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職報告之家
程門立雪的故事
程門立雪的故事(分享11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程門立雪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程門立雪的故事 篇1
是什么,把我們的社會變得更加和諧?是什么,提高了人們的素養?是什么,人與人之間建造了友誼的橋梁?那就是無處不在的文明禮儀,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優良傳統。
禮儀就在我們的身邊,星期六在去圖書館的公交車上,一位駝著背,頭發白得像雪花一樣的老爺爺上了車,那時座位都坐滿了,靠窗的年輕人看見了老爺爺,就裝作沒看見,望著窗外,一位女孩看見了也裝作沒看見,只顧打自己的游戲,突然,一位小學生看見了,就站了起來扶著老爺爺做到了他的位置,旁邊的大哥哥大姐姐臉都紅了。星期四下午上體育課一片紙靜靜地躺在地上,許多人走來走去都沒看見,這時,我們班的一個同學彎下腰把它撿了起來,扔到了垃圾桶里一邊扔還一邊說:“走近一小步,文明一大步!”
讓我們把文明禮儀放在心里,時時刻刻記住,讓我們從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
程門立雪的故事 篇2
前不久,我看了《程門立雪》,我被楊時和游酢尊師重道虛心求教的精神深深的感動了。
這個故事主要講了:北宋時,有個叫楊時的人,他十分好學。千里迢迢去大學者程顥、程頤那里去求學。一年冬天,他和同學去老師那請教問題,到了門口,恰好老師在午睡。同學要敲門,楊時不讓,說就在門口等一會兒吧。等了很久,下起了大雪,兩人凍得渾身發抖,仍然站著。老師一醒來,看見二人仍在雪里恭恭敬敬地站著,心中十分感動。由于他十分尊敬師長,虛心求教,所以受到人家門的尊敬。
我要學習楊時和游酢尊敬老師的品格。尊敬師長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到的。老師帶領我們在遨游知識的海洋,和我們一起編織夢想。是老師教我們知識,是老師教我們寫字,是老師教我們做人。老師一天天變老,我們一天天長大,老師把他(她)的`青春年華獻給我們。真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呀!我們要尊敬老師,關心老師,在老師累的時候給老師端一杯熱茶,好好學習,做一個對祖國有用的人……只有這樣,才能讓老師對我們的付出有所回報,讓老師對我們的關愛有所報答。并且要保持虛心的態度去對待學習,學習才能不斷進步。
程門立雪的故事 篇3
《程門立雪》講的是宋朝楊時和游酢冒雪請教程頤的故事。讀完了它,我有以下感受、想法。
楊時十分尊敬師長,在雪天里等待絕非易事。我們出門都不敢,更何況楊時是為了請教問題而老師正在午休,才在外面冒雪等待。這一點值得我們學習。
但還是身體重要!學習再多的知識,身體早不行了,怎么得了?要怕影響老師午休,可以用心思考!沒有用心想,當然想不出答案。楊時一遇難題就交給老師,是什么行為?他可以仔細推敲!當然不能一有難題就問老師吧?
在等的'過程中,楊時應該想一下,萬一把自己凍出毛病,怎么辦?怕把老師驚醒,還有一個辦法,回家待時再問!沒有任何必要拿生命作賭、拿自己開玩笑!
這是一種極為不理智的做法?;蛟S有些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但我認為,楊時傻!這不是尊師,而是蠢!程頤是怎么知道他們等著的?若不知呢?恐怕這個故事要改一個名字,“程門凍楊時”了。
總的來說,我們應該學習一部分他的做法,畢竟他是真心尊師。同樣,也不要學那一部分,因為它,太不好了!
程門立雪的故事 篇4
我今天要給大家講一個成語故事叫“程門立雪”。
宋朝時期有一位很有學問的人他叫楊時,他是一位非常尊敬老師也非常尊敬家父和家母的人,原來爸爸就叫家父媽媽就叫家母。楊時特別好學也很喜歡研究東西、鉆研學問。有一天吃完午飯后,楊時約上自己的.好友游酢一起去程頤老師家。想請教程頤老師一個問題,正好趕上了老師午睡時間,楊時不愿打擾老師的午睡時間。決定等老師醒來在請教。于是楊時就和游酢在老師家門口靜靜地等老師醒來。不一會兒烏云密布下起了鵝毛大雪,雪下得越來越急,楊時和游酢立在雪中,鼻子凍得通紅,游酢實在凍得受不了,幾次想讓楊時叫醒老師,楊時都恭敬的站著,覺得不應該打擾老師休息。大雪紛飛,兩人站在屋外都快變成雪人了,又過了許久,程頤老師終于醒了,楊時和游酢才被請進了屋子里,程頤老師問;“你們為什么不叫醒我?”楊時回答說:“您是老師,我們應該等候。”
由于楊時尊敬師長,虛心向老師求教,因此程頤老師十分感動,后來他將自己一生所學到的知識都傳授給了楊時,盡心盡力地教導楊時。所以,楊時的學習進步很快。后來,他終于成為了全國知名的學者。
楊時尊敬老師的優良品德也受到了很多人的稱贊,大家都不遠萬里的來拜他為師,并尊稱他為“龜山先生”。
這個成語故事讓我知道了老師教我們知識,給與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所以我們要向楊時學習尊敬師長!
程門立雪的故事 篇5
可以說只是一個動作,那天一位老師看見了一張棒冰包裝紙,彎下腰揀起來扔到了垃圾桶。這是一個不起眼的動作,但是他的以身作則、師為表率的行為教導我們,他是老師。如果有同學看見了這位老師的做法,又怎會不佩服這位老師呢?
說不定下次他也會這么做,他也會明白亂扔廢棄物是不文明的'行為。通過這幾件小事,我更加認識到了“禮儀”的含義是從一件一件小事上表現出來的,是心靈美的一種表現,是一個人做人的標準。我們應該讓社會變成一個到處都是文明的,一個“沒有污染的世外桃源”。還是那句真理:從我做起,只有你我他都“從我做起”才會到處充滿禮儀的“味道”,才會使你我他成為一個真正的人。
程門立雪的故事 篇6
昨天上午第一節課,我們學習了一則成語故事,名叫《程門立雪》。這則故事講述了楊時考取進士后,不愿做官,開始研究學問,拜程顥為師,后拜程頤為師。一次讀書時遇到了難題,他和游酢顧不上吃飯,冒雪去請教老師。當他們來到程頤家中時,程頤正在睡覺,他們不想打擾老師,就在雪地里等,過了好長時間,程頤醒了,得知他們倆在門外等候多時,便立即開門請他們進去,這時,地上的積雪已有一尺多深了!
讀后,我體會到楊時和游酢身上有一種尊師重道的精神,太令我感動了!和他們相比我很慚愧,以前老師講課時,我總是一邊聽一邊在玩橡皮,真是太不尊重老師了!我以后要認真聽老師講課,不再做小動作了!
有一次,我在大街上看見老師了,卻裝作沒看見,因為那天我犯了錯誤!現在想想,就算犯了錯誤,見到老師也要向老師打招呼,問候老師一下!這也太不尊重老師了!我以后,見到老師要向老師打招呼,這是當學生最起碼應做到的'!
還有一次,老師讓我們查資料,我卻給忘記了,沒有記住老師說的話,現在我想對老師說一聲:“老師!對不起了!”
程門立雪的故事 篇7
今年暑假,媽媽帶我去圖書館借了一本《成語300則》。這本書里有很多有趣的成語故事,讓我愛不釋手,其中最讓我感動的一則成語故事是《程門立雪》,讀完以后讓我受益匪淺。
現在讓我來說說這個故事吧!北宋學者楊時,有一天去老師家拜訪求學,發現老師正在打盹,為了不打擾老師休息,就站在門外一直等著,就連天下起了大雪也不進屋,直到老師休息好了才進屋求學,楊時尊師重教的精神,讓我非常的感動!
記得毛爺爺對自己的老師說過這樣的話:“您是我20年前的先生,您現在仍然是我的先生,您將來必定還是我的先生?!泵珷敔攲蠋煶錆M了尊敬之情。毛爺爺這樣偉大的人,都如此尊敬老師,何況我這樣的.小學生呢?
相比之下,現在一些比較淘氣的同學,不聽老師的話,惹老師生氣,做得很不對。如果說我們是祖國的花朵,那么老師就是辛勤的園丁。有了老師默默無私的奉獻,我們才能更好的成長!所以我們更應該尊敬老師。
同學們,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讓每個人都尊師重教,使祖國明天更美好。
程門立雪的故事 篇8
《程門立雪》是一個成語小故事,可是有兩個意義,相當于小故事大道理。
在宋朝,有個叫楊時的人,考取進士后,立志研究學問,到了河南來拜師,拜程顥為師,一直到程顥去世。年以四十的楊時,不想就那么算了,于是找到了程頤,拜其為師。在大雪紛飛的一天,楊時和同學游酢在中午向老師請教,可老師在午覺,他們就在門口等成了雪人。
雖然故事很小,可給我的啟發很大,它提醒我要尊重老師,見到老師要問好,上課認真聽講,做老師的幫手。第二個啟發,一個四十多的人了,還那么好學,用孔子的:“‘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边@句話來形容楊時在好不過了。魯迅讀書時吃米糕,發現自己把墨水當糖蘸著吃,還說嫌自己肚子里的“墨水”不夠多,這一點還嫌太少了;有人學習時,家里沒有燈光,就鑿開別人家的.墻壁用射出的光照著書學習;有人怕晚上學習時睡著就頭發掛在房梁上,用錐刺自己的大腿來提神……以前很多人對學習那么癡迷,到了現在,知識是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我們不要想著家里有父母撐著,如果現在不學習,父母死后那你怎么辦?趁現在好好學習,將來你就能報答父母了。
程門立雪的故事 篇9
《程門立雪》是一個成語小故事,可是有兩個意義,相當于小故事大道理。
在宋朝,有個叫楊時的人,考取進士后,立志研究學問,到了河南來拜師,拜程顥為師,一直到程顥去世。年以四十的楊時,不想就那么算了,于是找到了程頤,拜其為師。在大雪紛飛的一天,楊時和同學游酢在中午向老師請教,可老師在午覺,他們就在門口等成了雪人。
雖然故事很小,可給我的啟發很大,它提醒我要尊重老師,見到老師要問好,上課認真聽講,做老師的幫手。第二個啟發,一個四十多的`人了,還那么好學。
魯迅讀書時吃米糕,發現自己把墨水當糖蘸著吃,還說嫌自己肚子里的“墨水”不夠多,這一點還嫌太少了;有人學習時,家里沒有燈光,就鑿開別人家的墻壁用射出的光照著書學習;有人怕晚上學習時睡著就頭發掛在房梁上,用錐刺自己的大腿來提神……
以前很多人對學習那么癡迷,到了現在,知識是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我們不要想著家里有父母撐著,如果現在不學習,父母死后那你怎么辦?趁現在好好學習,將來你就能報答父母了。
程門立雪的故事 篇10
我姓程,關于“程”有一個有名的成語——程門立雪。
今天,我又一次讀了這個故事,這是關于尊敬師長,體諒老師的故事。
這個故事出現在《宋史.楊時傳》,講的是在北宋大學問家楊時40多歲時,有個問題弄不明白,與好友爭論了起來。為了弄清楚,他與好友游酢一起去拜訪“鳳凰二程”中的程頤程老夫子。
他們冒著鵝毛大雪和刺骨的'寒風趕到老師家門口,敲了敲門,沒有反應。然后,他們聽見了老師輕微的鼾聲,所以就停止了敲門,立在門外等老師醒來。
無情的雪越下越大,冷酷的寒風越刮越猛。兩人站在老師的家門口凍得直打哆嗦,好友幾次想去叫醒程老夫子都被楊時阻止了,他們耐心的等待著。
等到程老夫子醒來,聽見屋外有動靜,便走出門去。到門外一看,驚訝地發現楊時和好友已經被風雪變成了雪人。老夫子既心疼又感動,立刻請他們進了屋,并耐心解答了他們的疑惑。
再次讀這個故事,我又一次深受感動。不但為楊時和好友的求學精神和尊敬師長感動,更為他們能體諒老師的辛苦而感動。老師也是人,也需要休息,平時講課口干舌燥,更應該好好休息。
所以,讓我們學會尊敬體諒老師吧!
程門立雪的故事 篇11
程門立雪的故事,是人人都知道的:宋代楊時,一次去見老師程頤,程頤剛好在打瞌睡,楊時與他的同窗游酢皆侍立不去。程頤醒來時,門外積雪已深一尺。《宋史》記載這個故事,無疑是為了表彰楊、游兩人的“尊師重道”。在講求“師道尊嚴”的社會,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傳統“尊師重道”的內涵,大體是要求社會人士特別是學生要尊師重師,這當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師生關系是互相關聯的,除了學生對老師的要求,老師對學生呢?我們的傳統文化對此似乎語焉不詳,因此事實上我們在師生關系上,形成了一種單向度的標準,即只要求學生方面履行對師的職責,而教師呢,他因為具有知識上的優勢,可以高高在上。教師對學生,似乎不必盡倫理意義上的義務與責任。
所以讀程門立雪之類的故事,人們很少追問相關的結果:譬如楊、游兩人這么長時間站立在寒風凜冽的雪地里(可能并非站在雪地,但肯定是大寒之日),是不是因此而得病了;表示對自己老師的敬重是不是一定要采取這樣的“自虐”形式;他們的老師程頤事后對學生這種舉動的態度如何,是激賞,抑或是擔心他們的身體而感覺不安,我們都不暇過問,我們要的是“尊師重道”的范例,有《程門立雪》的故事就夠了。
相關推薦
更多>-
作文神話故事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里,讓自己銘記于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希臘神話讀書心得小學范文,歡迎閱讀與收藏。西方神話故事 篇1提到神話故事,想必不少人會想起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也同時是我國古代的神話...
-
物理學家名言 故事在現實認知觀的基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性現象。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于事件發展過程的描述。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物理名人故事,歡迎大家分享。物理學家的故事 篇1在我的腦海中一直以為科學家是干驚天動地、轟轟烈烈的大事的。今天,我讀了《大科學家講的小故事》這本書卻改變了我的想法,原來科學家也是...
- 副校長競聘演講稿五分鐘01-09
- 關于真實的廣播稿(實用16篇)01-09
- 名人故事:程門立雪的故事01-09
- 最新體育老師頂崗實習自我鑒定(系列10篇)01-09
- 程門立雪故事01-09
- 最新校外培訓入職培訓總結(收藏十篇)01-09
- 醫生護士結婚文案高級句子(實用97句)01-09
- 優秀家長會家長發言稿(匯編12篇)01-09
- 南陽副中心心得體會(必備8篇)01-09
- 金工實習參觀總結(分享十三篇)01-09
- 小兒急診科護士長工作總結(推薦6篇)01-09
- 程門立雪的故事(分享11篇)01-09
- 讀后感工作報告集錦(9篇)06-28
- 盲人的燈籠讀后感(實用二篇)01-06
- 驚喜的秋天讀后感(精選12篇)01-08
- 最新貓王小王子讀后感01-06
- 感動的故事作文01-07
- 魯迅讀書的故事01-03
- 小強和小明的故事12-28
- 晏子的故事(集合4篇)12-28
- 水滴的故事(優選13篇)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