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式的加減教案
分式的加減教案(精華八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分數加減法》小學數學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分式的加減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體驗加減法運算的樂趣。
2、學習4的加減法。
3、樂意大膽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4、遵守社會行為規則,不做“禁止”的事。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隨音樂《我是汽車小司機》幼兒做開汽車動作入室。
1、教師引導語:"今天鄒老師要開著小汽車搭小朋友去一個好玩的地方。請跟隨我來吧。
2、"瞧瞧,我們來到哪里了?"播放多媒體課件,幼兒觀察畫面,引導幼兒說出:"農場"。教師帶領幼兒參觀農場。
二、學習4的加法。
1、播放課件,帶領幼兒進入馬棚,幼兒觀看動畫,引導幼兒列出相關算式題:1+3=4,教師引導幼兒看算式,交換其中兩個數,得數不會變,還可以怎么列算式?"3+1=4”,教師告訴幼兒,交換前面兩個加數的位置,它的得數不變,這種方法叫加法交換律。
2、播放課件,帶領幼兒繼續往前走,來到奶牛欄,幼兒觀看動畫,引導幼兒列出相關算式題:2+2=4,三、學習4的減法1、播放課件,帶領幼兒來到羊棚,幼兒觀看動畫,并根據動畫寫出相應的算式題:4—1=。
2、播放課件,帶領幼兒前往雞舍,幼兒觀看動畫,并根據動畫寫出相應的算式題:4—2=2。
3、播放課件,帶領幼兒前往豬棚,幼兒觀看動畫,并根據動畫寫出相應的算式題:4—3=1。
四、游戲"給動物喂食",復習4以內的加減運算。
1、播放課件,"因為農場里太多動物了,飼養員實在忙不過來,請我們幫他給動物們喂食,你們愿意么?"請幼兒觀察畫面,并說出有哪些動物需要喂食,它們是吃什么食物的?
2、游戲規則:根據動物要吃的食物,給動物喂食,沒種食物身上都有一道算式題,只要把算式題算出來,可以給所需要的動物喂食了。
五、送動物們回家,復習4的'加減運算。
播放課件,"天晚了,動物們要回家了,我們幫飼養員把動物們送回家吧。"幼兒觀看圖畫,每個動物的家都有一把鎖,動物身上都有一個密碼,只要把動物身上的密碼解開了,動物們就可以回家了。
六、結束活動:
天快黑了,我們也要結束一天的農場生活了,開著我們的小汽車回家吧!
教學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教師以游戲貫穿整個教學過程,讓幼兒在互相啟迪、互動互學中促進幼兒不斷思考,不斷獲得有益經驗,促進其“善”學。(文。章出自教。案網)幼兒的興趣被引發了,他們都爭搶著參加各種游戲,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教學材料,讓幼兒通過實物演示、操作、能形象直觀地理解加減法的含義。教師也積極地參與活動中去,師幼配合得很好,教師能夠根據幼兒的情況及時地調整教學,是整個教學過程通順、流暢?!盁狒[”而不“雜亂”,當時聽課的教師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贊嘆這次活動很成功。
分式的加減教案 篇2
活動目的:
幫助幼兒深入學習各種類型的加減法。
活動材料:
嘟嘟牛和胖胖豬的動物卡片,實際物品卡片如玉米或其他物品,數字卡片。
活動過程:
1、通過故事情境引入:“嘟嘟牛和胖胖豬是好朋友。在冬天到來時,他們買了很多玉米。請兩位幼兒觀察圖卡上小動物對應的位置,確定他們分別買了多少玉米,然后將正確的數字貼在黑板上的表格里。
2、“胖胖豬知道嘟嘟牛最愛吃玉米,于是他送了一些玉米給嘟嘟牛。請幼兒自行取出胖胖豬的玉米,并把玉米放在嘟嘟牛對應的表格里。之后,請另一位幼兒貼上玉米的正確數字。
3、請幼兒數數,嘟嘟?,F在有多少顆玉米,并在對應的位置上貼上正確的數字。
4、請幼兒數數,胖胖豬送給嘟嘟牛玉米之后,他自己還剩下多少顆玉米,將正確的數字填在相應的表格里。
5、請幼兒比較兩個表格,看看誰的玉米更多,多出幾顆?
6、教師總結并指導幼兒進行訓練。
下面是表格:
嘟嘟牛
原有玉米數量
增加后的數字
減少后的數字
嘟嘟牛(胖胖豬)
胖胖豬
原有玉米數量
增加后的數字
減少后的數字
胖胖豬(嘟嘟牛)
另外,延伸游戲:老鼠籠
游戲規則:
1、所有幼兒一起手拉手圍成一個圓圈,然后幾個幼兒假扮老鼠待在圓圈外。
2、圓圈里的.幼兒一起唱兒歌,圓圈外的幼兒(即“老鼠”)則不停地從其他幼兒拉起的手臂下面鉆進和鉆出。當唱到“喀擦一聲抓住你!”時,圓圈里的幼兒齊力將手臂放下、蹲下,使得在“老鼠”中任意一只無法逃脫。
3、請幼兒數一數,現在已經抓住了幾只老鼠,圓圈外還有幾只沒有被抓?
4、被抓到的幼兒可以在圓圈里再扮演“老鼠”,游戲繼續。
這里分享一首兒歌:
老鼠老鼠做惡事,偷吃糧食偷吃米。我們現在做一個老鼠籠,喀嚓一聲把你抓到!
活動結束。
讓我們一起探討,小朋友們。
分式的加減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三個同分母分數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
2.培養學生運用多種方法解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規范書寫的習慣。
重點難點:
掌握三個同分母分數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 口算下列各題。
1/4+2/4
1/5+3/5
2/7+2/7
1/8+3/8
3/9-2/9
7/10-5/10
7/9-4/9
5/6-1/6
2.說一說同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法則。
二、新課講授
1.出示以下例題3。
電視臺少兒頻道各類節目播出時間分配情況圖
2.提出問題,嘗試解決。
(1)問題一:前三類節目共占每天節目播出時間的幾分之幾?
①找出前三類節目所占的分數。(4/151/157/15)
②嘗試計算這三個分數的和。
(2)問題二:其他節目占每天播出時間的幾分之幾?
①想一想:每天播出的總時間用什么數表示?
②求其他節目時間應該怎樣算?
列出算式:1-2/15-12/15
③嘗試計算
算法一:1-2/15-12/15=15-2-12/15=1/15
算法二: 2/15+12/15=2/15+12/15=14/15
1-14/15=1/15
3.歸納同分母分數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
同分母分數連加、連減,要把分子連加、連減,分母不變。
三、課堂作業
完成教材第91~92頁練習二十三的第5~11題。
1.第5題
這是一道利用連加、連減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習題,教師要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分析題中的數量關系,由學生獨立列式解決第(1)(2)題,然后全班反饋,解決第(3)題時,教師讓學生提出問題,只要合理教師都要給予肯定,并讓學生說一說提出的理由和解答的方法。
2.學生獨立完成第6~8題
練習時,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全班反饋。反饋時,讓學生說說自己的.計算方法。
3.第9題
這是一道分數連加、連減的開放型練習,條件和問題同時開放,練習時要讓學生審題,按要求分類,再寫算式。
4.第10題
算式接龍。多讓一些學生起來做游戲。
5.第11題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借線段圖來理解題意。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同分母分數的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并運用這些知識解決了許多生活中簡單的數學問題。
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為學生創設了他們熟悉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并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學習通分母分數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由于學生在上節課已經學習了兩個分母兩個分母相同的分數加減法,因此在教學中將自主探究的權利交給學生,讓他們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過得成功的喜悅。
分式的加減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 理解分數、小數互相轉化的必要性,掌握分數和小數互化計算的方法。
2. 能正確地將簡單的分數化為有限小數,并能在解決實際問題時靈活運用。
3. 通過對規律的猜想、驗證和建立事物相互聯系相互轉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材分析:
本課時是第四單元《分數加減法》中的第四課時,在學習本課時知識前,學生分別認識了分數與小數,也會比較分數的大小與小數的大小,會計算同分母、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而本課的內容則是在這一基礎上的進一步發展。分數與小數的相互轉化是本課時重點。學好這部分內容為今后學習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分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作好準備。
學生分析:
本校的學生大多數都是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嚴重缺失,但幾年來,我們一直抓緊學生的基礎知識教學,使學生在學習知識上有了很好的基礎,又加上學校的教學條件較好,教室內的現代化教學設施齊全,多媒體、實物投影使用方便,為教學的順利進行了很好的保證。經過兩年多的課改實驗,學生思維比較活躍。學生在前面已經學習了小數、分數的大小比較,為分數與小數的比較奠定了基礎。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自主探索
1、在比較中認識互化的必要性
師(課件出示課本情境圖):請觀察圖表,說一說圖的意義。
(在學生說的過程中,板書:林林 0.4 (小時);明明1/4(小時) )
師:請同學們比一比,誰用的時間多一些?
(評析:結合學生身邊發生的事情,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感到面臨的數學問題是生活中的問題,從而產生解決問題的欲望,主動參與探索,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比較時,可以先讓學生估計,然后再精確比較)
生1:我們小組是把小時化成分鐘來比較的。小數化成分數來比較大小的。0.4小時是24分鐘,1/4小時是15分鐘,所以林林用的時間多一些。
生2:我們小組用畫圖的方法來比較的。我畫了10個同樣的小格,0.4 涂4格,而只涂2格半,所以林林用的時間多一些。
生3:我們小組也是用畫圖的方法來比較的。我畫了100個同樣的小格,0.4 能涂40格,而只涂25格,所以林林用的時間多一些。
生4:我們小組把小數化成分數的方法來比較的。0.4是4個1/10,也就是4/10,約分后是2/5,大于1/4,所以林林用的時間多一些。生5:我們小組把分數化成小數的方法來比較的。1/4=1÷4=0.25,0.4>0.25,所以林林用的時間多一些。(評析:有效地利用課堂上即時產生的信息,引導學生,作為進一步學習的資源,培養了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意識,讓學生說說“你最喜歡哪種,為什么?”引導學生從考察時間、考察目的等多種角度考慮問題,既關注了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又提高了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師:你們最喜歡哪種,為什么?
生1:我喜歡分數化成小數那個小組的。因為畫圖太麻煩了,而分數化成小數,直接用分數的分子除以分母就可以了。
生2:我喜歡小數化成分數的那個小組的。分數化小數有的時候除不盡很麻煩,畫圖也很麻煩,比較時間能化成分鐘來比,如果其它單位的還得又一種化法。所以我喜歡把小數化成分數的。
生3:把小數化成分數再比較大小,分母不同的時候還得通分,也很麻煩,還不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p>
師:同學們回答的都很好,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進一步的學習中,常會遇到一些比較分數、小數大小的實際問題和分數、小數的混合運算。為了便于比較和計算,就需要把分數化成小數,或者把小數化成分數。
2、探索分數化小數
師:誰來說一說第5小組是用什么方法把分數化成小數的?
生:用分子除以分母的方法。
師:你是怎么想到用分子除以分母的方法化成小數的?
生:因為分數的分子相當于被除數,而分母相當于除數。
(評析:給予學生適當啟發、引導,幫助學生在自己的'知識系統中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性知識——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根據這個關系用分子除以分母就可以把分數化成小數,從而找到了分數化成小數的另一種方法。)
師:請你把71頁“試一試”第2題這幾個分數化成小數。
(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指導。)
3、探索小數化分數的基本方法
師:老師問一下第4小組的同學,你們是用什么方法把小數化成分數的?
生:我們是根據小數的意義把小數化成分數的。
師:能具體的說一說嗎?
生:0.4是4個十分之一,也就是十分之四,約分后是五分之二。
師:那0.04,0.004呢?
生:0.04是4個百分之一,也就是百分之四,約分后是二十五分之一;0.004是4個千分之一,也就是千分之四約分后是二百五十分之一。
師:說的真不錯,化成分數后,能約分的要約分,一直約分成最簡分數。
師:請觀察化簡前的分數,分母與小數有什么關系?有沒有規律?
(學生分小組討論,匯報。)
生1:小數的位數與分母1后面的零的個數一樣多。
生2:原來有幾位小數,就在1后面寫幾個零作分母。
師:請再觀察分子與小數有什么關系 ?
生:原來的小數去掉小數點后的數作分子,
師:請按照找出來的規律,把課本第71頁“試一試”的第1題做到練習本上。
二、練習提高
1、課本第72頁練一練第1題,分數化小數。
2、判斷是否正確,如果不對,請改正。
3、數學游戲:你說我答:同桌之間一個說分數一個說小數,互相交換著說。
(讓學生熟記一些常用的分數與小數互化的結果)
4、比較各組數的大小。
5、在直線上面的括號里填上適當的分數,在下面的括號里填上適當的小數。
三、延伸
師: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四、實踐活動
在生活中尋找用分數或小數表示的信息。
分式的加減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數加減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正確熟練地計算。
2、在具體情景中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
3、培養學生歸納、概括等思維能力。
4、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增強學生的成功體驗。
教學重點:
解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和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正確進行同分母分數加、法計算。
教具準備:
課件、長(正)方形紙、彩筆。
教學過程:
一、孕伏鋪墊
1、說說什么叫分數,什么叫分數單位?
2、填空:
(1)7/8的分數單位是(),它有()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2)5/9里有()個1/9;()個1/8是7/8。
(3)3個1/4是();4/11是4個()。
二、探究新知
1、剛才大家表現非常出色,現在老師想考考大家的聽力,請聽題:把一張餅平均分成8份,爸爸吃了3/8張餅,媽媽吃了1/8張餅。
(1)你獲得哪些數學信息?(指名說)
(2)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隨機板書。)
①爸爸和媽媽共吃了多少張餅?
②爸爸比媽媽多吃了多少張餅?
③還剩多少張餅?
2、解決問題
(1)要求爸爸和媽媽共吃了多少張餅,想一想,該怎樣列式?(指名說)
3/8+1/8=
(2)你能計算出結果嗎?試試看。先獨立算,再小組合作。激勵有困難的同學借助手中的學具折一折,涂一涂。
(3)師:3/8+1/8的和是4/8,請同學們觀察這個算式,有什么特點?為什么分母沒變?分子是怎樣得到的?(指名說)
(因為3/8、1/8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它們的.分數單位相同,所以可以直接用兩個分子相加,分母不變。)學生邊說教師邊完整板書計算過程。
(4)結合手中的學具,觀察計算結果,還可以用什么分數表示?為什么?()
3、思考:
⑴通過計算上題,想一想分數加法的含義是什么?
4、⑴讓學生試著解答課前提出的其他問題。
⑵反饋,學生說說是怎么想的?
⑶怎樣計算同分母分數的減法?分數減法的含義是什么?(教師適時點撥)
5、⑴觀察這幾個算式,它們有什么共同點?(小組討論)
⑵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怎樣計算?應注意什么問題?
三、鞏固練習
1、P105頁做一做。
2、小麗看一本書,已經看了全書的7/12,還有多少頁沒有看?
3、列式計算。
【設計意圖:給學生進一步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留下了空間,同時也激起了學生進一步自主探索的興趣。】
四、拓展應用
結合生活實際,列舉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例子。(指名說信息提數學問題,大家列式解答。)
【設計意圖:數學從生活中來又回到生活中去,聯系生活實際,列舉用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不僅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而且讓學生進一步感知數學的應用價值?!?/p>
五、課堂評價
1、小結全課: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如果你是老師,你會給大家留什么作業?
2、集體評價:學生自評、互評自己在本課中的表現。
3、教師評價:學生課堂學習情況,有代表性的行為表現等?!驹O計意圖:通過總結評價,幫助學生梳理知識脈絡,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領會學習方法,獲得數學學習經驗?!?/p>
教學反思:
從課堂實施上看,大部分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時,能清晰、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筆有據;在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能運用數學語言合乎邏輯地進行討論與質疑,學生在數學活動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探索計算方法時,讓學生重點探究“為什么這樣算”,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使其處于欲言不能,欲罷不止的亢奮狀態。學生通過合作學習,交流想法,互相借鑒,互相學習從而達成共識。
分式的加減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看三幅實物圖列算式,學習2的加減法,認識加號、減號、等號(理解其含義)。
2、啟發幼兒用一句話表達出一幅圖的圖意,注意用詞正確。
3、學習書寫加減法算式。
活動準備:
教具實物圖。
學具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看三幅圖,學習2的加法。
(1)出示圖一。
“這三幅圖說的是一件什么事,每幅圖用一句話就可以講清楚了。請小朋友仔細看,看完后講給大家聽?!薄跋戎v第一幅,什么地方有誰?”(草地上有一只雞)“再看第二幅圖應該怎么講?(又來了一只雞)把第一、二幅圖連起來講?!薄暗谌l會講?(一共有二只雞)誰會把這三幅圖連起來說?”幼兒個別、集體講述三句話?!拔覀冊鯓影褎偛诺氖掠浵聛砟兀坎莸厣嫌?只雞怎樣表示?又來了1只雞怎樣表示?一共有兩只雞怎樣表示?”幼兒回答老師邊用數字記錄?!坝檬裁捶柋硎居謥砹四兀浚?)用什么符號表示一共有呢?(=)”(指+)“這是什么符號?”(加號)“怎么讀?”(加)(指=號)“這是什么符號?”(等號)“怎么讀?”(等于)(1+1=2)“這算式什么意思?我們一起說說看。”邊指數字、符號邊講述圖意(對應如下):
草地上有1只雞 又來了 1只雞 一共有 兩只雞
1 + 1 = 2
“大家一起把算式讀兩遍?!?/p>
(2)出示圖二。
“這三幅圖說的也是一件事,誰會把每幅圖用一句話說清楚?那用算式怎樣來表示呢?”(1+1=2)
“大家一起把算式讀兩遍。”
2、看三幅圖,學習2的減法。
(1)出示圖三。
“那這三幅圖講的是一件什么事呢?先將第一幅圖(草地上有兩只小兔)?!薄翱纯吹诙鶊D誰會講?”“到底是‘來了’還是‘走了’?你怎么看出來的?”“我們把第一、二幅連起來說一說,再想想第三幅應該怎么說?”“大家把三幅圖兩起來說一遍?!薄罢l會用算式來記錄這件事?”
草地上有兩只小兔 走掉了 1只小兔 還剩 1只小兔
2 — 1 = 1
“這個符號(—),你們認識嗎?叫什么名字?(減號)怎樣讀?(減)這道算式叫做減法算式?!薄按蠹乙黄饋碜x一讀?!?/p>
(2)出示圖四。
“這三幅圖也是說了一件事,你能用三句話把它的.意思說清楚嗎?”“誰會用算式來記錄的?”(2—1=1)“誰來說說這道算式里的每個數字和符號都表示圖上的什么意思呢?”
二、小組活動
1、看圖講述含義,指導幼兒正確列出2的加減算式。
先看著圖用三句話講清楚含義,然后列出算式。
2、看分合式寫數字。
3、依樣填空格。
分式的加減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理解并掌握分式的乘除法法則,能進行簡單的分式乘除法運算,能解決一些與分式乘除有關的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經歷從分數的乘除法運算到分式的乘除法運算的過程,培養學生類比的探究能力,加深對從特殊到一般數學的思想認識。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教學中讓學生在主動探究,合作交流中滲透類比轉化的思想,使學生在學知識的同時感受探索的樂趣和成功的體驗,獲得成就感.
2.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應用數學的意識.
學情分析
從認知狀況來說,學生在此之前對分數乘除法運算比較熟悉,加上對本章第一節分式及其性質學習,抓住初中生具有豐富的想象能力和活躍的思維能力,愛發表見解,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這些心理特征,因此,我認為本節課適合采用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數學學習方式。一方面運用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引入,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由于分式的乘除法法則與分數的乘除法法則類似,以類比的方法得出分式的乘除法則,易于學生理解、接受,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加深理解分式的乘除運算,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但讓學生“學會”還要讓學生“會學”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并掌握分式乘除法法則及應用。
難點:分子分母是多項式的分式的乘除法運算。
教學過程
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活動1
【導入】一、創設情境,導入新知
活動1:提出問題,引入課題
引入:一盒果汁有4/5升,每個杯子可以裝3/10升,則1/3杯果汁有多少升?一盒果汁可以倒滿幾倍?
問題1:一個長方體容器的容積為V,底面的長為a,寬為b,當容器內的水占容積的
時,水高為多少?
問題2:大拖拉機m天耕地a公頃,小拖拉機n天耕地b公頃,大拖拉機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機的工作效率的多少倍?
問題1:求得水的高:
問題2:大拖拉機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機的 倍
教師活動: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分析以上兩式的特點得出它們分別是分式的乘法和除法。
從上面的問題可知,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有時需要進行分式的乘除運算,那么分式的乘除是怎樣運算的呢?這是我們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
學生活動(解決問題):學生動手操作,探究規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設計意圖:從生活中的問題引入,讓學生感受到學習分式乘除運算是生產和生活的實際需要,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p>
活動2【活動】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問題2:以學生為主體,鼓勵學生進行類比探究,讓學生根據分數的乘除法法則類比探究得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則。教師巡視,觀察學生探究的情況,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給以指導。
1.學生獨立完成問題1和問題2的結果。
2.學生通過類比分數的乘除法則,探究分式的乘除法則。
3.小組之間交流結果,并總結規律性的結論。
乘法法則: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積作為積的分子,分母的積作為積的分母。
除法法則: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顛倒位置后,與被除式相乘。
用式子表示為:
【設計意圖:把自主權交給學生,體現了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新理念,遵循“教師主導,學生為主體”原則?!?/p>
活動3【練習】學以致用鞏固新知
(1)運算結果應約分到最簡。
(2)分式除法應:“顛倒相乘”。
(3)運算中,先判斷運算符號,再計算結果。
【設計意圖:例題采取學生自主運用新知識代替單純的教師講授,這是對教學方法的一大膽嘗試。在活動中,使到能正確解題的學生獲得成就感,同時也使還不能完全正確解題的學生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通過學生小組合作,熟練掌握法則,為運用法則行正確計算奠定基礎?!?/p>
師生活動:教師提問,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發現規律,訓練發展學生與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識。在證明過程中體會所運用的歸納、類比數學思想方法;
例2計算:
例2是例1的拓展,也是本節課的難點,學生在獨立完成時,應提醒學生先分解因式后再運用法則進行運算。解題時應注意:
分子、分母為多項式時,先將多項式分解因式,再約分。
【設計意圖:這道例題都主要是為了檢測學生的舉一反三的能力,達到鞏固提高的目的,進一步熟練解題的思路,遵循了鞏固與發展相結合的原則。一是為了訓練法則掌握情況,二是熟練掌握和應用新舊知識的聯系?!?/p>
活動4【練習】學以致用,運用新知
1.練一練
2.試一試3.闖一闖
活動5【講授】歸納與總結
(1)熟練掌握并應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則進行運算;
(2)因式分解在分式乘除法中的靈活應用;
(3)運算結果要最簡;
(4)乘除混合運算統一為乘法運算;
活動6【練習】實際應用
應用練習:一艘船順流航行n公里用了m小時,如果逆流航速是順流航速的p/q,那么這艘船逆流航行t小時走了多少路程?
【設計意圖:強化學生分式乘除法法則的掌握和應用,強化學生對新知的領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活動7【講授】教學反思
1、選取學生熟悉的分數的乘除運算問題,用類比的思想方法學習歸納出分式乘除法的運算法則,學生感到輕松容易的掌握了分式乘除法的運算,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針對本節課內容我設計一系列有梯度的問題,并采取小組合作形式。課堂氣氛活躍,生學習熱情比較高。課堂學習效果較好。
3、學生能力的培養,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強化問題意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敢于獨立思考,敢于探索、敢于質疑的習慣;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的習慣和心里品質;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教會學生在多方面思考問題,多角度解決問題的能力。
存在的問題:
(1)由于部分學生計算能力欠缺,算上還出現問題。在以后的教學中還應加強計算能力的培養。
(2)教學效果還有些欠缺,爭取以后在課堂上讓學生思維活躍,氣氛熱烈,學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進步。知識、能力、情感目標都能達到,讓學生學的輕松,積極性高,當堂問題當堂解決。
分式的加減教案 篇8
學習目標
1、了解分式的概念,會判斷一個代數式是否是分式。
2、能用分式表示簡單問題中數量之間的關系,能解釋簡單分式的實際背景或幾何意義。
3、能分析出一個簡單分式有、無意義的條件。
4、會根據已知條件求分式的值。
學習重點
分式的概念,掌握分式有意義的條件
學習難點
分式有、無意義的條件
教學流程
預習導航
一、創設情境:
京滬鐵路是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縱貫南北的交通大動脈,全長1462km,是我國最繁忙的鐵路干線之一。如果貨運列車的速度為akm/h,快速列車的速度為貨運列車2倍,那么:
(1)貨運列車從北京到上海需要多長時間?
(2)快速列車從北京到上海需要多長時間?
(3)已知從北京到上??焖倭熊嚤蓉涍\列車少用多少時間?
觀察剛才你們所列的式子,它們有什么特點?
這些式子與分數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
合作探究
一、概念探究:
1、列出下列式子:
(1)一塊長方形玻璃板的面積為2㎡,如果寬為am,那么長是
(2)小麗用n元人民幣買了m袋瓜子,那么每袋瓜子的價格是 元。
(3)正n邊形的每個內角為 度。
(4)兩塊面積分別為a公頃、b公頃的棉田,產棉花分別為mkg、nkg。這兩塊棉田平均每公頃產棉花 ______kg。
2、兩個數相除可以把它們的商表示成分數的形式。如果用字母 分別表示分數的分子和分母,那么 可以表示成什么形式呢?
3、思考:
上面所列各式有什么共同特點?
(通過對以上幾個實際問題的研討,學會用 的形式表示實際問題中數量之間的關系,感受把分數推廣到分式的優越性和必要性)
分式的概念:
4、小結分式的概念中應注意的問題.
① 分式是兩個整式相除的商式,其中分子為被除式,分母為除式,分數線起除號的作用;
② 分式的分母中必須含有字母,而分子中可以含有字母,也可以不含字母,這是區別整式的重要依據;
③ 如同分數一樣,在任何情況下,分式的分母的值都不可以為0,否則分式無意義。分式分母不為零是隱含在此分式中而無須注明的`條件。
二、例題分析:
例1 : 試解釋分式 所表示的實際意義
例2:求分式 的值 ①a=3 ②a=—
例3:當取什么值時,分式 (1)沒有意義?(2)有意義?(3)值為零。
三、展示交流:
1、在 ____________中,是整式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分式的有________________;
2、 寫成分式為____________,且當m≠_____時分式有意義;
3、當x_______時,分式 無意義,當x______時,分式的值為1。
4、 若分式 的值為正數,則x的取值應是 ( )
A. , B. C. D. 為任意實數
四、提煉總結:
1、什么叫分式?
2、分式什么時候有意義?怎樣求分式的值
相關推薦
更多>-
天上的街市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天上的街市》優秀教案設計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短焐系慕质小方贪?篇1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詩歌。2、理解詩歌...
-
蘆花蕩教案 《蘆花蕩》被稱為“白洋淀紀事之二”,創作于1944年。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八年級上冊語文《蘆花蕩》教案(精選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蘆花蕩的教案 篇1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感受“老頭子”的愛國之情,老當益壯的氣概。2、體會孫犁小說詩情畫意的語言美。...
- 最新醫院黨建工作總結(精品六篇)02-25
- 攝影團隊口號02-25
- 表示堅毅勇敢的詩經名句02-25
- 最新鐵路工務段述職報告(實用10篇)02-25
- 工程監理考試祝福語(分享65句)02-25
- 2025法院推遲申請書02-25
- 分式的加減教案收藏02-26
- 分式的加減教案匯集02-26
- 學生會部門工作總結02-25
- 腫瘤內科副主任醫師工作總結(合集八篇)02-25
- 走進社區實踐報告(匯集14篇)02-25
- 1
優秀現代小說文學作品摘抄
2025-02-23 - 2貨柜返還申請書02-22
- 3國慶節結婚的賀詞簡短02-22
- 4心跳日記02-21
- 5經濟管理自我鑒定02-21
- 6看HI多米兒讀后感02-18
- 7期末自我評價02-16
- 8秋分古詩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