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職報告之家
馬克思視頻觀后感
馬克思視頻觀后感(通用九篇)。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后感,把你的收獲感想寫下來吧。你想知道觀后感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青年馬克思》觀后感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馬克思視頻觀后感 篇1
昨日有幸觀看了一部電影——《青年馬克思》,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青年時期的馬克思與恩格斯相識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共同成長與進步,推動馬克思主義哲學,最終創造了人類的寶貴精神財富《共產黨宣言》。
李卜克內西這樣評價馬克思:“沒有人比馬克思更真實——他是真實的化身。”不同于紙上讀到的理論思想,電影讓我看到了更生動有趣的馬克思和恩格斯,以前只認為馬克思是偉人,是出色的哲學家和思想家,可熒屏中的'他和世上的平凡人無異,有愛欲,有不良的生活習慣,會因為工作而發愁。距離感讓當代人們忽視了歷史人物作為凡人的血肉,正因為他是人類中渺小又普通的一員,這才襯托出他足夠偉大。
影片中,馬克思言語犀利,常常對自己不認同的觀點毫不修飾地批判,不畏權威,這也導致了他在思想事業以及生活中的坎坷艱辛,可他依然堅強、不畏苦難。他認為很多批判學家總是宣傳抽象的概念而不落于實際,他在不斷地思考他想要的答案,清晰而富有邏輯。而恩格斯雖然家庭富裕,可他清醒地看到了資本主義對工人的剝削與貧民窟的慘狀,他為自己處于被迫服務資產階級成為其中一員而感到痛苦。當馬克思遇上恩格斯之后,他們經過一段小的摩擦便成為了親密好友與搭檔,他們給予彼此支持與鼓勵,發生思想的碰撞,思想上的成長與進步使他們最終能夠完成著作。
馬克思直面問題,迎著尖銳的社會矛盾奮勇而上,他用思想、用哲學、用經濟學建立了一個全新的體系,提出一套系統的思想綱領和理論武器,改變了人們看待人類社會的方式。改變世界何其艱難,可馬恩做到了,“在科學上面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以光輝的頂點?!?/p>
馬克思視頻觀后感 篇2
看完電影《青年馬克思》有三個突出的感受,一是馬克思的人格魅力,二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魅力,三是中國共產黨人理論與實際結合創造中國奇跡的實踐魅力。
馬克思的一生,是胸懷崇高理想、為人類解放不懈奮斗的一生;是不畏艱難險阻、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馬克思一生縱使顛沛流離、貧病交加,他仍是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為人類解放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奮斗。馬克思是頂天立地的偉人,也是有血有肉的常人。他熱愛生活,真誠樸實,重情重義。馬克思為我們留下了具有非常價值的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體系,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我們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如果給每個人都貼上標簽,馬克思一定是多彩的一個,是千年最偉大思想家。他立足當時所處時代,站在廣大人民群眾的.立場,放眼整個人類發展規律,提出了剩余價值學說,不斷在實踐與思考中形成馬克思主義,這推動了整個人類世界的發展。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不斷學習馬克思主義相關理論,豐富自己的思想,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所取得的成就,從“兩半”社會到近代到改革開放再到新時代,都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下發展的,新時代面對新情況仍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解決我國重大問題,最終實現我國偉大夢想!
紀念馬克思,讓我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真理的力量是多么強大,道路的選擇是多么重要,崇高的事業是多么值得奮斗,馬克思主義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是多么緊密相關。
作為一名學生干部,我們在前進的道路上要繼續高揚馬克思主義偉大旗幟,讓馬克思、恩格斯設想的人類社會美好前景不斷在中國大地上生動地展現出來!
馬克思視頻觀后感 篇3
馬克思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人物。雖然熟,但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感覺還是深奧的,不太懂。在多數人眼中馬克思是遠離世俗小民的高大上人物。假如被問到馬克思的初心是什么,相信許多人會兩眼茫然。
最近電影院在熱映《青年馬克思》。這是一部譯制片,法國、德國、比利時聯合拍攝的。這部電影沒有對觀眾講大道理,進行空洞說教,而是通過場景再現,還原了19世紀歐洲當時的社會背景、馬克思的愛情、馬克思生活的窘迫、馬克思與恩格斯的相識相知、馬克思與恩格斯的追求、馬克思流亡、《共產黨宣言》的誕生過程等等。它是一部貼近觀眾心靈、情感的劇情片,用生活片段和細節反映出馬克思與恩格斯的信仰及奮斗歷程,通過他們的言行舉止來感動觀眾。馬克思和恩格斯的青春故事穿越百年時空,依然讓觀眾熱血沸騰、為他們的信仰和初心感動不已。
19世紀中葉,資本家用種種手段攫取財富,如設法延長工人的工作時間、壓低工人的工資、大量使用廉價的女工和童工等,無產階級飽受剝削,生活貧困潦倒。馬克思和恩格斯都不是產業工人,但他們十分同情受到嚴酷剝削的工人階級,毅然絕然地與資產階級分道揚鑣,有覺悟地超越了自己所出生的階級,努力為所有人建設一個更加公平的世界。擔任《萊茵報》主編兼自由撰稿人的馬克思憑著犀利的筆桿子,不遺余力地為弱勢群體仗義執言。1843年,進步的《萊茵報》被查封,馬克思開始了流亡者的生活,他失去了國籍,失去了職業。馬克思一生縱使顛沛流離、貧病交加,他仍是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為勞動人民解放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奮斗。
《青年馬克思》通過重現馬克思的生活場景告訴觀眾他的價值觀是什么。馬克思奮斗的出發點就是維護被剝削階級的`利益,讓勞動者不被剝削,不受壓迫,能充分享受自己的勞動成果,過上幸福的生活。這就是馬克思的初心。1848年2月,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發表的《共產黨宣言》成了無產階級追求解放和幸福的代言書。宣言是馬克思和恩格斯踐行初心的實際行動和生動反映。
時間過了2個世紀,馬克思一直是我們的精神導師。當前的我國社會與19世紀的歐洲社會有截然不同的發展背景和社會矛盾,馬克思的有些理論可能已經不適用當前的社會了,可我們的初心還是一樣的,有著共同的愿望和理想,都希望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越來越美好幸福。馬克思的初心仍是指導我們前行的領航燈。
安逸的日子過久了,有些痛苦就會淡忘,有些信仰就會漂浮。我們一直奉行馬克思主義,可有些地方還是與初心有點距離。比如說貧富差距,在有些國有企業,領導干部與一線員工的工資差距不是三五倍,而是十幾倍甚至幾十倍。這貧富差距有點大了。
在“七一”前夕,再接受馬克思主義初心教育是有必要的。去觀看《青年馬克思》吧,與偉人的靈魂來一次親密接觸,讓馬克思主義初心引領我們朝著信仰的方向前進。
馬克思視頻觀后感 篇4
前幾天,跟我的一位同學去看了這部《青年馬克思》的電影,因為我本科專業是思想政治教育,直接隸屬于馬克思主義學院,就是學馬克思的,所以,對于馬克思算是比一般人了解一點了。
但是,去到電影院,卻發現除了我跟我同學之外,就只有一個人在電影院坐著,我們三個人包場了。在我看來,馬克思真的是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但是,好多人好像對他不是蠻感興趣,也不是蠻了解他的。
今年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他是1818年5月5日生的呀。所以為了紀念這位偉人,德國及法國的電影制片公司聯合創作了這部影片。
電影是以馬克思、恩格斯從相遇開始一直到他們最終創立《共產黨宣言》,推動全球社會主義運動的過程,主要寫的是馬克思24歲之后一段時間的故事。
馬克思24歲時,由于沒有當成大學教授,只能去《萊茵報》當主編,可是他的觀點才激烈了,受到當朝政府的抵押,最終《萊茵報》各個成員都解散了。
恩格斯比馬克思小兩歲,其父親是大資本家,使用的管理工人的方式就是去剝削、壓榨工人。恩格斯非常不同意他父親的這種管理工人的方式,并與一位很有個性的在其父親工廠工作的反動派女性相戀了。恩格斯會經常去探訪工人的情況。
沒有工作的馬克思境況非常窘迫。他的妻子燕妮與他非常相愛。燕妮出身于大戶人家,長得非常漂亮,比馬克思大四歲。不過在她的骨子里不喜歡大戶人家中被束縛的生活,還是非常崇拜馬克思的,覺得他是位非常有思想的人。燕妮為馬克思生了幾個女兒,這位馬克思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后來,他遇到了恩格斯。恩格斯可以說是位非常好的朋友。他本來是不喜歡從事他父親給他的所謂資本家的工作的。但是為了支持馬克思的工作,他竟然還是當了很多年的資本家,只是幫助馬克思解決經濟上的困難。
在他們為工人發言的過程中,當然遇到了非常多的阻力。當時工人運動中支持力度最大的兩個戰線都認為把工人組織起來,只要他們力量足夠大,就足以推翻當時的反動政府,然后建立工人階級的世界。而馬克思、恩格斯不這樣認為,他們認為必須要為工人樹立一個綱領,讓他們能夠內心非常服從地去參與到工人運動中去,這個綱領自然就是《共產黨宣言》。
整個影片看下來,可能就是覺得在很平淡的`描寫馬克思的傳記。但是這部影片也能夠引發我們當代青年人的一些思考。馬克思、恩格斯這些人物在很年輕的時候就非常有自己的思想,其實馬克思的很多著作的思想在其三十歲之前都已經基本形成了,無疑他們都很聰明。但是他們為工人階級發聲,寫出了非常多的在哲學界、經濟界、社會界都非常有影響力的著作,他們的思想是顛覆性的,這是值得我們當代青年人去學習的。就像馬克思的墓志銘所寫的,馬克思之前的哲學家都是在解決怎么認識世界的問題,而馬克思則解決了如何改造世界的問題,這無疑是非常具有創見性的。
馬克思視頻觀后感 篇5
時至今日,電影已經成為人們休閑、學習的一種良好選擇,在建黨一百周年之際,歷數曾看過的與國家、與黨有關的電影—《我和我的祖國》、《高山下的花環》、《我和我的家鄉》等等,首先映入腦海的是《青年馬克思》,記得是在醫學部會議中心禮堂,和支部黨員一起觀看。
電影《青年馬克思》講述了從1844年青年馬克思與恩格斯相遇,到1848年共同撰寫《共產黨宣言》的經歷,描繪了馬克思與恩格斯之間的動人友誼,馬克思與燕妮之間的理想愛情,以及恩格斯與與瑪麗的志同道合。1843年,君主專制下的歐洲饑荒肆虐、經濟蕭條,處處危機四伏。英國的工業革命改變了世界秩序,創造出新的無產階級。秉持博愛共產理念,工人組織陸續成立。兩名德國青年,馬克思與恩格斯,一位困苦拮據仍不改其志,一位家纏萬貫但滿懷抱負,他們意識到初期無產階級革命運動背后理論的缺乏,與政論家及激進分子們唇槍舌劍,將顛覆這些組織的烏托邦思想,改造他們的斗爭及全世界的未來。恩格斯的出現,于金錢、于學識,都大大支持了馬克思的思想實踐。爾后,兩人受托起草《正義者同盟》規章,一同完成了經典政治文獻《共產黨宣言》。傳奇友誼的開端,偉大思想的萌發,階級斗爭的新頁,革命鐘聲的敲響,馬克思和恩格斯的青春友誼故事穿越百年時空,依然讓當代共產黨人熱血沸騰、向往不已。
觀影體會之一,就是志同道合、真摯純潔、超脫凡俗的友誼與愛情,對青年人精神世界的滋養是難以估量的,足以使人獲益一生。馬克思與恩格斯出于信仰與思想的趨同而惺惺相惜,成為終身摯友,一起成就光輝偉大的事業。馬克思主義不是一個人的'貢獻,是馬克思與恩格斯共同智慧的結晶,可以說如果沒有恩格斯的幫助,馬克思不會成為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馬克思。燕妮與瑪麗兩位進步女性,也在毀滅舊世界的斗爭中奮起,舍棄優越的生活,抵御金錢的誘惑,以靈魂伴侶的身份終生協助、支持馬克思與恩格斯的事業。奮斗是幸福的,與摯友和愛人為共同理想奮斗則更加幸福。
觀影體會之二就是緊密聯系實際,立足解決問題。影片中青年馬克思所處的時代,歐洲無政府主義與空想社會主義思潮泛濫—以“博愛”“正義”“平等”等抽象的倫理概念,煽動鼓勵工人們追求解放,卻提不出有建設性的綱領。如只知道批判與推翻,卻沒有務實計劃與明確目標,任何理想也只是空中樓閣。馬克思和恩格斯通過由哲學、法學轉向經濟學的研究,形成了對社會矛盾深刻、科學的認識。相對于馬克思之前的哲學家“解釋世界”的觀點,馬克思將自己所建立的新哲學的功能定位于“改造世界”,改造世界的觀念貫穿于馬克思實踐觀的始終。他不僅追求真理,還用創建出的理論體系為解放全人類找到了一種制度、一種道路。新時代的共產黨人在學習與工作中,應不僅將馬克思主義視為解釋世界的理論指南,更要把它作為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來運用。
觀影體會之三就是融入人民群眾,投身勞動實踐。在電影中,青年時代的馬克思與恩格斯,并不是一副清高不凡的學者模樣,相反他們熱情活躍,在生活、工作中與勞動階級的聯系極為密切。他們從原生家庭所處的階級走了出來,實實在在地參與了那個時代的群眾斗爭,在革命運動中與無產階級人民同呼吸、共命運。這就需要新時代的共產黨人積極地、廣泛地投身于社會實踐中,與廣大的勞動人民接觸,聆聽他們的聲音,熟悉他們的生活,在勞動中創造價值,在勞動中為他人貢獻福利。目前中國的扶貧攻堅戰,走的就是這樣的路線,黨員干部到群眾中去,深入一線,精準扶貧,真抓實干,讓群眾早日脫貧,享受幸福美好生活。
觀影體會之四就是自己共運史政治知識儲備不夠,尤其是對馬克思主義起源,以及19世紀社會運動的相關知識儲備不夠,因此在觀影過程中幾個角色為什么爭執、對立,馬克思和恩格斯為什么在同伴中顯得那么特立獨行,看得有些一頭霧水。魏特林、蒲魯東和巴枯寧,對這些角色各自代表的政治流派和立場,以及他們和馬恩的關系,尤其在后半段批判魏特林、正義者同盟會議上,恩格斯舉著馬克思的文章主導與魏特林等人激烈爭辯,正義者同盟改名共產主義同盟,魏特林等人出局,都需要一定程度的知識儲備,才看得明白他們和馬恩的激烈爭執的原因。觀影之后了解了影片里面出現的各派別歷史人物,對理解馬克思主義起源,相信會很有的引導作用。
馬克思曾言:“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那么,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而獻身;那時我們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默默地,但是永恒發揮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彼囊簧`行了這句話。
這次觀影讓我們看到了鮮活的,感情充沛的,更令人尊敬的馬克思和恩格斯和他們偉大的友誼,看到了兩個偉人背后的故事。馬克思一生縱使顛沛流離、貧病交加,他仍是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為人類解放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奮斗。馬克思為我們留下了具有非常價值的思想理論體系,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在馬克思主義的偉大思想指引下,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走向了富強,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實踐彰顯了馬克思主義強大的生命力。在建黨100周年之際,我們緬懷馬克思,作為共產黨員們,最好的行動就是認真地研讀馬克思主義著作,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提高邏輯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思辯能力,提高自我先進性,傳播正能量,更好地認清中國和當今世界形勢,更深刻理解黨的各項政策制定,在實踐中引領身邊的群眾,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
馬克思視頻觀后感 篇6
看完電影《青年馬克思》有三個突出的感受,一是馬克思的人格魅力,二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魅力,三是中國共產黨人理論與實際結合創造中國奇跡的實踐魅力。
馬克思的一生,是胸懷崇高理想、為人類解放不懈奮斗的一生;是不畏艱難險阻、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馬克思一生縱使顛沛流離、貧病交加,他仍是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為人類解放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奮斗。馬克思是頂天立地的偉人,也是有血有肉的常人。他熱愛生活,真誠樸實,重情重義。馬克思為我們留下了具有非常價值的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體系,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青年馬克思觀后感精選6篇青年馬克思觀后感精選6篇。我們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如果給每個人都貼上標簽,馬克思一定是多彩的一個,是千年最偉大思想家。他立足當時所處時代,站在廣大人民群眾的'立場,放眼整個人類發展規律,提出了剩余價值學說,不斷在實踐與思考中形成馬克思主義,這推動了整個人類世界的發展青年馬克思觀后感精選6篇文章青年馬克思觀后感精選6篇出自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不斷學習馬克思主義相關理論,豐富自己的思想,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所取得的成就,從“兩半”社會到近代到改革開放再到新時代,都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下發展的,新時代面對新情況仍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解決我國重大問題,最終實現我國偉大夢想!
紀念馬克思,讓我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真理的力量是多么強大,道路的選擇是多么重要,崇高的事業是多么值得奮斗,馬克思主義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是多么緊密相關。
作為一名學生干部,我們在前進的道路上要繼續高揚馬克思主義偉大旗幟,讓馬克思、恩格斯設想的人類社會美好前景不斷在中國大地上生動地展現出來!
馬克思視頻觀后感 篇7
今年正值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為了向這位偉大的思想家致敬,有幸參加了黨支部的《青年馬克思》的觀影活動。115分鐘的電影,節選了1843年至1848年間馬克思的生活片段,這5年多時間,是馬克思主義日臻完善成型的重要階段,也是整個歐洲矛盾四起、學說林立和迷茫困頓的'特殊時期。
影片還原了《共產黨宣言》誕生的艱辛過程,同時描繪了馬克思與恩格斯之間的動人友誼,以及馬克思與燕妮之間的理想愛情。
十九世紀君主專制下歐洲饑荒肆虐,經濟蕭條,民不聊生。影片開始為我們講訴了一宗林木盜竊案,一群為了生計的窮人前往森林撿拾枯樹枝,而法律規定森林屬于資本家,撿拾樹枝的行為屬于盜竊,從而導致了一場屠殺,老人婦女兒童就這樣死在了資本家爪牙們的屠刀之下,死在了資本家的權利之手,鋪墊出后文的背景。
秉持博愛共產理念,工人組織陸續成立。兩名德國青年,馬克思與恩格斯,將顛覆這些組織的烏托邦思想,改造他們的斗爭及全世界的未來。
恩格斯的出現,于金錢、于學識,都大大支持了馬克思的思想實踐。爾后,兩人受托起草「正義者同盟」規章,一同完成了經典政治文獻《共產黨宣言》。一位困苦拮據仍不改其志,一位含著金湯匙又滿懷抱負。時代青年的聚首,將讓全世界風云變色!
作為一名共產主義的堅定支持者,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之際,在這個日新月異而又暗流涌動的國際形勢之下,我們應該加強馬克思主義的學習,理解馬克思主義,作為我們認清形勢,理解各項政策制定的基礎,我們更應該像馬克思那樣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為我們的社會主義世界奉獻微薄之力。
馬克思視頻觀后感 篇8
有這樣一個人,他是一座豐碑,一種主義,一種精神,還是學生時代的一道必考題;有這樣一個人,你只是常常與他在書本中見面,可他又與你生活的世界緊密相連,他,就是馬克思。
今年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200年前的今天,他出生在德國古城特里爾,幾十年后,世界因他而改變。
《青年馬克思》這部影片描繪了26歲的卡爾·馬克思與恩格斯在巴黎的傳奇相遇,以及二人共同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和社會科學理論的經過。
影片還還原了《共產黨宣言》誕生的艱辛過程:描寫了馬克思和恩格斯如何通過自己的所見所思探索新的哲學和社會科學理論,如何在當局的查禁和社會的阻力下探求真理,又是如何不畏權威、并扭轉了空想社會主義的錯誤指導,最終團結了各地工人運動的代表,確立了馬克思主義在國際工人運動中的綱領地位。
自此,國際工人運動有了正確的理論指導,而工人階級也作為一個進步自覺的階級改變了此后的世界歷史。
馬克思,曾言:“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那么,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而獻身;那時我們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默默地,但是永恒發揮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彼囊簧?,踐行了這句話。他,認真,他不畏艱難,他胸懷崇高理想。作為新青年的我們要向他致敬,向他學習。
如果說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那么,對科學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以及為實現共產主義最高理想而奮斗,就是共產黨人最根本的初心和終極目標。
因此在今天,我們完全可以說,中國共產黨人以自己的智慧和信仰成為馬克思主義的真正“龍”的傳人。
馬克思視頻觀后感 篇9
《青年馬克思》講述偉人卡爾·馬克思在過去為了實現共產主義而艱苦奮斗經歷的電影在影院播出。為深度貫徹落實馬克思主義精神,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我院全體師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校學生會組織干部,干事作為代表參與觀影。
首先這部電影中的青年馬克思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堅持不放棄,對事業、生活、朋友的熱情,看準目標,砥礪前行,鍥而不舍。其次這部電影十分真實,不是將馬克思恩格斯推上神壇,而且從一個近乎平凡人的視角去講述了最樸實的馬克思和恩格斯。
片中的青年馬克思積極奮斗,與資本主義勢力對抗到底即使受到資本階級的迫害,也不改初心。馬克思也曾叛逆過、迷惘過、苦惱過,但他勤于讀書、善于思考、堅持夢想、敢于批評、勇于實踐、不畏苦難,一步一步朝著那個最初的夢想靠近。我想在我們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進程中更需要這種為幸福努力奮斗的精神。
而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思想的科學體系。理解馬克思主義,不僅有利于我們用科學的方法認識事物,更可以提高邏輯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思辯能力,且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是認清當今形勢和理解各項政策制定的`基礎。
我們青年大學生應該有自己想法,提出自己的主張。前方盡管布滿荊棘,但我們也要勇往直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一名合格的青年大學生。為了真理付出自己的一切。
相關推薦
更多>-
長征觀后感 當我們觀看最新的高水平影片時,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后感吧。你想知道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電影《長征》觀后感600字,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長征過草地觀后感 篇1隨著紀念紅軍長征80周年活動的開展,我無不對紅軍先輩們以敢為天下先的創造...
-
自然傳奇觀后感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自然傳奇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自然傳奇觀后感 篇1影片是從1958年瑞典哥德堡的世界杯現場開始的,交戰雙方是巴西隊和蘇聯隊,蘇聯隊是上屆世界杯的冠軍,而巴西隊隊...
- 鄉鎮宣傳辦主任述職報告(精華五篇)02-10
- 路燈施工方案(精華11篇)02-10
- 空調安裝通知(錦集10篇)02-10
- 駐外招商工作總結02-10
- 馬克思觀后感02-10
- 干部學習培訓自我鑒定02-10
- 最新重陽節送給老人暖心話(匯總十篇)02-10
- 直播祝生日快樂的句子(分享60句)02-10
- 最新看護中隊述職報告怎么寫(匯編9篇)02-10
-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各種各樣的變化》(匯集10篇)02-10
- [精品]《青年馬克思》觀后感通用02-10
- 1
作品朗讀片段摘抄(集合13篇)
2025-02-09 - 2祝福朋友的早安心語(經典9篇)02-07
- 3部隊開刀申請書(實用十四篇)02-07
- 4員工感恩發言稿01-23
- 5破繭勵志句子01-23
- 6住院醫師述職報告01-22
- 7新上任護士長總結01-22
- 8社區發言稿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