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傳統節日教案秋分
幼兒園傳統節日教案秋分(合集七篇)。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六個節氣,秋季第四個節氣。斗指酉;太陽達黃經180°;于每年的公歷9月22-24日交節。秋分這天太陽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以下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幼兒園秋分優秀教案(精選7篇),希望大家喜歡。
幼兒園傳統節日教案秋分 篇1
一、教學目標
讓幼兒了解秋分節氣的特點和意義。
通過活動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動手能力。
激發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秋分節氣的特點,如晝夜平分、氣溫逐漸降低等。
難點:引導幼兒感受秋分節氣中大自然的變化,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
三、教學方法
觀察法:帶領幼兒觀察戶外的自然環境,感受秋分節氣的變化。
講解法:通過圖片、故事等形式向幼兒講解秋分節氣的知識。
手工制作法:讓幼兒通過手工制作,加深對秋分節氣的理解。
游戲法:設計與秋分節氣相關的游戲,增加教學的.趣味性。
四、教學準備
有關秋分節氣的圖片、視頻資料。
手工材料,如彩紙、剪刀、膠水等。
游戲道具,如秋分卡片等。
五、教學過程
導入
(1)播放秋分節氣的視頻或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并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看到了什么?這是什么季節呢?”
(2)引出秋分節氣,介紹秋分的時間和特點。
講解秋分節氣的知識
(1)講解秋分節氣的含義,即晝夜平分。可以通過簡單的實驗讓幼兒理解晝夜平分的概念,如用手電筒和地球儀演示。
(2)介紹秋分節氣的氣候特點,如氣溫逐漸降低、天氣干燥等。引導幼兒觀察身邊的自然環境,感受這些變化。
(3)講述秋分節氣的傳統習俗,如吃秋菜、豎蛋等。可以讓幼兒嘗試豎蛋游戲,增加趣味性。
手工制作
(1)組織幼兒進行手工制作,如制作秋分卡片、樹葉貼畫等。可以讓幼兒在制作過程中感受秋天的色彩和氣息。www.66666xq.com
(2)展示幼兒的作品,讓他們互相欣賞和交流。
游戲活動
(1)設計與秋分節氣相關的游戲,如 “找秋天” 游戲。在教室里放置一些與秋天有關的物品,讓幼兒通過觀察和尋找,找出這些物品。
(2)進行游戲,評選出表現優秀的幼兒,給予獎勵。
總結
(1)回顧秋分節氣的知識和活動內容,提問幼兒:“今天我們學到了什么?秋分節氣有什么特點呢?”
(2)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繼續觀察大自然的變化,感受不同節氣的魅力。
六、教學延伸
讓幼兒回家后和家長一起觀察秋天的自然景觀,如樹葉的變化、果實的成熟等。
可以在班級里設置一個 “秋天的角落”,展示幼兒收集的秋天的物品,如樹葉、果實、種子等。
幼兒園傳統節日教案秋分 篇2
目標
(一)幫助兒童了解秋分節氣的地理知識
(二)了解秋分節氣的物候特點
(三)認識秋分節氣的代表民俗活動
(四)學習左河水同名詩作《秋分》
內容
(一)地理知識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第十六個節氣,秋季第四個節氣。每年的9月22-24 日太陽達到黃經180°時,就是秋分來到?!胺帧奔礊椤捌椒帧?、“半”的意思,除了指晝夜平分外,還有一層意思是平分了秋季。按農歷來講,“立秋”是秋季的開始,到“霜降”為秋季的結束,“秋分”正好是從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所以我們說秋分平分了秋季。從秋分這一天起,北半球的白天逐漸變短,黑夜逐漸變長。大家有沒有發現秋分之后,天黑得越來越早了呢。
秋分時節,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先后進入了“候平均氣溫”劃分的秋季。大部分地區雨季剛剛結束,涼風習習,碧空萬里,風和日麗,秋高氣爽。不知道小朋友有沒有聽說過這樣一句農諺“一場秋雨一場寒”,說的就是秋分之后氣溫開始不斷降低了。氣溫降低,小朋友們要及時添衣,注意保暖喲。
(二)物候
秋分節氣的物候分為三種: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
“雷,二月陽中發聲,八月陰中收聲,入地則萬物隨入也?!惫湃苏J為雷是因為陽氣盛而發聲,秋分后陰氣開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因此,雷聲不但是暑氣的終結,也是秋寒的開始。這也是為什么夏天下雨打雷較多,冬天很少打雷了。
“壞,益其蟄穴之戶,使通明處稍小,至寒甚,乃墐塞之也?!鼻锓值搅?,也就意味著冬天不遠了,因此很多動物都要開始準備入冬的事宜,準備過冬。由于天氣變冷,蟄居的小蟲也開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細土將洞口封起來以防寒氣侵入。
“水本氣之所為”,春夏氣至,故長,秋冬氣返,故涸也。由于天氣干燥,水汽蒸發快,所以湖泊與河流中的水量變少,一些沼澤及水洼處便處于干涸之中。秋分節氣,空氣中也會缺乏水氣,小朋友們可以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及時補充水分,避免出現“涼燥”的癥候。
(三)秋分
秋分節氣里也有著各色各樣的民俗活動。(和春分活動相似,可以適當刪減)
1.秋分吃秋菜:在嶺南地區,客家人有吃秋菜的習俗。秋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和魚片一起制成秋湯。秋湯甘甜灌臟,可以清洗腸胃,在秋分時節飲食秋湯表達了人們家宅安寧、身壯力健的祈愿。
2.粘雀子嘴:秋分這一天,客家農民每家都要吃湯圓,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圓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著置于室外田邊地坎,名日粘雀子嘴,免得雀子破壞莊稼。
3.放風箏:秋分期間是客家孩子們放風箏的好時候。風箏類別有王字風箏、鰱魚風箏、雷公蟲風箏、月兒光風箏等等。在秋分這天,小朋友們也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動手制作風箏,到公園里將它放上天空哦!(風箏制作教學可作為延伸活動)
4.送秋牛:秋分時節,民間會挨家挨戶送秋牛圖。送秋牛其實就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歷節氣,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名曰“秋牛圖”。送圖者都是些民間善言唱者,主要說些秋耕吉祥,不違農時的話,每到一家便是即景生情,見啥說啥,說得主人樂而給錢為止。言詞雖隨口而出,卻句句有韻動聽。俗稱“說秋”,說秋人便叫“秋官”。秋牛圖體現的是送圖者與收圖者彼此之間的祝愿,“送秋牛”、“說秋”都表達了人們對來年豐收的美好愿景。(畫秋牛圖可作為延伸活動)
5.豎蛋:“秋分到,蛋兒俏”,在每年的秋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試驗?!柏Q蛋”的玩法確簡單易行且富有趣味——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雖然失敗者頗多,但成功者也不少。秋分成了豎蛋游戲的最佳時光,故有“秋分到,蛋兒俏”的說法。小朋友們不妨也和爸爸媽媽一起動手試一試,看看誰能最先成功呢?
(四)《秋分》左河水詩作學習
《秋分》,是一首描寫在秋分節氣里地理、氣象、氣候、花卉及農作物豐收狀況的七言絕句詩。接下來,老師就和大家一起讀讀這一首小詩,進一步了解秋分的節氣特點。
幼兒園傳統節日教案秋分 篇3
一、主題背景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四個節氣。在這個時候,氣溫逐漸降低,晝夜溫差加大,天氣逐漸轉涼。為了幫助幼兒園的學生更好地了解秋季的特點和秋分的習俗。
二、主題目標
1. 讓學生了解秋分節氣的含義和特點,掌握秋季的基本知識。
2. 通過各種活動,讓學生體驗秋季的美麗和豐收,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3.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三、主題內容
1. 室內活動
在室內開展關于秋分節氣的繪本閱讀活動,讓學生通過圖文并茂的繪本了解秋分的歷史和文化,比如《秋天的味道》等。
2. 室外活動
在室外組織郊游活動,帶領學生到公園或田野中觀察秋季的景色和植物的變化,讓學生親身感受季節的變化和自然的美妙。
3. 手工活動
開展制作楓葉、紙鶴等手工藝品的手工課,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體驗制作的樂趣和傳統文化的魅力。
4. 團隊游戲
組織學生進行一些團隊游戲,如接力賽、拔河比賽等,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競爭意識。
四、注意事項
1. 活動場地:選擇安全的室外場地,保證學生的安全。
2. 活動時間:選擇適合的時機,避免天氣過熱或過冷,注意保暖。
3. 學生安全:在活動過程中,老師要全程陪同,確保學生的安全。
4. 活動內容: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興趣,合理安排活動內容,確保活動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五、總結
秋分節氣是秋季的重要節日,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可以幫助幼兒園的學生更好地了解秋季的特點和秋分的習俗,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在活動過程中,要注意學生安全和活動內容的選擇,確?;顒拥挠行院腿の缎浴?/p>
幼兒園傳統節日教案秋分 篇4
目標
(一)幫助兒童了解秋分節氣的地理知識
(二)了解秋分節氣的物候特點
(三)認識秋分節氣的代表民俗活動
(四)學習左河水同名詩作《秋分》
內容
(一)地理知識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第十六個節氣,秋季第四個節氣。每年的9月22-24 日太陽達到黃經180°時,就是秋分來到?!胺帧奔礊椤捌椒帧?、“半”的意思,除了指晝夜平分外,還有一層意思是平分了秋季。按農歷來講,“立秋”是秋季的開始,到“霜降”為秋季的結束,“秋分”正好是從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所以我們說秋分平分了秋季。從秋分這一天起,北半球的白天逐漸變短,黑夜逐漸變長。大家有沒有發現秋分之后,天黑得越來越早了呢。
秋分時節,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先后進入了“候平均氣溫”劃分的秋季。大部分地區雨季剛剛結束,涼風習習,碧空萬里,風和日麗,秋高氣爽。不知道小朋友有沒有聽說過這樣一句農諺“一場秋雨一場寒”,說的就是秋分之后氣溫開始不斷降低了。氣溫降低,小朋友們要及時添衣,注意保暖喲。
(二)物候
秋分節氣的物候分為三種: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
“雷,二月陽中發聲,八月陰中收聲,入地則萬物隨入也?!惫湃苏J為雷是因為陽氣盛而發聲,秋分后陰氣開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因此,雷聲不但是暑氣的終結,也是秋寒的開始。這也是為什么夏天下雨打雷較多,冬天很少打雷了。
“壞,益其蟄穴之戶,使通明處稍小,至寒甚,乃墐塞之也?!鼻锓值搅耍簿鸵馕吨觳贿h了,因此很多動物都要開始準備入冬的事宜,準備過冬。由于天氣變冷,蟄居的小蟲也開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細土將洞口封起來以防寒氣侵入。
“水本氣之所為”,春夏氣至,故長,秋冬氣返,故涸也。由于天氣干燥,水汽蒸發快,所以湖泊與河流中的水量變少,一些沼澤及水洼處便處于干涸之中。秋分節氣,空氣中也會缺乏水氣,小朋友們可以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及時補充水分,避免出現“涼燥”的癥候。
(三)秋分
秋分節氣里也有著各色各樣的民俗活動。(和春分活動相似,可以適當刪減)
1.秋分吃秋菜:在嶺南地區,客家人有吃秋菜的習俗。秋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和魚片一起制成秋湯。秋湯甘甜灌臟,可以清洗腸胃,在秋分時節飲食秋湯表達了人們家宅安寧、身壯力健的祈愿。
2.粘雀子嘴:秋分這一天,客家農民每家都要吃湯圓,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圓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著置于室外田邊地坎,名日粘雀子嘴,免得雀子破壞莊稼。
3.放風箏:秋分期間是客家孩子們放風箏的好時候。風箏類別有王字風箏、鰱魚風箏、雷公蟲風箏、月兒光風箏等等。在秋分這天,小朋友們也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動手制作風箏,到公園里將它放上天空哦?。L箏制作教學可作為延伸活動)
4.送秋牛:秋分時節,民間會挨家挨戶送秋牛圖。送秋牛其實就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歷節氣,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名曰“秋牛圖”。送圖者都是些民間善言唱者,主要說些秋耕吉祥,不違農時的話,每到一家便是即景生情,見啥說啥,說得主人樂而給錢為止。言詞雖隨口而出,卻句句有韻動聽。俗稱“說秋”,說秋人便叫“秋官”。秋牛圖體現的是送圖者與收圖者彼此之間的祝愿,“送秋?!?、“說秋”都表達了人們對來年豐收的美好愿景。(畫秋牛圖可作為延伸活動)
5.豎蛋:“秋分到,蛋兒俏”,在每年的秋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試驗?!柏Q蛋”的玩法確簡單易行且富有趣味——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雖然失敗者頗多,但成功者也不少。秋分成了豎蛋游戲的最佳時光,故有“秋分到,蛋兒俏”的說法。小朋友們不妨也和爸爸媽媽一起動手試一試,看看誰能最先成功呢?
(四)《秋分》左河水詩作學習
《秋分》,是一首描寫在秋分節氣里地理、氣象、氣候、花卉及農作物豐收狀況的七言絕句詩。接下來,老師就和大家一起讀讀這一首小詩,進一步了解秋分的節氣特點。
幼兒園傳統節日教案秋分 篇5
教學目標
1.了解“秋分”的節氣特點;
2.通過活動,增進學生對二十四節氣的了解,從而對傳統文化有更濃厚的興趣。
3.體驗秋分日的科學道理,感受自然界的奇妙。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多方面了解“秋分”節氣。
教學難點:了解秋分習俗,能夠背誦秋分的詩詞,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能力。
教學準備
PPT
教學環節
復習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還會背誦二十四節氣詩嗎?
生:會!
師:那老師就考考你們,寒露之前的那個節氣是什么?。?/p>
生:秋分!
師:大家說的對!這節課讓我們一起學習一下秋分的知識吧。(板書:秋分)
課堂新授
師: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六個節氣,秋季第四個節氣。秋分這天太陽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秋分,“分”即為“平分”、“半”的意思,除了指晝夜平分外,還有一層意思是平分了秋季。秋分日后,太陽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晝短夜長,晝夜溫差加大,氣溫逐日下降。大家都了解什么是秋分了嗎?
生:了解了。
師:在大家了解完之后,老師想問一下大家秋分又有哪些習俗呢?(板書:習俗)
生:老師,我知道,是秋祭月。
師:秋分除了秋祭月之外還有吃秋菜、送秋牛的習俗呢,老師重點給大家講解一下吃秋菜和送秋牛的習俗,同學們可記好啦。
重點講解
吃秋菜
秋菜是一種野莧菜,又叫秋碧蒿,人們在秋分那天把秋菜摘回來,跟魚片一起做成秋湯,祈求家宅平安,身體健康。秋菜本身也還有多種營養物質,對人的身體是有好處的。
送秋牛
送秋牛就是把紅紙或者黃紙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再印上全年農歷節氣,送到家家戶戶,說秋人會說些吉祥且不違農時的話,把主人說高興了然后把秋牛圖賣給主人家。
師:接下來老師分享一首有關立秋的詩詞給你們好不好?(板書:詩詞)
生:好。
師:
《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譯文:空曠的群山沐浴了一場新雨,夜晚降臨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從松隙間灑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響知是洗衣姑娘歸來,蓮葉輕搖想是上游蕩下輕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隨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孫自可以久留。
鞏固練習
師:相信同學們通過學習本堂課的內容,已經了解了關于秋分這一節氣。老師希望同學們更積極的去探索更多有關節氣的知識,并可以把我們今天學的知識講解給自己的家長們聽。
幼兒園傳統節日教案秋分 篇6
一、活動背景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開始劃分四季,秋分日居于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無論是從氣候的變化,動、植物的生長,還是人們自身,都真切地感受到秋天的特征。秋分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雖然不是節日,但卻有很多的民間習俗。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這些習俗,大班組準備開展豐富多樣的秋分活動,讓孩子感受秋分、感受民俗。我們的幼兒園處在城鄉結合地,孩子生活在農村中,幼兒園也有很多的種植田地,這個季節有很多的農作物果樹發生了變化,如戶外開始出現小露珠了;桂花慢慢的開放了,香氣四溢;鴻雁往南飛去了,許多的`瓜果成熟了;小動物們也在準備糧食過冬啦?!毒V要》中指出:引導幼兒接觸自然環境,使之感受自然界的美與奧妙,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認識興趣。大班孩子喜歡接觸新事物,常常動手動腦探索物體和材料,并問一些與事物有關的問題,為此,本主題中,我們將圍繞秋分節氣主題,通過各種形式鼓勵幼兒親身經歷、體驗、動手操作,通過多種感官感知秋天的美麗,用音樂、美術、詩歌等多種手段表現秋天的童話,激發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提高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能力,幼兒逐步掌握秋天的主要特征,了解氣候與動植物的關系。
二、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白露、秋分等節氣的名稱、時間和有關習俗,對中華民族傳統二十四節氣感興趣。
2、在找露水、尋桂花、找螞蟻、嘗瓜果等等地方特色活動中體驗秋分節氣特有的民俗風情樂趣。
3、愿意通過調查、體驗、操作實踐等多種形式,感知秋分時節周圍環境和動植物的變化。
4、喜歡大自然,愿意通過一定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所見所想,提高感受美、表現美的能力。
5、通過活動,培養孩子們積極向上、健康的心理,成為一名快樂的孩子。
三、活動口號
“秋天的悄悄話”
四、活動時間:
9月22日上午10:00
五、參加人員:
果果班部分幼兒及教師
六、活動策劃人:
xxx
七、活動準備
1、各班教師向幼兒宣傳秋分時節節氣和風俗。
2、級長準備活動幕布。
3、班級教師自行準備撿拾樹葉的工具。
八、活動過程
1、 9月21日
各班開展有關“秋天的悄悄話”的活動,了解“秋分”的節氣和風俗。
2、 9月22日戶外觀察活動(紅船廣場)
秋天在哪兒為了讓幼兒對秋天有一個初步的認識,我們組織幼兒來到戶外找秋天
-
述職報告之家(ys575.com)小編精心推薦:
- 幼兒園傳統節日教案秋分?|?幼兒園教案?|?幼兒園入園教案?|?奶奶幼兒園教案?|?幼兒園傳統節日教案秋分?|?幼兒園傳統節日教案秋分
①戶外談話:現在是什么季節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②找秋天:幼兒四散開結伴在廣場周圍找秋天,看誰找到的秋天景象多。
③有關秋天的時氣和風俗、兒歌等。
④撿拾樹葉(穿樹葉項鏈、設計樹葉服裝、用樹葉做娃娃家的蔬菜、食物等。
幼兒園傳統節日教案秋分 篇7
【教材分析】
農歷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歷法,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2016年11月,“二十四節氣”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表明自然節律仍是現代人應當遵循的,是一種對生活的合理規劃,更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九月下旬正值“秋分”節氣,也是中國農民豐收節,故研究主題訂為《人間最美是秋分》。通過小組討論探秘主題、制定探秘計劃、多元探秘途徑等一系列實踐活動,實現探秘過程,從中獲取直接實踐經驗,養成綜合探索能力和創新精神。第二課時主要在討論選題、制定計劃、合作探秘的基礎之上進行小組展示交流和思維活動,旨在進一步提升學生創新人格、創新思維和創新方法!
【學情分析】
綜合實踐活動學生是主體。六年級學生對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敢于大膽的探索,有著豐富的想象力,對于信息資料有一定的收集、整理能力,勇于實踐。加上學校從2018年起就開始探索“互聯網+創新素養教育”系列之二十四節氣學科融合課程,全校曾開展過豐富多彩的清明、小滿節氣,曾為他們打開自然之窗、科學之窗、人文之窗等,學生對“秋分”積極性很高,對節氣探究和展示充滿期待。所以本次活動在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上,更加注重學生的體驗和實踐,“引導”和“喚醒”學生的創造力量,同時樹立學生文化自信,激發愛國之志,厚植家國情懷!
【教學目標】
創新人格:
1.利用學生對秋分節氣的好奇心,鼓勵學生通過查閱資料、調查訪問等方式,積極主動地對秋分的由來,習俗,以及對農事,生活的關系等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
2.培養學生良好的智力品質和學習興趣,樹立正確的小組競爭意識和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促進自我意識發展。
創新思維:
1.結合秋分節氣觀察身邊的物候變化,關注日歷,探索自然變化,初步樹立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2.通過飛花令、詩詞碰上節氣等活動,展開頭腦風暴,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3.引導學生通過自評,小組互評,使學生的自我意識、評價能力得到了充分發展。
創新方法:
1.引導學生通過網絡、采訪等渠道查找、了解秋分的相關知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
2.發揮個人特長,鼓勵學生通過繪畫、書法、自然筆記、寫研究報告等展示形式,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提高學生的自我認同感。
3.通過小組成果展示活動,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及和同伴溝通合作的能力。
4.通過指導學生訪問醫生、氣象員等,培養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制定研究計劃,合理安排,分工明確,學會調查、探究方法和收集、運用、處理各種信息的方法,學會合作和社會交往能力。
2.指導學生合理制定研究計劃,如何多種形式展示活動成果,有效互動評價,學會質疑,善于思考,激發潛能。
【教學方式】
合作、探究、體驗式學習,情景、互動式教學法,問題式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語言引導法以及多媒體教學。
【教學特色】
1.合理運用傳統和現代技術手段,優化課堂教學。
2.創新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教學手段,激發了學生的創新熱情與科學態度。
3.充分發揮校內外資源,培養學生價值觀、責任擔當、問題解決、創新物化能力等。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互動平板
【教學過程】
活動成果匯報與延伸
一、導入揭題(1分鐘)
春有千株櫻花織就粉紅,夏有綠樹成蔭郁郁蔥蔥,秋有浪漫銀杏鋪滿金黃,冬有皚皚白雪素裹銀裝。春夏秋冬,歲月更替,光陰在節氣間輪轉;二十四節氣,七十二物候,萬物在節氣間作息。9月22日我們一起迎來了節氣——秋分 。(指板書:秋分)
【設計意圖:教師用凝練、詩意的語言帶學生走進節氣,激起學生對節氣的的'求知欲望。開啟一個節氣的愉快學習旅程?!?/p>
二、回顧過程(1分05秒——2分24秒)
為了感受這個節氣獨特的魅力,我們進行了考察探究,同時前期做了很多準備工作。下面我們就來回顧一下整個活動的過程。
1.播放學生分組討論、設計活動方案、實地考察研究、交流小組展示方案等活動照片。請提供照片的組長用簡單的用一兩句話介紹一下照片內容。
2.小結:同學們按自己的興趣分小組,討論確定了小組探究主題,設計了活動考察方案,經過這段時間的探究實踐,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多收獲。這節課我們就在同學們面前展示一下,也看看別的小組都有哪些發現。(板書:活動成果匯報與延伸)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前期活動經過,加強了團隊合作意識,從而讓學生擁有成就感,樹立自信心?!?/p>
三、小組展示、分享交流
1.展示交流的要求
師:在匯報小組探究成果之前,老師有要求,展示組同學上臺匯報時聲音響亮,穩重大方,傾聽組同學認真傾聽,并做出合理的評價。
2.學生展示小組探究成果
(1)聊豐收,說解秋分(2分38秒——13分34秒)
A. 小組同學通過到圖書館、網絡查找等方式收集到秋分的由來和含義。組員先從“秋”字說文解字到具體剖析“秋分”的真正含義,再用短視頻的動畫形式講述了秋分的含義。(學生展示研究報告)
B.二十四節氣除了反映季節變化,最主要的就是指導農事活動。有兩位成員利用節假日回了農村,不僅實地考察了農民秋收情況,還通過學習強國和采訪大人,收集到很多寧夏的農事情況。我們有請他們為大家展示一下。
C.傾聽小組學生評價與質疑。
D.教師針對小組展示交流給予補充和小結。(寫好研究報告時注意事項)
E.教師引導學生利用網絡查找關于節氣諺語資料。
(2)探習俗,體驗秋分(13分39秒——19分58秒)
A.由小組兩名同學通過相聲《秋分祭月》來介紹傳統習俗和中秋節的關系以及如何祭拜的。
B.學生展示自己在家學習制作秋分美食的視頻。(涼拌秋菜、吃湯圓和粘雀子嘴的說法)
C.學生展示自己放風箏、豎雞蛋的圖片并做解說。
D.秋牛圖現場比賽。
小組同學帶來了許多張秋牛圖,要求每個組合作把24節氣的思維導圖畫在圖上。學生平板現場拍照上傳,請老師做評委評比出的最美秋牛圖。
E.傾聽小組學生評價與提問。
F.老師準備挑戰游戲:秋分習俗PK賽,讓學生了解到秋分都有哪些些習俗,與其他節氣都有什么不同習俗。
G.老師針對習俗做總結。
(3)品詩詞,邂逅秋分(22分09秒——30分22秒)
A.小組同學通過攝影、繪畫、書法,并配上悠揚的古樂來展示他們所收集到秋分節氣有關的古詩詞。
B.古詩宿建德江、秋詞解說
C.拍照和自然筆記展示,組長總結。
D.傾聽小組學生評價與提問。
E、老師準備課堂小游戲:飛花令和詩詞碰上節氣。(平板互動,全班作答)補充小結:跟著節氣積累古詩詞是一個非常好的積累方法。
(4)觀氣候,養生一秋(30分35秒——35分50秒)
A.小組成員通過采訪氣象局的專業工作人員收集到秋分時節全國的氣候變化。現場播報。
B.展示制作氣象日歷和折現統計圖,分析寧夏氣候早晚溫差很大,提醒同學們及時添加衣服,預防感冒。
C.現場采訪同學知道哪些養生知識?播放采訪中醫大夫視頻:
D.展示制作的養生秘笈,從運動、飲食和睡眠三方面。
E.傾聽小組學生評價與質疑。
F.教師針對小組展示交流給予現場小結。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不同形式的展示,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膽量,還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增長了見識。同時結合畫思維導圖,飛花令和詩詞碰上節氣等形式,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引導學生通過自評,小組互評,使學生的自我意識、評價能力得到了充分發展?!?/p>
四、小組討論打分,評選各具特色小組。(35分52秒——39分26秒)
1.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我們每個組都以不同形式展示了對秋分節氣的探究,感覺收獲滿滿。現在我們進入最后的打分評價環節,根據評價標準評選出最佳展示組、最團結組、最有創意組、信息最強組、最默契組、最有潛力組。
2.教師頒發獎狀并小結:
每一次的探究都是一種歷練,在歷練中我們學會了搜集信息,整理資料、學會了團結協作,鍛煉了自己的膽量,激發了大家的創新思維……同學們,你們是好樣的,老師為你們點贊!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進行多元評價,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及和同伴溝通合作的能力?!?/p>
五、暢談收獲,總結拓展(1分鐘)
1.通過今天的展示活動,你有什么收獲和感悟?
2.實踐是探究的法寶。在這次活動,正是這些有價值的信息,才讓我們對秋分節氣有了更深的了解?!扒锓帧币咽拧昂丁币阎?,希望大家繼續跟著節氣去探究,把我們的傳統文化傳承和發揚!
【設計意圖:最后引出下一個節氣,是讓學生繼續探究的腳步,培養學生對每個節氣的興趣,達到學以致用。】
-
述職報告之家小編為您推薦幼兒園傳統節日教案秋分專題,歡迎訪問:幼兒園傳統節日教案秋分
相關推薦
更多>-
幼兒園家長工作總結 充實的工作生活一不留神就過去了,經過過去這段時間的積累和沉淀,我們已然有了很大的提升和改變,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工作總結吧!可是怎樣寫工作總結才能出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家長工作總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幼兒園家長工作總結 篇1本學期家長工作能緊緊圍繞園務工作計劃,認真實...
-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好吃的重陽糕》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好吃的重陽糕》 篇1一、活動目標:1、幼兒能積極的參與活動,初步學習兒歌。2、通過兒歌,懂得要關心老人,要對老人有禮貌。3、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二、活動準備:1、課前幫助幼兒了解一些有關重陽節的知識。2、爺爺奶奶笑哈哈的圖片。三、活動過程:(...
- 幼兒園芒種節氣主題活動教案01-20
-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01-20
- 幼兒園活動大班01-20
- 幼兒園開學第一課安全教育教案01-20
- 幼兒園講故事教案01-20
- 秋分節氣01-20
- 01-20
- 幼兒園教案01-20
- 崗位相關的求職信(收藏十三篇)03-27
- 2025初三體育教師工作總結(精華7篇)03-27
- 母親節寫給奶奶祝福語(范本97句)03-27
- 關于原生家庭傷感文案(精選88句)03-27
- 幼兒園傳統節日教案秋分03-27
- 六一兒童節迪士尼穿搭文案(必備92句)03-27
- 2025交通運輸單位工作總結(實用12篇)03-27
- 收益分配方案(收藏18篇)03-27
- 關于水果西瓜作文(系列21篇)03-27
- 幼兒園傳統節日教案秋分03-27
- 情人節淡定文案句子(合集112句)03-27
- 1
助殘日活動總結
2025-03-20 - 2部門學期工作計劃03-18
- 3雷雨前教案03-18
- 4車牌報銷申請書03-17
- 5項目操盤手述職報告03-13
- 6班會提前發言稿03-13
- 7局長述職報告財政局03-13
- 8五年級下冊數學《分數的基本性質》教案03-12
- 幼兒園傳統節日教案秋分(合集七篇)03-27
- 幼兒園傳統節日教案秋分(必備十二篇)03-19
-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03-09
- 幼兒園講故事教案02-14
- 平方根幼兒園教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