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職報告之家
自然測量的教案
自然測量的教案(分享6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自然測量》,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自然測量的教案 篇1
活動內容:
學習自然測量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自己的嘗試活動學習自然測量,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并學習記錄的方法。
2、探索用不同長度的量具進行測量,知道量具的長短與測量的結果有關。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探索精神。
活動材料及環境創設:
1、知識準備:課前組織幼兒進行自由探索活動,引導幼兒用筆代替尺子測量教室內的桌椅,自由嘗試測量及記錄的方法。
2、教師用記錄紙、記錄筆、小棒、磁帶。幼兒人手一份動物掛飾(兔、貓、雞、狗等)及測量用具。
幼兒分組材料:吸管棒、筆、小木棒、線、積木、鐵絲、抹布、記錄紙等。
3、將教室布置成“小熊樂園”的環境。(樂園大門、小火車、小熊家等)
設計意圖:
自然測量活動是幼兒較感興趣一項數學活動內容,也是一項操作性很強的活動,幼兒要在一次活動中較為正確地掌握自然測量的方法,并同時知道測量工具與測量結果之間的關系是不太容易的。因此,教師針對這一活動的重難點,本著在活動中培養幼兒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及數學思維能力,設計了活動的教學流程:自由分散探索---集中討論學習---分組操作探索---集中討論歸納。
活動過程:
一、教師以到“小熊樂園”參觀引題,結合自由探索活動小結幼兒嘗試測量活動的結果,引導幼兒學習正確的測量方法。
1、師:小熊請小動物們到“小熊樂園”參觀學習,看看“小熊樂園”是怎么建造的,學會后回到森林里建造自己的樂園。你們聽,小熊樂園的火車來了,讓我們坐著火車去吧!
(幼兒做開火車律動入室)
2、請個別幼兒嘗試用小棒測量大門。
3、教師根據幼兒活動情況小結。示范講解用小棒測量大門的方法及記錄的方法。
4、教師讓小動物學習用筆測量自己坐的積木椅子,教師指導個別能力較差的幼兒。
5、教師提問:你測量的椅子有幾根筆這么長?為什么用一樣的筆測量的結果是不同的?
教師根據幼兒測量結果進行記錄,并引導幼兒發現用同樣的測量工具測量積木,積木越長測量的次數越多,積木越短測量的次數越少。
二、教師指導幼兒在自由分組活動中繼續學習測量的方法,引導幼兒在活動中發現測量用具與測量次數之間的關系。
1、教師介紹分組活動的材料及活動要求。
A組:讓小動物們用吸管棒測量小熊家里的桌椅和床鋪有多長。然后將結果記錄在記錄紙上。B組:請小動物們分別用長短不同的小棒分別測量一下大門的一塊磚有多長,然后將結果記錄在紙上。
C組:小動物們可以自由選擇盤子里的東西作為測量工具,測量小熊火車的一節車廂有多長,你們可以選2、3種工具測量,一邊測一邊想用哪種東西作測量工具比較方便測量。
2、教師交待分組活動的要求。
3、教師組織幼兒分組活動,重點幫助幼兒掌握測量的方法,并引導在B組活動的幼兒思考測量工具與測量次數之間的關系。
三、教師組織幼兒討論交流,引導幼兒發現測量工具與測量次數之間的關系。
1、教師展示A組幼兒的測量結果。
2、教師根據B組幼兒的測量結果引導幼兒發現:為什么一塊磚測量的次數會不同?測量工具與測量次數之間有什么樣的關系?教師引導幼兒發現磚塊時使用的工具長,測量的次數就少,測量的工具短,測量次數就多。
3、教師提問:你選擇了什么測量工具測量火車的車廂,你喜歡用哪種工具進行測量?還有哪些東西可以做為測量工具?
4、師:小動物們測量了“小熊樂園”里的這么多東西,現在知道怎么建造動物樂園了吧,讓我們回到森林里動起手來,建造我們的動物樂園。
幼兒律動出室
四、延伸活動
1、引導幼兒在生活中利用各種不同的工具進行測量活動。
2、尋找哪些工具進行測量更方便。
自然測量的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不同的工具測量同一物體的長度。
2、繼續探索測量單位與測量結果之間的關系。
活動重點:
學習用不同的工具測量物體的長度。
活動難點:
測量單位與測量結果之間的關系。
活動準備:
完整的鉛筆、積木、回形針、橡皮等測量工具(幼兒人手2份)
記錄表格(見活動材料)
活動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景,以故事的方式引入。
1、創設問題情景,引入問題。
師:小朋友,瞧,圖上有誰?它們在干什么?(米老鼠和唐老鴨,它們在比賽跳繩)再看下面一幅圖,想知道它們在說什么嗎?再來看第三幅圖,它們現在在做什么?(在測量跳繩的長度)它們用的測量工具一樣嗎?(不一樣)再看一看最后一幅圖,發生了什么事情呢?(它們在爭論誰的跳繩長。)
2、引導幼兒討論測量長度的工具和方法。
師:請你們也想一想,有什么辦法可以測量跳繩的長度呢?還有其他的辦法嗎?
二、遷移幼兒已有測量長度的經驗。
師:我們中班的時候已經學習過測量長度的方法了,你們還記得嗎?那我請一個小朋友用黑板擦來量一量黑板的長度,你們仔細看他測量的方法對不對。
師:他測量的方法,對嗎?誰愿意來跟大家說一說。并示范一下測量長度的正確方法呢?(找準起點,沿邊線測量,不要偏離邊線,首尾相連,量一下記錄一下。)
三、幼兒嘗試測量,探索測量單位與測量結果之間的關系。
1、幼兒自主選擇兩種不同工具測量桌子的長度。
師:小朋友真能干,都已經掌握測量長度的正確方法了,現在我想請你們每人自己選擇兩個不同的測量工具,分別量一量課桌的長度,并在表格上記錄用每個工具測量的次數和結果,(教師可示范記錄方式)
師:你們剛才用兩種測量工具,測量的結果一樣還是不一樣?請你說一說,你剛才是用哪兩個工具測量的?桌子有幾個XX長?用XX測量時量了幾次?桌子有幾個XX長,用XX量了幾次?(請個別幼兒回答)
師:我們測量的是同一個物體,為什么每個人兩次測量的結果都不一樣呢?是不是我們搞錯了呢?現在我們都用這種工具(積木和回形針)來量一量我們書本的長度,看看結果有什么變化,好嗎?
2、集體選擇兩種同樣的工具測量書本的長度。
師:現在請你們用回形針和積木量一量你的幼兒用書有多長,并像剛才一樣把結果記錄在表格里,好嗎?這次測量結果一樣嗎?幼兒用書有幾個回形針長?用回形針量了幾次?幼兒用書有幾個積木長?用積木量了幾次?
3、引導幼兒討論并小結。
師:我們每次的都是同一個物品,為什么測量的次數和結果不一樣呢?仔細觀察你們的記錄表,你會發現什么?(引導幼兒發現測量工具長,量的次數就少,測量工具短,量的次數就多的道理。)
師:小結,測量工具長,量的次數少,測量工具短,量的數次就多。
自然測量的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實踐學習自然測量,初步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
2、使幼兒知道量具的長短與測量的結果有關,量具越長,測的次數越少,量具越短,測的次數越多。
3、初步培養幼兒互相合作的能力。
4、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5、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活動準備:
1、各種自然測量的工具(筆、積木、筷子、布條、紙條等)
2、記錄測量次數的紙、筆。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我們教室里的每一樣物品有多長嗎?
2、學習自然測量。
(1)幼兒嘗試自由測量,記錄結果。
(2)交流,教師請個別幼兒測量從黑板的一端到另一端,并引導幼兒討論出正確的測量方法:測量時,測量工具要和起點對齊,在測量工具的另一頭用筆做個記號,第二次測量時,要從記號開始接下去量。
(3)教師與一位幼兒合作,再次進行測量,并做好測量次數的記錄,最后說出測量結果。
(3)幼兒自由結伴,選擇測量工具和測量線路進行測量,教師進行觀察,適時進行輔導。
(4)請部分幼兒說一說測量的結果。
3、體驗測量工具的長短與測量結果的關系。
(1)師:“我用兩種不同的測量工具測同一條線路,測出的結果是一樣的嗎?”
(2)請兩位幼兒進行實踐操作,引導幼兒比較測量結果的數目為什么不同,說出用長的工具量出來的次數少,用短的工具量出來的次數多。
4、活動延伸:鼓勵幼兒在區角活動中使用各種不同的測量工具進行測量,比較各種不同的`結果。
活動反思:
《自然測量》活動是幼兒較感興趣的一項數學活動內容,也是一項操作性很強的活動;而且,我為幼兒也準備充分的材料,能做到人手一份。所以,幼兒在活動中主動性及積極性都很強,探索活動中個個都表現地很投入,許多平時比較不愛動手的孩子在此次活動中也顯得活躍多了。幼兒通過多次的自由探索活動,已能掌握比較準確的測量方法了;幼兒在測量中,各項能力也得到了發展,特別是動手能力及探索能力。
自然測量的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用自然物測量桌子等物體,知道測量的正確方法。
2、能表達測量結果,感知測量工具與測量結果的關系。
3、愿意用自然測量的方法解決生活中遇到的簡單問題。
活動準備
1、測量工具:紙條、繩子、小木棍等;
2、相關的PPT課件、記錄表、記錄用的鉛筆等。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動手嘗試
1、電話鈴聲響起,師以“接電話”形式導入,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師:喂,您好!你是喜羊羊呀,你想買跟我們班一樣的桌子,哦,等會兒我量好再告訴你!
2、幼兒討論,自選方法。
師:我們要用什么量?怎么量呢?(老師這里有繩子、紙條還有小木棍,我們用這些工具可以量出桌面的長度嗎?)一起來試試吧!邊量邊想自己是怎么量的。
3、動手嘗試,交流方法。
師:剛才你們是怎么量的?(個別提問,口頭表述)
4、結合幼兒的回答,教師用PPT演示要測量的桌面的長邊。
師:好,剛才小朋友說了很多方法,誰愿意來這里演示一下,你剛才是怎么量的?(幼兒演示)
(二)示范講解,合作測量
1)教師邊示范邊講解正確的測量方法。
師:找準起點,做上記號,移動工具,頭尾相連,不留空白,不能重疊,一直量到終點。數一數有幾個記號。
2)請幼兒兩人一組用小木棍量桌面的長邊,各自記錄在自己的記錄單。
3)個別幼兒演示測量方法,表達測量結果。
師:請紅黃藍綠四隊代表匯報測量結果。用什么工具測量桌面的長邊,結果是多少?
4)師幼共同小結:用同樣的工具測量出來的結果是一樣的。
(三)反復實踐,發現秘密
1)請幼兒選擇另外兩種測量工具量桌面的長邊,并記錄測量結果。
師:如果用不同的工具測量桌面的長邊,結果會怎么樣呢?我們再來試試吧!
2)幼兒操作,記錄結果。
師:剛才我們已經用了其中一種工具進行測量,還剩下兩種工具,請小朋友用這兩種工具分別來測量桌面的長邊,記下結果想想發現什么秘密?
3)分享交流,提升小結。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在總表上記錄,引導幼兒觀察,思考為什么測量結果不一樣?發現什么秘密?
4)師幼小結:工具不同,結果不同,工具長,量的次數少,工具短,量的次數多。
四、經驗遷移,解決問題
1、打電話回復喜羊羊
師:你好,喜羊羊啊!我們小朋友幫你量好了,用三種不同的工具量結果不一樣,我把這三種不同的工具和量的結果都寄給你自己定吧。
師:這樣做出來的桌子會跟我們一樣嗎?為什么?
幼兒:會一樣,因為我們的工具和測量的結果都告訴喜羊羊啦。
2、師:你們真聰明,現在我考考你們,不用自然物和工具,你能很快測量這個教室從門口到對面墻腳的長度嗎?(啟發幼兒用跨步和用手連接等方法)
3、幼兒在游戲中活動自然結束。
自然測量的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自己的嘗試活動,學習自然量,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
2、探索用不同長度的量具,知道量具的長短與測量的結果有關,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1、長度不同的冰棒棍若干,總數與幼兒人數相同。
2、各種長度不同的量具,如小柴幫、紙條、繩子及粉筆。
活動過程
一、第一次嘗試
1、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許多冰棒棍,請你試著用冰棒棍量一量桌子的長邊有多長,量完了數一數桌子的長邊有多少個冰棒棍長度。
2、幼兒嘗試活動,教師指導。
3、請幼兒將測量結果告訴大家。
4、教師和幼兒共同總結測量方法。(量時,冰棒棍的一頭要對齊桌子的邊角,在冰棒棍的另一頭用粉筆畫一條短線作為記號,第二次量時要從記號開始接下去量。)
二、第二次嘗試
1、師:①同樣的桌子你們量的結果怎么會不一樣?
②(引導幼兒觀察冰棒棍的長短)什么樣的冰棒棍量出來的.次數多,什么樣的冰棒棍量出來的次數少。
③請你試著用長度不同的冰棒棍量一量桌子的長邊有多長。
2、請幼兒嘗試操作活動,教師指導
3、請幼兒將測量結果告訴大家。
4、得出結論:冰棒棍越長量出來的次數少,冰棒棍越短量出來的次數多。
三、第三次嘗試
1、師:老師還給小朋友準備了許多長度不同的量具,請你自己選長度不同的量具在同一測量物上進行測量,然后將結果記錄下來。
2、幼兒進行嘗試,教師指導。
3、請幼兒說說測量結果及為什么測量結果數目不同。
四、結束部分
師:小朋友真能干,學會了用正確的測量方法和長度不同的量具進行測量。
自然測量的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了解幼兒園里的樹,萌發對樹木的關愛
2.掌握正確的自然測量方法
3.探索用自然物測量樹干、樹枝、樹葉的不同方法,知道量具的長短與測量的結果有關
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用測量的方法了解幼兒園里的樹,萌發對樹木的關愛
難點:會用不同的“量具”進行正確的測量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教具:示范紙一張,筆1支。學具:每人一張記錄紙,各種測量工具(火柴棍、冰棒棍、筷子、繩子、紙條、布條、毛線等)
教學過程
一、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組織幼兒來到小花園,向小樹問好,親親小樹。
二、學習正確的測量方法(第一次嘗試活動)
1.目測:小樹的樹干有多高呢?(幼兒討論)
2.引出測量:我們用筷子來量一量好嗎?
3.幼兒嘗試測量,老師指導,提醒幼兒在測量時對小樹要有禮貌,小心測量。
4.分享:你是怎么用筷子來測量樹干的?教師簡單小結。
5.幼兒再次用筷子以正確的方法測量,教師進行個別指導,并記錄幼兒測量的結果。
三、探索“量具”長短與測量結果的關系(第二次嘗試活動)
1.幼兒自由取火柴棒、冰棍棒等不同長度的“量具”測量同一棵樹干的高。
2.討論:測量同一棵樹,用怎樣的工具量次數多?用怎樣的工具量次數少?
得出結論:測量同一棵樹,工具越長量的次數越少,工具越短量的.次數越多。
四、自由選擇工具進行測量(第三次嘗試活動)
幼兒自由選擇“量具”為小樹測量,并互相交流測量情況。
教師作個別指導。
延伸活動
用自然測量的方法回活動室測量室內物品。
活動評析
一、設計意圖
本次活動最突出的特點是綜合利用和發揮幼兒園現有環境中的有利因素及其潛在的教育功能,引導幼兒用不同工具測量樹干、樹枝等,激發幼兒展開探索活動,突破了以往同類教學重認知結果輕認知過程的劃一模式,讓幼兒在與環境的交互作用過程中既獲取知識又得到潛移默化的環境情感熏陶。因此,在確定本次活動目標時,以學習用測量的方法了解幼兒園里的樹、萌發對樹木的關愛為重點?;顒右宰尯⒆觽冇H親小樹開始,充分調動幼兒的環境情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通過三次活動嘗試和活動小結引導幼兒逐步掌握自然測量的正確方法以及測量中簡單的數關系。第一次嘗試活動,提供給幼兒一種測量工具,讓幼兒學習正確的測量方法;第二次嘗試活動,提供給幼兒類似但長度不一的測量工具,讓幼兒探索量具長短與測量結果之間的關系;三次嘗試提供給幼兒較為復雜的多種測量工具,讓幼兒自主地去深入測量。
二、效果分析
本次活動結合嘗試教育,滲透環境教育,較好地體現了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以及“在環境中的教育”。材料的提供層次感較強,由淺入深逐步引導幼兒在自主活動中獲得知識經驗,孩子們為自己在每一次嘗試中有所發現而歡欣鼓舞,同時也在不知不覺中讓幼兒對園內的小樹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孩子們在活動中是那么的專注,測量中小心翼翼,生怕傷到小樹,不難看出孩子們對樹木的關愛,也勾畫出了一幅人與植物親密無間的畫面。
相關推薦
更多>-
測量工作述職報告 作為公司的優秀員工,我們一直在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以便可以給公司做出更好的奉獻。為了提高自己與團隊的工作效率,我們現在要動筆寫上一份述職分析報告了。述職報告是指在某一階段的工作進行全面的回顧。那么,述職報告的內容具體要怎樣寫呢?為了讓您在使用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測量工作述職報告集錦6篇...
-
測量述職報告范文 自入職以來,我們一直在努力地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以便把工作做得更好。為了提高自己與團隊的工作效率,我們現在應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寫述職報告了。述職報告是指在某一階段的工作進行全面的回顧。那么一篇好的述職報告要怎么才能寫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測量述職匯報”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尊...
- 傷殘軍人辭職報告(通用15篇)12-31
- 手機店工作總結模板6篇08-17
- 中介部內勤崗工作總結(匯集十篇)12-31
- 大學生畢業實習報告3000字(合集九篇)12-31
- 2024天然氣征收廣播稿(實用12篇)12-31
- 好領導退休祝福語句子(匯編93句)12-31
- 最新工作缺點自我評價(范本2篇)12-31
- 組織公司年終測評工作總結(范文十篇)12-31
- 畢業照拍攝合同(分享13篇)12-31
- 期末復習計劃(精選12篇)12-31
- 1
動物公開課教案
2024-12-30 - 2分類教案12-28
- 3工作辭職報告12-28
- 4入黨思想匯報11-06
- 5大學生思想匯報11-01
- 6緩刑人員思想匯報10-28
- 7社區矯正對象書面報告10-22
- 8第四季度思想匯報10-21
- 自然測量的教案(分享6篇)12-31
- 防溺水安全教案中班教案08-09
- 小學朗讀教案12-28
- 小學完整教案12-28
- 測量個人述職報告(6篇)12-29
- 自然測量的教案(分享6篇)12-31
- 防溺水安全教案中班教案08-09
- 小學朗讀教案12-28
- 小學完整教案12-28
- 測量個人述職報告(6篇)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