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rnn99"></nav><nav id="rnn99"></nav>
      你的位置: 述職報告之家 > 述職范文 > 導航 > 游戲紙牌教案(合集八篇)

      游戲紙牌教案

      發表時間:2025-04-13

      游戲紙牌教案(合集八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活動紙牌大班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游戲紙牌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探究一次性紙杯的多種玩法

      2.與同伴合作進行搭建游戲。

      3.培養孩子的創新思維和大膽嘗試的精神。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5.大膽說出自己的理解。

      【活動準備】

      一次性紙杯若干。

      【活動過程】

      一、探討紙杯的用途

      談話導入:在哪里見過紙杯?紙杯可以用來做什么事情?

      二、和紙杯做游戲

      (一)單個紙杯的玩法

      1.探究單個紙杯的玩法(請幼兒嘗試)

      2.集體體驗單個紙杯放在身上的玩法

      3.集體體驗單個紙杯放在地上的玩法

      (二)兩個紙杯及多個紙杯的.玩法

      1.再增加一個紙杯,將地面上的紙杯變高以后的玩法(兩個紙杯的玩法)

      2.多個紙杯放在一起可以怎樣玩?

      嘗試用不同的方法。大杯口朝下或小杯口朝下)幼兒兩人一組,體驗玩塔建游戲的快樂。

      3.教師總結:誰搭建的高樓最高,誰的高樓最奇妙。請幼兒用最快的速度將紙杯扣在一起,也是一種玩法,并且鍛煉孩子做事有始有終的好習慣。

      (三)除了我們的這些玩法,紙杯還可以做什么?

      出示紙杯作品。

      游戲紙牌教案 篇2

      活動設計背景

      有些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都不怎么會表達自己的意愿,不敢放手大膽的動手去做。自己喜歡什么都不敢說,或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也都不敢說 。通過此次活動來幫助小朋友能大膽表達,大膽動手。

      活動目標

      1.選擇喜歡的顏色大膽涂抹。

      2.通過自己的嘗試,初步掌握涂刷的技能。

      3.享受玩色游戲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創新思維和的大膽嘗試的精神。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必須要讓幼兒大膽表達,大膽動手

      活動準備

      1.多間還待粉刷的房子,8種水粉顏料的塑料小桶·小刷子若干把,濕布,報紙若干張,塑料袋圍裙每人一份。

      2.《粉刷匠》的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設置情景,激發幼兒興趣。

      (1)指導語:小朋友都聽說過小豬蓋房子的故事吧。小豬蓋的'房子可結實了,但房子還沒有刷上漂亮的顏色,穿上漂亮的外衣呢。

      (2)激發幼兒幫助小豬的愿望:讓我們小朋友來幫助小豬刷房子吧!

      2.學習小豬刷房子

      (1)穿好工作服,手拿小刷子,做好準備。

      (2)討論如何粉刷,初步掌握涂刷的技能。演示粉刷的方法:我是小小粉刷匠,手拿刷子刷牙刷,向下刷,向上刷,上上下下都刷到。(在歌曲《粉刷匠》的伴奏下做模仿動作)

      (3)用什么顏色刷呢?請幼兒認識顏色并說出自己喜歡的顏色。

      3.幫助小豬刷房子(教師與幼兒共同進行涂刷活動,并注意觀察幼兒涂刷情況。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涂刷).

      4.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在此次游戲活動《小小粉刷匠》中,有大部分的小朋友都能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意愿,說出自己所喜歡的,有個別小朋友看見別的小朋友用這種顏色也跟著用不過比還沒有做這個游戲之前好好多。還有就是活動結束后沒有進行體驗勞動帶來的喜悅。在以后的教學當中我將更加努力,爭取更好。

      游戲紙牌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根據小班剛入園幼兒的主動參與活動的意識不強,于是我就設計了《鉆山洞》》有趣的游戲活動,將幼兒扮成動畫片里最熟悉的人物,培養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力求讓幼兒在輕松愉快和玩耍的氣氛中、練習一個跟一個走、不掉隊、不推不擠。

      目標:

      1、初步懂得輪流的含義,學會一個跟一個走,2、遵守游戲規則,體驗游戲的快樂。

      重點:

      學會一個跟一個走。

      難點:

      學會輪流鉆山洞、不推不擠。

      準備:

      場地布置、拱門、了解火車鉆山洞、碟片。

      過程:

      1、準備活動:隊列隊形的練習,活動前準備。

      將幼兒按照紅、黃、藍、綠四種小火車排成四列縱隊,練習稍息,立正和搭肩看齊。

      2、組織幼兒玩游戲“開火車”

      (1)教師扮演火車頭,帶領幼兒開火車。后面幼兒手搭著前面幼兒肩往前走,待聽到“火車到站了”的口令后,即可自由走動。火車繼續開始,每人要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繼續往前走。

      (2)增加游戲難度:《開火車》。鉆山洞時要一個跟一個走,不推不擠。

      3、結束、放松活動:放音樂《小火車》,跳快樂的火車舞。

      教學反思:

      我首先在游戲中讓幼兒手搭前一個小朋友的肩,放慢開火車的速度,盡可能的保證幼兒不掉隊。同時在每次游戲的間隔期間,我們以“火車到站”的形式讓幼兒自由活動,在以“火車出發了”的口令提醒幼兒排隊,找到自己的位置,教師還是需要給予幫助的。在體育活動中,我遵循循循漸進,從意到難的設計原則。

      第一個環節為自由“開火車”,第二個環節增加了開火車鉆山洞的內容。一提到鉆山洞時,很多幼兒特別興奮都不聽老師指令跑過去鉆山洞。由于人太多導致山洞“倒塌“了。于是我抓住時機進行游戲規則的強調:在鉆山洞時要一個跟一個走,不推不擠,這樣每一輛小火車就都能安全的鉆山洞了。所以我以后在教學中要善于觀察,抓住教育細節。根據教學活動中發生的問題及時進行調整,力爭上好每一節課。

      游戲紙牌教案 篇4

      活動對象:

      2-3歲親子

      活動目標:

      1、發展薄薄的小肌肉和手眼協調能力。

      2、學習揉團的技能,鍛煉寶寶的手指靈活性。

      活動準備:

      紙杯小筐小方形顏色皺紋紙每人一份。

      活動流程:

      1、向家長交待親子游戲的.名稱、目標和指導。

      2、教師示范,并向家長和寶寶講清動手操作的步驟。

      3、請寶寶自己領取一份東西,動手操作,家長在身邊指導。

      4、把自己成功的作品向大家展示。

      指導家長:

      請家長用老師的方法教寶寶學會團球,在把紙球用手指塞入紙杯樂的洞洞里。

      活動延伸:

      教師指導家長,在家里可以進行"花兒朵朵"的游戲.家長在一張白紙上用綠色蠟筆畫些小草,指導寶寶把各色皺紙揉團后,蘸點膠水,粘在小草上,讓草地上開滿鮮花.

      游戲紙牌教案 篇5

      內容與要求

      1、在紙牌游戲中,運用已有數序經驗、進行邏輯推理。

      2、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體驗和同伴游戲的快樂。

      重點與難點

      運用已有數序經驗、進行邏輯推理

      活動準備

      撲克牌兩兩副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1、認識撲克牌。教師出示一副撲克牌,和孩子一起熟悉各種牌面和花色。

      2、游戲:少了哪個。

      小結:這些排中,缺少的那張牌就是被抽走的牌。

      3)教師出示紅桃1~10的撲克牌,請幼兒任意抽調一張,并請其他幼兒猜猜抽掉的是什么牌。

      二、利用數字,猜猜是哪張牌

      1、介紹游戲方法

      2、出示紅桃1~10的撲克牌。游戲中教師適時提問:“大了”是什么意思?你為什么把數字8翻過去?除了這張牌,還有什么拍也可以翻過去,為什么?

      小結:當數字(8)大了,不光是數字(8),還有些數字(9和10)更大了。

      一、嘗試用提問的方法,猜猜是哪張牌

      1、介紹游戲方法:教師在20張牌中選定一張牌藏在心里,請幼兒猜猜看是那張牌。幼兒可以向教師提問,教師用“是”或“不是”回答,直到猜出答案。

      2、出示紅桃1~10、黑桃1~10的.二十張牌。適時提問:這個問題只能翻過去一張牌,什么樣的問題可以翻掉更多的牌呢?

      小結:既要猜對數字還要猜對花色,所以提出什么樣的問題很重要。

      游戲紙牌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紙牌接龍、填空游戲中,感知不同模式構成的核心單元。

      2、在競賽游戲中,體驗游戲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紙牌若干。

      活動過程

      一、認識紙牌。

      ——提問:這是什么?有哪些花色?

      歸納:在紙牌中,共有2種顏色,四種花色,每張牌上還有數字。

      ——提問:你玩過牌嗎,怎么玩的?

      歸納:紙牌的玩法很多,有抽烏龜結對子、有比較數字大小……今天我們就用紙牌來玩一個接龍的游戲。

      二、接龍游戲。

      1、嘗試“接龍”游戲。

      2、交代玩法。

      看清楚紙牌的排列規律,然后一張一張出牌“接龍”,直到手中的紙牌全部“接完”。如果違反了“紙牌”接龍的規則,就表示“接龍”失敗。

      3、幼兒抽牌,按規律接龍。

      ——紙牌按什么規律排列?幾個一組,怎么排?看懂就可以出牌“接龍”了。

      歸納:按花色說:1張紅桃A、1張黑桃A、1張紅桃A、1張草花A,是四個一組,1張1張間隔排列的。

      ——還有其他的說法嗎?

      歸納:同一條接龍,可以從顏色、數字、花色不同的方面來說,說出來的規律也就不同。

      三、分組“接龍”競賽游戲。

      玩法:幼兒分4組比賽。每組根據紙牌先做一條龍,然后讓其他組小朋友猜一猜“龍”是按什么規律排列的?猜對了得1分,猜不出或是猜錯了不得分。

      規則:

      1、每組小朋友必須先商量按什么規律排列紙牌“龍”。

      2、采用輪流猜的方法,沒有輪到的小組要耐心聽。

      3、猜對了得1分,猜錯了不得分。

      四、延伸活動——紙牌填空。

      玩法:教師出示有空缺的紙牌“龍”,讓幼兒作出判斷“問號”

      ——你覺得,小問號的背面是什么牌?說說理由。

      ——這組接龍是幾個一組,按什么規律排列的?

      歸納:要想能夠猜出是什么牌,首先要能判斷出“紙牌龍”的規律接龍規律。

      然后才能根據規律找到缺少的牌。

      今天的這節活動是一個紙牌接龍,老師在設計這個活動的時候就是要讓孩子感知不同模式。小朋友在小班和中班已經積累了一些關于兩個一組的模式,三個一組模式的核心經驗。但是這樣的'一個經驗是基于他自己本身去操作的一個自我的經驗,對于識別他人的經驗是非常少的。活動當中,老師采用一個去猜別人的規律這樣一個活動形式去幫助大班的孩子感知不同模式他構成的一個核心單元。幼兒很感興趣,積極參與其中,如果我們自己來設計,有什么新的想法呢?

      1、本次“紙牌接龍”活動所指向的兒童模式能力是什么?(模式能力包括識別、復制、擴展、創造及轉換)哪些相對較難?

      2、根據你所執教班級幼兒的已有經驗,若對“紙牌接龍”游戲進行設計調整,你有什么新的想法和思路?

      游戲紙牌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拼擺圖形,鞏固對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的基本特征的掌握,能夠區分四種幾何圖形。

      2、通過創設愉悅的游戲情節,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及創造性思維。

      3、激發幼兒探索的欲望。

      4、體驗模仿的樂趣。

      5、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1、圖形寶寶圖片、幼兒操作用的四種幾何圖形若干

      2、固體膠、紙3、幾何圖形拼組成的幾幅畫

      4、奇妙箱5、水彩筆、蠟筆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1、教師扮演圖形媽媽,帶圖形娃娃(幼兒)做律動。(每個幼兒發放一圖形板)

      (二)游戲鞏固

      1、游戲:摸一摸“奇妙箱”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只奇妙的箱子?(出示奇妙箱)你們想不想知道里面藏的是什么秘密嗎?

      (1)、師念兒歌:奇妙口袋東西多,讓我先來摸一摸,摸出來看看是什么?;摸出一本書,問:“這是什么?它們是什么形狀的?(書、長方形)為什么說書是長方形的?

      問:日常生活中還有那些東西是長方形的?(啟發幼兒說出)

      (2)、再念兒歌:奇妙口袋東西多,請xx小朋友來摸一摸。

      當幼兒摸到后,要求說出生活中還有哪些這樣的物品?游戲反復進行

      (3)、教師總結:奇妙箱里的東西有的是圓形的、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是正方形的、還有的是長方形的。(邊說邊指相應的物品)

      (4)、老師總結:三角形有三個角、三條邊;正方形有四條邊四個角,而且四個角一樣大,四條邊一樣長;長方形也有四個角、四條邊而且四個角一樣大,對面的二條邊一樣長;圓形就是圓圓的沒有角的,邊摸上去是光滑的。

      2、游戲:捉迷藏

      (1)、師出示背景圖,請幼兒找出其中的圖形寶寶。

      (2)、請幼兒分別找出各種圖形,并說出有幾個?

      3、游戲:圖形找家

      (三)添畫(變戲法)

      1、交代要求

      師:小朋友的本領真大,現在請你們玩個“變戲法”的游戲。盤子里放著許多圖形寶寶,等會兒請你們挑選自己喜歡的圖形,在這些圖形上添畫幾筆變成其他有趣的物品,看看哪個小朋友最聰明,變的東西和別人不一樣。

      2、幼兒發揮想象,自由拼圖。

      3、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

      4、作品展覽

      師:今天爸爸、媽媽很辛苦,抽出許多時間來看我們小朋友學本領,我們謝謝他們,把我們畫的'作品送給他們,好嗎?

      (四)、活動延伸

      將剩下的圖形投放到區角活動中。

      教學反思

      首先,能較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達到了活動目標。整節課老師的主導作用和幼兒的主動探索學習,體現得很和諧融洽。圓形、方形、三角形、長方形……這些看似復雜的幾何圖形對孩子們來說其實是挺熟悉的。在周圍生活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圖形,只是他們有時候沒有留意而已。教師引導孩子運用自己的感官去熟悉、分辨這幾種常見圖形。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孩子自己去看,自己去發現,自己去變化它們。在圖形組合、變化圖形的過程體驗到操作、創造帶來的成就感。

      整個活動以游戲形式貫穿,層次清楚,活動環節一環扣一環。為幼兒營造了一個溫馨,寬松的活動氣氛。老師也提供給了孩子自由表現的機會,尊重了每個孩子的想法和創造,使每個孩子在活動中都得到了發展和提高。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讓我感受最深的是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更要勤奮學習,勤于動腦思考,選擇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讓幼兒快樂地學習,快樂地成長。

      游戲紙牌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1.認識圓弧響板,知道使用的基本方法。

      2.在游戲中學習感受和表現4/4拍的節奏,嘗試用樂器進行表達.

      3.能以積極、愉快的情緒參與音樂游戲。

      二、活動準備

      1.打擊樂器圓弧響板每人一對

      2.紙牌16張

      3.捕羊器一個

      4.音頻

      三、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

      師:綿綿羊群里的小羊在玩摸紙牌的游戲,摸張紙牌跑回來,看一看藏藏好。當他們玩的正開心的時候,忽然有一只狡猾的狐貍混入了羊群中,聰明的小羊能不能躲過狐貍的抓捕呢?你們跟著羊媽媽到羊群里看一看好不好?

      2.聽音樂感受4/4拍的節奏,嘗試用動作和樂器進行演奏。

      (1)嘗試用動作感受和演示4/4拍節奏。

      (音樂第1遍)

      師:有沒有哪只小羊聽出來我們是先拍了幾下慢的,又拍了幾下快的呢?我們跟著音樂看一看吧!

      (音樂第2遍)

      師:小羊們能不能自己跟著音樂做出音樂中所有的2下慢的,4下快的。

      (音樂第3遍)

      (2)嘗試用樂器感受和演示4/4拍節奏。

      師:今天楊媽媽給你們每一個小羊帶來了一種樂器,我們拿出來看一看吧。這個樂器叫什么呀?看看戴在什么位置。(將繩扣戴在食指,樂器放在手心)

      師:你能用竹板發出一下一下頓頓的聲音和快速連續的聲音嗎?

      嘗試2下慢的4下快的節奏,之后加上音樂嘗試演奏。

      (音樂第4遍)

      將全部動作換成樂器演奏,幼兒觀察動作變化并嘗試演奏。

      (音樂第5遍)

      3.摸紙牌游戲。

      (1)討論游戲規則

      教師發出預令,示范游戲玩法,一起討論游戲規則。

      (音樂第6遍)

      不加音樂復習指令,小羊起立、摸張紙牌跑回來、看一看藏藏好。狐貍狐貍在哪里、小羊小羊準備好。

      提醒幼兒自己的紙牌不可以讓其他小朋友看見。提示應在羊圈的外面跑,狐貍和被補羊器補到的小羊反應快一點。

      (2)幼兒嘗試進行游戲

      師:為了公平起見,我來打亂順序。請紫羊為我們執補羊器。

      (音樂第7遍)

      對游戲進行及時的總結,幼兒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

      師:這只小羊為什么被抓到?

      提示狐貍和小羊應在羊圈的外面跑。

      (音樂第8遍)

      提示自己的秘密應該藏在自己的.心里。

      (音樂第9遍)

      提示羊圈里的羊要利用樂器給小羊加油!

      (音樂第10遍)

      幼兒掌握游戲規則,自主進行游戲2遍

      四、活動反思:

      首先,樂器要適合幼兒的實際能力,圓弧響板是小班可以選用的樂器,對手眼協調的要求不高。經觀察幼兒玩打擊樂器的次數較少,所以幼兒選用基礎的樂器,加大玩法的難度和多樣性。配器方案中選用的樂器種類和演奏方法是這個年齡段的幼兒可以接受的。所以選用了樂器演奏和游戲相結合的原則,增加趣味性,材料準備充分。

      其次,在活動中,教師在每個環節會準備預令,幼兒理解每個環節的流程。采用單馬蹄形座位,教師能看到所有幼兒。幼兒先徒手演示,再戴上樂器進行演奏,熟練的基礎上,加上游戲環節,激發幼兒的興趣。游戲環節一開始幼兒的反應有些慢,教師要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總結,幼兒很快掌握游戲規則。教師是引導者的身份,在幼兒嘗試過后,讓幼兒自己演示,充分的尊重幼兒。在游戲環節,有個別幼兒沒有聽清教師的指令,傾聽能力較差,教師及時引導。在打擊樂器演奏的教學活動中,幼兒不僅是單純面對音樂領域或奏樂的問題,是幼兒綜合面對多個不同領域的問題,總體達到教學目標。

      最新男女啪啪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