被碰到就合攏起來等。
【反射】望梅止渴、畫餅充饑
生長指生物體由小變大的過程。其特點是:使體重增加,體形增大。小樹長成大樹;小狗長成大狗等。
繁殖指生物體發育成熟并產生新個體的過程。植物產生孢子或種子;蜻蜒點水、大貓生小貓等。
新陳代謝指生物體在生長過程中,必須從外界不斷地獲取物質和能量,并把體內產生的廢物排出體外的過程。它是生物“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條件;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新陳代謝也是生物與非生物最本質的區別。
除以上特征以外,還有呼吸、排泄、遺傳和變異,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并具有嚴緊的結構等都是屬于生物的基本特征。
三、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和過程:
1、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有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文獻法和分類法等,其中“實驗法”是現代生物學研究的重要方法,但一般要與“觀察法”的有機結合。
2、實驗法的基本過程:
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與交流
3、以“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為例,說明實驗法的基本過程:
提出問題“光”會影響鼠婦的生活嗎?
作出假設“光”會(或不會)影響鼠婦的生活。
制定計劃以“光”為變量,設計對照實驗,如:“光照與陰暗”。
實施計劃做實驗、仔細觀察、認真記錄。
得出結論分析實驗數據,得出“光”會影響鼠婦的生活。
表達與交流寫出探究報告,交流探究過程和結論。
溫馨提示
對照實驗:在探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變量因素”不同以外,而其他條件都必須相同的實驗,叫做對照實驗。如:在探究“綠葉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實驗過程中,將葉片局部遮光,其目的就是形成對照實驗(即:有光與無光)。其中的“光”就是該實驗的變量。
中考生物知識點歸納總結 篇5
第三章 人體的呼吸
一、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
1)、呼吸道的組成:
呼吸道:鼻腔 咽 喉 氣管 支氣管
呼吸系統 作用:氣體進出肺的通道;清潔、濕潤、溫暖吸入的氣體
肺:氣體交換的場所
2)、肺(1)位置:胸腔內,左右各一
(2)結構:由無數個肺泡構成,肺泡外包繞著毛細血管,肺泡和毛細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適于氣體交換。
(3)功能:氣體交換
二、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
1)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通過呼吸運動) 氧 氣
外界空氣 肺泡
二氧化碳
通過呼吸道完成
2)體內的氣體交換:
(1)原理:氣體的擴散作用
氧 氣
(2)肺泡內的氣體交換:肺泡 血液
二氧化碳
條件:毛細血管與肺泡壁都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
結果:靜脈血 動脈血
氧 氣
(3)組織里的氣體交換:血液 組織細胞
二氧化碳
條件:毛細血管壁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
結果:動脈血 靜脈血
三、人體內能量來自細胞中有機物的氧化分解
1.細胞中的呼吸作用
有機物(儲存著能量)+ 氧氣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
2.有機物的氧化分解主要在線粒體中進行。
四、空氣的質量與健康
1)空氣的質量影響人體健康 大氣中的污染物危害人體健康極大
有害物質能引起呼吸系統的疾病
2)了解當地的空氣質量 當地空氣污染的原因
測算空氣中的塵埃粒子
中考生物知識點歸納總結 篇6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2、生物能進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
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
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6、除病毒外都由細胞構成
二、調查的一般方法
步驟:明確調查目的、確定調查對象、制定合理的調查方案、調查記錄、對調查結果進行整理、撰寫調查報告
三、生物的分類
按照形態結構分:動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環境分:陸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寵物
四、生物科學探究的方法:
觀察法調查法、實驗法、收集和分析資料,最基本的方法是觀察法
科學探究的基本步驟:
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交流
五、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圍:大氣圈的底部:可飛翔的鳥類、昆蟲、細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內的水層
巖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
2、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3、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1)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光、水分、溫度等
【光對鼠婦生活影響的實驗——對照實驗】
探究的過程、對照實驗的設計
(2)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生物因素:影響該種生物生存的其他生物,包括同種生物和不同種生物):
最常見的是捕食關系,還有競爭關系、合作關系、寄生關系等。
4、地球上生物與環境是相互依存的關系,生物不僅能適應環境還能影響和改變環境。
生物必須適應周圍的環境,否則將不能生存下去;生物的生存也會對周圍的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生物與環境是相互影響又相互依存的統一整體。
5、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①生物適應環境例:仙人掌的葉退化成刺。
②生物影響環境例:大樹底下好乘涼。
③環境影響生物例:大雁南飛。
6、生態系統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叫生態系統。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生物圈。
7、生態系統的組成:
8、如果將生態系統中的每一個環節中的所有生物分別稱重,在一般情況下數量最大的應該是生產者。
9、在生態系統中,不同生物之間由于吃與被吃的關系二形成的鏈狀結構,叫做食物鏈。
在一個生態系統中,多條食物鏈相互交錯構成了食物網。
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這種現象叫做生態平衡。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能力。生態系統中生物的種類越多,食物鏈和食物網越復雜,生態系統的調節功能越強,生態系統就越穩定。
10、物質(循環)和能量(單向流動)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
營養級越高,生物數量(能量)越少;營養級越高,有毒物質沿食物鏈積累(富集)越多;食物鏈越短,營養損失越少。
11、食物鏈書寫規則:
①食物鏈必須從生產者開始;
②箭頭從被吃者指向吃者;
③結束時必須是該食物鏈中沒有其它能吃該生物的為止
④食物鏈不包含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食物鏈一般式:生產者→植食性動物→小型肉食型動物→大型肉食型動物
12、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在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生物的數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對穩定的。但這種自動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超過則會遭到破壞。
1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有許多是全球性的。
14、生態系統的類型:森林生態系統(最穩定的生態系統,有“綠色水庫”“地球之肺”之稱)、草原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地球之腎”)、農田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等。
15、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相關推薦
更多>-
高中生物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中生物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高中生物知識點 篇1一、知識結構二、教學目標1、簡述細胞膜的成分和功能。2、進行用哺乳動物紅細胞制備細胞膜的實驗,體驗制備細...
-
高中地理知識點 總結是事后對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進行回顧和分析,從而做出帶有規律性的結論,它可以幫助我們有尋找學習和工作中的規律,快快來寫一份總結吧。那么如何把總結寫出新花樣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初中地理知識點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中考地理知識點總結:氣溫和氣溫的分布 篇11、天氣及其影響 ...
- 相遇四年級小學作文(熱門5篇)01-13
- 禽畜養殖技術員工作總結01-13
- 網絡接入方案(熱門3篇)01-13
- 銀行結業儀式主持稿(匯編9篇)01-13
- 綜合大機維修技術員工作計劃(匯編九篇)01-13
- 鏟車工年終個人工作總結(系列八篇)01-13
- 老人玩陌陌勵志句子說說(實用37句)01-13
- 中考生物知識點歸納總結01-13
- 中考生物知識點歸納總結(十四篇)01-13
- 開業搞活動發朋友圈的句子(集錦42句)01-13
- 家大班美術教案(實用9篇)01-13
- 1
社工小組活動
2025-01-13 - 2婦聯活動總結01-10
- 3中國農業銀行借款合同01-09
- 4停車場方案01-07
- 5邀請函的作文01-04
- 6優美詞語01-04
- 7物流公司管理規章制度01-03
- 8第一學期數學教學01-02
- 中考生物知識點歸納總結(精華6篇)01-13
-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歸納(匯總四篇)12-31
- 高一語文知識點總結歸納(精選5篇)01-10
- 最新初中英語中考知識點總結(精品十二篇)12-30
- 高一語文知識點總結歸納(精選5篇)01-10
- 中考生物知識點歸納總結(精華6篇)01-13
-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歸納(匯總四篇)12-31
- 初中數學知識點匯總(集錦5篇)12-31
- 初三物理電學知識點(精品十一篇)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