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rnn99"></nav><nav id="rnn99"></nav>
      你的位置: 述職報告之家 > 述職范文 > 導航 > 秋分活動方案(系列17篇)

      秋分活動方案

      發表時間:2025-06-07

      秋分活動方案(系列17篇)。

      秋分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的九月份到來,你了解這個節氣嗎?你知道秋分的方案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幼兒園秋分活動方案(精選17篇),以供大家參考!

      秋分活動方案 篇1

      目標

      (一)幫助兒童了解秋分節氣的地理知識

      (二)了解秋分節氣的物候特點

      (三)認識秋分節氣的代表民俗活動

      (四)學習左河水同名詩作《秋分》

      內容

      (一)地理知識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第十六個節氣,秋季第四個節氣。每年的9月22-24 日太陽達到黃經180°時,就是秋分來到?!胺帧奔礊椤捌椒帧?、“半”的意思,除了指晝夜平分外,還有一層意思是平分了秋季。按農歷來講,“立秋”是秋季的開始,到“霜降”為秋季的結束,“秋分”正好是從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所以我們說秋分平分了秋季。從秋分這一天起,北半球的白天逐漸變短,黑夜逐漸變長。大家有沒有發現秋分之后,天黑得越來越早了呢。

      秋分時節,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先后進入了“候平均氣溫”劃分的秋季。大部分地區雨季剛剛結束,涼風習習,碧空萬里,風和日麗,秋高氣爽。不知道小朋友有沒有聽說過這樣一句農諺“一場秋雨一場寒”,說的就是秋分之后氣溫開始不斷降低了。氣溫降低,小朋友們要及時添衣,注意保暖喲。

      (二)物候

      秋分節氣的物候分為三種: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

      “雷,二月陽中發聲,八月陰中收聲,入地則萬物隨入也?!惫湃苏J為雷是因為陽氣盛而發聲,秋分后陰氣開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因此,雷聲不但是暑氣的終結,也是秋寒的開始。這也是為什么夏天下雨打雷較多,冬天很少打雷了。

      “壞,益其蟄穴之戶,使通明處稍小,至寒甚,乃墐塞之也?!鼻锓值搅?,也就意味著冬天不遠了,因此很多動物都要開始準備入冬的事宜,準備過冬。由于天氣變冷,蟄居的小蟲也開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細土將洞口封起來以防寒氣侵入。

      “水本氣之所為”,春夏氣至,故長,秋冬氣返,故涸也。由于天氣干燥,水汽蒸發快,所以湖泊與河流中的水量變少,一些沼澤及水洼處便處于干涸之中。秋分節氣,空氣中也會缺乏水氣,小朋友們可以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及時補充水分,避免出現“涼燥”的癥候。

      (三)秋分

      秋分節氣里也有著各色各樣的民俗活動。(和春分活動相似,可以適當刪減)

      1.秋分吃秋菜:在嶺南地區,客家人有吃秋菜的習俗。秋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和魚片一起制成秋湯。秋湯甘甜灌臟,可以清洗腸胃,在秋分時節飲食秋湯表達了人們家宅安寧、身壯力健的祈愿。

      2.粘雀子嘴:秋分這一天,客家農民每家都要吃湯圓,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圓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著置于室外田邊地坎,名日粘雀子嘴,免得雀子破壞莊稼。

      3.放風箏:秋分期間是客家孩子們放風箏的好時候。風箏類別有王字風箏、鰱魚風箏、雷公蟲風箏、月兒光風箏等等。在秋分這天,小朋友們也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動手制作風箏,到公園里將它放上天空哦?。L箏制作教學可作為延伸活動)

      4.送秋牛:秋分時節,民間會挨家挨戶送秋牛圖。送秋牛其實就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歷節氣,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名曰“秋牛圖”。送圖者都是些民間善言唱者,主要說些秋耕吉祥,不違農時的話,每到一家便是即景生情,見啥說啥,說得主人樂而給錢為止。言詞雖隨口而出,卻句句有韻動聽。俗稱“說秋”,說秋人便叫“秋官”。秋牛圖體現的是送圖者與收圖者彼此之間的祝愿,“送秋?!薄ⅰ罢f秋”都表達了人們對來年豐收的美好愿景。(畫秋牛圖可作為延伸活動)

      5.豎蛋:“秋分到,蛋兒俏”,在每年的秋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試驗?!柏Q蛋”的玩法確簡單易行且富有趣味——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雖然失敗者頗多,但成功者也不少。秋分成了豎蛋游戲的最佳時光,故有“秋分到,蛋兒俏”的說法。小朋友們不妨也和爸爸媽媽一起動手試一試,看看誰能最先成功呢?

      (四)《秋分》左河水詩作學習

      《秋分》,是一首描寫在秋分節氣里地理、氣象、氣候、花卉及農作物豐收狀況的七言絕句詩。接下來,老師就和大家一起讀讀這一首小詩,進一步了解秋分的節氣特點。

      秋分活動方案 篇2

      一、主題背景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四個節氣。在這個時候,氣溫逐漸降低,晝夜溫差加大,天氣逐漸轉涼。為了幫助幼兒園的學生更好地了解秋季的特點和秋分的習俗。

      二、主題目標

      1. 讓學生了解秋分節氣的含義和特點,掌握秋季的基本知識。

      2. 通過各種活動,讓學生體驗秋季的美麗和豐收,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3.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三、主題內容

      1. 室內活動

      在室內開展關于秋分節氣的繪本閱讀活動,讓學生通過圖文并茂的繪本了解秋分的歷史和文化,比如《秋天的味道》等。

      2. 室外活動

      在室外組織郊游活動,帶領學生到公園或田野中觀察秋季的景色和植物的變化,讓學生親身感受季節的變化和自然的美妙。

      3. 手工活動

      開展制作楓葉、紙鶴等手工藝品的手工課,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體驗制作的樂趣和傳統文化的魅力。

      4. 團隊游戲

      組織學生進行一些團隊游戲,如接力賽、拔河比賽等,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競爭意識。

      四、注意事項

      1. 活動場地:選擇安全的室外場地,保證學生的安全。

      2. 活動時間:選擇適合的時機,避免天氣過熱或過冷,注意保暖。

      3. 學生安全:在活動過程中,老師要全程陪同,確保學生的安全。

      4. 活動內容: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興趣,合理安排活動內容,確?;顒拥挠行院腿の缎?。

      五、總結

      秋分節氣是秋季的重要節日,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可以幫助幼兒園的.學生更好地了解秋季的特點和秋分的習俗,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在活動過程中,要注意學生安全和活動內容的選擇,確保活動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秋分活動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1. 了解秋分節氣的含義和特點。

      2. 學習秋分節氣的相關知識和習俗。

      3. 培養學生對自然界變化的觀察能力和對節氣的認識。

      教學準備:

      1. 圖片或圖片卡片:秋分節氣的象征物、食物等。

      2. 秋分節氣相關的簡單手工材料。

      3. 秋分節氣的相關故事或歌曲。

      教學步驟:

      Step 1:引入話題(10分鐘)

      1. 教師出示秋分節氣的圖片,讓學生觀察并猜測圖片中的物品和活動與哪個節氣相關。

      2. 引導學生回憶并說出秋分節氣的名稱。

      Step 2:認識秋分節氣(15分鐘)

      1. 教師向學生解釋秋分節氣的含義和特點,如秋分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表示秋天正式開始,白天和夜晚的時間相等。

      2. 教師出示秋分節氣的象征物,如柿子、葡萄、瓜果等,讓學生觀察并說出它們與秋分的關系。

      Step 3:學習秋分節氣的相關知識(15分鐘)

      1. 教師向學生介紹秋分節氣的習俗,如賞月、吃柿子、踏秋等。

      2. 教師出示秋分節氣的圖片或圖片卡片,讓學生觀察并說出圖片中的習俗和活動。

      Step 4:手工制作(20分鐘)

      1. 教師向學生介紹秋分節氣的手工制作活動,如制作柿子、葡萄、瓜果等。

      2. 學生根據教師的示范和指導,使用簡單的材料制作秋分節氣的手工作品。

      Step 5:故事或歌曲欣賞(10分鐘)

      1. 教師講述秋分節氣的相關故事,如《嫦娥奔月》等。

      2. 教師播放秋分節氣的相關歌曲,讓學生欣賞并跟隨節奏拍手或跳舞。

      Step 6:總結和延伸(10分鐘)

      1. 教師與學生一起回顧今天的學習內容,讓學生說出自己學到了什么。

      2. 教師提出延伸問題,如“你知道其他的節氣嗎?它們分別在什么時候?”等。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對秋分節氣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學會了一些與秋分相關的知識和習俗。通過手工制作、故事和歌曲的欣賞,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審美能力。同時,通過回顧和延伸,鞏固了學生對節氣的認識。這樣的教學方式既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又能增加他們的知識儲備,培養綜合素質。

      秋分活動方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了解二十四節氣之一的秋分;

      2.了解秋分的由來和習俗;

      3.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動手能力。

      二、教學準備:

      1.圖片、卡片等教學輔助材料;

      2.紙板、剪刀、顏料等手工制作材料。

      三、教學過程:

      1.導入(5分鐘)

      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學生回憶和討論秋分的特點和與秋分相關的活動,如秋分時節天氣變涼、白天和黑夜的時間相等等。

      2.新知講解(10分鐘)

      教師向學生介紹秋分的由來和習俗,如秋分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是秋季的中分點,也是農民朋友們的重要節日。人們在秋分這一天通常要祭祀祖先,掃墓,吃秋分飯等。

      3.活動設計(30分鐘)

      a.制作秋分卡片

      教師向學生展示制作卡片的材料和步驟,然后讓學生動手制作秋分卡片。學生可以用紙板剪出卡片的形狀,再用顏料或彩色紙進行裝飾。制作完成后,學生可以互相交換卡片,表達對彼此的祝福。

      b.觀察秋分天氣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秋分時節的天氣變化,如氣溫的變化、天空的顏色等。學生可以用自己的話描述秋分的天氣特點,并可以畫出秋分的天空。

      4.總結(5分鐘)

      教師與學生一起回顧今天的學習內容,再次強調秋分的由來和習俗,并鼓勵學生多觀察和思考,積累更多的知識。

      四、教學延伸:

      1.可以帶領學生一起制作秋分飯,讓學生親身體驗秋分的習俗;

      2.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秋分主題的繪畫比賽,展示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教學反思:

      本節課通過圖片、卡片制作等多種形式,激發了學生對秋分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和動手能力。但是在活動設計中,可以增加一些互動環節,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

      秋分活動方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知識目標:讓幼兒了解秋分節氣的含義、時間及特點,知道秋分是秋季的第四個節氣,晝夜平分。

      能力目標:通過觀察、體驗等活動,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能力。

      情感目標:激發幼兒對自然節氣的興趣,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培養對大自然的.熱愛。

      二、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秋分節氣的相關圖片、視頻、教學課件(包括太極八卦圖、秋分三候圖片、豐收的果園等)、生雞蛋(用于立蛋活動)、繪畫工具等。

      環境準備:選擇寬敞明亮的室內或室外場地,確?;顒影踩?。

      三、活動過程

      導入環節

      教師出示太極八卦圖,引導幼兒找出秋分節氣的位置,引出秋分節氣。

      播放秋分節氣的視頻或PPT,讓幼兒初步了解秋分的知識。

      知識講解

      講述秋分節氣的含義和特點,強調晝夜平分和秋季過半的概念。

      介紹秋分三候:雷始收聲、蟄蟲坯戶、水始涸,結合圖片和視頻幫助幼兒理解。

      體驗活動

      秋分立蛋:教師講述秋分立蛋的習俗,組織幼兒嘗試立蛋,體驗傳統文化的樂趣。

      畫秋分:帶領幼兒觀察秋天的樹葉變化,指導幼兒用繪畫工具畫出秋天的葉子,并寫上“秋分”字樣或蓋章。

      總結與分享

      教師總結本節課所學內容,強調秋分節氣的特點和習俗。

      鼓勵幼兒分享自己的體驗和感受,增強互動和交流。

      四、活動延伸

      組織幼兒進行秋游活動,觀察秋天的自然景色和動植物變化。

      在班級內設置“秋分節氣角”,展示與秋分相關的圖片、手工作品等,營造節日氛圍。

      秋分活動方案 篇6

      一、活動目的:

      讓學生走進大自然,放松心情,陶冶情操,感受秋天的美。

      時間:20xx年10月26日

      活動地點:

      出發時間:

      返回時間:

      二、活動安排:

      1、組織學生參觀柳州市兒童福利園,培養學生愛心。

      2、組織氣排球比賽。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氣排球對抗賽,并進行相應的.獎勵。

      3、觀察秋天,從大自然中尋找秋天(如采集植物標本等),學生做相應記錄。

      三、注意事項:

      1、學生各自準備好干糧、開水、垃圾袋,不許帶危險物品參加秋游活動。

      2、教育學生注意維護良好的學校及個人形象,維護環境衛生,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廢棄物,將果皮紙屑等垃圾放在指定位置。

      3、活動前將全班學生妥善分組,確定小組負責人,自由活動時以小組為單位由負責人組織本組同學開展活動。

      4、規定活動范圍,禁止個別學生單獨行動,有事及時通知班主任、帶隊老師,同學之間相互幫助,始終將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

      5、老師在出發前、游覽活動中、歸隊前及時清點好班級人數。

      秋分活動方案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秋分的到來代表著“豐收”

      2、體驗秋分“豐收”時的喜悅與辛勞

      活動準備

      豐收的圖片、水稻,蔬果瓜菜剪紙(若干)、豐收筐(蔬果筐、瓜菜筐)

      活動過程

      1、教師介紹秋分“豐收”的習俗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而秋分則是一年中對于農事非常重要的一個時間節點,古代每逢秋分到來,民間農諺因此說,"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而"秋忙"比"夏忙"更忙,有"夏忙半個月,秋忙四十天"一說。所以秋分是預測年收成的重要日子。

      2、圖片導入

      師:(教師出示圖片)小朋友們知道圖片上的農民伯伯在做什么嗎?

      師:我們再來看看農民伯伯的表情是什么樣的?

      3、進一步了解豐收節(游戲環節)

      教師將準備好的若干水稻、蔬果瓜菜剪紙粘貼在黑板上,教幼兒認識水稻,蔬果瓜菜。讓幼兒挪移至對應的水稻筐,蔬果筐,豐收筐。教師組織幼兒以小組形式進行搬運,比一比哪個小組搬運的最多。對搬運最多的小組給予獎勵,對剩下的小組依次鼓勵;

      師:小朋友們在剛剛的游戲中玩得開心嗎?

      師:那小朋友們覺得辛苦嗎?

      師:那我們的農民伯伯是不是非常的.了不起?

      活動總結

      小朋友們今天知道了秋分就是豐收節,還在教室內體驗了一次豐收時農民伯伯的喜悅與辛勞,小朋們回去后一起跟爸爸媽媽分享豐收帶來的喜悅吧。

      秋分活動方案 篇8

      活動目標

      01、知道秋分的到來代表著“豐收”

      02、體驗秋分“豐收”時的喜悅與辛勞

      活動準備

      豐收的圖片、水稻,蔬果瓜菜剪紙(若干)、豐收筐(蔬果筐、瓜菜筐)

      活動過程

      01、教師介紹秋分“豐收”的習俗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而秋分則是一年中對于農事非常重要的一個時間節點,古代每逢秋分到來,民間農諺因此說,"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而"秋忙"比"夏忙"更忙,有"夏忙半個月,秋忙四十天"一說。所以秋分是預測年收成的重要日子。

      02、圖片導入

      師:(教師出示圖片)小朋友們知道圖片上的農民伯伯在做什么嗎?

      師:我們再來看看農民伯伯的表情是什么樣的?

      03、進一步了解豐收節(游戲環節)

      教師將準備好的若干水稻、蔬果瓜菜剪紙粘貼在黑板上,教幼兒認識水稻,蔬果瓜菜。讓幼兒挪移至對應的水稻筐,蔬果筐,豐收筐。教師組織幼兒以小組形式進行搬運,比一比哪個小組搬運的最多。對搬運最多的小組給予獎勵,對剩下的小組依次鼓勵;

      師:小朋友們在剛剛的游戲中玩得開心嗎?

      師:那小朋友們覺得辛苦嗎?

      師:那我們的農民伯伯是不是非常的了不起?

      活動總結

      小朋友們今天知道了秋分就是豐收節,還在教室內體驗了一次豐收時農民伯伯的喜悅與辛勞,小朋們回去后一起跟爸爸媽媽分享豐收帶來的喜悅吧。

      秋分活動方案 篇9

      教學目標:

      1.了解秋分的含義和由來。

      2.認識秋分的特點和秋季的變化。

      3.通過游戲和手工制作活動,培養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教學準備:

      1.圖片或故事書,講述秋分的故事。

      2.秋天的圖片或實物,如樹葉、水果等。

      3.手工材料,如紙、顏料、畫筆等。

      4.游戲道具,如秋千、球等。

      教學過程:

      1.引入活動(5分鐘)

      教師向孩子們展示秋天的圖片或實物,讓孩子們觀察并描述。然后告訴他們這就是秋天,秋天是一年四季中的一個季節,也是一個特別的時候,因為秋分就要到了。

      2.教學內容(15分鐘)

      教師給孩子們講述秋分的故事,介紹秋分的含義和由來。然后讓孩子們觀察圖片或實物,了解秋分的特點和秋季的變化。

      3.游戲活動(20分鐘)

      教師組織孩子們進行游戲活動,如秋千比賽、接力賽等。通過游戲,讓孩子們感受秋天的樂趣,并鍛煉他們的身體素質和團隊合作精神。

      4.手工制作(20分鐘)

      教師給孩子們準備好手工材料,讓他們制作秋天的手工作品,如樹葉畫、水果拼貼等。在制作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孩子們討論秋天的特點和他們喜歡的秋季風景。

      5.總結活動(5分鐘)

      教師與孩子們一起回顧今天的活動,讓他們分享自己的收獲和感受。然后告訴他們,秋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我們要好好珍惜和享受它。

      教學延伸:

      1.讓孩子們觀察和收集秋天的自然物品,如樹葉、松果等,并進行分類和整理。

      2.組織孩子們進行戶外觀察活動,觀察秋天的變化,如樹葉的顏色變化、天氣的變化等。

      3.引導孩子們進行秋天的感受和表達活動,如繪畫、寫作等。

      秋分活動方案 篇10

      活動目標:

      認識二十四節氣中的“秋分”,了解其含義。

      了解秋分節氣與農民伯伯的關系。

      初步了解秋分節氣對莊稼的影響。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四季變化》。

      活動過程:

      教師出示幼兒用書,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

      (1)小朋友,這本書告訴我們四季發生了什么變化?

      (2)書中告訴我們一年四季有哪幾個季節?

      (3)現在是什么季節?

      (4)春天是什么時候?夏天是什么時候?秋天是什么時候?冬天又是什么時候?

      (5)春天和秋天,夏天和冬天是不是一樣長?

      (6)一年中,什么時候白天和晚上一樣長?

      (7)什么時候白天和晚上一樣長?

      (8)秋分是怎么來的?

      (9)秋分是什么意思?

      (10)農民伯伯在秋分時做什么?

      (11)秋分對農民伯伯有什么意義?

      引導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出秋分時節的特征。

      教師:

      (1)秋分時,天氣是什么樣的?

      (2)秋分時,早上和晚上有什么變化?

      (3)秋分時,白天和黑夜一樣長嗎?

      (4)秋分時,農民伯伯在做什么?

      (5)秋分時,水果和蔬菜的種類發生了什么變化?

      (6)秋分時,小動物們有哪些變化?

      引導幼兒結合幼兒用書,了解秋分時節的含義。

      教師:

      (1)秋分是什么意思?

      (2)秋分是怎么得來的?

      (3)秋分時,天氣怎么樣?

      (4)秋分時,白天和黑夜一樣長嗎?

      (5)秋分時,農民伯伯在做什么?

      (6)秋分時,水果和蔬菜的種類發生了什么變化?

      (7)秋分時,小動物們有哪些變化?

      引導幼兒了解秋分時與農民伯伯的關系。

      教師:

      (1)秋分時,農民伯伯在做什么?

      (2)秋分時,農民伯伯的勞動有什么特點?

      (3)秋分時,農民伯伯的勞動與秋分有什么關系?

      (4)秋分時,小朋友可以為農民伯伯做些什么?

      活動延伸:

      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去農田里觀察秋分時莊稼的變化。

      教師可以帶領幼兒收集有關秋分時節的圖片或資料,引導幼兒了解秋分時節的含義和意義。

      秋分活動方案 篇11

      活動背景: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個季節,分四個季節。無論是從氣候的變化、動植物的生長,還是人自身,都能真正感受到秋天的特色。秋分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雖不是節日,卻有著許多民俗風情。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了解這些風土人情,大團將開展豐富多彩的秋分活動,讓孩子們感受秋分,感受民俗風情。我們的幼兒園位于城鄉結合部。孩子們住在鄉下。幼兒園也有很多種植園。這個季節,許多農作物和果樹發生了變化。例如,室外開始出現小露珠;桂花緩緩開放,香氣四溢。溢出;大雁南飛,果實累累;小動物們也在準備過冬的食物?!毒V要》指出:引導幼兒接觸自然環境,感受大自然的美麗與奧秘,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理解興趣。大班孩子喜歡接觸新事物,經常動腦筋去探索物體和材料,提出一些與事物相關的問題。為此,在本次主題中,我們將圍繞秋分節氣這一主題,鼓勵孩子們以各種方式去體驗、體驗、做事。操作,通過多種感官感知秋天的美,用音樂、藝術、詩歌等方式表達秋天的童話故事,激發孩子對自然的熱愛,提高孩子感受和表達美的能力,讓孩子逐漸掌握秋天的主要特征,了解氣候與動植物的關系。

      活動目標:

      1.對白露、秋分等節氣的名稱、時間及相關習俗有初步的了解,對中華民族傳統的二十四節氣感興趣。

      2.在當地的'尋露、尋桂花、尋螞蟻、品嘗水果等活動中體驗秋分節氣的獨特民俗和樂趣。

      3.愿意通過考察、體驗、操作實踐等多種形式,感知秋分前后環境、動植物的變化。

      4.我喜歡大自然,愿意以某種方式表達我的所見所想,提高我感受和表達美的能力。

      5.通過活動,培養孩子積極健康的心態,成為快樂的孩子。

      活動時間:

      9月22日上午10點

      參加者:

      水果水果班的部分小朋友和老師

      活動策劃:

      xx

      活動準備

      1.各班老師向孩子們宣傳秋分節氣風俗。

      2.級長為活動準備幕布。

      3.班主任準備自己撿樹葉的工具。

      4.攝制組:秦嬌老師

      活動流程

      1.9月21日

      各班開展“秋語”相關活動,了解“秋分”節氣風俗。

      2.9月22日(紅船廣場)戶外觀察活動:

      秋天在哪里,讓孩子們對秋天有個初步的認識。我們組織孩子們到戶外尋找秋天:

      ①戶外談話:現在是什么季節?你怎么知道?

      ②尋找秋天:孩子們分散在廣場上尋找秋天,發現了許多秋天的景色。

      ③關于秋天的風土人情、童謠等。

      ④撿樹葉(戴樹葉項鏈、設計樹葉衣服、用樹葉為娃娃屋做蔬菜和食物等)。

      秋分活動方案 篇12

      目標: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使學生了解秋分節氣的由來和意義,學會制作秋分節氣的手工作品。

      一、導入(5分鐘)

      1. 老師向學生介紹秋分節氣的由來和意義,簡單解釋秋分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重要節氣,代表著秋天的正式開始。

      2. 老師展示一些與秋分相關的圖片,如秋天的顏色、秋天的食物等,引起學生對秋分的興趣。

      二、知識講解(10分鐘)

      1. 老師向學生介紹秋分的傳統習俗,如祭祖、掃墓、吃秋分粥等。

      2. 老師向學生講解如何制作秋分節氣的手工作品,如秋分花環、秋分風車等。

      三、制作手工作品(20分鐘)

      1. 老師向學生展示制作秋分花環的材料和步驟,指導學生一起制作。

      2. 老師向學生展示制作秋分風車的`材料和步驟,指導學生一起制作。

      四、展示和分享(10分鐘)

      1. 學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秋分花環和秋分風車,分享制作的過程和心得。

      2. 學生之間互相欣賞和贊美對方的作品,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識。

      五、總結(5分鐘)

      1. 老師總結本節課的內容,強調秋分節氣的重要性和習俗。

      2. 老師鼓勵學生在秋分節氣中積極參與各種活動,體驗秋天的美好。

      六、作業布置(5分鐘)

      1. 老師布置作業:要求學生回家和家人一起制作秋分節氣的手工作品,并寫一篇關于秋分節氣的作文。

      2. 老師提醒學生按時完成作業,并鼓勵他們在作文中表達自己對秋分的理解和感受。

      七、課堂結束(1分鐘)

      1. 老師感謝學生的參與和努力,并祝愿大家度過一個愉快的秋分節氣。

      2. 學生整理好課桌,有序離開教室。

      秋分活動方案 篇13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觀察氣象的興趣。

      2、了解常見的天氣情況,并知道通過哪些途徑可以了解天氣情況。

      3、知道氣象與我們生活的關系,嘗試設計氣象預報表。

      活動準備

      課件、表格

      活動過程

      一、了解氣象與軍事的關系。

      1、讓幼兒先來欣賞一段小故事“草船借箭”

      故事里有個非常聰明的'人叫諸葛亮,他利用天氣在3天時間造了10萬支箭,是怎么辦到的呢?

      2、讓幼兒通過故事思考諸葛亮是怎么知道會有霧天呢?

      二、了解常見的和惡劣的天氣情況,并知道通過哪些途徑可以了解天氣。

      1、除了霧天,你們還知道哪些常見的天氣?

      2、了解一些惡劣的天氣情況。并觀看課件。

      3、你們是怎么知道天氣情況的?

      (短信、電視、報紙等)

      4、欣賞一段天氣預報,了解天氣預報的主要內容。

      (天氣、溫度、穿衣指數等)

      三、了解天氣與我們生活的關系。

      1、趣味問答

      教師:天氣和我們的生活有著非常大的關系,今天我就要考考你們。

      (1)高溫天怎樣避暑?

      (2)雷雨天怎樣維護自身?

      (3)雨天出門準備些什么?

      四、嘗試設計氣象預報表

      1、教師:天氣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我們應該關心天氣情況,根據天氣變化學會維護自身。

      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份表格,上面有天氣、溫度、溫馨提示3欄。

      2、請小朋友來當一當氣象員,在表格上記錄一下天氣。

      秋分活動方案 篇14

      活動目標:

      1、積極參加大型體育活動,對運動會有較高的熱情和強烈的愿望。

      2、能自覺遵守各賽區的規則,會輪流、等待與合作。

      3、在跑、跳、鉆、爬、投擲等綜合運動中能教靈活、協調的控制身體。

      活動準備:

      小推車、大小沙包、大小墊子、小筐、平衡木、小木樁、報紙球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主持人介紹今天活動內容。

      2、中大班幼兒列隊入場進行升旗儀式。

      3、幼兒集體進行隊列表演中班切段分隊走、大班左右分隊走。

      4、隊列表演后,進行賽前熱身活動,集體跳操《加油歌》。

      二、基本部分

      1、主持人介紹比賽內容及規則。三個游戲《運糧小能手》、《運南瓜》、《奧特曼打怪獸》,每個游戲分三組,每個班派一組代表來參加比賽。

      2、比賽開始,第一個游戲《運糧小能手》

      游戲玩法:

      秋天到了,農民伯伯的糧食豐收了請小朋友幫忙把糧食運到倉庫去,小朋友要雙腳連續跳過小山丘,走過獨木橋,把糧食運到倉庫。哪一組先運完,哪一組勝利。

      游戲規則:

      雙腳要連續跳,走平衡木姿勢要正確。

      3、第二個游戲《運南瓜》

      游戲玩法:

      秋天到了,農民伯伯地里的南瓜也熟了,要請小朋友們幫忙運南瓜,小朋友們要跑到地里摘下南瓜,跑回來放到小推車上,再運到農民伯伯家里去,大班小朋友要穿過小山丘才到南瓜地里,送的時候也是一樣,哪一組先運完,哪一組勝利。

      游戲規則:

      推車的方法要正確,車要放到指定位置,當第一個人回來,第二個人才走。

      4、第三個游戲《奧特曼打怪獸》

      游戲玩法:

      地球上來了很多的怪獸,要請你們當勇敢的`小衛士,把怪獸都打走,怪獸就在對面的樹上,小朋友們要立定跳遠,跳過小河,匍匐爬過草地,拿起我們的炸彈,去打樹上的怪獸,哪一組先打完,哪一組就是勇敢的'小衛士。

      游戲規則:

      立定跳遠姿勢要正確,投擲時動作要到位。

      5、每個游戲結束后,主持人總結,列出比賽結果。

      6、自由進行拍球比賽。

      三、結束部分

      1、由園內老師進行頒獎儀式。

      2、活動結束幼兒做安靜活動回班。

      秋分活動方案 篇15

      活動目標:

      認識二十四節氣中的“秋分”,了解其含義。

      了解秋分節氣與農民伯伯的關系。

      初步了解秋分節氣對莊稼的影響。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四季變化》。

      活動過程:

      教師出示幼兒用書,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

      (1)小朋友,這本書告訴我們四季發生了什么變化?

      (2)書中告訴我們一年四季有哪幾個季節?

      (3)現在是什么季節?

      (4)春天是什么時候?夏天是什么時候?秋天是什么時候?冬天又是什么時候?

      (5)春天和秋天,夏天和冬天是不是一樣長?

      (6)一年中,什么時候白天和晚上一樣長?

      (7)什么時候白天和晚上一樣長?

      (8)秋分是怎么來的?

      (9)秋分是什么意思?

      (10)農民伯伯在秋分時做什么?

      (11)秋分對農民伯伯有什么意義?

      引導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出秋分時節的特征。

      教師:

      (1)秋分時,天氣是什么樣的?

      (2)秋分時,早上和晚上有什么變化?

      (3)秋分時,白天和黑夜一樣長嗎?

      (4)秋分時,農民伯伯在做什么?

      (5)秋分時,水果和蔬菜的種類發生了什么變化?

      (6)秋分時,小動物們有哪些變化?

      引導幼兒結合幼兒用書,了解秋分時節的含義。

      教師:

      (1)秋分是什么意思?

      (2)秋分是怎么得來的?

      (3)秋分時,天氣怎么樣?

      (4)秋分時,白天和黑夜一樣長嗎?

      (5)秋分時,農民伯伯在做什么?

      (6)秋分時,水果和蔬菜的種類發生了什么變化?

      (7)秋分時,小動物們有哪些變化?

      引導幼兒了解秋分時與農民伯伯的關系。

      教師:

      (1)秋分時,農民伯伯在做什么?

      (2)秋分時,農民伯伯的勞動有什么特點?

      (3)秋分時,農民伯伯的勞動與秋分有什么關系?

      (4)秋分時,小朋友可以為農民伯伯做些什么?

      活動延伸:

      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去農田里觀察秋分時莊稼的變化。

      教師可以帶領幼兒收集有關秋分時節的圖片或資料,引導幼兒了解秋分時節的含義和意義。

      秋分活動方案 篇16

      活動主題:

      秋分節日活動

      活動對象:

      大班幼兒

      活動目標:

      1.了解秋分節的由來和意義。

      2.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合作意識。

      3.促進幼兒的語言表達和社交能力。

      活動準備:

      1.秋分節相關的圖片、故事書籍等。

      2.紙張、彩筆、顏料、剪刀、膠水等手工制作材料。

      3.音樂、舞蹈等活動道具。

      活動過程:

      1.熱身活動(5分鐘):

      播放秋天的音樂,引導幼兒做秋天的動作,如搖樹葉、飄落的樹葉等,激發幼兒的興趣。

      2.秋分節的介紹(10分鐘):

      通過圖片或故事書,向幼兒介紹秋分節的由來和意義,讓幼兒了解秋分節是為了感謝大自然的恩賜,促進幼兒對秋分節的認識。

      3.手工制作(20分鐘):

      教師向幼兒展示制作秋分節手工的示范,如制作紙質的樹葉、秋天的樹等。引導幼兒使用剪刀、膠水等工具,自由發揮創造力,制作屬于自己的秋分節手工作品。

      4.合作游戲(15分鐘):

      組織幼兒分成小組,進行合作游戲。例如,將幼兒分成樹和樹葉兩個角色,樹葉們需要找到自己的樹,并和樹合作完成一些動作,如搖晃、跳躍等。通過合作游戲,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5.舞蹈活動(10分鐘):

      播放秋分節相關的音樂,引導幼兒跟隨音樂的節奏進行簡單的舞蹈動作,如搖晃、旋轉等。通過舞蹈活動,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身體協調性。

      6.活動總結(5分鐘):

      教師引導幼兒回顧今天的活動內容,讓幼兒表達自己對秋分節活動的感受和收獲。并鼓勵幼兒將制作的手工作品帶回家與家人分享。

      活動延伸:

      1.在活動結束后,可以邀請家長參與秋分節的慶祝活動,共同感受秋分節的意義。

      2.可以安排幼兒觀察秋天的變化,如樹葉的顏色變化、天氣的變化等,讓幼兒在觀察中感受秋天的美麗。

      活動評估:

      觀察幼兒在活動中的參與度和表現,如是否積極參與制作手工、是否與他人合作完成游戲等,評估幼兒對秋分節活動的理解和表達能力。

      備注:

      教師在活動過程中要注意幼兒的安全,提前做好安全防范工作?;顒觾热菘梢愿鶕變旱膶嶋H情況進行適當調整和改進。

      秋分活動方案 篇17

      引導幼兒觀察和了解幾種秋天常見的動物的外形特征、習性;知道秋天是收獲的季節;知道它們與人們生活的關系,了解它們在秋天變化的原因,會用多種形式來表現;使幼兒知道秋天過后是冬季,加深對四季特征的認識,知道四季的順序;引導幼兒能根據氣溫變化穿脫衣服,使幼兒知道秋天氣溫變化大,要防止感冒;讓幼兒知道預防腸道寄生蟲的一般常識,懂得不吃不潔食物,瓜果要洗凈、剝皮、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引導幼兒而運用多種形式的自然物表現秋天的美,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了解植物對環境的保護作用,了解動植物需要人們的保護,人們應該盡力保護大自然的和諧。

      全程計劃:

      主題談話:引起動機-欣賞樹葉貼畫美術:一串紅詩歌:秋風

      主題談話:

      1.秋天的天氣歌曲:小樹葉體育:掃落葉

      2.秋天的衣服體育:秋風欣賞:散文-云彩和風兒

      3.秋天的植物認識菊花美術:設計衣服

      環境創設:

      1、各墻面和柜的裝飾

      1) 主墻:家長和老師收集的各種有關秋天的資料,經過整理和裝飾,讓幼兒感受秋天。

      2) 其他墻:"秋天的花和動物"展示幼兒的美工作品。

      3) 柜面裝飾:

      A.幼兒用語言講述出與秋天有關的活動。教師記錄并整理粘貼。

      B.用照片的形式記錄秋天的變化。

      C.展示秋天的花和樹。

      D.人們在秋天里的`活動。

      區域安排:

      益智區:

      目標:

      1、 觀察秋天的植物和動物的變化。

      2、 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講述能力。

      內容:

      1、觀察活動

      (1)樹葉變黃了

      (2)菊花

      (3)螃蟹

      2、游戲:大風和樹葉、螃蟹賽跑

      美工區:

      目標:

      1、 掌握用棉簽畫畫的技能。

      2、 會膠泥做出水果的形態。

      3、 學習粘貼的技能。

      4、 鼓勵幼兒大膽表現作品。

      內容:1、 泥工《一盤水果》

      2、 手工《一串紅》

      3、 繪畫《螃蟹》

      4、 繪畫《小雞和小鴨》

      閱讀區:

      目標:培養幼兒養成安靜閱讀的習慣,看完后把書放回書架上。

      內容;書架上擺放相關書籍供幼兒閱讀。

      結構區:

      目標:

      1、培養幼兒的動手搭建公園。

      2、鼓勵幼兒相互合作進行建構。

      內容:搭公園、搭蓮花山、搭幼兒園。

      菊花開了案例:菊花開了

      十月初,孩子們在花園散步時,佳慧小朋友突然興奮地叫起來:“快來看呀,菊花開了!”聽她這么一喊,孩子們都圍了過去。怎么可能呢?按前兩年的常規,這種菊花要到十月底才開,為什么整整提前一個月? 帶著疑問,我走了過去,想不到真的有幾朵嫩黃的菊花已經怒放了。孩子們特別高興,于是去尋找別的菊花,可是找遍了整個花園,卻沒發現第二株開放的菊花。

      唏韻小朋友跑過來問我:“老師,為什么這株菊花比其它菊花開得早呢?”實話說,我自己搞不清,如何回答呢?突然我靈機一動,這不正是引導幼兒探索、思考的好機會嗎?于是我說:“這株菊花與花園里其它菊花的品種是一樣的,都是從老的菊花根上長出來的。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它們開花時間不一樣,我也不知道。我請大家一起尋找原因?!苯又∨笥言谶@株菊花邊仔細地觀察著,可就是找不到結果。最后,我請小朋友帶著問題回家問問爸爸媽媽。

      第二天,孩子們一上幼兒園就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松磊說:“爸爸告訴我,植物是靠陽光、水、空氣和土壤而生長的,這株菊花可能比別的菊花得到的陽光多?!蔽規е變河謥淼搅嘶▓@里,結果這個結論很快就被否定了,因為整個花園里的菊花都普照陽光。嘯虎說:“我媽媽說,今年秋天很少下雨,如果泥土濕潤,植物就會長得快,因此它提前開花了?!庇谑?,我動員大家找來與之較遠的另一株菊花邊的泥土,經比較發現它們從顏色上看稍有不同,開花的那株菊花泥土暗了一點,孩子們高興地大叫起來:“找到原因了。”我疑惑不解:這究竟是為什么使同一個花園里的泥土有不同顏色?

      第三天,孩子們午餐后在花園散步是,小宇小朋友突然興奮地叫起來:“老師,我發現菊花開的秘密了?!惫?,在那株菊花附近,有一個陰井,正逢阿姨把泔腳水倒入陰井,離開時有幾滴泔腳水滴在這株菊花附近的土壤上,每天這樣,不等于施肥嗎? 這時,孩子們紛紛圍了上來,,小宇搶著告訴大家:“陰井在旁邊,阿姨倒‘垃圾水’時,這株菊花正好每天可以喝一點,所以比別的菊花長得快,長得高,開花早?!焙⒆觽兌计疵攸c頭許可并鼓起了掌。

      孩子們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真是太可貴了,他們正是在這種主動探究的過程中證實了一個又一個問題。

      最新男女啪啪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