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職報告之家
高一語文知識點總結歸納
高一語文知識點總結歸納(精選5篇)。
在我們平凡無奇的學生時代,說起知識點,應該沒有人不熟悉吧?知識點也可以理解為考試時會涉及到的知識,也就是大綱的分支。為了幫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識點,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一語文知識點總結歸納(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一語文知識點總結歸納 篇1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說見臣說,通“悅”,yuè,高興。
2.日以盡矣以,通“已”,已經。
3.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4.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
5.荊軻奉樊於期頭函奉,通“捧”,捧著。
6.圖窮而匕首見見,通“現”,出現。
7.秦王還柱而走還,通“環”,繞。
8.卒起不意卒惶急無以擊軻卒,通“猝”,倉促,突然。
二、古今異義
1.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古義:走投無路,陷于困境。今義:生活貧困,經濟困難。
2.仰天太息流涕古義:眼淚。今義:鼻涕。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古義: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將軍。今義:年長之人。
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古義:可以用它來……。今義:表可能、能夠、許可。
5.持千金之幣物古義:禮物今義:錢幣。
6.秦王方還柱走古義:跑今義:步行。
7.諸郎中執兵古義:宮廷侍衛今義:指中醫。
8.左右既前,斬荊軻古義:周圍侍從。今義:表方向或大約。
三、詞類活用現象:
名詞作狀語
1.進兵北略地
2.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
3.函封之
4.發盡上指冠
高一語文常用知識點
名詞作動詞
1.樊於期乃前曰又前而為歌曰荊軻顧笑武陽,前為謝曰左右既前,斬荊軻
2.皆白衣冠以送之
3.乃朝服,設九賓
使動用法
1.使使以聞大王
2.使畢使于前
3.自引而起,絕袖
意動用法
1.太子遲之
2.群臣怪之
四、文言句式:
判斷句
1.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
2.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
3.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省略句
1.秦王購之(以)金千斤
2.欲與(之)俱
3.見燕使者(于)咸陽宮
4.而(群臣)卒惶急無以擊軻
被動句
1.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2.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介賓短語后置
1、常痛于骨髓(介賓短語后置)
2、嘉為先言于秦王(介賓短語后置)
3、燕王拜送于庭(介賓短語后置)
4、使畢使于前(介賓短語后置)
定語后置
1.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
2.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語文學習五種方法
1.大量閱讀
博覽群書是培養孩子語文素養基本功之一,甚至可以說,閱讀是語文學習的根本。
大量的課外閱讀是提高孩子語文水平不可替代的手段。
美國心理學家克拉森的心理實驗研究表明,學生充滿興趣的課外閱讀對提高他們寫作能力的作用,遠遠大于機械的寫作訓練。
語文成績好的孩子幾乎都特別讀喜歡課外書。
這些孩子往往有很多的積累:語詞的積累、素材的積累、情感的積累等。
這樣的孩子在寫作上往往有突出的構思、神奇的用詞,在閱讀理解方面有杰出的見地,在說話方面有超出他人的見識等。
總之,他們由于見多識廣而語文根底厚實。
堅持閱讀是培養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徑。
特別是多讀一些文辭優美、氣魄宏大的散文,對提高理解能力很有幫助,比如《魯迅文集》,《讀者》雜志對培養這些能力和素養都很有幫助。
博覽群書不但是孩子語文素養的基本功之一,而且是孩子成材的一個重要條件。
因為豐富的知識是創造力必不可少的一個條件,也是見識增長,智慧來源的途徑之一。
這里需要強調一點: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定不能遠離名著,培養孩子閱讀經典名著要從小引導,循序漸進。
同時要注意不但要閱讀,而且要寫讀書筆記或者書評。
2.背誦經典
背誦經典文章、名言佳句也是培養孩子語言素養基本功之一。
初中畢業生,如果能背誦150首古今詩詞,25首白話詩歌,40篇精美的文言散文(每篇三五百字),10篇精美的現代白話文(每篇800到1000多字),200多條古今中外格言警句。那么,他的語文功底應該是不錯的。
如果在孩子記憶的黃金時間——16歲之前,讓孩子記誦大量的語言精華,那么,這個孩子從小就奠定了堅實的語文根底。
如果不能在孩子們閱讀背誦的“童子功”季節引導他們走向閱讀的海闊天空,讓他們在書中與歷史對話,與高尚交流,與智慧撞擊,YS575.cOM
從而打下沉實、厚重的文學素養、人文素養的基礎,將來孩子就很難成為高尚的、文明的,具有創造性的現代人。
3.勤寫日記
日記能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辨別能力,增強孩子的自我約束力,提高孩子的文字表達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更重要的,是能磨練孩子的意志力和積累作文素材。
寫日記的好處大大超過了教育者的想象。
培養孩子寫日記的習慣要循序漸進,開始可以寫短些,每天一、兩句,到每天三、五行,慢慢提高增長。
內容也不拘格,什么都可以寫,想象的,現實的,國內的,國外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國家大事,小到雞毛蒜皮等等,要做到有聞必記,有為必記,有見必記,有感必記。
但一定不能出現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現象,哪怕一兩句也要寫上,寫得荒誕一點,不合常規也行,但必須要寫下去,目的是為了習慣的養成,終止了,就前功盡棄了。
只要老師與家長引導得當,一定能夠大幅提升孩子的寫作水平與語文水平。
4.開闊眼界
要孩子懂得:課堂小天地,天地大課堂。
語文學習應該在課堂上,但絕對不是只靠課堂就能學好的,生活也是語文學習的課堂.。
語文學習還要在廣闊的天地中,引導孩子睜開驚奇的眼睛面對世界,去直面精彩紛呈的生活場景,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
去逛書店、旅游、看展覽、做采訪、搞調查、看焦點訪談;討論下崗分流、西部開發、腐敗現象、庸俗文化……
讓孩子在豐富多彩的世界里,懂得我們生活在奇妙的大自然里,生活在多變的信息社會中,感受人世間的愛與恨,美與丑。
5.寫好作文
作文是需要靈性的,是需要創造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的。
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能力,世界各國的學校都非常重視,例如美國從小學開始,寫作就是孩子們的必修課,到博士畢業都是如此。
提高語文成績有哪些竅門
可能有些同學會覺得,語文即使不聽課,在考試的時候,也不會有什么影響,所以上課的時候,經常不注意聽課,或者是利用語文課的時間去睡覺,這種做并不對,我們一定要利用好語文課的時間,然后在課下的時候,用少的時間去學習語文,其實有些時候,語文底子打下了,即使你課后的時候不怎么學習,課上認真聽講一點,你的成績也會很好的,所以利用好上課的時間,對你學習很重要。
語文中,有很多知識是需要我們自己去感悟的',有些東西可能老師講我們也聽不懂,所以學習語文,還要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
高一語文知識點總結歸納 篇2
寬宏大量:形容度量大,能容人。
沸反盈天:聲音象水開鍋一樣沸騰翻滾,充滿了空間。形容人聲喧鬧,亂成一片
張冠李戴:把姓張的帽子戴到姓李的頭上。比喻認錯了對象,弄錯了事實。
信口開河:比喻隨口亂說一氣。
莞爾一笑:形容微笑的樣子。
藕斷絲連:藕已折斷但還有許多絲連接著未斷開。比喻沒有徹底斷絕關系。多指男女之間情思難短。
銅墻鐵壁:比喻十分堅固不可摧毀的.事物
戰戰兢兢: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發抖的樣子。也形容小心謹慎的樣子。
六神不安:形容心慌意亂,
高一語文知識點總結歸納 篇3
導入新課
如果說上闋側重寫景,那么下闋側重什么?
側重抒發詩人的革命豪情。
獨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 層林盡染; 漫江碧透, 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 魚翔淺底, 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 問蒼茫大地, 誰主沉浮?
時間、地點、人物
觸景—生機勃勃
色彩絢麗
生情—以天下為己任湘江秋景圖章法結構
上 闋
攜來百侶曾游。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 風華正茂; 書生意氣, 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 激揚文字, 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 到中流擊水, 浪遏飛舟?
追憶—當年革命盛景
感懷—往昔壯志豪情過渡下 闋
藝術特點
政治與藝術的統一
情與景的交融
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象 征 星火燎源的革命火炬
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象 征 波瀾壯闊的革命潮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 象 征 爭取自由的革命理想
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象 征 勇往直前的革命理想(景)革命的政治內容和
完美的藝術統一(情)交 融
“意象”簡釋意創作者的思想感情象作品中的'客觀物象
詩人的思想感情與客觀物象融合形成意象意境詩人通過種種意象的創造和組合所構成的一種充滿詩意的藝術境界
《沁園春 長沙》的意象
一、意象美來自景物的選取
從空間:
山上的“層林”,
江中的“百舸”,
空中的雄鷹,
水底的游魚
從狀態:
靜態的火紅的楓林,
動態的“爭流”的“百舸”等
或廣博,或宏偉,或雄峻
競相向上、生機勃勃
以壯景抒豪情
二、意象美來自意象的組合并置式看:山、林、江、舸、鷹、魚
憶:指點、激揚、擊水、
浪遏飛舟
動靜搭配,遠近結合,從而構成一幅色彩絢麗的“湘江秋色圖” ,描繪了一幅生氣勃勃的“少年學子圖”。輻射式詩人 (我)
胸懷博大的看景人也便成了“風景”,形成一幅氣勢磅礴的“偉人圖” !看憶萬類同學少年
各種并置景物
各種并置活動
鞏固練習
1、寫出這首詞的韻腳:提示: 這首詞的韻腳依次為:頭、流、由、浮、游、稠、遒、候、舟(注意:這個詞牌首句不押韻,故“秋”屬“添葉”)。
2.指出下列句子中劃線字的意義。
(1).恰同學少年(2).書生意氣
(3).揮斥方遒 (4).糞土當年萬戶侯
提示:(1).正直
(2).意氣 氣概
(3).正
(4).視…為糞土
3.下列句子中劃線的字是否可以換成括號中的字?為什么?
(1).漫江碧透(綠),百舸爭流。
(2).悵廖廓,問蒼茫(廣闊)大地,誰主沉浮。.提示:(1).不能。首先,因為碧綠只寫出了顏色,碧透不僅寫出了顏色,還寫出了江水清澈見底的特征。其次,透還是韻腳。
(2).不能,因為廣闊只寫出了大地的高大寬闊,而蒼茫不僅表現大地的廣闊,更表現出深遠,緊扣上文的廖廓。
高一語文知識點總結歸納 篇4
離騷
1、文學常識
屈原(約公元前340—約前278),戰國時期楚國人,偉大的愛國詩人、政治家,“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者。《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370多句,2400多字,為中國古代最長的政治抒情詩。《離騷》又常被舉作屈原全部作品的總稱。在文學,還常以“風”、“騷”并稱,用“風”來概括《詩經》,用“騷”來概括《楚辭》,分別是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源頭。
2、詞語讀音
修姱、嫉妒、謇、忳郁悒、侘傺
溘死、鷙鳥、方圜、攘詬、謠諑、延佇、芰荷、偭、蘭皋、椒丘
岌岌、雜糅、昭質、可懲
孔雀東南飛
1、文學常識
《孔雀東南飛》是我國古代秀的民間敘事詩。沈歸愚稱為“古今第一_詩”,因此它也被稱為我國古代文學最早的長篇敘事詩。原名《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最早見于南朝徐陵所編的《玉臺新詠》。它是繼《詩經》《楚辭》以后較早的一部古詩總集。后人把《孔雀東南飛》與北朝的《木蘭辭》及唐代韋莊的《秦婦吟》并稱為“樂府三絕”,并且前兩者又被稱為“樂府雙璧”。
樂府詩是一種合樂的古詩,因傳自樂府官署而得名,樂府原為漢武帝劉徹設置的音樂機關,專事制作樂章并采集整理各地民間俗樂和歌辭,分別用于朝廷典禮和宴會時演唱。這些樂章、歌辭,后來就叫“樂府”,成為繼《詩經》、《楚辭》而起的一種新詩體。
2、詞語讀音
箜篌、懷忿、槌床、哽咽、繡腰襦葳蕤、卑鄙、躡絲履、玳瑁、流紈
明月珰、磐石、拊掌、郡丞、思量量體裁衣、否極泰來、白鵠、婀娜
躑躅、金鏤鞍、赍錢、蟠龍、琉璃
晻晻、日暝、摧藏、躡履、悵然戊戌、戍守、彷徨
詩三首
1、字詞
芙蓉、慷慨、青青子衿、嘉賓、阡陌
羈鳥、樊籠
2、文學常識
《古詩十九首》選自南朝梁蕭統《文選》,是東漢末年文人五言詩的選輯。并非一人所作,從內容看,主要寫的是作者的失意和哀傷,寫游子、思婦的離愁和相思。由于作者文化素養較高,又繼承了《詩經》和《楚辭》的傳統,吸收了漢樂府的營養,所以不但善于運用比興,而且創造出一種獨特的風格,藝術成就很高,被稱為“五言之冠冕”。
曹操,字孟德,東漢人。三國魏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他“外定武功,內興文學”,是建安(漢獻帝年號)文學的開創者和組織者,其詩直接繼承漢樂府民歌的現實主義傳統。他的創作一方面反映了社會的_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現了統一天下的理想和壯志,具有“慷慨悲涼”的獨特風格。這種風格被稱為“建安風骨”或“魏晉風骨”。、“秋風蕭瑟,紅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迸c“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是曹操的《觀滄?!泛汀洱旊m壽》中的名句。
陶淵明,東晉詩人。一名潛,字元亮,稱靖節先生,又自號五柳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的隱士,不滿于_的黑暗,“不為五斗米折腰”,隱居農村。從彭澤令職位上隱退,這一年他41歲,以后終老農村,死后世人稱他為“靖節先生”。陶淵明開創了田園詩一體,為古典詩歌開辟了一個新的境界。他亦有、“隱逸詩人”之稱。蘭亭集序
1、字詞
符契、修禊、癸丑、流觴、激湍、彭殤、嗟悼、會稽、感慨系之
清流激湍、流觴曲水、靜躁、虛誕
世殊事異
2、成語
崇山峻嶺:崇,高;峻,山高而陡。高大險峻的山嶺。
放浪形骸:放浪,放蕩;形骸,人的形體。指行動不受世俗禮節的束縛。
游目騁懷:游目,遠眺;騁懷,放開胸懷,往遠處想。縱目四望,開闊心胸。
情隨事遷:情況變了,思想感情也隨著起了變化。
感慨系之:感,感觸;慨,慨嘆;系,聯結。有所感觸,慨嘆不已。
2、文學常識:
王羲之,東晉書法家。出身士族名門,是東晉政治家王導的從子。曾任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世稱“王右軍”。早年從衛夫人學習書法,后多鑒前代名家書法,博采眾長,備精諸體,有“書圣”之稱。
高一語文知識點總結歸納 篇5
1《沁園春長沙》
重要字音:沁(qǐn)園春百舸(gě)崢(zhēng)嶸寥廓(kuò)揮斥方遒(qíu)
漫(màn)江攜(xié)來浪遏(è)飛舟
多音字:汗水可汗數字數典忘祖數見不鮮
重要字形:沁香分泌謾罵漫江惆悵為虎作倀蒼茫滄桑阻遏碣石
重要詞義:崢嶸:本義形容山勢高峻突出,引申為不平常。
揮斥方遒:熱情奔放,勁頭十足。遒,強勁有力。
激揚:激濁揚清,批評壞的,褒揚好的。
近義詞辨析:
寥廓:(天空)高原空曠。遼闊:(土地海洋等)遼遠廣闊。
意氣:意志和氣概,志趣和性格。也指因主觀偏激而產生的情緒,如意氣用事。
義氣:由于私人關系而甘于承擔風險或犧牲自己利益的氣概。如講義氣。
遏制:制止,控制(一般只能是一定程度上的效果)。遏止:用力阻止住。如滾滾洪流,不可遏止。
2.《詩兩首》
重要字音:彷(páng)徨寂寥(liáo)惆悵(chàng)凄婉(wǎn)頹圮(pǐ)青荇(xǐng)
浮藻(zǎo)長篙(gāo)漫溯(sù)斑斕(lán)笙(shēng)簫
多音字:看守看見遒勁有勁著迷執著裝載記載悄悄悄然
重要字形:彷徨惶然惋惜哀婉彷徨牌坊惆悵稠密絲綢追溯朔風挑釁河畔斑斕無恥讕言波瀾頹圮祭祀杞人憂天
重要詞義:彷徨:(心事重重)地走來走去,猶疑不決。頹圮:坍塌,毀壞。
近義詞辨析:
沉淀:指沉到溶液底層的難以溶解的物質,比喻凝聚,積累。
積淀:指長時間積累起來的習俗、文化。
彷徨:猶疑不決的走來走去。倘佯:自由自在地走來走去。
【課內閱讀】
1.對《再別康橋》一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D)
A.“康橋”,現在通譯“劍橋”,即的劍橋大學所在地,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徐志摩年輕時曾在此讀書、生活過,結識過許多英國朋友,故對此懷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B.第二節作者運用比喻的手法,將岸邊柳樹倒映在劍河里的情景,寫得甜蜜而美麗,浸透了詩人無限歡喜和眷戀的感情。
C.第三節運用擬人的手法,借水草的“招搖”,生動地寫出了康橋對他的熱情歡迎,同時用“甘心做一條水草”表達了詩人對康橋的刻骨銘心的眷戀之情。
D.第五節的“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是回憶往昔在劍河上盡興游覽的情景,抒發了詩人對歲月流逝的惆悵之情。
2.對《再別康橋》分析鑒賞錯誤的一項是(A)
A.“那榆陰下的一潭”明明是清泉,詩人偏說不是,而把它想像成“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淀著彩虹似的夢”。這一方面寫出夢之美,夢之虛幻,另一方面,也很自然地過渡到下文尋夢的描寫。
B.詩人用“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把夢具象化,把抽象的詩意化為具體的形象,非常生動。
C.在充滿詩意的地方詩人竟然不能放歌,是不可遏制的離情使詩人陷入沉默。
D.最后一節將“輕輕”換成“悄悄”,這些疊字的運用增強了詩歌輕盈的節奏,并把濃烈的詩情化為一種瀟灑。
3.對《雨巷》的賞析,說法不恰當的一項是(D)
A.詩歌描繪了一幅梅雨時節江南小巷的陰沉圖景,借此構成了一個富有濃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
B.“我”在孤寂中仍懷著對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與追求。詩中“丁香一樣的姑娘”就是這種美好理想的`象征。但是,這種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難以實現的。
C.詩中的“我”、“雨巷”、“姑娘”并非是對生活的具體寫照,而是充滿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
D.詩人把自己苦悶彷徨的心態暗喻為悠長狹窄而寂寥的“雨巷”,沒有陽光,也沒有生機和活氣。
4.對《雨巷》這首詩歌表現方法的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C)
A.這首詩歌既采用了象征派重暗示、重象征的手法,又有格律派對于音樂美的追求。
B.本詩運用了復沓、疊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環往復的旋律和宛轉悅耳的樂感。
C.本詩反復出現的“丁香”意象及其蘊藉的特定情感元素,借鑒了古代吟詠丁香名句,如李煜的“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D.在本詩中,雨巷、油紙傘、丁香、籬墻、女郎、獨行者等,編制出雨中江南小巷一隅的畫面,具有傳統文化的氣息與古典美。
3.《大堰河——我的保姆》
【基礎知識】
重要字音:青苔(tāi)荊棘(jí)火缽(bō)忸(niǔ)怩麥糟(zāo)燉(dùn)肉
團箕(jī)凌侮(wǔ)叱(chì)罵
多音字:瓦菲菲薄泥巴拘泥漂泊湖泊青苔舌苔
重要字形:碾碎輾轉堤堰揠苗助長偃旗息鼓凌侮陵墓棱角忸怩紐扣樞紐
重要詞義:典押:把土地和房屋押給別人,換取一筆錢,到期還款,收回原物。
天倫:指父子、兄弟等關系。瓦菲:生長在瓦縫中的野草。凌侮:欺凌,侮辱。
近義詞辨析:養育:撫養和教育。養活:供給東西使生活。
【課內閱讀】
1.《大堰河――我的保姆》結尾中說這首詩也是獻給“大地上的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們的兒子”,意在表明(A)
A.詩人的感情,由一個狹小的范圍,升華到一個更高、更廣的天地。
B.詩人希望得到世上所有像大堰河一樣的保姆和像詩人自己—樣的乳兒在感情上的共鳴。
C.詩人仇恨不公平、不合理的舊社會,想號召人們起來斗爭。
D.詩人的感情,融會世界上所有像大堰河一樣的保姆和像詩人自己一樣的乳兒的感情。
2.“我是地主的兒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長大了的大堰河的兒子?!边@句坦誠的聲明告訴我們(B)
A.“我”雖然出身于地主家庭,但是,卻是農民的兒子。
B.“我”和大堰河的養育關系比和生身父母的血緣關系更親密。
C.“我”是地主的兒子,和大堰河只不過是養育關系。
D.“我”不忘養育之恩。
3.“大堰河,已死了,她死時,乳兒不在她的旁側?!弊髡咭辉購娬{“乳兒不在她的旁側”是為了說明(D)
A.大堰河死得很凄涼。
B.大堰河臨死時仍在牽掛她的乳兒。
C.“我”回家后和大堰河家失去聯系。D.“我”的遺憾自責的心情。
4.為了加強情感和音節的旋律,詩中采用了什么樣的修辭手段?(C)
A.排比夸張重復B.對比重復擬人C.重復排比對比D.借代對比排比
相關推薦
更多>-
初中數學知識點 總結是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的書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為此要我們寫一份總結。你所見過的總結應該是什么樣的?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新人教版初中數學知識點總結(完整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初中數學知識點匯總 篇11、重心的定義:平面圖形中...
-
八年級上冊知識點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歸納 篇1第一章分式1、分式及其基本性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以(或除以)一個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只不變2、分式的運算(1)分式的乘除乘法法則: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積作為積的分子,分母的積作為積的分母除法法則: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顛倒位置后,...
- 高中生物教案01-20
- 高一語文教師期末總結01-20
- 初三知識點01-20
- 一次函數課件01-20
- 高中英語知識點總結01-20
- 高一語文教學總結01-20
- 高一語文教師期末總結01-20
- 高一語文老師作文01-20
- 最新滋補行業早安文案(必備82句)01-10
- 咨詢活動方案(通用13篇)01-10
- 魔幻魅力觀后感(集錦2篇)01-10
- 高一語文知識點總結歸納(5篇)01-10
- 縣級正職工作總結(精選11篇)01-10
- 2025商場開業搞活動的句子(系列55句)01-10
- 邀請大學教授授課的邀請函(精華9篇)01-10
- 藝術的標語(范本52句)01-10
- 高一語文知識點總結歸納(5篇)01-10
- 坐在生活的前排作文01-10
- 檔案自我鑒定是自己寫(精選7篇)01-10
- 高一語文知識點總結歸納(精選5篇)01-10
-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歸納(匯總四篇)12-31
- 初中數學知識點匯總(集錦5篇)12-31
- 初三物理電學知識點(精品十一篇)12-28
- 高中生物知識點(精選十六篇)12-28
- 高一語文知識點總結歸納(精選5篇)01-10
- 最新高一數學公式和知識點筆記(匯編5篇)01-09
- 初中數學知識點匯總(集錦5篇)12-31
- 初三物理電學知識點(精品十一篇)12-28
- 高中生物知識點(精選十六篇)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