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禮儀常識
國學禮儀常識(系列三篇)。
國學禮儀常識 篇1
中國是禮儀之邦,從古到今,人人都學禮儀,講禮貌。然而當今社會上的禮儀之風卻有所縮減,有些人開始不重視禮儀。
說到禮儀,不少的人都會想的雷鋒了。雷鋒出生于1940年,一生中做過許多好事,卻從不留姓名。有一次,雷鋒到理發店剃頭,當時的人很多,他排了好長時間的隊伍,終于輪到了他,這時他看見一個小男孩一會坐著,一會站著,非常的焦急,于是雷鋒讓他先剃,并給他付錢,卻沒有告訴他他的名字。又一次,雷鋒想要乘火車出遠門,當時排隊買票的人很多,雷鋒好不容易才買到了票,這時一位大姐向他走了過來,希望他能夠把票賣給她,雷鋒看他還帶著一個孩子,外面大雪紛飛,天氣很冷但是他們卻穿著很薄的衣服,雷鋒于是二話沒說把票送給了他,并把自己的毛衣脫下來給孩子穿上。但是在1962年,雷鋒就不幸離開了人世。可以說雷鋒的一生是奉獻的一生。
但是到了現在,像雷鋒那樣的人越來越少,比如有老人摔倒在了路上,圍觀的人很多,但是敢于去扶的人卻很少,他們害怕被倒打一耙,但是像這樣倒打一耙的人還是占極少數的,我們應該懷著一顆寬容的心。在公交車上,越來越少的人愿意給老人讓座,他們只顧自己,卻沒有為他人著想,隨地吐痰仿佛成了家常便飯,過馬路闖紅燈一點都不覺得羞恥。隨地扔垃圾的人更是比比皆是,他們只為了自己的方便,卻破壞了整個地球的壞境。
我們應該重新振作起來,改正不良習慣,學雷鋒不只是一句口號,更是我們前進的動力,先人后己,舍己為人,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講文明禮儀,人人一小步,世界一大步。
其實講文明懂禮貌不僅僅是為了他人,更是為了自己。有一個故事是這樣說的,有一天一個大型企業招聘人才,許多人蜂擁而至,可是到了經理辦公室,卻發現經理并不在,等了好久都沒有來,許多人因為心煩離開了,等了一下午,剩下的人少之又少,經理終于出現了,讓剩下的人明天再來。第二天,那些人都按時來到了經理辦公室,發現經理辦公室很亂,而且還是沒有經理的身影,許多人都到外面等待,只有一個人把經理辦公室打掃得干干凈凈,最后那個人就被錄取了,其實那個人的學歷不一定有其他人高,但是正是因為他遵守了文明禮儀而被錄取了??梢娭v文明懂禮貌是多么重要啊!
講文明懂禮貌是每個中國人應盡的責任,讓我們一起努力,把中國這個禮儀之邦發揚光大。
國學禮儀常識 篇2
浩瀚的神州,乃是世人皆知的“禮儀之邦”,其溯源可謂是久遠流長?!岸Y”始于周公,復于孔子;盛于董仲舒,貫穿中華上下五千年。禮儀是一個人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也是一個國家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
那來看看這個世界的禮儀吧,英國以紳士風度而著稱,日本和韓國以鞠躬微笑令世人大為贊嘆,而如今中國的禮儀有些懈怠了不是嗎?
先來說說道德水平吧。隨地吐痰,隨手扔垃圾,把先登上公車的人擠下來自己卻理所當然的踩上踏板,登上車,看見有老婦人登上車,自己卻塞著耳機臉朝窗外,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欠扁之態……再想想還有什么呢,其實太多太多了。
再來談談文化修養吧。走在路上,如果留心,不難發現兩個并肩走在一起的小伙子手里叼著根煙,穿的稀奇古怪,頭發則是什么顏色都有,嘴里不干不凈的.,時不時的會爆上一句粗口……那這些人有令我們驕傲的利益嗎?回答是:當然已經蕩然無存了。
最后再來看看生活習慣吧。北京大爺光著膀子在故宮前晨練,弄堂阿姨卷著頭發穿著睡衣去菜場買菜,胡同口的小毛孩兒光著屁股,天真的笑著……把自己想象成一個英國人,來到中國旅游,無論去到那個地方,心里一定十分驚訝。再想象一下自己能到上述的每個地方,看到這些會不會很失望呢?
……
這些完全體現了中國現在的文明禮儀,我們平時不去關心這些,甚至認為這也太正常了,那么和中國古代的禮儀媲美呢。很遜色吧!同樣的我也不認為中國古代的禮儀值得我們再次效仿,很難保證如果重演歷史,閉關鎖國的情況不再發生。
所以我們需要在前人的禮儀上做適當的調整,而正視現在社會禮儀的缺陷,那么趕超世界禮儀的夢想就會很快實現,恢復中國禮儀之邦的美稱也不再只是奢望,作為二十一世紀的炎黃子孫,我們應做些什么呢?很簡單,從身邊小事做起。
著裝整潔,文明用語,熱心微笑,尊老愛幼,細心觀察,保持每個所到之處的整潔,那么城市將變得很美很美,那么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也會大大提升,那么中國人在世界的口碑也會得到好評……太多太多連鎖效益了,只要我們完善自己的舉動。
說了這么多,只想體現一句話:提升個人修養,完善個人舉動,禮儀之邦便會重返世界。
國學禮儀常識 篇3
中華民族有懂禮、習禮、守禮、重禮的傳統,所以被稱之為“禮儀之邦”。禮儀在古代社會規范著人的道德和行為,也是文明的象征,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之一。禮儀在歷史上被不斷的修正、完善、繼承和發揚。《周禮》、《儀禮》、《禮記》三部專門闡述禮的經典著作在中華文化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禮深含人類對宇宙天地的敬畏,對德性的追尋,對和諧的追求,對人本身的期望和寬容,以及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對審美情趣的'重視和培養,以及對社會秩序的協調?!蹲髠鳌る[公十一年》所謂:“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p>
那么,什么是禮呢?《左傳·昭公二十五年》中說:“禮,上下之紀,天地之經緯也,民之所以生也?!薄6Y是天地法則在人類社會的體現,所謂“禮以順天,天之道也?!?《左傳·文公十五年》)等。禮還成為文明與野蠻的界標,古人以禮分夷夏(即野蠻與文明),而不以血族分內外。禮是秩序,禮對社會秩序、上下尊卑關系有嚴格的規范。禮是典章制度,《周官》中的官制設計在古代一直是政府機構的主要藍本。
禮還是日常生活的準則,其根據仁義文行忠信的要求制定的儀軌包羅萬象。禮能讓人區別于動物,例如食禮中的種種規矩。禮也是人與人交往的方式,例如其對稱謂、迎送、儀容、宴飲、書信交往等都有相應的規范。以大類劃分,它包括吉、兇、軍、兵、嘉五禮,以小類劃分,則有數十種,以至于《禮記·中庸》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之說。
為何要學禮重禮呢?《禮記·曲禮》有云:“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辨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聦W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是以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夫唯禽獸無禮,故父子聚麀①。是故圣人作,為禮以教人。使人以有禮,知自別于禽獸。
太上貴德,其次務施報。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故曰:禮者不可不學也。夫禮者,自卑而尊人。雖負販者,必有尊也,而況富貴乎?富貴而知好禮,則不驕不淫;貧賤而知好禮,則志不懾?!?/p>
相關推薦
更多>- 本院職工申請書(實用十二篇)02-28
- 寫給自己的傷感說說(精華42句)02-28
- 大海歌詞(推薦13篇)02-28
- 春節空城的句子(集錦68句)02-28
- 下著雨的情人節祝福語02-28
- 住院藥房實習總結(熱門十二篇)02-28
- 談判禮儀常識系列02-28
- 古代家庭禮儀常識(系列三篇)02-28
- 2025野馬搞笑句子(經典53句)02-28
- 平安試用期轉正工作總結(合集7篇)02-28
- 童年的河作文(匯總六篇)02-28
- 1
重癥醫學科試用期總結
2025-02-26 - 2哥哥溺愛日記02-26
- 3回訪座談發言稿02-22
- 4超市營業員試用期轉正工作計劃02-22
- 5特色勞動實踐活動總結02-21
- 6感人抒情短篇散文作品摘抄02-20
- 7團委工作述職報告鄉鎮02-19
- 8地產策劃試用期總結報告02-17
- 國學禮儀常識(系列三篇)02-28
- 女孩禮儀基本常識01-07
- 通訊禮儀常識(系列11篇)01-17
- 指引手勢禮儀常識(必備4篇)02-25
- 中國接待禮儀常識(合集6篇)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