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教師述職報告
優質總結:初中英語核心組組長述職匯報其二。
作為公司的員工,我們只有在工作中尋找樂趣,才可以把工作推動到極致。為了落實工作目標,我們現在要好好寫寫我們上一階段的述職報告了。述職報告是指在某一階段的工作進行全面的回顧。那么,述職報告的內容具體要怎樣寫呢?為此,小編從網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優質總結:初中英語核心組組長述職匯報其二》,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吳慧敏
本人本著為初中英語教師服務,提高初中英語教師的教學教研水平的宗旨展開活動,在區初中英語教研員田小群老師的指導下,在中心組的各位老師的積極配合下,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探究了新形式的教研活動
本學期在教研活動方面進行了各種探討,開展了扎實、有效的教研活動,創建了豐富、新穎的教研模式。
1、開展了復習課的探討。初三級的復習課占了很大比例,常規的復習課都是由老師講,學生聽,然后做練習,課堂氣氛比較沉悶?!叭绾紊虾脧土曊n?”這是初三英語教師都關心的問題,本學期,我們在這方面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在天河中學進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學生主體自主專題復習”教學觀摩活動。李晶華老師以"名詞"為專項主題內容,讓學生充當"小老師",以合作交流的方式帶動全班同學復習、歸納語法規律,極大地發揮了學生的潛力,“小老師”和學生的互動非常充分,使來自花都、番禺和區內兄弟學校的教師大開眼界,驚嘆不已。
2、用請進來、帶出去的方式,加強與其他區教師的交流,擴大教師們的視野。在田老師的帶領下,組織了初二的英語教師到花都區聽課、學習和交流;同時也接納了花都、番禺的英語中心組成員和骨干教師參加我區的教研活動。
3、開展分層教研活動。過去的教研活動基本是一刀切,不管是什么樣的學校都聽同樣的內容,同樣的要求,實效性不是很大。對學生,我們講求因材施教,那么對來自不同類別的學校老師,我們也是否應該開展不同層次的教研活動呢?我和田老師達成共識,本學期在初二開展了分層的教研活動。挑選了省一級學校的代表天河中學的老師和來自普通學校代表的泰安學校的教師分別作了教學設計的講座,之后按等級學校和普通學校分開兩組進行討論,由我和陳瑛老師分別主持,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由于教學對象情況相近,大家覺得有共同的話題,因此都暢所欲言,氣氛相當熱烈。會后老師們普遍反映這樣的教研活動有實效,值得參加。
二、開展了學科的課型研究
實施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有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但這一轉變需要一個由“理解—實施—掌握”的過程,教研會以研究英語課型教學為突破口,通過對英語“聽說課型教學”“閱讀課型教學”“鞏固課型教學”“拓展課型教學”的探究與實踐,在“嶺南課題的研究”、“區教學公開課”和“上等級示范課”的活動中不斷滲透和實踐新的教學理念、突出英語課型教學的特點,廣大教師逐步對新的教學理念和課型教學有了比較清楚的認識,對四種課型的理解和把握達到了空前的水準。在聽說課和閱讀課的教學中,教師們能很好將語言教學的基本要求和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有機的結合起來,在堅持語言技能的訓練的同時,能適當、適度地拓展學生的語言能力。
三、開辦了“初三英語周日提高班”
為提高英語“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水平,和田老師一起組織教研會和英語中心組的骨干教師利用周日時間,開展了補課工作。教研會成員高度重視輔導班工作,積極組織骨干教師集體研討、共同備課、選派有經驗、有熱情的教師進行教學。本人負責了輔導班部分輔導資料的編寫和授課工作。輔導班定位明確,面向廣大中下水平的學生,按自自愿原則進行。授課教師根據學生的情況以專題訓練的形式進行輔導,課前做了充分的準備,通過輔導,夯實了學生基礎,促進了整體水平的提高;
四、組織了初中英語能力競賽
本學期初中英語學科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閱讀能力為目標,在基礎年級開展了英語能力競賽。本人在競賽前在人員安排、場地安排等方面配合田老師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使競賽得以順利進行。全區共有13000學生參加初賽,近600人參加決賽,共有184人獲獎。競賽活動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初中英語教學。
五、打造了學科資源建設骨干隊伍。
教研會組建了初中三個年級的資源建設小組,對學科和教材中知識點的教學、課堂教學的配套材料等主題的建構,投放到“天河部落”,既服務了廣大的一線教師,又加深了建設小組成員對教學、對教材的深入研究,提高了他們駕御教材、組織教材的能力,鍛煉和培養了一批業務骨干。本人參與了初二英語資源庫的題庫建立工作,提供了質量較高的配套練習,受到廣大教師的歡迎。
一學期以來,教研會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本人只是其中一員,還存在著很多有待改進的不足之處,我將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完善自己的工作。
xx.1.8
擴展閱讀
2025總結推薦語文組組長述職報告篇二
作為新入職不算太久的員工,我們要虛心學習,爭取做得最好!為了讓下一階段工作開展有序,現在到了我們下筆向領導寫述職報告的時候了。述職報告就是要找出優點以及不足與教訓。那么,述職報告的內容要寫些什么更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2025總結推薦語文組組長述職報告篇二”,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帶著仰慕、帶著美好,我走進了某。感謝某給了我機會,給了我寬容。
都說某是塊沃土,因此我珍惜在某工作的機會,珍惜作為一個某人的榮譽。也常有這樣一種感覺:成為某老師,也是一種幸運,一種職業上的幸運,盡管工作壓力、工作量是前兩個工作單位未嘗體驗到的。
我想,只有踏踏實實地工作才能擁有這珍惜,也只有踏踏實實地工作才能回報這幸運。
工作中,以我的真誠、責任感贏得了同學的喜愛,家長的信任。記得我來某的第一個節日,有的學生給我的賀卡上不僅有自己的祝愿,還有家長寫下的祝福與感謝。也有點偶然吧,來某工作近兩年,換了三個班級。所教時間不長,但分手時,感情都比較深。當四年級同學得知我不教他們時,哭了。此后近半個月,陸續有該班家長、同學通過電話與我聯系。上學期接任六年級班主任后,針對班級中部分同學的實際情況上門家訪,多少次帶著女兒家訪后回到家已是六點多。家中電話也成了熱線。聊以欣慰的是,在暑假期間還接到有的家長的感謝電話。同學、家長的信任讓我感動之余更增添了份責任。
去年暑假前夕,我被任命為年級段語文學科主任,當時真的始料不及,感激學校領導、老師對我的信任、寬容時又戰戰兢兢:學校有才氣、有能力的老師很多,在這人才濟濟的群體中,我行嗎?猶豫無濟于事,我唯此文來源于范文先生網一能面對的就是盡我所能,努力地做。因為做的過程本身也是一種鍛煉,做的經歷本身也是一種財富的積累。珍惜這份信任,珍惜這份經歷。充實、提高自己,與學生、老師、學校共同發展。
任職以來,我關注教學常規,堅持隨堂聽課。聽課節數不少于節。了解本年級段老師的情況,在聽課交流中相互學習。也在聽課、交流中感受到了老師良好的工作狀態。與教導處其他成員組織競賽活動,如說話比賽,作文競賽,朗讀、寫字比賽等。以活動促使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也在活動過程中思考如何有創意地開展這類競賽活動。開展教學研討活動,公開教學時定主題,營造良好的研討氛圍。
在課題研究方面,我參與“綜合實踐活動”這一課題。每學期組織公開教學活動,征集活動案例、論文。感謝課題組老師以積極的心態面對這門課程。上學期周皎皎老師上了一堂《走進非典》成果匯報課,這學期劉婷上了一堂《商品包裝標志》案例課,她倆在這上面花的精力真的讓我很感動。由于課題組老師的努力,多篇論文、案例獲獎或發表。但現在我們面對的是這課程實施中的問題,直面問題,解決問題。進一步完善綜合實踐活動管理,完善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評價的認識與實踐》這一課題研究,以課題推動綜合實踐活動的進展,爭取有所突破。我想,在課題活動中,無功就是有過。
平時,我常常會產生一些想法,但常常僅僅是空想。而有的也僅僅是有想法,不是有思想。因此很遺憾,進某近兩年,只有一篇文章在省級刊物發表,在省“師陶杯”中論文評比中獲得兩次也只是三等獎。
我所做的都是我的份內事。我想,各項工作順利進行,是因為有一個愛崗敬業、以學校大局為重的集體。有給我支持、幫助、鼓勵的校領導與老師。所以,唯有不斷提升自己,并全身心地投入,在發展中追求創新,在務實中追求內涵,在現實中追求理想。
工作讓我逐漸豐富起來。因此我珍惜工作中的每個片段,每個進程。
初中英語說課稿(匯集13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初中英語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初中英語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Is this your pencil》第一課時,P7,P8。
2、在教材中的地位:本課在教材中不可忽視,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預備單元已學過What’s this in English?及其回答,現在進一步用What’s that in English?及其回答,接著用這個句型介紹出本課中的大量詞匯。通過詞匯進而學習Is this /that your pencil?及其肯定、否定回答。在這個過程中充分復習并運用my, your, his, her, 等形容詞性物主代詞。指示代詞this, that及這一句型為第三單元及以后學習一般疑問句打下基礎。并且這一課時的教材在原來的基礎上使學生更明白英語的學習是在相互交流中有趣地進行,聽、說、讀、寫、用就是學習的過程。為學生學習以后的內容打下堅實的心理、方法和知識的基礎。
3、教學目標
⑴知識目標:
通過演示及情景教學法,使用句型What’s this /that in English? It’s a book. 使學生掌握重點詞匯:pen, pencil, pencilcase, pencil sharpener, book, eraser,ruler, backpack, dictionary等,并且學會對物品的所屬進行提問、回答,在問答中會熟練運用my, your, his, her等形容詞性物主代詞,即:Is this/thatmy/your/his/her pen? Yes, it is. / No, it isn’t.
⑵能力目標:
a: 通過情景對話、游戲及題目的訓練,使學生學會根據場景就學習用品詢問物主,并正確運用對應的英語表達方式。
b: 通過聽力及上下文來培養學生基本的邏輯思維能力及聽音辨詞的基本功。
⑶情感目標:
a: 教學的過程是老師與學生及學生與學生的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在參與、表演、運用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b: 結合物體學習單詞和句型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視覺美感。
c: 通過詢問、辨認物主,倡導學生要保管好自己的學習用品。
4、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詞匯和句型:
a: 重點詞匯:pen, pencil, pencil case, pencil sharpener, book, eraser, ruler,backpack, dictionary, that等。
b: 重點句型:
What’s this /that in English?
It’s a pencil. / It’s an eraser.
Isthis/that my/your/his/her pen?
Yes,it is. / No, it isn’t.
難點:進一步運用my, your, his, her等形容詞性物主代詞,明確this/that 這兩個指示代詞的用法。
二、說教法
在教學中,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勇于開口、大膽表演,培養學生獲得新知識及口語、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為此,主要采用情景演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分組合作、多媒體輔助教學等方法,充分體現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三、說學法
指導學生轉變學習方式,既要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鍛煉口語、聽力,又提倡合作與交流來共同運用新知識進行語言表達,即自主探究式,促進學生創新意識的形成與聽、說、讀、寫、用能力的培養。
四、說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這節課為了方便、實用起見,課前準備好26個字母的卡片及鋼筆、鉛筆、鉛筆盒、卷筆刀、書、橡皮擦、尺子、詞典、背包(掛在墻上)等物體,使學生覺得自然有趣。
1、復習
為了突出本課的重點,突破難點,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復習分作兩項:
a: 姓名每個人都很熟悉,每個同學又都會說,所以首先通過問答姓名,讓學生在復習中運用my, your, his, her等形容詞性物主代詞。首先對個別同學進行提問:What’s your English name, please?
該同學回答:My name’s Gina.
轉而問另一名同學:What’s her English name?
該同學回答:Her name is Gina.
然后用同樣的方法引出:His name is Tom.
接著把這些問答進行于教師與小組之間,小組與小組之間,教師與全體同學之間,這樣每個同學都敢于開口,都有機會開口,而且能自然地運用my, your, his, her等詞了。
b: 通過幾個單元的學習,學生對26個字母是再熟悉不過了。所以復習的第二項就是運用字母卡為新內容作準備,具體是:
舉起一個字母卡放在胸前,問某同學:What’s this in English?
同學回答:It’s “A”.
接著用這個動作再問幾個字母,然后手遠遠地舉起一個字母卡,問:
What’s that in English?
同學回答:It’s “B”.
然后用舉在胸前和舉在遠處這兩個動作繼續向個別、小組或全體同學問:“What’s this/that in English?”學生們初步理解了“this”與“that”的區別了。問完之后,順勢向同學們提議為老師唱“ABC Song”,這樣不單復習了舊知,還活躍了課堂氣氛。
設計意圖:基于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遵循語言學習的規律,創造條件讓學生對他們感興趣的問題用英語進行表達,使他們有學好英語的信心。
2、學習新詞:
舉起課前準備好的物品,向同學們提問或自問自答:
What’s this / that in English? It’s a book.
注意用“this”時,把物體舉在胸前,用“that”時,物體舉在遠處或放在遠處,背包體積大,干脆掛在墻上,那么用手指著背包使用“What’s that in English?”時,學生們是再明白不過的了。
用這樣的方法一直教授完重點詞匯,并注意和不定冠詞連用,邊教邊讀 (a) pen, (a) pencil, (a) pencil case, (a) pencil sharpener, (a)book, (a) ruler, (an) eraser, (a) backpack, (a) dictionary。然后把這些單詞投影出來,重點教讀、練習。
設計意圖:把詞匯融于句型進行情景教學,意在培養學生在生活中接觸英語時,樂于探究其含義并嘗試模仿的能力。
3、學習新句型:
手拿物品介紹:This is my book.
然后問同學:Is this my book?
引導學生回答:Yes, it is.
手指某個男生接著問:Is this his book?
引導學生回答:No, it isn’t. It’syour book.
然后再介紹幾個物品:This is his dictionary.
Thatis her pencil.
進行如下問答:Is this my dictionary?
No,it isn’t . It’s his dictionary.
Isthis his dictionary?
Yes,it is.
Isthat his pencil?
No,it isn’t. It’s her pencil.
Isthat her pencil?
Yes,it is.
再要求學生兩人合作或者小組與小組合作手拿物品相互進行問答,練習過后進行表演。兩人合作到教室前面進行表演,小組與小組合作只需兩組的同學分別站起來,通過這些練習表演,學生們對新詞匯、新句型不只是了解,而且會說,會運用了。并且使他們深深體會到:我也能使用英語進行表演交流了。那么一種喜悅與成就感就油然而生,對“我能學好英語”也充滿了堅定的信心。
設計意圖:依據教學內容創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學生通過思考、討論、交流與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感受成功的愉快。
4、運用、鞏固新知識
經過詞匯和句型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本課的重點、難點知識?,F在通過課本P7,P8的筆試、聽力訓練,對新知識進行運用、鞏固,并跟著磁帶反復讀,培養語感。
設計意圖:利用教材進一步鍛煉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
5、游戲
游戲能促使學生根據場景運用所學語言進行交流,并能增加趣味性,活躍課堂氣氛,具體方法:
叫幾個同學起來,其余的人把眼睛閉上,這幾個同學把自己的幾個物品放進一個盒子里,然后宣布:睜開眼睛,這個盒子里有這幾個同學的東西,當你從中拿出一個時,就要通過問他們問題尋找物體的主人。
問題:Isthis / that your / his / her pen?
回答:Yes,it is. / No, it isn’t.
每個人最多只能問三個問題,問得好,尋找到了主人要給予獎勵。
設計意圖: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設置盡量真實的語言情景,使學生能夠在活動中使用英語,通過實踐活動來促進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
6、練習
練習是緊扣本課的內容進行選擇或判斷,培養他們運用知識的能力(見投影),并且以兩組競賽的方式進行,促使他們有競爭意識,積極動腦、主動參與、敢于表現。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運用觀察、發現、歸納和實踐等方法,學習語言知識,感悟語言功能。
7、結束
讓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以“Good morning to you!”的歌聲歡送老師,結束本課。
初中英語說課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這是第六單元的第一課時的內容,中心話題圍繞Talk about personal traits and compare people這個題材開展多種教學活動,本節課是本單元的重點,通過聽、說、讀、寫來培養同學們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通過有限的課堂實踐活動,能準確地用英語在交際中運用本單元的話題對自己與他人進行描述,作出比較并進行判斷。
并讓同學們能在做中學。通過聽、說、讀、寫來學習比較等級,加深對比較等級的語法現象的理解和運用,培養同學們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能初步運用這一語言結構進交談,為后面 Section B 的學習打下基礎,在本單元中起著承上啟下的用。
通過本課時的學習,能培養同學間的友好相處,規范自己的行為,同時能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激發他們對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在接近生活常態的交際中能樂于模仿,敢于開口,積極參與,主動請教。在此之前,同學們已掌握部分形容詞的用法。所以,這些對同學們來說并不難,同學們很容易掌握。
二、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目標:
目標詞匯:outgoing , more , than , calm , wild , athletic , twin ,tall , short , thin .
目標語言:Is that Sam? No, that’s Tom. He has shorter hair than Sam.
Is Tom smarter than Tim ? He’s calmer than Sam.
(2)語言技能:能對人物的外表進行描繪,個性進行比較,能在日常生活中恰當理解和運用本單元的話題對自己與他人進行描述,作出比較并進行判斷
(3)情感目標:體會英語學習的樂趣,做到在"用中學,在學中用"
(4)能力目標:培養同學們自學能力,閱讀能力,提高聽的能力,鍛煉同學們交際能力與他人合作的能力提高同學們聽、說、讀、寫及知識自學的綜合能力。
(5)德育目標:教育同學們關注自己和身邊的人。
確立教學目標的依據:根據英語教學大綱規定,通過聽、說、讀、寫的訓練,使同學們獲得英語基礎知識和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為進一步學習打好初步的基礎。此外,根據我國國情和外語教學大綱的要求,現階段外語教學的素質教育主要包括思想素質教育、目的語素質教育、潛在外語能力的培養、非智力因素的培養等四方面。
三、重點與難點
Important points :形容詞比較級的用法
Is that Sam? No, that’s Tom. He has shorter hair than Sam.
He’s calmer than Sam.
主語(sb / sth)+ be +形容詞比較級 + than +…
Difficult points:形容詞比較級的構成: the comparatives with –er/ier and more
四、同學們學情分析
我們教學的對象是初二同學們(以中等生為主),他們學習英語有較強的記憶力和模仿能力,有待培養知識的擴展運用能力,有較強的求知欲和表現欲,但部分同學們不自信,羞于表現,但又希望能得到他人的肯定。因此我盡量設計一些活動讓他們廣泛參與,有更多的機會來說英語,減少他們的恐懼感,缺少豐富的語言基礎,對某些任務的完成有一定的難度,通過同學們間的合作學習,降低他們的學習難度,使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同時在閱讀和書面表達中加以落實,提高他們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使各層次的同學們都有所收獲。
五、教學策略
1、興趣活動策略:采用游戲、唱歌、競賽、合作等多種活動方式采用對話、表演、競賽的學習策略,利用教學圖片、制作課件等來展開課堂教學
2、開放性教學策略:開發課程資源,拓展學用渠道
3、采用"任務型"教學方法;情景教學法、交際教學法
4、 注重評價方式和鼓勵措施。
5、教法分析:啟發式教學、任務型教學、情景教學
學法分析 :課前預習法、觀察發現法、知識遷移法
六、教學手段:recorder powerpoint
主要以多媒體輔助教學,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增加了直觀性和趣味性,加大了課堂密度,提高了教學效果。
七、教學程序:
1、Step1:Greeting and lead-in
采用興趣型的教學策略用簡單易學的英語歌曲,調動起全班同學們的學習熱情。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提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同學們保持一種積極的學習狀態,或循序漸進地導入所學的內容,同時也能給自己適當的減壓。
2. Step2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利用多媒體逐步出現6組圖,分別是引導同學們說出新單詞)設計目的:同學們是任務的主體,讓同學們通過課前任務自主學習新單詞,讓同學們做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同時單詞融入句型來學習,培養同學們在語境中理解、識記單詞。
3.step3 practice
task1.運用聽力(1a,2a,2b)pairwork (1c,2c)role---playing(3a)等口語練習活動,充分培養同學們學習目標英語的語感。
1.Tom’s ______than Sam.
2.Tina is ______than Tara. She’s also______.
3. Pedro’s ______than Paul. And Paul’s _____ than Pedro.
設計思路:這部分我們采用了任務型的教學策略,在同學們進行了反復的操練后,讓他們思考形容詞比較級的構成、形容詞比較級的用法,并做出了歸納(比較級規則變化口訣)
鍛煉了同學們的思考能力,在接受任務,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對句型的掌握更為深入,透徹,從而突破了這個重難點。
Task2 Make sentences as more as you can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s
設計思路:
反復操練是記憶的一個重要方法,通過練習句型來強化鞏固單詞,從而能更好地掌握和使用句型。采取比賽的形式,提高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意識,適當引入競爭教學,使同學們在激烈、快樂的競爭氛圍中,鞏固了重難點。
Task3 Say something about your past and now.
(始終圍繞主話題開展活動, 既"鞏固新知",使同學們通過活動的方式進一步熟悉新的單詞又增進了相互間的了解。任務具有趣味性,拓展性和挑戰性,自己的創造力,審美觀,藝術和感覺整個學習過程充滿了靈感和智慧。把課堂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使所學的語言知識更有用武之地。
4、歸納總結
本課除了板書所呈現的重點內容外,又把比較級構成濃縮成口訣形式,巧妙地總結本課重點、難點,同學們又通過動聽的節奏,進一步鞏固,加強對本課內容的理解和運用。
5、sing the song:The more we get together , together, together
(歌曲形式引起同學們極大的學習興趣)
Homework
Write a short passage about things that are the same and different between you and your friend .
初中英語說課稿 篇3
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為外研版初二英語上第七模塊第一單元。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方法、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教學步驟六個方面進行闡述。
教材分析:
1.本模塊以感覺與印象為中心話題,內容分為兩部分:對話——主要以表感覺和知覺的系動詞的用法為主,表達對食物或事物的感覺評論;閱讀課文——Sally一封信,對英國女孩Sally印象進行了描述。學會表達It/sth smells/tastes/feels/looks/sounds…并在此基礎上學會一些描述人長相和性格的表達方式,包括句式和一些形容詞。本課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易于引發學生運用簡單的英語進行交際和交流。這些內容都很符合這一年齡段的學生的興趣。在學習活動中,學生通過交換對某些事物或某人的描述及看法,促進學生之間和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增進情誼。
2.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第七模塊的第一節課。這本教材的第一課以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為主,兼顧讀寫,并包括詞匯,語法,語音的學習活動。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到表感覺和知覺的系動詞。在本課中要讓學生初步感知系動詞的用法,我就用孩子們身邊的人或物讓學生們通過看,聽,嘗,聞,感覺來切身的感知這些系動詞,使學生能夠運用系動詞來表達自己的感受。教材安排了許多聽,說,讀,寫的任務活動,我將靈活運用這些活動,將其中的一些活動進行變化或整合,如我將Activity1和Activity2順序顛倒一下,先讓學生看圖或實物說句子,在做聽力部分。
學情分析
1.初中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較低,形象思維能力強,但注意力容易分散。本課擬以故事、實物、圖片,猜謎語等形式展示,并配以豐富的色彩,從而增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根據教育心理學,如果學生對于一件事物有極大的興趣,他們就會排除主觀和客觀的種種消極因素,盡量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識的學習中去。
2.初二上學期的學生經過一年多的學習,有了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能力,正逐漸向讀、寫過渡,同時,學生們對英語學習還保持著較濃厚的興趣。經過一年的新課程理念的熏陶及實踐,有了初步的自主、合作、探究、實驗的能力。
3.本單元學情剖析:本單元的主題是談論感覺與印象,可以采用活動教學法和Role playing的學習策略,學習新詞匯,掌握重點句型,同時能比較好地運用到實踐中,解決類似問題。做到既能鞏固所學知識,又能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綜合運用語言能力。
教學方法:
1、任務型語言教學法
在教師精心設計的各種“任務”中,學生能夠不斷地獲得知識或得出結論,從注重語言本身轉變為注重語言習得。從而獲得語言運用的'能力而不是僅僅掌握現成的語言知識點。隨著“任務”的不斷深化,整個語言學習的過程會越來越自動化和自主化。在本課的任務型語言教學中,我將依據課程的總體目標并結合教學內容,創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任務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使學生通過觀察、思考、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在一種自然、真實或模擬真實的情境中體會語言、掌握語言的應用。
2、 情景交際法
課堂教學以情景交際教學法為主,盡量給學生以足夠的聽、說、讀的機會,聯系課文實際,創設情景,引入討論主題,在交際中學英語。情景的設計注意銜接的自然性,主題的設計強調知識的漸進性和討論的可行性,并注意情感體驗和概括、推理思維的培養
3、 多媒體輔助
將本課所需要的錄音、圖片、文字、和音樂制成課件,使抽象的語言變得直觀,為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創設情景,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和人機互動的多向交流。
學法指導
1、學習方法的指導
培養學生觀察力,想象力,記憶力以及思維能力。用生動的課件調動學生的感官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
2、學習積極性的調動
我在教學過程中創造一種開放的,和諧的,積極互動的語言氛圍,把課堂變成有聲有色的舞臺,讓學生在樂中學。
3、學習能力的培養
通過連貫的聽說讀寫,游戲,競賽等,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
4、學習策略的指導
本節課將在課堂活動中把學生分成四人小組的學習小組,讓他們圍繞著課堂任務分工合作,在活動中相互探討、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從而獲得知識、技能和情感體驗,發展他們的能力。我讓學生觀察課件畫面,回答問題,讓學生學會使用認知策略;讓學生表演對話,實現交際策略;引導學生交際,主動練習和實踐,是調控策略的體現。充分利用多媒體,錄音,卡片等是資源策略。
教學目標:
基于對教材的分析,同時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應用英語能力,推進探究、合作和自主學習,我將本節課的三維目標及重難點確定如下:
知識與能力:
1、聽,讀懂含有系動詞的句子和對話。
2、能夠正確朗讀系表結構的句子。
3、會運用含有系動詞的句子來表達自己的感覺。
過程與方法:
圍繞話題進行聽,說和討論,并會和同伴交流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閱讀他人的自我描述,更好地理解別人,從而更好的懂得關心別人。
重點:學習表感覺和知覺的系動詞,學會一些描述人長相和性格的表達方式。句式:sb/sth feels/smells/sounds/looks/tastes…
難點: link verb + adj, What’s she like?與 What does she look like?的區別
教學步驟
Stept1 Warming up 1. Listening to a song . Listen to an English song Jingle Bells, let the students do the action while they are listening. 歌曲欣賞,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導入新課,為學生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 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為學習新課打下伏筆。
2Games:Play a game :touch your nose .Call one student to the front ,say “touch your nose /hand /eye/ear/mouth”.Then let the other students do。通過游戲的方式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興趣,并鞏固這些感覺器官的名稱,為以下的感官系動詞打下基礎。全感官的參與使記憶更加順暢。這樣的活動能使學生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中學習和掌握知識。
Step2 presentation
1、教師: Do you like this music? I like it very much .it sounds lively .And I feel very happy .Do your feel happy ?
學生: Yes ,I do .
It sounds lively.
同樣方法用糖果、毛巾、醋、班中的學生來練習,It feels /tastes/smells…….The boy looks ……
由上一環節自然過渡到新課的學習,讓學生根據實物和身邊的人來親自體驗系動詞的用法。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感知新知識;保持學習新知識的興趣。
2、Practicing look at some pictures of activity 1,Let Ss say some sentences.Then do activity 2,Match the sentences with the pictures.。這樣讓學生根據上一環節進一步練習。
3、Listening. Play the tape of 1b twice for Ss to listen and follow. Then get them to number the pictures . 本環節是教材安排的任務型聽力活動,目的是讓學生在聽音時抓住關鍵詞,培養學生邊聽邊做筆記的學習策略。
4鞏固練習
Look at some pictures .and say A: The chocolate cookies taste delicious.
B: The sweater feels soft and comfortable .The jeans feel tight .
C The cheese doesn’t smell fresh.
D: They look strong. Zhang Baizhi looks pretty and smart .
利用課件中的圖片,使抽象的語言變得直觀,為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創設情景,
Step3 listen and read
1、整體聽一遍,回答問題。從整體上感知全文
2、再聽一遍,注意生詞及含有系動詞的句式
3、語法展示link verb +adj 及Everyday English
4、讀課文
5、Group work :四人一小組,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讀課文。然后找兩組讀對話,注意表情
6、Do activity 5 .Complete the sentences .小組內討論的形式
讓學生在小組中交流、合作。易于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在活動中他們一定會努力表現自己,做到最好。把任務活動放在小組中進行,還可以解決“大班”難于操練的難題,學生在小組中有更多的時間來運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
Step4 pair work。 Ask Ss to make dialogues in pairs activity4. According to the sentence patterns in activity2. Get several pairs to act out their dialogues.在教學上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通過不同的活動讓學生感知、操練語言,為下一步活動做好鋪墊。
Step5 pronunciation and speaking
l Play the tape of activity7 twice for Ss to listen and follow. 讓學生能夠正確朗讀系表結構的句子。
1、Do activity6 ,豐富學生形容食物和人的詞匯,以便在對話中運用自如。
Homework : 1.Do activity8 . Work in pairs ask and answer why you like or don’t like them.
2、Read the dialogue in groups .Then act out the dialogue .
由于教材中的環節較多,在一節課中要全部完成不大可能,因此我將最后一個環節作為作業,將課堂小組活動延伸的課外。
初中英語說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第50課以詳實準確的數據圍繞本單元的中心話題----當代人類最關注的人口問題,對學生進行深刻的人口教育,不僅在本單元占據主導地位也是訓練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良好素材。根據新課標對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尤其對學生口語及閱讀能力的要求不斷提高,以及我校要突出英語優勢打造楓葉品牌的實際情況,我將本課設計為一堂口語閱讀課。
(二)教學目標的確立和依據
為不僅要完成正常的教學任務,還要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熟練掌握數詞的表達法。
2、能力目標:
a.有效提高閱讀速度和理解材料的準確度
b.能自如表達本課重點話題人口增長問題。
c.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并展開豐富地想象力流暢地表達其他相關內容。
3、情感目標:
通過一些有力地事實、數據和圖片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到人口問題的嚴重性,使他們意識到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愛護我們的家園人人有責!
(三)重點和難點
1、重點:根據新課程標準對閱讀能力的要求,我確定本課重點為提高學生快速閱讀的水平。我采用英語趣味i教學法,采取圖片導入、方法解析和逐步檢驗的方法使其掌握快速閱讀的技巧。
2、難點:口語水平的提高。我班的學生都來自公立學校,長期以來,傳統的外語教學注重書本知識的講授,忽視交際能力的培養使許多學生不敢開口、羞于在人前表達因而口語薄弱。我通過創設引人入勝的情境和師生共同討論、記者采訪專家等新穎方式,以及不斷鼓勵的方法突破難點。
二、教學環節的設計
學生具有無限的潛力,需要教師適時、適當地引導。本節課中我尤其側重訓練學生通過合作探索來獲取知識的過程,并注重改變學生以往的學習方式,通過設計有效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始終處于主動尋求知識去學習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狀態。我充分放手讓學生發揮其主體地位使其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本節課我講解的時間不超過五分鐘。
國家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要由過去只注重知識的傳授結果向注重知識發展及知識的傳授過程而轉換。課前我給學生布置預習作業,讓他們查找相關的資料,學生在預習中就接觸大量的信息,他們必須具有相應的選擇能力和重組知識,構建知識網絡的能力,這恰恰正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三、教學程序
1、課前對話:
師生問候之后,讓學生兩人一組圍繞數字進行自由對話。每天3-5分鐘口語練習時為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新課標指出口語是在人與人交流時即興脫口而出的,會話雙方都必須對聽到的語言快速做出反應,才能使談話繼續。同時由于口語具有很強的交互性,合作學習的成效對口語水平的提高至關重要。這些都要求為學生的口語學習創造必要的條件,提供良好的訓練。
兩人一組是為每個學生都有足夠的機會去說,而數字的表達法是本單元的知識要點,我可以提示學生討論一些世界之最,如珠穆朗瑪峰的高度、亞馬遜河的長度、馬里亞納海溝的深度、南極冰川的后度、中國人口的總數、伊拉克戰爭的時間等等,這些既豐富學生的知識,又達到對數字表達法的鞏固。
給學生展示這樣兩幅圖片:
一個平衡的杠桿上,一些人在左,我們的地球在右;第二張圖上左邊新增的人使杠桿不再平衡。之后問學生:看這兩幅圖,你會想到什么?又是什么引發這個問題?學生會表達一些自己的見解,這時不論他們的見解是否正確都要給與鼓勵和表揚,然后問學生:是否知道每一天每小時每分鐘每秒鐘全世界會新增加多少人口?學生會很有探究答案的欲望,這時很自然地讓學生打開書去閱讀50課的文章STANGDING ROOM ONLY 并找出我給出的這張表格的答案。由于本課是以大量數據為主反映人口問題的,因此如果學生能順利完成此表,那么全文的重點內容就迎刃而解。而且我認為采用圖片導入法遠比直接讓學生翻書閱讀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其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獲取知識。
2、拓展與鞏固
通過講解我指導學生快速閱讀的方法,如猜詞悟意法、略讀掃讀法、找中心句和關鍵詞等方法,之后要檢驗一下學生是否掌握此方法,于是我問學生世界人口的持續增長會引發那些嚴重問題呢?在學生發表一些個人看法后為,我再給學生一篇文章進行快速閱讀,這也是本節課的課堂檢測,我會當堂進行面批面改。然后對于這篇關于人口急速增長帶來的一些后果的文章,我讓學生來進行講解,這樣可以解學生的閱讀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3.合作與發展
接下來我會通過多媒體展示給學生一組關于由于人口太多而導致資源匱乏、污染嚴重、食品短缺、空間擁擠等的圖片,看著這些圖片問學生:你們對哪一方面感觸最深?你還想到其他那些方面?想不想解其他同學的想法?又想不想知道在座老師們的看法?以這種方式充分把學生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后將其分成6個小組,先組內討論發表個人見解然后鼓勵他們去采訪在場聽課的英語老師。這樣設計的目的是
(1)先讓學生自行討論可以避免受教師的想法所局限沒有自己的見解。
(2)采訪老師既可以讓學生能夠用英語去實際交流,達到學以致用。有可以讓學生從英語教師那里獲得更多信息和掌握更多的英語表達方式(事實上,有些表達如果讓他們完全國獨立進行是有些難度的),有由于這樣的學習方式平時機會不多,因此會讓學生感到很新鮮很有趣味性,在與老師交流時也會讓學生產生成就感。
(3)我認為學生合作精神的培養尤為重要,學生通過這一環節既能夠有自主學習的機會有鍛煉與他人的合作,并在探索中有其個性思維發散的空間。
4、交流與分享
讓學生推選各組代表組成專家團坐在教室前,選一名同學以記者的身份采訪"專家們",使其把個小組的討論結果與大家交流共享,其小組成員可以作為后援團補充些觀點,這樣既可以使口語較好的同學有更多的機會展示起到拔高作用,又可以讓口語較弱的學生也有參與的機會并能向他人學習。最后按事實豐富、語言準確、表述清晰程度評出最權威專家和最積極后援團,通過這種方式可讓學生有很強的集體榮譽感。
5、最后一個環節是作業
當學生慷慨激昂地探討完這些現狀后,我會問他們,面對這種現狀,我們能做些什么呢?以此為題寫一篇作文。我布置這項作業的依據是新課標的要求。新課標指出:寫作需有明確的動機和積極的態度,寫作的題目應結合學生的實際需要,是他們具有寫作的愿望這樣他們才能與寫作才能重返自己的思維能力,而不是為應付教師而做的作業。
6、本節課教學效果的預測
100%的學生能夠積極參與教學,90%的學生能流利的表達自己的思想,并通過課下的反饋解學生對本課的掌握情況
初中英語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1. 本單元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動詞的一般過去時是英語五種基本時態中最常用的時態之一,而本單元是Go for it!教材中第一次正式接觸一般過去時,通過學習,讓學生在基本掌握動詞現在進行時和一般現在時的基礎上,跨入一個新的認知領域,即對過去活動的表達。因此,本單元教材在整個七年級下期乃至整個初中階段,都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
2. 教學目標的確立及其依據。
本單元的整體語言目標,即Language Goal, 是“談論最近的過去所發生的事情(Talk about recent past events)”。教材的安排也是通過聽說讀寫各種活動,使學生學會如何談論過去(教材中體現為“上個周末)發生的事情。本課時作為本單元的第一課時,學生對過去時的概念幾乎一無所知,他們即使在表達現在的概念時,對已經學過的一般現在時和現在進行時也常常搞混。因此,本節課需要對常用動詞的一般現在時作一定的復習,在此基礎上引出一般過去時,通過聽、說和寫的'訓練逐步領會其用法。本課時教學目標確定為:
(1)知識與技能
A.初步領會一般過去時的概念及構成;
B.基本掌握play, clean, watch等規則動詞和do, go, be等不規則動詞的過去時的用法;
C.學會運用How was your weekend?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兩個特殊疑問句及其回答。
(2)過程與方法
要求學生通過歸納和對比一般現在時態用法的基礎上,通過課堂所設置的聽、說、寫的訓練,逐漸領會一般過去時的用法。
(3)情感目標
通過談論學生所喜愛的周末活動,以及對自己和同伴的周末活動進行評價,引導學生在業余時間積極參加有益于身心健康和學習的活動。
3. 重點、難點和關鍵點的確立及其依據。
一般過去時態是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掌握的重要時態之一,本課是該項語法教學的第一課,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語言輸入,為以后的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由于英漢兩種語言在動詞表達上的差異,學生往往對一般過去時的結構不太敏感,對動詞各種形式產生混淆,因此,“一般過去時的基本結構和用法”既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又是本課教學的難點。因此,正確理解一般過去時的概念是掌握其用法的關鍵,對本課教學的成敗起著決定性作用。
二、說教法
教法的選擇是課堂教學成敗的關鍵。本堂課重在通過聽、說和寫的訓練使學生逐步領會一般過去時的用法,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因此選擇使用交際教學法。在具體教學中以情景教學為主,活動教學為輔,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和電化教學手段創設情景,利用投影儀、錄音機等輔助設備,培養學生直接用英語理解、表達和思維的能力。在具體教學過程中貫徹交際教學原則,采用3P教學模式,組織各種課堂活動,培養和強化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三、說學法及學法指導
在本課教學過程中, 指導學生學習使用比較歸納(一般現在時和一般過去時的用法)、分析概括規律(一般過去時構成)、分類記憶(規則與不規則動詞的過去式的構成)等方法。本課教學中要培養學生觀察力、記憶力、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的能力(與同伴合作完成任務)等。合理調動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把學習方法傳授給學生,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學習水平。
四、說教學程序
本節課采用3P教學模式。
第一步:呈現(Presentation)
通過復習導入新課,為新課學習做好心理準備和知識準備。例如,通過提問What do you often do on weekends? 復習play, do, clean, go, visit等動詞的一般現在時;通過復習句型How’s it going?組織學生進行問答練習,來復習Great! Pretty good. Not bad!等表示評價的形容詞;通過替換練習呈現句型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How was your weekend? 該句型熟練后提出如下兩個問題:What did Lucy do last weekend? How was her weekend?組織學生聽對話錄音?呈現對話內容。
第二步:練習(Practice)
3P教學模式重視語言實踐能力的訓練。為了幫助學生熟練運用本課的功能用語,設計如下練習。
練習一: 聽力訓練。把呈現對話與聽力訓練結合起來,聽后通過簡單問答理解對話大意。
練習二:朗讀與理解。通過朗讀,訓練學生的語音、語調,進一步感知對話內容。通過問答練習,加深學生對對話內容的理解,強化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練習三:語法、句型的單項訓練。講解、操練句型,為復用、活用語言掃除障礙。
練習四: 熟練對話,角色表演,復用本課功能用語,為活用語言打基礎。
第三步:表達(Production) 組織學生小組活動,交流上個周末的活動并記載,進行交際性練習,鞏固所學知識。讓學生自己上臺說出自己和同伴的上個周末的活動,并進行簡單的評價,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所學語言自由表達思想的能力。
五、說板書設計
What do you often do on weekends? I often clean my room.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I cleaned my room.
How was your weekend? It was pretty good.
通過板書這三組疑問句及其答句,展現一般現在時和一般過去時在結構上的差異,加深學生的印象。
教材分析:
A、教學內容的選擇。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外語教學研究出版社九年義務教育七年級英語上冊,第五模塊的第一課。本節課需要一課時完成。本課的部分教學內容如have / has got在Module 4中學過,而有些食品名稱以前也接觸過,故把新的教學內容與已接觸過的知識結合起來,讓學生由舊知識帶動對新知識的理解,以促進掌握。
B、教材的編排意圖。本課的教學內容是學生在對句型have got / has got 以及某些食品名稱有所接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把食品名稱進行拓展,引出可數名詞的單復數以及不可數名詞。這樣做,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知識拓展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綜合表達的能力。本課作為本模塊的開篇,由淺入深,根據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案,達到教學目標。
C、教材的前后聯系。本課知識是本模塊后幾課的基礎。要使后幾課順利學好,首先要熟記本課有關食物的單詞,并掌握名詞單復數,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D、本課教學目標的確定。根據義務教育初中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本課的教學目標可定為:(見教案)
初中英語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我說課的內容是江蘇牛津中學英語教材9A第3單元Teenage problems中的Integrated skills部分。本單元通過青少年中存在的問題和困擾這一主題,引出話題,談論話題。由于學生對這一話題極感興趣,我在教學中準備使用多種教學手段設置情景,有效地把單詞和句型情景相結合,注重聽說訓練,使語言點的訓練密切聯系生活實際,達到靈活運用,學以致用的目的。
2、教學目標:
依據英語新課標所提出的總目標并根據本年段學生認知水平,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a、 能聽懂、會說、會讀和會拼寫單詞和詞組.
b、能聽懂、會說、會讀和會寫句型.
c、 能正確地聽懂、掌握A板塊前半部分聽力內容,并能以較好的語音語調流暢地朗讀后半部分的課文填空。
d、能用本課所學語言討論青少年中存在的問題
3、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正確拼讀本課四會單詞和句型,能流利地用所學句型進行情景會話。
二、說教法和學法
根據我對《英語課程標準》的理解和九年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我將教學本課的指導思想確定為:讓學生主體參與,主動探究,合作互動,充分發展。具體采用如下教學方法:
1、情景教學法:
通過設置較為真實的情景,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引導學生從整體上理解和運用語言,促進學生的語言能力及情感、意志、想象力、創造力等整體發展。
2、小組學習法:
每4人一組,可兩兩交流,也可自由選擇,在互動中互相啟發發生思維的碰撞。同時注意保證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學習,培養學生與伙伴合作的意識和策略,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3、練習法:
把大多課堂時間留給學生,使學生在多信息、高密度、快節奏的靈活操練中拓寬學習渠道。
另外,考慮到B板塊為對話教學部分,我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主要側重于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在訓練聽說的同時加強朗讀指導,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朗讀的基本技巧,另一方面也可以檢查學生對課文理解的情況,進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說教學程序
1、對話導入,學習新知
a、 以“Teenage problems”為主題及線索組織教學。課前在教室里頭稍作布置,背景音樂的選擇體現了牛津初中英語板塊之間的自由組合,也為后面的教學做了一個提早滲透,這樣,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進入本課的學習,接著我向學生展示課件,引出青少年問題的話題,同時教授新詞。由介紹學生自己的問題入手無形中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使學生備感親切。
b、在學生展示自己作品的語境中,用多種手段,如:作品、圖片、照片、簡筆畫等呈現。學生邊學邊進行聽、說、拼讀及運用,堅持循序漸進,由易而難的原則教學新知識。
2、鞏固拓展,強化新知
a、 在情境中不斷使用新句型,學生不僅學會了新的詞組,而且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了舊知。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想學更多的有關的詞匯來介紹自己的問題,并向他人尋求有效的建議和意見,達到了學中用,用中學的目的,給予他們成功的樂趣。
b、仍以“Teenage problems”為場景由學生分小組自創小對話進行表演。要求問到前面所學句型并要求用到本課時所學的交際用語。通過這樣的練習形式讓學生主體參與,學生的思維處于積極興奮的狀態,有利于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3、指導朗讀,感知課文
a、 在小對話表演告一段落時,自然導入A部分對話教學。然后播放多媒體課件讓學生感知課文,為了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有所側重,引起他們的有意注意,讓他們帶著問題去聽。
b、播放錄音再感知課文,以選擇題的形式檢查學生理解課文的情況。
c、跟讀課文,為避免反復朗讀時的過于枯燥,設計小小配音員的訓練環節。
d、學生分角色朗讀對話,指導學生在朗讀時利用手勢、表情、動作、聲音等手法,以加強語言的表現力,更生動地傳達說話人的思想和感情,使學生能在熟練朗讀的基礎上更深地理解對話內容。
4、面向全體,作業分層
為了滿足不同類型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在作業布置上我嘗試進行分層教學即讓程度較差的學生做a類作業;程度中等的`學生做b類作業;程度較好的學生做c類作業,當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進行自由選擇。
a、朗讀并抄寫要求四會掌握的單詞和詞組;
b、聽錄音,朗讀課文,并根據所學話題進行自由交談并形成文字稿。
通過這樣的作業形式爭取讓每一個孩子都學有所獲,從而達到激勵全體學生努力學習的目的。
初中英語說課稿 篇7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
我說課的題目是初中英語第三冊第50課,本課為口語閱讀課,整個說課我將分三部分進行講述,即教材分析、教學環節的設計、教學程序。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第50課以詳實準確的數據圍繞本單元的中心話題----當代人類最關注的人口問題,對學生進行了深刻的人口教育,不僅在本單元占據主導地位也是訓練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良好素材。根據新課標對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尤其對學生口語及閱讀能力的要求不斷提高,以及我校要突出英語優勢打造楓葉品牌的實際情況,我將本課設計為一堂口語閱讀課。
(二)教學目標的確立和依據
為了不僅要完成正常的教學任務,還要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熟練掌握數詞的表達法。
2、能力目標:
a.有效提高閱讀速度和理解材料的準確度
b.能自如表達本課重點話題人口增長問題。
c.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并展開豐富地想象力流暢地表達其他相關內容。
3、情感目標:
通過一些有力地事實、數據和圖片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到人口問題的嚴重性,使他們意識到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愛護我們的家園人人有責!
(三)重點和難點
1、重點:根據新課程標準對閱讀能力的要求,我確定本課重點為提高學生快速閱讀的水平。我采用英語趣味i教學法,采取圖片導入、方法解析和逐步檢驗的方法使其掌握快速閱讀的技巧。
2、難點:口語水平的提高。我班的學生都來自公立學校,長期以來,傳統的外語教學注重書本知識的講授,忽視交際能力的培養使許多學生不敢開口、羞于在人前表達因而口語薄弱。我通過創設引人入勝的情境和師生共同討論、記者采訪專家等新穎方式,以及不斷鼓勵的方法突破難點。
二、教學環節的設計
學生具有無限的潛力,需要教師適時、適當地引導。本節課中我尤其側重訓練學生通過合作探索來獲取知識的.過程,并注重改變學生以往的學習方式,通過設計有效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始終處于主動尋求知識去學習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狀態。我充分放手讓學生發揮其主體地位使其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本節課我講解的時間不超過五分鐘。
國家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了要由過去只注重知識的傳授結果向注重知識發展及知識的傳授過程而轉換。課前我給學生布置了預習作業,讓他們查找相關的資料,學生在預習中就接觸了大量的信息,他們必須具有相應的選擇能力和重組知識,構建知識網絡的能力,這恰恰正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三、.教學程序
1、課前對話:
師生問候之后,讓學生兩人一組圍繞數字進行自由對話。每天3-5分鐘口語練習時為了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新課標指出口語是在人與人交流時即興脫口而出的,會話雙方都必須對聽到的語言快速做出反應,才能使談話繼續。同時由于口語具有很強的交互性,合作學習
的成效對口語水平的提高至關重要。這些都要求為學生的口語學習創造必要的條件,提供良好的訓練。
兩人一組是為了每個學生都有足夠的機會去說,而數字的表達法是本單元的知識要點,我可以提示學生討論一些世界之最,如珠穆朗瑪峰的高度、亞馬遜河的長度、馬里亞納海溝的深度、南極冰川的后度、中國人口的總數、伊拉克戰爭的時間等等,這些既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又達到了對數字表達法的鞏固。
給學生展示這樣兩幅圖片:
一個平衡的杠桿上,一些人在左,我們的地球在右;第二張圖上左邊新增的人使杠桿不再平衡。之后問學生:看了這兩幅圖,你會想到什么?又是什么引發了這個問題?學生會表達一些自己的見解,這時不論他們的見解是否正確都要給與鼓勵和表揚,然后問學生:是否知道每一天每小時每分鐘每秒鐘全世界會新增加多少人口?學生會很有探究答案的欲望,這時很自然地讓學生打開書去閱讀50課的文章STANGDING ROOM ONLY 并找出我給出的這張表格的答案。由于本課是以大量數據為主反映人口問題的,因此如果學生能順利完成此表,那么全文的重點內容就迎刃而解了。而且我認為采用圖片導入法遠比直接讓學生翻書閱讀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其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獲取知識。
3、拓展與鞏固
通過講解我指導學生快速閱讀的方法,如猜詞悟意法、略讀掃讀法、找中心句和關鍵詞等方法,之后要檢驗一下學生是否掌握此方法,于是我問學生世界人口的持續增長會引發那些嚴重問題呢?在學生發表一些個人看法后為,我再給學生一篇文章進行快速閱讀,這也是本節課的課堂檢測,我會當堂進行面批面改。然后對于這篇關于人口急速增長帶來的一些后果的文章,我讓學生來進行講解,這樣可以了解學生的閱讀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4.合作與發展
接下來我會通過多媒體展示給學生一組關于由于人口太多而導致資源匱乏、污染嚴重、食品短缺、空間擁擠等的圖片,看著這些圖片問學生:你們對哪一方面感觸最深?你還想到了其他那些方面?想不想了解其他同學的想法?又想不想知道在座老師們的看法?以這種方式充分把學生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后將其分成6個小組,先組內討論發表個人見解然后鼓勵他們去采訪在場聽課的英語老師。這樣設計的目的是(1)先讓學生自行討論可以避免受教師的想法所局限沒有自己的見解。(2)采訪老師既可以讓學生能夠用英語去實際交流,達到學以致用。有可以讓學生從英語教師那里獲得更多信息和掌握更多的英語表達方式(事實上,有些表達如果讓他們完全國獨立進行是有些難度的),有由于這樣的學習方式平時機會不多,因此會讓學生感到很新鮮很有趣味性,在與老師交流時也會讓學生產生成就感。(3)我認為學生合作精神的培養尤為重要,學生通過這一環節既能夠有自主學習的機會有鍛煉了與他人的合作,并在探索中有其個性思維發散的空間。
5、交流與分享
讓學生推選各組代表組成專家團坐在教室前,選一名同學以記者的身份采訪“專家們”,使其把個小組的討論結果與大家交流共享,其小組成員可以作為后援團補充些觀點,這樣既可以使口語較好的同學有更多的機會展示起到拔高作用,又可以讓口語較弱的學生也有參與的機會并能向他人學習。最后按事實豐富、語言準確、表述清晰程度評出最權威專家和最積極后援團,通過這種方式可讓學生有很強的集體榮譽感。
6、最后一個環節是作業,當學生慷慨激昂地探討完這些現狀后,我會問他們,面對這種現狀,我們能做些什么呢?以此為題寫一篇作文。我布置這項作業的依據是新課標的要求。新課標指出:寫作需有明確的動機和積極的態度,寫作的題目應結合學生的實際需要,是他們具有寫作的愿望這樣他們才能了與寫作才能重返自己的思維能力,而不是為了應付教師而做的作業。
本節課教學效果的預測
100%的學生能夠積極參與教學,90%的學生能流利的表達自己的思想,并通過課下的反饋了解學生對本課的掌握情況
一、Introduction(導言)
英語說課是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一環,也是衡量一位英語教師對教材的把握、分析及教師本人對上課進程的宏觀控制能力的有力手段,能從理論上指導教師貫徹教學大綱,真正做到教與學相結合,將教材、大綱、教師、學生、課堂融為有機整體,對不斷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和教研能力,有著突出的作用。
二、說課的基本原則
1. 遵循教學大綱要求,明確說課內容。把握說課與上課的區別與聯系,正確理解教材、教案說課、上課之間的層進關系,走出說課即是“說教案”的誤區。
2. 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體現先進的教學理念。
3. 詳略得當,重點突出,體現說課的完整性。
4. 與教案相結合,體現其可操作性。
三、說課的基本程序
1. 說教材:科學分析教材,明確重點難點、教學目標和要求以及教材在單元中的地位和作用。
2. 說學生:談談學生的知識與能力結構,明確說課內容的難易程度。
3. 說教法:談談本節課要實施的教學手段、方法以及教具的使用。
4. 說學法:談談學習方法的運用以及將要實現的目標。
5. 說教學程序:說為什么要設計該程序?目的、意圖何在?結果如何?
6. 說板書設計:談談板書設計的根據和理由,力求體現說板書設計的程序性、概括性和藝術性。
四、注重說課信息和反饋與總結
說課的對象可以是專家、同行甚至是學生。向說課對象征詢意見、獲取信息,力求不斷改進和提高。
初中英語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本課是冀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最后一課。本單元以植物為主題展開。主要學習了植物為什么重要,植物的種植步驟和植物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而本課則主要學習植物體各個部分的表達法以及他們在我們生活中的作用。
二、說學生:
現在八年級的學生對于英語學習應該具有一定的基礎和方法,但我們的.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還沒有掌握好的方法,學生在學習中還存在許多問題。就這一班學生來說本來英語學習基礎就差,所以把所學英語知識是否能靈活運用對它們來說就更難了,因此課堂中老師應盡可能多的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學習。
三、說教法和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達到教與學的完美統一。基于此我準備用的方法是任務型教學法、學生中心教學法、多媒體教學。任務型教學與學生中心教學法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及老師的主導作用。而多媒體教學則可快速而直觀的展現教學過程與內容。通過這些方法來完成我為本課所設立的三維目標。
四、說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我準備按以下10個環節展開教學。
Step1.Greeting
Step2.Revision
Teacher ask something about last lesson
Step3.Learn the new words and phrases.
angriculture ,seed , pot , sprout , stem , bud , carefully , yard .
at the top of , a flower bud , look after .
Step4.Think About It .
Step5.Read the lesso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
1.What did Danny and his classmates do to learn more about plants?
2.What happened after Danny watered the seed of his plant?
3.Why will Danny put the pot in the yard?
4.What does Danny want to send to Li Ming?
Step6.learn the text
Step7.Complete part 2 in “Let’s Do It.”
Step8.Practice
Step9.Summary
Step10.Homework
1.Remember the new words and main sentences.
2. Finish off activity book.
3.Preview lesson 13.
初中英語說課稿 篇9
一、說總體目標
隨著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從重語法、詞匯,輕實際運用能力,轉變為從學生興趣、閱歷,認知水平出發,通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交流的方式,以發展學生綜合能力、情感態度為目標;把學習過程作為培養學生主動思維、大膽實踐的過程,從而形成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就成為了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這一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學生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整體發展基礎上。五個目標由淺入深、由簡到繁、循環滾動、螺旋上升。我們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是圍繞這個總體目標來進行的。
二、本學段英語的基本能力要求
根據總體目標,新課標對九年級英語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語言技能:
1、能根據語調和重音聽懂說話者的意圖,能聽懂有關話題的談話并提取信息和觀點,能理解故事大意記錄簡單信息。
2、能就話題提供信息,表達觀點和看法,有效的詢問信息請求幫助,進行情景對話和表演短劇 (流暢生動)。
3、能理解段落中,句子間的邏輯,關系,能找出文章主題,理解故事情節,預測故事發展(默讀速讀),課外閱讀量15萬。
4、能獨立跟據,寫作要求收集準備材料。能獨立起草,并修改80詞以上短文。
語言知識:
九年級要求班學生掌握1500-1600個單詞200-300個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情感態度:
提高了學生語言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培養了學生的情感意識和文化素養,明確英語學習動機和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
學習策略:
能使用適當的學習方法,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
文化意識:
進一步加強對文化差異的理解和認識。
總之,在九年級結束時學生的英語水平要達到五級目標。
三、整體構建下的九年級英語
九年級英語處于一個承上啟下的關鍵的.位置。小學英語重點是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同時又為初中的學習打下基礎。七八年級側重學習英語基礎知識,九年級是一個深化的過程,也是鞏固提高的過程。同時九年級的學習又為高中階段的英語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因此其地位是至關重要的。
四、說體例安排
仁愛版英語初中學段全套教材共六冊,每冊由四個模塊單元共十二個話題加兩個復習單元組成。單元編寫體系主要是"語言項目→話題→功能→任務",將語言知識與語言技能,圍繞相關話題與學生的語言交際活動有機結合,相輔相成。該教材采用模塊形式,教材具有連貫性、邏輯性和層次性三個鮮明的特點。
教材以話題為單位,包括四個部分: Section A是新內容的整體呈現,Section B是新內容的分散呈現,難度有所增加,Section A和 B是知識的輸入過程(input),側重對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以對話為主由淺入深,創設恰當的語言環境,讓學生在實踐中愉快地接受知識。Section C知識難度增加,以短文閱讀為主,是本話題的綜合和拓展,Section D是A、B、C的總結歸納和整合提高,是產品,是結果。Section C和 D是知識的輸出,也是知識的擴展與綜合運用,側重對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培養。四個部分環環相扣,循序漸進,通過學生的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形成了一套生活化的學習程序,培養了學生聽說讀寫的語言技能。
五、教材內容分析
九年級英語全冊共六個單元,每個單元分三個話題,每個話題由四個Section組成。
(一)教材的語言知識
Unit 1 The Developing World 通過談論假期發生的事情,社會環境的變化,人口問題,城鄉生活的差別,社會問題等,學習現在完成時及構詞法(合成詞和派生詞)。
Unit 2 Loving Our Planet 通過
1.表達責備和報怨。
2.談論不同種類的污染。
3.談論污染的危害。
4.談論環境保護問題。
5.談論如何給出建議。
6.描述個人情感。
7.談論健康。
8.表達不滿,在八年級學習得賓語從句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
1、直接引語變間接引語
2、不定代詞和不定副詞
3、復合句
Unit 3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通過
1.談論世界通用語言——英語的廣泛應用和發展。
2.談論符號語言和體態語言。
3.談論英語在不同國家的差異。
4.談論英語語言學習中的困難與策略。學習
1.一般現在時的被動語態2.現在進行時表將來3.疑問詞加不定式的表達方式(wh- + to do)
Unit 4 Amazing Science通過
1.了解神五、神六的一些簡單知識。
2.討論電腦的用途。3.了解一些現代科技和發明并且談論這些發明的優缺點。
4.談論希望和愿望。5.對外部空間進行一些簡單的了解,并了解火星和外星人。
6.談論可能和不可能。學習1.賓語補足語(Object Complement)
2.含有過去時的被動語態(Simple Past Passive)
3.含有情態動詞的被動語態(Modal Verb+Passive Voice)
Unit 5 Learning About China學習定語從句(that,which的用法)(who whom whose 的用法),并列連詞。
Unit 6 Entertainment and Friendship復習各類從句(賓語從句、狀語從句、定語從句)動詞時態的綜合運用,學習would rather than的用法。
(二)教材內容的對情感態度培養
Unit 1 The Developing World 學習人口,戰爭,貧窮,了解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樹立為使社會變得更美好而努力學習的理想。
Unit 2 Loving Our Planet 了解污染問題,使學生加深對環境的認識,樹立環保意識,實現對學生情感態度的培養。
Unit 3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通過了解英語的廣泛使用讓學生認識到學英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Unit 4 Amazing Science圍繞科學技術展開,通過對神五神六,電腦科技的發展,科技發明以及神秘外部空間的介紹讓學生對祖國科技有所了解,樹立民族自豪感。
Unit 5 Learning About China中西方名山名水名人,讓學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實現學科之間的滲透和交融,加深對中華民族文化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愛國意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并學會如何做人。
Unit 6 Entertainment and Friendship通過對文學藝術,影視節目的欣賞,偏愛愛好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文學藝術鑒賞力。
整冊課本通過對人口,發展,污染,科技,名勝名人等一系列內容的了解與學習培養了學生的情感意識和文化素養,提高了學生語言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
六、 教材的結構與特點
(一)結構
1、單元之間以話題為主線串起了語言知識,語言技能的講授與掌握。每個單元相對獨立而不孤立。
2、每個單元以人物的成長發展為基點關注了學生的情感態度及學習策略的培養。 以校內校外為框架 側重體現了學生文化意識的形成與發展。通過各種任務型活動的開展和對語言的基礎知識的歸納總結,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學生對語言功能的認識逐漸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3、整冊教材線條清晰、循序漸進、循環反復、相互融合、相互滲透。
(二)教材特點
1、采用任務型教學模式,融會話題、交際功能和語言結構,形成了一套循序漸進的生活化的學習程序。
2、每個單元相對獨立但又決不孤立,各種語言知識線條清晰,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環環相扣,循環反復。一方面為學生的學降低了學習難度,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知識;另一方面也給教師留出了很大的施展空間,可以大膽調整學習順序,整合教材,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3、本教材的內容設置使英語課程的五個總體目標之間也實現了相互融合、相互滲透、相互促進。
七、理想的課堂
理想的英語課堂應該是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樂園,使學生對英語的學習成為一種需要和迫切任務,讓學生具備綜合運用語言知識的技能,能夠高效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具有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個課堂上,學生能在快樂中學習并能學以致用,教師能從繁重的批改輔導中解放出來,同時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初中英語說課稿 篇10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牛津初中英語》8A Unit 2 School Life的Reading第一課時。對于這節課我將以教什么、怎么教、為什么這么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學法分析和教學過程四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說教材
本課以school lives為話題,以學習life in a British school and in an American school為載體,以find 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 British school and an American school為任務。為了使學生對這一話題更感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我準備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這一教學模式設置情境,有效地將單詞、句子和情景相結合,達到語言點的靈活運用和學生學以致用的目的。
教學目標:能聽懂,會說,會讀,會拼寫單詞mixed,subject,sew,tasty,hero,close,taste and article。能根據關鍵詞和上下語境猜測課文大意。
重難點:本課是Reading的第一課時,主要為了完成這樣一個任務,即通過閱讀理解文章主題,通過設計一些如true or false questions,answer questions,fill in the blanks,line the words等練習題檢查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由于新課程標準要求大力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所以通過閱讀理解文章大意就成了本課的重點。通過對文章的理解要求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相關內容,這就是本課的難點。
二說教法
1.直觀情境教學法:本課將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設置語境,使學生體驗語言的真實、自然,從而培養學生組織和表達語言的能力。
2.任務型教學法:根據任務型教學的原則設計語言實踐活動,通過學生體驗、參與、合作、交流、探究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從而完成教學任務。
3.活動式教學法:在本課的教學中,主要采用跟讀、分組朗讀、分角色朗讀等多種閱讀方式,將書本知識融入活動中,讓學生在活動中不斷的吸收、內化所學知識。
4.循序漸進,達到目標教學法:英語畢竟是一門外語,學生缺乏語言環境。要掌握本課內容不能一蹴而就,可以將重點難點分解到各個教學環節中去,為學生搭建一個坡度合適的臺階,幫助他們一步步實現目標。
5.注重過程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學法:為了實現新課程改革的發展目標,必須建立體現新課程教育理念的評價理念和評價體系。因此,教師應引進一些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使其形成自主學習的評價體系,多角度及時準確地評價學生,使他們感受成功,從而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三說學法
1.“發現———探究———創新”學習法: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我引導學生自己去設計活動,得出結論。在探究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組織表達能力。
2.合作學習法: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給學生以足夠的空間,參與的機會,充分展現個性和創造性。
3.主體歸位促創新學習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新課標更把學生的主體地位擺在了重要的位置。教師應該把主動權歸還給學生,努力為學生提供繽紛的舞臺,成功的機會,并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勇于嘗試。
4.注重過程,教給方法學習法: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給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比直接教給學生知識更為重要。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指導學生接收、處理、保存、運用英語信息的過程,即“輸入———轉換———輸出”的過程。
四說教學過程
Step 1 Warming—up
First let’s enjoy an English song!同時屏幕上出現我們平時上課、課間活動及用餐時的照片,這些照片都與同學們平時的生活息息相關,很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同時也使學生對本課的內容產生了隨意注意。
Step 2 Lead in
利用多媒體呈現本課涉及的一些學校生活:Reading Week,driving lesson,Home Economics class,lunchtime,Buddy Club and softball game,要求學生6人一組,互相討論合作描述圖片內容。
設計意圖:這部分的教學安排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力,而且體現“直觀情景教學法”創設問題情境,活躍課堂氣氛,聯系實際生活,激發學習興趣。
Step 3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1)將課文中出現的第一幅圖片投影在屏幕上,同時提出兩個問題:Who wrote the first passage?What activity does the school have every year?讓學生帶著問題聽課文第一段錄音。
(2)布置學生自己朗讀課文,根據上下語境理解文章主題,完成教師設置在屏幕上的“true or false” questions。學生回答問題時可以采取搶答式,小組間進行競爭。
設計意圖:這兩部分的教學安排體現了“任務型教學法”,讓學生帶著任務去閱讀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增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
(3)用同樣的方式學習課文第二段的內容。
(4)跟錄音朗讀課文,老師在旁指導并糾正語音。
(5)把學生分成4人小組,要求學生分段細讀課文,互相合作探討找出課文中出現的新單詞和一些比較難理解的句子,并嘗試根據上下語境理解其意思,完成教師設置在屏幕上的fill in the blanks and line the words練習題。
設計意圖:這部分的教學安排體現了“合作學習法”和“發現———探究———創新學習法”,符合新課標所提倡的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學生交流、合作、實踐、探究等方式培養其自主創新能力和團體合作精神。
(6)在大部分同學能正確把握課文主題和生詞意思的前提下,要求學生合上書本再次聽錄音,并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Q1 Which subject is John’s favourite?
Q2 What can John cook now?
Q3 What can John do during the Reading Week?
Q4 What did Jim do in school last year?
Q5 How does Nancy go to school every day?What does she think of it?
Q6 What do the students do in the Buddy Club?
Q7 Why does Nancy say Julie is her hero?
設計意圖:檢查學生對課文大意的理解程度以及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如果學生脫離書本并不能很好表達出以上幾個問題的答案時,教師則有必要對課文進行進一步的詳細講解,直到學生完全弄懂為止。
Step 4 Activity
將學生分成6人小組,以小組為單位,要求他們充分發揮個性和創造性,在life in a British school和life in an American school兩個主題中任選一個,用自己的語言去改編課文,然后每組推選一位同學上臺展現成果。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愉快的活動中結束學習,使他們自始至終保持積極的態度,高效率地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表演能力。
Step 5 Homework
(1)要求學生用第三人稱改寫課文內容,向好朋友介紹一下美國和英國的學校生活。
(2)要求學生多渠道地調查一下世界各地的學校生活,可以上網查詢,可以向親朋好友打聽,也可以翻看報紙雜志等。
教學評價:對于學生積極參與的態度效果應及時地給予適度的評價,主要采用激勵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小組競爭的形式,對于優勝組則給予一定的物質和精神的獎勵。充分尊重學生在解決問題中所表現出來的不同水平,更注重過程性評價。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我積極以新課標為指導,以活動為方式,變課堂為生活,運用直觀情景教學法,多媒體輔助法等使學生以生活為課堂,逐步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形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和方法。
以上是我對本課的教學設計和思路,有何不足之處還請各位評委老師不吝賜教。
初中英語說課稿 篇11
一、說教材
1、 教材分析
仁愛版初中英語教材共六冊,每冊由四個模塊組成,每個模塊由單元----話題----功能---任務構成,編寫思路清晰,符合學生的認識發展規律。八年級英語下冊第六單元Topic1 Section A講述了讓學生學習如何用英語談論旅游,并收集旅游信息。它由3部分組成,用1課時完成。通過學習Section A,學生可以更多的了解旅游知識并提高實際能力;動詞不定式是本節課的重點語法項目。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要求學生牢記Section A所有新學的四會單詞。短語和重點句型;掌握不定式“to do”的用法。
(2)技能目標:
能用英語與他人談論關于旅游的話題。培養學生提高語言交際能力,能在小組中積極與他人協作,從而開闊自己的視野,擴大知識面。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愛護大自然,熱愛旅游。積極參與課堂上各種英語實踐活動的興趣。培養學生分工合作和團體協作精神。
3、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談論關于旅游的話題。
(2)重點和難點:不定式“to do”的用法。
二、說學情
1、學生對旅游較感興趣,但對旅游知識了解較少。
2、學生的詞匯量掌握不多。
3、 學生平時較少用英語與他人交談并表達信息。
三、說教法學法
按照課程改革的要求,遵循“老師由主演變導演,學生由配角變主角”的角色轉換,采用把課堂交給學生的教學理論,我運用自由討論。分組工作。結對練習。問答練習等方法,借助多媒體、錄音機,圖片等教學手段,設置特定的語言環境,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理解。運用英語。
四、說教學程序
我設計了以下的步驟來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尤其是他們“說”的能力。
(一)溫故知新
(1)請兩位學生用上節課重點句型號,分別復述Unit 5 Topic3 Section D 1a
(2)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問答對話,讓學生談論關于他們最喜愛的旅游方式。 設計意圖:鞏固上節課學過的知識,為學習新課鋪墊。
(二)情景導入
用多媒體展示一些關于旅游和交通的圖片,來引起學生的興趣,并由此教學本節課
的新單詞,如:field ,trip ,cycle ,vehicle ,airline等。
設計意圖:通過用多媒體展示學生熟悉的交通工具圖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輕松掌握新單詞,順利帶入新課。
(三)重點呈現
1、展示多媒體( Flash課件)1a,并回答以下問題:
(1)Where will they go?
(2)What will Kangkang and Michael do?
(3)What will Helen do?
(4)How about Jane?
設計意圖:應用多媒體展示,形象直觀,給學生予視、聽訓練,根據情景對話,通過問答活動,以達到提高學生的“聽。讀”能力。
2、講解重點。難點
(1)動詞不定式“to do"的用法
a不定式作主語
b不定式作定語
c不定式作目的狀語
d不定式作賓語
(2)It’s too+形容詞+(for sb.)+to do sth.的句型
設計意圖:訓練學生理解和應用語言點的能力。
(四)知識鞏固
1、放錄音,讓學生聽并跟讀
2、找出重要句型
3、給學生一點時間完成1b,然后用多媒展示的`畫面,請兩組學生用帶有“to do "的句子表演對話。
設計意圖:我想知道我的學生是否真正了解整個對話的內容,并掌握了這節課我所傳授的知識。此外,我將把學生們找到的重點句型板書在黑板上,以便他們能夠更簡單地記憶。
(五)歸納總結
讓學生交流本節課所學的知識,教師除了板書所呈現的重點。難點內容外,又以“堂堂清”的形式進行當堂操練,進一步鞏固對本課內容的理解和運用。
展示板書(根據本課的重點難點)
Unit 6 Topic 1 Section A
1.I have some exciting news to tell you !
2.It’s too far for cycling 。
3.Do you know the best way to get there?
4.It’s hard to say。
5.We’ll decide on the best way to go on our trip。
2、家庭作業
(1)抄寫新單詞和本節課重點句子。
(2)給學生看四幅名勝古跡的圖片,讓學生回去查找信息,看看哪個地方最值得參觀,并編成對話,內容包括旅游的時間。方式和票價(要求用動詞不定式)。
設計意圖:
五、教學評價:
本課以課改為目的,結合教材重點。難點及英語學科的特點,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它較之傳統教學更能使每位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及課外活動中去。使學生的聽。說 。讀。寫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掌握知識。與此同時,帶來的問題是:每個學生接受知識,獲取知識的方式與快慢存在著差異,這就決定了在學習成效上的差別。為此,老師要對每個學生作深入了解,并制定相應“水平線”以鼓勵學生超越。
初中英語說課稿 篇12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第50課以詳實準確的數據圍繞本單元的中心話題----當代人類最關注的人口問題,對學生進行深刻的人口教育,不僅在本單元占據主導地位也是訓練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良好素材。根據新課標對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尤其對學生口語及閱讀能力的要求不斷提高,以及我校要突出英語優勢打造楓葉品牌的實際情況,我將本課設計為一堂口語閱讀課。
(二)教學目標的確立和依據
為不僅要完成正常的教學任務,還要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熟練掌握數詞的表達法。
2、能力目標:
a.有效提高閱讀速度和理解材料的準確度
b.能自如表達本課重點話題人口增長問題。
c.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并展開豐富地想象力流暢地表達其他相關內容。
3、情感目標:
通過一些有力地事實、數據和圖片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到人口問題的嚴重性,使他們意識到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愛護我們的家園人人有責!
(三)重點和難點
1、重點:根據新課程標準對閱讀能力的要求,我確定本課重點為提高學生快速閱讀的水平。我采用英語趣味i教學法,采取圖片導入、方法解析和逐步檢驗的方法使其掌握快速閱讀的技巧。
2、難點:口語水平的提高。我班的學生都來自公立學校,長期以來,傳統的外語教學注重書本知識的講授,忽視交際能力的培養使許多學生不敢開口、羞于在人前表達因而口語薄弱。我通過創設引人入勝的情境和師生共同討論、記者采訪專家等新穎方式,以及不斷鼓勵的方法突破難點。
二、教學環節的設計
學生具有無限的潛力,需要教師適時、適當地引導。本節課中我尤其側重訓練學生通過合作探索來獲取知識的過程,并注重改變學生以往的學習方式,通過設計有效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始終處于主動尋求知識去學習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狀態。我充分放手讓學生發揮其主體地位使其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本節課我講解的時間不超過五分鐘。
國家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要由過去只注重知識的傳授結果向注重知識發展及知識的傳授過程而轉換。課前我給學生布置預習作業,讓他們查找相關的資料,學生在預習中就接觸大量的信息,他們必須具有相應的選擇能力和重組知識,構建知識網絡的能力,這恰恰正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三、教學程序
1、課前對話:
師生問候之后,讓學生兩人一組圍繞數字進行自由對話。每天3-5分鐘口語練習時為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新課標指出口語是在人與人交流時即興脫口而出的,會話雙方都必須對聽到的語言快速做出反應,才能使談話繼續。同時由于口語具有很強的交互性,合作學習的成效對口語水平的提高至關重要。這些都要求為學生的口語學習創造必要的條件,提供良好的訓練。
兩人一組是為每個學生都有足夠的機會去說,而數字的表達法是本單元的知識要點,我可以提示學生討論一些世界之最,如珠穆朗瑪峰的高度、亞馬遜河的長度、馬里亞納海溝的深度、南極冰川的后度、中國人口的總數、伊拉克戰爭的時間等等,這些既豐富學生的知識,又達到對數字表達法的鞏固。
給學生展示這樣兩幅圖片:
一個平衡的杠桿上,一些人在左,我們的地球在右;第二張圖上左邊新增的人使杠桿不再平衡。之后問學生:看這兩幅圖,你會想到什么?又是什么引發這個問題?學生會表達一些自己的見解,這時不論他們的見解是否正確都要給與鼓勵和表揚,然后問學生:是否知道每一天每小時每分鐘每秒鐘全世界會新增加多少人口?學生會很有探究答案的欲望,這時很自然地讓學生打開書去閱讀50課的文章STANGDING ROOM ONLY 并找出我給出的這張表格的答案。由于本課是以大量數據為主反映人口問題的,因此如果學生能順利完成此表,那么全文的重點內容就迎刃而解。而且我認為采用圖片導入法遠比直接讓學生翻書閱讀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其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獲取知識。
2、拓展與鞏固
通過講解我指導學生快速閱讀的方法,如猜詞悟意法、略讀掃讀法、找中心句和關鍵詞等方法,之后要檢驗一下學生是否掌握此方法,于是我問學生世界人口的持續增長會引發那些嚴重問題呢?在學生發表一些個人看法后為,我再給學生一篇文章進行快速閱讀,這也是本節課的課堂檢測,我會當堂進行面批面改。然后對于這篇關于人口急速增長帶來的一些后果的文章,我讓學生來進行講解,這樣可以解學生的閱讀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3.合作與發展
接下來我會通過多媒體展示給學生一組關于由于人口太多而導致資源匱乏、污染嚴重、食品短缺、空間擁擠等的圖片,看著這些圖片問學生:你們對哪一方面感觸最深?你還想到其他那些方面?想不想解其他同學的想法?又想不想知道在座老師們的看法?以這種方式充分把學生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后將其分成6個小組,先組內討論發表個人見解然后鼓勵他們去采訪在場聽課的英語老師。這樣設計的.目的是
(1)先讓學生自行討論可以避免受教師的想法所局限沒有自己的見解。
(2)采訪老師既可以讓學生能夠用英語去實際交流,達到學以致用。有可以讓學生從英語教師那里獲得更多信息和掌握更多的英語表達方式(事實上,有些表達如果讓他們完全國獨立進行是有些難度的),有由于這樣的學習方式平時機會不多,因此會讓學生感到很新鮮很有趣味性,在與老師交流時也會讓學生產生成就感。
(3)我認為學生合作精神的培養尤為重要,學生通過這一環節既能夠有自主學習的機會有鍛煉與他人的合作,并在探索中有其個性思維發散的空間。
4、交流與分享
讓學生推選各組代表組成專家團坐在教室前,選一名同學以記者的身份采訪"專家們",使其把個小組的討論結果與大家交流共享,其小組成員可以作為后援團補充些觀點,這樣既可以使口語較好的同學有更多的機會展示起到拔高作用,又可以讓口語較弱的學生也有參與的機會并能向他人學習。最后按事實豐富、語言準確、表述清晰程度評出最權威專家和最積極后援團,通過這種方式可讓學生有很強的集體榮譽感。
5、最后一個環節是作業
當學生慷慨激昂地探討完這些現狀后,我會問他們,面對這種現狀,我們能做些什么呢?以此為題寫一篇作文。我布置這項作業的依據是新課標的要求。新課標指出:寫作需有明確的動機和積極的態度,寫作的題目應結合學生的實際需要,是他們具有寫作的愿望這樣他們才能與寫作才能重返自己的思維能力,而不是為應付教師而做的作業。
6、本節課教學效果的預測
100%的學生能夠積極參與教學,90%的學生能流利的表達自己的思想,并通過課下的反饋解學生對本課的掌握情況
初中英語說課稿 篇13
一、教材分析
1、地位與作用
仁愛英語八年級下冊的Unit6Topic3 Section B講述了交通規則及交通安全,是本話題的核心,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今天我說課的具體內容是Section B的1a.,1b,1c,and 2.目的是學會識別更多的交通圖標,進一步學習交通規則,語法是學習由if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Learn some words about traffic rules:
signal, pedestrian, rush, fine, path
2.Learn more about adverbial clause of condition:
(1)If everyone obeys the traffic rules,the road will be safe.
(2)If we know more safe traffic rules,we will tell them to other people.
(3)If you ride at night,don’t forget to use a bike light or wear light-colored clothes.
3.Learn to express remindings and warnings:
(1)People should obey the traffic lights.
(2)Don’t rush when you corss the street!
(3)Don’t forget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rules.
4.Learn more useful expressions:
(1)Why don’t we go to the traffic station to learn more traffic rules?
(2)That’s a good idea.
要求學生牢記SectionB所有新學的四會單詞。短語和重點句型;掌握if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的用法。
(2)技能目標:
能聽懂有關交通規則和交通安全的材料;會簡單地用英語表達交通規則。 培養學生提高言交際能力,能在小組中積極與他人協作,從而開闊自己的視野,()擴大知識面。通過小組對話,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精神。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語言的實踐中去,包括聽、說、讀、寫的實踐。在學中用,用中學,提高語言的綜合使用能力,加深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記憶。
(3)情感目標
學會遵守交通規則,樹立安全意識。使學生識別交通標志,掌握交通規則,在現實生活中遵守交通規則。培養守紀守法的道德品質。
3.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學會識別更多的交通圖標和用英語表達交通規則,掌握if 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
(2)難點:if 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在if 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中,當主句用了一般將來時,從句就只能用一般現在時)
二、說學情
1.學生交通安全意識薄弱,對交通規則了解不多。
2.學生的詞匯量掌握不多。
3.學生平時較少用英語與他人交談并表達信息
三、說教法:
對本課我主要采取了如下幾種教法:
1.任務型教學法:設置面向全體,貼近生活的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達到樂中求學的目的。
2.有趣的情景教學法:通過創造各種較貼近生活實際,自然愉悅又令學生感興趣的情景進行教學,為學生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使他們處于最佳的學習狀態。
3.競賽教學法:通過背單詞、提問搶答、朗讀、聽力比賽,激發學生學習的強烈興趣,給學生創造語言氣氛,輕松快樂地學英語。
4.互動教學法:互動教學的開展主要靠教師引導學生有效參與來實現。教師啟動,學生自學,組內討論,組間交流,效果評價。
四、說學法:
我所采用的教學法有助于學生掌握如下學法:
1. 英語交際:把所學的交際英語進行英語交際。培養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
2.科學儲備大量英語知識:狠抓基礎,注意密度。沒有足夠的詞匯量,沒有熟知語法規則,不了解語言規律就不可能進行很好的語言交流,為用而學,學了就用,用中學,學中用。把英語進行到底。
3.反思與實踐:無論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堂外,都要讓學生積極參與每個教學活動,課外反復操練,大膽開口,創造性地說自己想說的話,及時整理語言難點,再次認識并積極使用。溫故知新,克服遺忘。
4.注意培養自學能力
五、教具
多媒體教具
六、教學過程
Step 1 Review 第一步 復習(時間: 5分鐘)復習Section A的重點話題,并導入1a.
1. (復習Section A中呈現的騎自行車的好處。)T: We’ve learnt lots of advantages in riding bicycles in Section A.Let’s review it.
(教師讓學生思考片刻,隨意抽查幾名學生,說出騎自行車的好處,對說得又多又準的學生給予獎勵。)S1: It saves money and energy.It doesn’t cause air pollution.
S2: …
…
2.(檢查在Section A中布置的`家庭作業,即寫出預防交通事故的建議。)T: Very good! You did a good job.Now it’s time to check your homework.I want to see how many suggestions you made.S1, can you try?
S1: We should…
T: How about you, S2?
S2: …
(教師板書學生提及的建議,并給予評價。導入1a.)T: I’m very happy you made so many good suggestions.And I think there may be more suggestions.Do you want to know? Let’s learn 1a.You’ll get them.Step 2 Presentation 第二步 呈現(時間: 10分鐘)呈現1a并講解。
1. (教師利用實物或圖片引出要求學生理解的單詞。)T: (出示頭盔的實物或圖片。)What’s this?
Ss: It’s a helmet.(教師適當幫助說出。)T: What do we use it for?
Ss: We use it to…(老師說出protect our heads.)(用同樣的方法學習light-colored clothes.)T: Traffic accidents are really terrible.We should also know more about the traffic rules.If we don’t obey them, what will happen? Can you guess?
S1: Cause traffic accidents.
S2: Lose our lives.
S3: Get hurt.
…
(學生可能會用中文說出要被罰款,教師及時教學fine.)T: Yes.We’ll also get a fine.
(板書并教學生詞,要求學生理解。)
helmet, light-colored, fine
2.(教師布置并板書聽力任務,讓學生帶著任務聽錄音,降低聽力難度并使其注意力高度集中。)T: Now, boys and girls, please look at the blackboard.Listen to 1a carefully and find the answers to the questions.Are you ready? Let’s begin.
Why did the bike accident happen?
What’s Kangkang’s suggestion?
Does Michael agree with Kangkang?
(師生一起核對答案。)
3.(讓學生讀1a,找出條件狀語從句并標出疑難點。)T: Now let’s read 1a and find out the adverbial clauses of condition and difficulties.
(教師鼓勵學生讀出所找的條件狀語從句和疑難點,然后加以解釋。)Step 3 Consolidation 第三步 鞏固(時間: 10分鐘)鞏固1a,完成1b.
1. (教師放1a的錄音,讓學生跟讀。)
T: Listen and follow the tape.
(也可讓學生進行人機對話。)
(兩人一組,根據黑板上的關鍵詞,不看課本,自由操練1a.)T: Work in pairs, look at the key words on the blackboard and practice the dialog.
(教師時刻關注學生動態,及時幫助有困難的同學,保證每位同學積極參與。)T: Time is up.Come to the front and act out the dialog.Be brave! Don’t be shy.Which pair wants to have a try?
…
T: Well done! You did a very good job!(對學生給予鼓勵和肯定。)
2.(讓學生出示他們在上節課所討論交流的交通圖標,復習其含義,然后獨立完成1b,核對答案。掌握單詞warn;理解crossing.)T: Boys and girls, when we ride our bikes, we should obey the traffic rules.If we break the traffic rules, it will be dangerous and we will get a fine.Now I’ll ask some students to show the traffic signs, and the others to tell what these signs mean.Then do 1b alone and we’ll check the answers together.
Step 4 Practice 第四步 練習(時間: 12分鐘)完成2和4,并討論3.
1. (教師組織課堂活動,引導學生獨立完成2.)T: Now you know so many traffic signs, and will you follow them when you see them? I hope all of you will obey the traffic rules.If everyone obeys the traffic rules, the road will be safer.Do you think so?
S1: Yes, of course.
T: If you ride at night, what should you do?
S1: I should have lights on the bicycle or wear light-colored clothes.
T: If you ride on the street, what should you wear?
S2: If I ride on the street, I should wear a bicycle helmet.
(教師盡可能地給出多種假設或條件,讓同學們試著用條件狀語從句來說句子。然后總結條件狀語從句的用法,提醒學生條件狀語從句中動詞的時態。最后讓學生獨立完成2.要求學生掌握motorcycle;理解Britain;了解left-hand.)
2.(教師指導學生討論,要求學生掌握trouble.完成3.)T: Please look at these pictures, discuss the results of breaking the traffic rules using"if"in groups and then I’ll choose some students to report.
3.(放4的錄音,完成4.)
T: Today many people like riding bicycles in the world.Why? Please listen to 4 and fill in the blanks.
(核對答案。)
Step 5 Project 第五步 綜合探究活動(時間: 8分鐘)綜合探究本課重點話題。
1. (教師和全班同學一起復習所學的交通規則,并將其準確歸類,看哪些行為是可行的,哪些是不可行的,列成表格。)T: Boys and girls, let’s review the traffic rules together, OK?
Ss: OK.
T: First let’s find out what we should do and what we shouldn’t do.
What we should do What we shouldn’t do
obey the traffic lights rush on the streetobey the traffic signs park in the wrong placesdrive/walk…on the right-hand side of the road …… …
2.(教師將學生分成小組,每組4人,各小組推選一名組長,組長負責監督各組員完成調查表,并核對大家在平常的生活中是否遵守交通規則。)T: Work in groups of four.Look at the chart and check if you obey the traffic rules in your daily life.
(教師讓組長向全班匯報各組員遵守交通規則的情況,并作示范。)Example:
S1: Always obey the traffic rules.
S2: Sometimes obey the traffic rules.
S3: Never obey the traffic rules.
…
3.Homework:
(寫出不少于5個由if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
(1) Please make at least five sentences using"if".Pay attention to the tense.
(2) Look up the words in the box in 1a on p.45 and find out their meanings.(為新課做準備。)
七、評價與反思
本課設計了幾個任務,操作簡單,學生一定很感興趣并且積極地參與其中,從而合作完成任務,培養了團隊精神。
學生在自主探索中,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經歷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和應用的過程,提高獲取知識的能力。寓素質教育于語言教學之中。
[精選總結]語文組組長述職報告篇一
作為公司的優秀員工,我們一直在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以便可以給公司做出更好的奉獻。為了提高自己的大局意識,我們就要在花時間去寫一份述職報告了。述職報告就是下級向上級書寫的一種行文。那么一篇好的述職報告要怎么才能寫好呢?為此,小編從網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精選總結]語文組組長述職報告篇一》,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帶著仰慕、帶著美好,我走進了XXX。感謝XXX給了我機會,給了我寬容。
都說XXX是塊沃土,因此我珍惜在XXX工作的機會,珍惜作為一個XXX人的榮譽。也常有這樣一種感覺:成為XXX老師,也是一種幸運,一種職業上的幸運,盡管工作壓力、工作量是前兩個工作單位未嘗體驗到的。
我想,只有踏踏實實地工作才能擁有這珍惜,也只有踏踏實實地工作才能回報這幸運。
工作中,以我的真誠、責任感贏得了同學的喜愛,家長的.信任。記得我來XXX的第一個節日,有的學生給我的賀卡上不僅有自己的祝愿,還有家長寫下的祝福與感謝。也有點偶然吧,來XXX工作近兩年,換了三個班級。所教時間不長,但分手時,感情都比較深。當四年級同學得知我不教他們時,哭了。此后近半個月,陸續有該班家長、同學通過電話與我聯系。上學期接任六年級班主任后,針對班級中部分同學的實際情況上門家訪,多少次帶著女兒家訪后回到家已是六點多。家中電話也成了熱線。聊以欣慰的是,在暑假期間還接到有的家長的感謝電話。同學、家長的信任讓我感動之余更增添了份責任。
去年暑假前夕,我被任命為年級段語文學科主任,當時真的始料不及,感激學校領導、老師對我的信任、寬容時又戰戰兢兢:學校有才氣、有能力的老師很多,在這人才濟濟的群體中,我行嗎?猶豫無濟于事,我唯一能面對的就是盡我所能,努力地做。因為做的過程本身也是一種鍛煉,做的經歷本身也是一種財富的積累。珍惜這份信任,珍惜這份經歷。充實、提高自己,與學生、老師、學校共同發展。
任職以來,我關注教學常規,堅持隨堂聽課。聽課節數不少于40節。了解本年級段老師的情況,在聽課交流中相互學習。也在聽課、交流中感受到了老師良好的工作狀態。與教導處其他成員組織競賽活動,如說話比賽,作文競賽,朗讀、寫字比賽等。以活動促使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也在活動過程中思考如何有創意地開展這類競賽活動。開展教學研討活動,公開教學時定主題,營造良好的研討氛圍。
在課題研究方面,我參與“綜合實踐活動”這一課題。每學期組織公開教學活動,征集活動案例、論文。感謝課題組老師以積極的心態面對這門課程。上學期周皎皎老師上了一堂《走進非典》成果匯報課,這學期劉婷上了一堂《商品包裝標志》案例課,她倆在這上面花的精力真的讓我很感動。由于課題組老師的努力,多篇論文、案例獲獎或發表。但現在我們面對的是這課程實施中的問題,直面問題,解決問題。進一步完善綜合實踐活動管理,完善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評價的認識與實踐》這一課題研究,以課題推動綜合實踐活動的進展,爭取有所突破。我想,在課題活動中,無功就是有過。
平時,我常常會產生一些想法,但常常僅僅是空想。而有的也僅僅是有想法,不是有思想。因此很遺憾,進XXX近兩年,只有一篇文章在省級刊物發表,在省“師陶杯”中論文評比中獲得兩次也只是三等獎。
我所做的都是我的份內事。我想,各項工作順利進行,是因為有一個愛崗敬業、以學校大局為重的集體。有給我支持、幫助、鼓勵的校領導與老師。所以,唯有不斷提升自己,并全身心地投入,在發展中追求創新,在務實中追求內涵,在現實中追求理想。
工作讓我逐漸豐富起來。因此我珍惜工作中的每個片段,每個進程。
[參考總結]教研組組長述職報告(5篇)
作為公司的一員,我們只有在不斷學習和探索中才能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為了反饋工作質量,我們現在要好好寫寫我們上一階段的述職報告了。述職報告就是指任職者從中找出經驗教訓,引出規律性的東西引文。那么,你知道怎么寫具體的述職報告內容嗎?為此,小編從網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參考總結]教研組組長述職報告(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教研組組長述職報告【篇一】
隆冬季節,我們結束了一學期的緊張工作。在學校的高度重視下,在教務處的直接領導下,在教研組長的具體安排下,在各位教師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歷史教研組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現綜述如下:
一、作為教研組長,能夠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在學校和教務主任的領導下,負責本組的思想、業務等工作,嚴格執行課程標準和教學計劃;結合本學科的實際,制訂教研組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做好學期工作總結;加強教學研究,落實好教研課題;加強教學改革,用心開展教研活動,組織教師相互聽課、評課,開展教研專題活動,總結交流經驗,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組織業務學習,指導和幫忙教師不斷改善教學方法,用心向教務處反饋本組的教學信息;認真落實教學常規,保證正常教學秩序。
二、組內教師工作狀況:
1、缺、代課狀況:在沒有特殊狀況下,我組教師很少請假、耽誤課,即使有了個別缺課狀況出現,我們也能及時組織教師進行代課或竄好課,不允許出現空堂。
2、出、缺勤狀況:我組教師出勤狀況良好,人人早來晚走,幾乎沒有遲到、早退現象,上課也及時,上課期間從不接打手機,也沒有無故缺勤現象。
3、教研活動狀況:
搞好教研活動能夠成為教學工作的最重要的推動力,因此,在抓好教學中心工作的同時,我組也緊抓教研工作。本學期,我們仍然是按單雙周進行群眾備課和教研活動。群眾備課每人主講一次,全組參與討論定奪,然后進行組內聽、評課活動,再交流經驗,互相取長補短,共同提高;教研活動由教研組長定出教研課題,大家坐在一齊進行研討,拿出一個最佳方案,并做好活動記錄。
4、初一、初二新課標的實施狀況:
初一、初二的新課標實施工作進展順利,效果良好。初一、初二教師能夠認識到初中歷史課的重要好處,和實施新課標的必要性,為此,他們全面了解新課標,不斷更新觀念,理解新理念,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為主體,用心實現“知識與潛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目標。以唯物史觀和科學的教育理論為指導,設計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轉變學生被動理解、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拓展學生學習和探究歷史問題的空間,培養學生正確的歷史觀,進而使學生學會辨證地觀察、分析歷史與現實問題,加深對祖國的熱愛和對世界的了解,從歷史中汲取智慧,養成現代公民應具備的人文素養,以應對新世紀的挑戰!
5、承擔學校各項工作的狀況:
我組教師不但能完成本職教學工作,而且還能支持和承擔學校其他方面的工作,對學校總體工作的完成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三、畢業班工作狀況:
今年,初三歷史任課教師仍是三人,應對挑戰,應對壓力,我們繼續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甘于奉獻的精神,以及群策群力、團結協作的傳統,全力以赴帶好畢業班。我們精心備課,精心選題,查找資料,交流探討,積累和總結經驗,做好強化訓練,以確保教學效果和升學成績。
對于期望生,我們是嚴格把關,時刻關注他們的學習狀態和學習狀況,指導他們多作題,熟練掌握解題方法,摸清解題思路,提高歷史學科潛力。同時,監督、檢查要緊緊跟上。對于中邊緣生,也是鼓勵加督促和指導,進行正反兩方面教育,使他們盡快由邊緣生轉化為期望生。在最后的階段,既要讓學生有緊迫感,不能有絲毫的放松,又要讓他們充滿期望,有足夠的信心和勇氣去迎接中考。也就是說,既要進行潛力訓練,又要進行心理方面的指導。讓學生們帶者良好的狀態走進考場。
本學期,我們全組同志在工作中表現用心、主動,工作十分努力,但這并不能說我們的工作十全十美,但我們有信心和決心改善不足,克服缺點,不斷完善,使我們的工作再上新臺階!
教研組組長述職報告【篇二】
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大家好!在悄然間把握時光,在忙碌中追尋自我,在常態下努力探索,這是我對XX年年度工作的自我評價。
一年來,我恪盡職守,盡心盡力做好本崗位工作。協助校長做好份內之事、學校的文書整理與收集、四期《鮑小報》的編輯出刊、校內外客人接待工作的局部聯系安排、教研日的策劃與引領等,我均會有序地組織,妥當地實施。在校辦主任這似乎與你們關系不大的崗位上,我樂著,也忙著。我要在常態中彰顯自我價值"語文教學"這片多姿多彩的天地。
一年來,我在教育教學耕耘、開墾的路上,收獲著自己的喜悅。先后獲得瑞安市農村小學教學設計、優質課評比一等獎;XX年年度案例評比一等獎;溫州市聽課反思評比一等獎;瑞安市命題比賽一等獎……
老師們,我知道這一切的取得,背后有咱們全體老師對我的支持,有我們堅強的集體支撐。因而,我總時時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在我看不清自己不足之時,在我面對挫折與困難的時候,感謝你們有一顆理解與寬容的心!你們的支持,將陪伴我在常態下更好地追求與探索!
教研組組長述職報告【篇三】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本學期的工作任務已基本完成。我擔任低年級數學教研組長已經一個學年。現在向各位領導、老師述職如下:
一、創建備課組特色,切實提高教學效率。
本期集體備課時間為每周四第6節課。按照“四定”(定時間、定內容、定地點、定主備人),“四備”(備課標、備教材、備學生、備方法)展開活動。為了使備課與研究共生共進,體現“教學即研究”理念,我們以校本研究為契機,采取“一次備課,資源共享,二次備課、彰現個性”的方法,特別重視了在集體備課指導下的個性化備課。集體備課時,首先由主備人針對一個單元或具體的一個內容設計出充滿智慧的精品教案,然后大家充分討論,就教材特點、教學三維目標、教學重難點、必要的學法指導等重要問題達成共識,其他成員在根據本班學生實際進行調整性的二次備課。這樣,形成了以教研組為核心,個任課教師為依托,充分發揮團隊的合作精神。集體備課時我們強調了一課三“思”:課前構思,課中運思,課后反思?!罢n前構思”就是在課堂實施前要精心設計課堂運作的方案,堅持不構思不進課堂;“課中運思”就是在實施過程要繼續進行動態的思考,隨時調整原來的方案,注重隨機生成的東西;“課后反思”就是實施后,回過來再思考,再評價先前方案的優劣,并及時寫下反思。扎實有效地推進了課堂教學研究,切實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扎實推進有效教學。
本組在教研活動中,深入學習新課程標準,圍繞研究專題,通過各種形式、不同層面的課堂教學研討活動,研究學生的學習心理、學習方式,在課堂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適合學生發展需求的真正有效的教學操作策略,努力構建活而不亂、活而有序的新課堂,突出個性化教學,講求教育科學性,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同時也促使組內老師在實踐、反思、研討的過程中,不斷改進教學行為,尋求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教學策略。本學期,學校開展了一系列的教學研討活動。組內老師都十分注重創設生動情境,緊密聯系生活,關注學生主體,注重學法指導,注重實踐操作,注重當堂作業的反饋與矯正??傊M老師團結協作,發揮教研組集體智慧的力量,圍繞有效教學這一主題共同磨課,共同商討。總結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課堂教學案略。促進了每位教師教學的真正有效性。
三、扎實開展教研活動,深化教學改革。
1、加強聽評課活動。
本學期,我們把聽課評課作為一個重要的教研活動,每位老師積極相互聽課,相互學習,全體老師都上了一堂高質量的'公開課,每次上完課后都及時組織老師們認真評課及交流。如教學內容安排是否恰當,難點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當,教學手段的使用,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是否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老師的教學基本功如何,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中肯、全面的評論、探討,聽評課活動促進了教學水平的提高。真正達到以課堂教學為切入點,認真反思,最終提高課堂教
學水平。我們是一個年輕的小團隊,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尤其是對于新課改,對我們來說只是一個理論性的改革,一次難得的機會劉林和伍婧兩位老師有幸去衡陽市立新小學觀摩新課改教學,觀摩后馬上組織組內會議一起交流心得體會,從中我們受益良多。
2、加強各級各類教研培訓的學習活動。
本學期,學校開展了一系列的教學研討活動。開學初進行了校本培訓——《如何撰寫教學反思》組內老師都受益匪淺,反思以往的不足,確定了以后的努力方向。在教務處的指導下,制定了教研教改課題,并深入到課堂中去有效的實踐。取得了較好效果。
3. 策劃組織數學活動。
為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組織了形式多樣化的數學活動,如:二年級的乘法口訣背誦情況抽查,數學競賽活動,基礎知識背誦情況等等。
四、教學輔導務求高效,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1、抓好希望生的轉化工作,補缺補差重在平時的點點滴滴,讓每一個孩子都能跟上班級前進的步伐。我們要求數學組的老師對學生掌握的知識做到天天清、周周清、月月清,力爭使每一個希望生跟上前進的步伐,從每次的單元考試及大大小小的考試中我們看到了希望生在慢慢的進步,這離不開老師們的付出。
2、抓好課堂拓展,做好轉差工作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培優工作,指導優等生多讀數學課外雜志,多去挑戰奧數題,不斷提高班級學生成績的優秀率。培養數學小老師,讓肖老師帶動希望生大家一起進步。
3、本學期,在教學常規方面我們還是一如既往的嚴格要求自己,每周,每月都進行常規檢查:教案及反思的書寫,作業的批改,作業批改情況反饋記錄,希望生輔導及課外輔導記錄,每月兩篇學習筆記每位老師都認真完成。
在全組老師精誠合作、共同努力下,我們順利完成了本學期開展的所有教研工作。我們的工作還有很多需要提高改進的地方,比如課題研究還不夠深入,理論與實踐沒有很好地結合,科研能力還有待加強,比如論文獲獎和發表還不盡如人意等。我們將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大膽探索,不斷創新,圍繞學校制定的工作目標,結合本組的實際情況,高標準、嚴要求、勤鉆研、敢創新,認真開展好教研工作。我們堅信,只要發揚我們星灣團隊的精神,一定能使學校數學教研工作更上一層樓。
述職人:劉文霞 20xx年7月4
教研組組長述職報告【篇四】
1、立足校本教研,把高效課題教學研究作為教育科研的主要陣地,各教研組成立以教研組長為組長、備課組長及教學骨干為成員的學科高效課題教學研究小組,每兩周至少推出一節研究課例,針對性的選擇教學內容,精心備課、上課,認真評課,形成簡明的課例研究報告,通過具體的課例研究、總結、反思,提升教師的課改意識和教學水平。
數學、英語教研組在組長z老師、z老師的帶領下,本著“問題即課題,教學即研究”的教研思路,研究教育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真正把教育科研做到了實處,教研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
2、組織雙周五的教研組活動,從檢查的情況看,因為高二小高考等原因,部分科目活動不夠正常,活動情況最好的是數學組、英語組,較好的有物理組、化學組、生物組、體育組等。
目前開展教育科研工作最大的困難和阻力是相當一部分老師對教育科研認識不足,不重視,不支持,認為教育科研就是假大空。有的人認為教學任務這么繁重,沒精力去搞科研。有的人認為科研是做學問的人的事,一個普通教師沒必要也沒有能力搞科研,對科研有“高處不勝寒”的感覺。有的人認為教了這么多年的書沒搞科研不是照樣培養了學生。還有的人認為搞科研就是為了評職稱的需要。應該說這樣的認識由來已久,根深蒂固。要改變現狀,個人認為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是要進一步做實教育科研。狠抓校本教研,做到問題及課題,教學及研究,課堂教學本身是中學教育科研的主要研究對象,上課、評課、總結、反思、提高就是中學教研的根本所在,讓老師意識到教育科研真的有用。
二是完善、細化教育科研制度,加強教育科研管理。教育科研不是副業,是教師應有的責任和義務。
三是領導干部帶頭搞科研,積極支持和參與教育科研活動,形成濃厚的教研氛圍。
3、協助語文課題組完成省級課題《合作學習策略在中學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的研究》的開題報告會。
4、完成中級職稱論文鑒定的宣傳發動及論文收繳、上報工作。
5、籌劃其他十余項省市級課題的開題工作,督促兩項省級課題的結題材料準備工作。
6、完成省、市教研室20xx年度論文評比的宣傳發動工作。
7、按校長室要求完成聯系班級的相關工作,通過召開學生座談會、參與班級協調會、與班主任溝通、與學生談心等多種方式了解聯系班級情況,協助班主任開展班級工作。
教研組組長述職報告【篇五】
在2xx學年里,本人擔任了學校體育教學和體育教研組組長工作。一學年以來,在領導的關心、支持下,盡職盡責做好各項工作。現具體述職如下:
一、理論學習方面:通過這一學期的實踐,吸取《課程標準》的精華部分,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將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放在首要之位。為了更好的武裝自己的頭腦,我堅持研讀《體育》等雜志,登陸體育學科的前沿網站,并認真做筆記,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及時反思每一節課的教學,記錄經典案例,積極撰寫自己的所感所思。
二、體育教學方面:一學期來,在區體校領導的指導和自己的努力下,教育教學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在課堂上,注重常規教育。日常教學中,認真備課,嚴格按照教學計劃上每一節課,絕不“放羊”,由于專業的原因,體育老師都是帶幾個班的課,所以我認真分析各班的學情與不同點,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努力讓學生掌握各項運動技能。在每學期開學第一節課我就會將體育課的常規、要求對他們說清楚,并且強調體育課和語文、數學、外語等學科一樣,是一門課,不是玩?,F在已經形成了常規,我們的體育課有序而精彩。上半年的學校教研課和區教研督導課中受到區體校領導和學校領導的好評,并獲得優秀課的光榮稱號,為學校體育教學做出了一定的成績。
初中英語知識點總結(范例九篇)
總結是事后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鍛煉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因此我們需要回頭歸納,寫一份總結了??偨Y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中英語知識點總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中英語知識點總結 篇1
不定式的基本形式與結構
動詞不定式指通常由to加上動詞原形(如to write)所構成的一種非限定性動詞形式,但在有些情況下to可以省略。
動詞不定式有進行體和完成體(如上to be writing,to have written),也有被動態(如to be written),所有的主動詞,不論是及物動詞還是不及物動詞,也不論是動作動詞還是狀態動詞,都有不定式形式。助動詞除be和have外,沒有不定式形式。動詞不定式在語法功能上可作主語、賓語、表語、定語和狀語。
不定式的`用法
1)不定式結構作主語
Te get contact with his family in Taiwan made him extremely happy since they separated more than 40 years ago.To finish that task in such a short time is really a challenge.
在上述情況下,如果不定式較長,顯得頭重腳輕,則可由代詞讓作形式主語(形式主語it不可由that或this等其他代詞代替),而將不定式放到后面。如It made him extremely happy to get contact with his family in Taiwan since they separated more than 40 years ago.John admitted that it is always difficult for him to be on time.
不定式結構所表示的動作是誰做的,即不定式的邏輯主語,通常可以通過for sb.to do sth.結構表達It is quite important for us to read good books during a general review.It is not difficult fot those talented students to pass the exam.
在某些形容詞(如careless,clever,considerate,foolish,good,impolite,kind,naughty,nice,silly,stupid等)作表語時,不定式后可以加of來引導出其邏輯主語It is very kind of you to tell me the truth.It is stupid of him to do such a silly thing.
2)不定式作賓語
不定式作賓語有兩種一種是及物動詞后直接跟帶to的不定式,另一種是“及物動詞+疑問詞+帶to的不定式。
及物動詞+帶to的不定式結構:只能跟動詞不定式的動詞,常見的有:afford,agree,aim,appear,ask,believe,care,claim,decide,demand,desire,determine,expect,fail,happen,hesitate,hope,intend,learn,long,manage,offer,pretend,promise,prepare,refuse,seek,swear,undertake,want,wish等。
He managed to solve the complicated problem.The stranger offered to show me the way.Mr.Smith undertook to build a new plant in South Africa.
動詞+疑問代(副)詞+不定式這類動詞常見的有advise,decide,find out,forget,inquire,know,learn,see,regard初中英語語法總結,remember,teach,tell,understand,wonder等。
常見的疑問代(副)詞有:what,when,where,which,how,whether等。
He does not know when to start.You can decide whether to continue or to stop.
I will show you how to deal with it.
有時,不定式可由it代替,而把不定式放到后面去。這可以用這一結構表達動詞(如find,think,consider,feel等)+it+形容詞+不定式。She considers it necessary to make friends with him.We find it difficult to finish all the homework before 9 o’clock.
初中英語知識點總結 篇2
在英語中,to一詞用法及其靈活。除了常見“to do”結構外,to還有介詞和副詞的用法。但我們大都是聽過記憶類似“be devoted to
doing”這種所謂的固定搭配學習,卻不知其中的to到底是何意。不同用法中,to的含義具體分別如下:
1. 向,對著(某方向或某處):He walked to the school.他朝學校走去。
2. 位于…方向:There are many buildings to the north of mountains.
山北面坐落著很多樓房。
3. 到,達(某處):Her long hair fell to the ground.她的長發垂到地上。
4. 到,達(某狀態):He always tries to work to perfection. 他總是努力將工作做到完美。
5. 至(表示范圍或一段時間的結尾或界限):The museum is open from 9:00 to
17:00.博物館開放時間為9:00到17:00。
6. 差,離:It is ten to ten. 現在是十點差十分。(9:50)
7. 給(引出接受者):My mother gave a birthday present to me. 媽媽送我生日禮物。
8. 對于,關于(引出受事者):What have done to the little boy? 你對這個小男孩做了什么?
9. 表示兩件事物相接:The printer is connected to the computer. 打印機與電腦相連。
10. 屬于,歸于(表示兩事物或兩人之間的關系):the key to the door門的鑰匙
11. 指向:Terrorism is a threat to peace. 恐怖主義是對和平的威脅。
12. 表示引出比較的第二部分:
My mother prefer swimming to walking. 比起散步,媽媽更喜歡游泳。
China won the game by six goals to two.中國以六比二贏得比賽。
13. 等于,每(表示數量或比率):There are 60 seconds to a minute. 一分鐘六十秒。
14. 向…表示敬意:
We will build a monument to the soldiers who died in the earthquake.
我們將為地震中犧牲的`戰士修建紀念碑。
15. 伴隨:Everybody danced happily to the music. 所有人隨音樂換新起舞。
16. 為了給(用于表示動作的動詞后):The little boy rushed to his father. 小男孩向他爸爸沖過去。
17. 適合,致使:To my surprise, Jack could pass the exam. 令我驚訝的是,杰克竟能通過考試。
18. 按照…看法:To me, whether it’s right doesn’t matter. 對我而言,對錯都不重要。
以上是to 作為介詞的主要用法,另外,to用作副詞還有“關著”之意:
1. Please push the door to. 請推門關上。
2. to and fro 來來回回:He couldn’t calm down and walked to and fro in the
room.他難以冷靜下來,在房里走來走去。
初中英語知識點總結 篇3
51 be made of 由……制成(制成以后還看得見原材料) 52 be not sure 表不確定
53 be on a visit to 參觀 54 be popular with sb 受某人歡迎
55 be quiet 安靜 56 be short for 表**的縮寫 eg: 陶 is short for 陶俊杰
57 be sick in bed 生病在床
58 be sorry to do sth be sorry for sb eg : I am sorry for you
59 be sorry to hear that 60 be sorry to trouble sb eg : I am sorry to trouble you
61 be strict in doing sth 嚴于做某事 eg : Hes strict in obeying noles
62 be strict with sb 對某人要求嚴格 eg: Some students are not strict with them selves 這些學生對自己不嚴格
63 be strict with sb in sth 某方面對某人嚴格 64 be supposed to do 被要求干什么
65 be sure 表確定 66 be sure of doing sth 對做某事有信心 eg: He is sure of winning I am sure of learning English well
67 be sure of sth 對做某事有信心 eg: Im sure of my head (my teacher 我相信我的.大腦(老師)
68 be sure that sth 對做某事有信心 eg: Im suer that he can pass the test 我相信他能通過考試
69 be sure to do sth一定會做某事eg: We are sure to pass the test 我們一定會通過這次考試 We are sure to learn English well 我們一定能學好英語
70 be terrified of + 名/動doing 害怕…… 71 be terrified to do sth 害怕做某事
72 be the same as … 和什么一樣 73 be used to doing sth 習慣做某事
eg: My father is used to getting up early 我爸爸習慣早He is used to sleeping in class 他習慣上課睡覺
74 be worth doing 值得做什么 75 be(feel) afraid to do sth 害怕做某事be afraid of sth 害怕某物 be afraid that 叢句
76 because+句子 because of +短語
eg : He was late because he had a headache He was late because of his headache
77 begin to do = start to do 開始做某事 start…with…=begin…with… 以什么開始什么
eg : Lets begin the game with the song I begin to go home
78 between…and… 兩者之間
79 borrow sth from sb 向……借…… lend sth to sb ( lend sb sth 借給……什么東西
eg : I borrowed a pen from him he lent a pen to me ( he lent me a pen
80 both = the same(as) = not different(from) 表相同
81 bother 打擾 bother sb to do sth
eg : Im sorry to bother you ,but can you tell me to way to the station
我十分道歉打擾你,但是你能告訴我怎么去車站
the problem has been bothering me for weeks 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幾個周了
Hes bothering me to lend him money
82 by the end of 到……為止 83 call sb sth eg : We call him old wang
84 care 關心 eg : Dont you care about this countrys future ?你為什么不關心國家的未來
85 catch up with sb 趕上某人 86 chat with sb 和某人閑談 take sb to + 地點 帶某人去某地
87 come in 進88 come over to 過來
89 come up with 提出 eg: Can you come up with a good idea 你能想出一個好辦法嗎?
90 communicate with sb 和某人交流
91 consider + doing 考慮做什么 eg : Why not consider going to lu zhou 為什么不考慮去瀘州?
92 dance to 隨著……跳舞 eg : She likes dancing to the music 她喜歡隨著音樂跳舞
93 decide to do sth 決定做某事 94 do a survey of 做某方面的調查 95 do better in 在……方面做得更好
96 do wrong 做錯 97 Dont forget to do sth 不要忘了做某事 98 Dont mind +doing /從句 /名詞 不要介意……
99 each +名(單)每一個…eg : Each student has many books 每一個學生都有一些書
100 end up +doing
101 enjoy +doing喜歡
102 escape from 從……逃跑eg: The prisoners have escaped from the prison犯人從監獄里逃跑出來
103 expect to do sth 期待做某事
104 fall down 摔下來 fall off 從哪摔下來
105 fall in love with sb /sth 愛上什么
初中英語知識點總結 篇4
1.should可表示惋惜、憂慮、歡欣、驚訝等感情色彩以及婉轉語氣。
Its a pity that she leave so soon. 很可惜,她很快就要離開了。(惋惜)
They were worried that their motherland should be in such great
danger.他們因祖國處在如此巨大的危險中而感到憂慮。(憂慮)
It is unbelievable that my brother should be working so
hard.難以置信,我弟弟工作竟然如此努力。(驚訝)
I should think your answer is correct. 我想你的答案該是對的吧。(婉轉)
2.would可用于委婉的.陳述、客氣的請求和委婉的建議。
I don’t think he would be so careless. 我認為他不會那么粗心。
Would you like to come to my birthday party? 你想來參加我的生日聚會嗎?
3.dare可表示“膽敢”。
I dare not say such rude things.我不敢說粗話。
4.need可表示“需要”。
Need I finish the task this afternoon? 我今天下午要完成任務嗎?
Tom, you needn’t worry too much. 湯姆,沒必要這么擔心。
這里借用一下網友總結的記憶口訣:
動詞原形接后面,說話語氣較委婉。
can 能力may許可,must責任或義務。
否定回答needn’t換,需要need, dare敢。
should應該,would愿,have to被迫表客觀。
情態動詞雖然數量有限,但用法廣泛。清楚所有情態動詞的表示意義,對英語遣詞造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初中英語知識點總結 篇5
在復合句中,修飾某一名詞或代詞的從句叫做定語從句,它的作用相當于形容詞,被修飾的詞叫做先行詞。
1、定語從句的位置。
1)定語從句一般地說要放在先行詞之后,無論這個詞在句中充當何種成分。
The student who answered the question is bill.
2)有時先行詞后還有一個作定語的詞或詞組時,定語從句則應放在上述成分之后。
Do you know anyone in our class whose father is a business man?
2、定語從句的引導詞
1)定語從句的引導詞是由關系代詞或關系副詞充當的。
關系代詞有who/whom/whose/that,關系副詞有when/where/why,它們除了引導從句的作用外,還要在從句中充當一定的成分。關系代詞和關系副詞的選用要看其在從句中發揮的作用,與主語沒有任何關系。
在從句中充當主語的有who/which/that.
在從句中充當賓語的有whom/which/that.
在從句中充當定語的.有whose.
在從句中充當狀語的有when/where/why.
當定語從句所修飾的先行詞是人時,關系代詞要用who(主格),whom(賓格),也可以用that,以及whose(所有格),先行詞是物時,關系代詞要用which,也可用that.whom/which/that在從句中作賓語時往往可以省略。
例如:
The students who do not study hard will not pass the examination.
Do you know the man(whom)mr green shook hand with?
The letter(which)I received yesterday is from my sister.
Who is the man(that)is reading a magazine over there?
The book(that) you lent me is very ingteresting .
I will never forget the day when I joined the party.
Last year I went to the village where I was born.
This is the reason why she will go to london.
2)在先行詞相同的情況下,根據它們在定語從句中所起的語法作用,可用不同的引導詞連接不同的定語從句。
例如:
This is the school where I students for six years.(school或student的狀語)。
This is the school which he mentioned just now.(school作menttioned的賓語).
初中英語知識點總結 篇6
簡單句的五種基本句型
1.“主語+謂語”(即“主謂”句型)
例:They arrived in Harbin yesterday morning.分析:“they”(主語)“arrived”(謂語)。
2.“主語+謂語+賓語”(即“主謂賓”句型)
例:I study English.分析:“I”(主語)“study”(謂語動作)“English”(賓語即動作涉及的對象)。
3.“主語+謂語+間接賓語+直接賓語”(即“主謂雙賓”句型)
例:Our teacher taught us English.分析:“our
teacher”(主語)“教”(謂語動作)“us”(間接賓語)“English”(直接賓語)。
4.“主語+謂語+賓語+賓語補足語”(即“主謂賓賓補”句型)
例:He asked her to go there.分析:“he”(主語)“asked”(謂語動作)“her”(賓語即動作涉及的.對象)“to go
there”(補語—補充說明賓語做什么)。
5.“主語+系動詞+表語”(即“主系表”句型)
常用的系動詞有be, keep,lie, remain, stand, become, fall, get, go, grow, turn,
look, feel, seem, smell, sound, taste,等。
例:I am a teacher.分析:“I”(主語)“am”(系動詞)“a teacher”(表語—即表明主語的身份)。
初中英語知識點總結 篇7
形容詞和副詞比較級的用法
(1)“甲+be+(倍數)+形容詞比較級+than+乙”表示“甲比乙…”或“甲比乙…幾倍”。
Tom is taller than Kate.湯姆比凱特高。
This room is three times bigger than that>這個房間比那個大三倍。
(2)“甲+實意動詞+(倍數)+副詞比較級+than+乙”表示“甲比乙…”或“甲比乙…幾倍”。
I got up earlier than my mother this morning.我今天早晨起床比我媽媽還早。
He runs three times faster than his brother.他跑的速度比他弟弟快三倍。
初中英語知識點總結 篇8
一、表示時間的介詞
時間介詞有in , on,at,after,since,during,by,before,after,until等,前三個介詞用法有個口訣:at午夜、點與分,上午、下午、晚用in。
年、月、年月、季節、周,之前加上介詞in。
將來時態多久后,這些情形亦用in。
日子、日期、年月日,星期之前要用on。
其余幾組常見的時間介詞辨析如下辨析如下:
1、時間介詞in與after的用法辨析
介詞in +一段時間用于一般將來時。如:We’ll go to school in two weeks.
介詞after +一段時間用于一般過去時。如:My mother came home after half an hour.
介詞after +時間點常用于一般將來時。如:We’ll go out for a walk after supper.
2、時間介詞for與since的用法辨析
介詞for表示一段時間如:I have been living here for 10 years.
介詞since表示從過去某一時間以來如:I have been living here since 20xx.
3、時間介詞before與by的用法辨析
介詞before表示“在…之前”如:He won’t come back before five .
介詞by表示“到…時為止,不遲于…”如:The work must be finished by Friday.
4、時間介詞during與for的用法辨析
當所指的時間起止分明時用介詞during如:He swims every day during the summer.
如果一段時間不明確則用介詞for如:I haven’t seen her for years.
5、時間介詞till與until用法的異同
till和until用在肯定句中,均可表示“直到…為止”,如:I will wait till(until)seven o'clock.
till和until用在否定句中,均可表示“在…以前”或“直到…才”。
如:Tom didn't come back till(until)midnight.
till多用于普通文體,而until則用于多種文體,并且在句子開頭時,用until而不用till如:Until he comes back,nothing can be done.
注意:在last, next, this, that, some, every等詞之前一律不用介詞。
二、表示方位的`介詞
常用的表示方位的介詞用法及辨析如下:
1、方位介詞on, over, above的用法辨析
介詞on表示一物放在另一物上面,兩者緊貼在一起,如:The book is on the table.
介詞over表示一種垂直懸空的上下關系,即“在…上方”,如:Is there any bridge over the river?
介詞above表示一般的“高于…”,“在…之上”,如:There was an electric clock above his bed.
2、方位介詞under與below的用法辨析
介詞under是over的反義詞即“在…下方”,如:They were seen under the tree.
介詞below是above的反義詞即“低于…”,“在…之下”,如:They live below us.
3、方位介詞across,、through、over,、past的用法辨析
介詞across著重于“從一頭或一邊到另一頭或另一邊”,強調從表面穿過。
如:She went across the street to make some purchases.
介詞through著重于“穿越”,強調從一定的空間內穿過。
如:The sunlight was coming in through the window.
介詞over多表示從“上方越過”,如:He failed to go over the mountain; he had to go round it.
介詞past表示從“面前經過”,如:Someone has just gone past the window.
4、地點介詞at與in的用法辨析
介詞at表示較小的地方,如家、村、鄉村等,如:He lives at a small village.
介詞in表示較大的地方,如大城市、國家、洲等,如:He lives in Beijing.
5、表示東南西北的時候,地點介詞in、on、to的用法辨析
介詞in表示“包含”如:Beijing is in the north of China.
介詞on表示“緊鄰”如:Canada lies on the north of the U.S.
介詞to表示“沒接觸”如:France lies to the south of England.
三、表示方式、手段、或工具的介詞:by,in,on,with.
1、by,in,on,表示交通方式。用by時,交通工具前不用任何詞;用in和on時,交通工具前用冠詞或形容詞性物主代詞。例如by car=in a car,by bike=on a bike.
2、表示手段或工具,with后跟具體工具,如I write with a pen;in表示使用某種語言或墨水、顏色等原料,例如:in English.
四、介詞的固定搭配
across from在對面
look for尋找
look after照顧
get on with與某人相處
agree with同意(某人)
arrive at(in)到達
ask for詢問
begin…with從……開始
believe in相信
break off打斷
break out爆發
bring down降低
bring in引進
bring up教育,培養
build up建起
burn down燒光
call back回電話
call for要求約請
call on拜訪訪問
care for喜歡
carry on繼續開展
carry out實行開展
check out查明結帳
come about發生,產生
come out出來
come to共計達到
compare…with與……比較
compare to比作
cut off切斷
date from始于
depend on依靠
devote to獻于
die out滅亡
divide up分配
dream of夢想
fall off下降
fall over跌倒
feed on以……為食
get down to專心于
get through通過
初中英語知識點總結 篇9
知識點總結
在英語中,句子中的謂語動詞在人稱和單、復數形式上必須和主語保持一致,這就是我們通常說的“主謂一致”。這一點看似簡單,但在實際運用中卻常常遇到麻煩。一般情況下,主謂之間的一致關系由以下三個原則的支配: 語法一致原則、 意義一致原則和就近原則。
一、語法一致
主謂一致的原則是指主語和謂語從語法形式上取得一致:主語是單數形式,謂語也采取單數形式;主語是復數形式,謂語亦采取復數形式.例如:
He often helps me learn English. (主語是單數形式,謂語也采取單數形式) .
My friends often help me learn English. (主語是復數形式,謂語也采取復數形式)
但主語和謂語從語法形式上取得一致的問題遠不只上述的那么簡單,有許多方面的情況需要去具體地對待:
1、不定式,動名詞,以及從句作主語時應看作單數,謂語動詞用單數.
例如: Reading aloud is helpful to learn English.大聲朗讀對學習英語是有幫助的。
What he said has been recorded .他說的話已被錄音了.
2、不定代詞one, every, each, everybody, everyone, one of, no one, nothing, nobody, someone, somebody, either, neither, many a 等作主語或是修飾主語時應看作單數,謂語動詞用單數.但none 作主語時,謂語動詞既可用單數也可用復數,這要取決于說話人的看法。
例如:Neither of my sisters likes sports .我的妹妹中沒人喜歡運動.
Every boy and girl shows great interest in this book .每個男孩和女孩對這本書都表現出很大的興趣.
3、表示國家,機構,事件,作品等名稱的專有名詞作主語時應看作單數,謂語動詞用單數.
例如: One Thousand And One Nights tells people lots of interesting stories . 《一千零一夜》給人們講了許多有趣的故事。
4、 a kind of, the number of等與名詞構成名詞短語作主語時應看作單數,謂語動詞用單數.
例如: The number of workers in the factory is 400. 這個工廠里工人的數量是400.
A kind of rose in the garden smells very pleasant.這座花園里有一種玫瑰香氣怡人.
5、由some, several, both, few, many, a number of 等詞修飾主語,或是由它們自身作主語時應看作復數,謂語動詞用復數.另外,由and連接兩個主語時,謂語一般用復數.
例如: On the seashore, some people are playing volleyball 海邊,有些人在打排球。
Both of us are fond of watching football games .我們倆都喜歡看足球賽.
A number of will-be graduates are voluntarily going to work in the West of China. 許多即將畢業的學生打算自愿去中國西部工作.
6、有些表示數量的百分數,分數等后面加名詞或代詞作主語時,要根據這個名詞或代詞來決定其謂語動詞的單復數形式.如:a lot of, most of, any of, half of , three fifths of, eighty percent of, some of, none of, the rest of , all of等后接不可數名詞,或是單數形式的名詞作主語時應看作單數,謂語動詞用單數;但如果后接可數名詞的復數形式作主語時應看作復數,謂語動詞用復數.
例如: A lot of money in the shop was stolen yesterday. 昨天那家商店丟失了許多錢.
A lot of students are from England in the school.那個學校里很多學生來自英國。
二、意義一致
這一原則是指,從意義著眼來解決主謂一致問題.有時主語形式上為單數,但意義上卻是復數,那么謂語依意義也用復數形式;而有時主語形式上為復數,但意義上卻是單數,那么謂語依意義亦用單數形式.
1) 當主語后面接由but, except, besides ,as well as, as much as, including,more than,no less than, rather than, together with等引導的詞組時,其謂語動詞的單復數形式通常由前面的詞來決定。在這樣的句子里,這些詞所引導的詞組不影響主語自身的單,復數形式,它們在句子里其實是狀語.
例如: The teacher, with all his students, is going to have a picnic this weekend.老師打算這個周末與學生們一起去野炊.
The students, together with their teacher , are going to have a picnic this weekend.學生們打算這個周末與他們的老師一起去野炊.
我們完全可以將上面句子中的那些詞組都分別搬到句首或是放到句末去,因為它們在句子里是狀語: The students are going to have a picnic this weekend together with their teacher.
2) 表示時間,金錢,距離,體積,重量,面積,數字等詞語作主語時,,謂語動詞常用單數形式。如:
Eight hours of sleep is enough. 八小時的睡眠足夠了。
Twenty years stands for a long period in one's life. 二十年在人的一生里意味著一個很長的時期.
3) 形容詞前加定冠詞即"the + 形容詞"作主語時,其意義若是指個人或是抽象概念應看作單數,謂語動詞用單數;指一類人則應該看作是復數,那么謂語動詞也應該用復數.
例如: The sick here are very well cared for. 這里的病人都被照顧得很好。
The true is to be distinguished from the false. 真實與虛假應加以區別。
4)由and 連接的`兩個單數名詞作主語時,謂語動詞一般根據語法一致的原則用復數。
但如果在意義上指同一個人、同一件事或同一個概念時,謂語動詞要用單數形式。
如:The writer and teacher is coming. 那位作家兼教師來了。(作家和教師指同一個人)
The writer and the teacher are coming. 作家和老師來了。(作家和老師是兩個人)
5)集體名詞作主語時,謂語動詞的數取決于主語的意義:主語表示整體時視為單數,謂語動詞用單數;主語表示集體中的個體成員時視為復數,謂語動詞用復數.這類集體名詞常見的有:army, class, club, crowd, family, government, group, people, police, public, team等.
例如: The family are all fond of football. 那一家人都喜歡足球.
The family is the tiniest cell of the society. 家庭是社會的最小的細胞.
6)一些形式為復數,意思為單數的名詞,如:trousers, pants, shorts,glasses, 等作主語時,謂語動詞用復數.
如:Her glasses are new. 她的眼鏡是新的
但當這類名詞前有a pair of 修飾時,謂語動詞應用單數.
如: This pair of trousers is made in Hangzhou.
三、就近原則
這一原則是指,謂語動詞的人稱和數常常與最近作主語的詞語保持一致.常出現在這類句子中的連詞有:or, either… or …, neither… nor … ,not only… but also …等.
例如: Either I or they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result of the matter. 不是我,就是他們要對那件事的結局負責任.
Neither his family nor he knows anything about it. 他全家人和他都不知道那件事.
常見考法
對于主謂一致的考查,通常會以單選的形式出現,多是讓我們選擇合適的謂語動詞。
典型例題:The factory, including its machines and buildings, __________ burnt last night.
A. is B. are C. were D. was
解析:but, except, besides, with, together with, along with, including, as well as, rather than, like等詞連接主語時,謂語動詞和前面的主語保持一致,本題中就是和The factory保持一致。而這些詞所引導的詞組不影響主語自身的單,復數形式,它們在句子里其實是狀語.
答案:D
誤區提醒
主謂一致這一知識點比較瑣碎,在運用中常會因為考慮不全面而出錯,所以我們必須把每一種用法記住,靈活運用。尤其要注意就近原則、集體名詞和百分數,分數短語作主語的情況。
典型例題:Either Jane or Steven _____ watching TV now.
A. were B. is C. was D. are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就近原則。either… or …, neither… nor … ,not only… but also …連接兩個主語時,謂語動詞的人稱和數常常與最近作主語的詞語保持一致。本題中就是和Steven保持一致。有now.可知是現在進行時,排除A和C.
答案:B
相關推薦
更多>-
初中英語老師教學總結 時光荏苒,歲月蹉跎,仿佛開學才是昨天,這一學期有得有失?,F在準備將這段時間的教師工作匯集成述職報告,述職報告對于促進自我認識、自我學習有些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教師述職報告應該怎么寫呢?請您閱讀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總結借鑒: 初中英語老師述職匯報》,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
-
初中英語教師述職報告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這學期過的充實而有干勁,我們現在將這一學期的教師工作做一個述職報告,述職報告可以陳述總結自身工作,對于自我提高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寫教師述職報告要從哪幾點入手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編輯的《 初中英語教師述職報告一篇》,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在xxxx年—xxxx上學期里,...
- 語文組組長工作總結01-20
- 初中英語說課稿01-20
- 初中英語教師述職報告01-20
- 教研組組長工作總結01-20
- 語文組組長工作總結01-20
- 初中英語老師述職報告01-20
- 初中英語教師述職報告01-20
- 初中英語教師述職報告01-20
- 今日總結:護士工作述職匯報(篇一)07-29
- 2025總結推薦護士長競聘述職匯報(篇三)07-29
- [推薦總結] 義務教育工作匯報(經典版)07-29
- 【熱搜總結】 保險公司述職匯報(推薦一篇)07-29
- 實用!教研組組長述職報告03-25
- 總結參考: 技師述職匯報模板07-29
- 月度總結推薦: 轉正述職報告07-29
- 推薦總結: 銀行柜員述職報告其三07-29
- 總結范本: 中學英語教師個人述職報告其八07-29
- 總結收藏: 實訓工作報告之五07-29
- 今日課件: 初中英語教學思考其二03-25
- 初中英語教師述職報告3500字02-01
- 初中英語教師述職報告怎么寫 范文2000字(匯總9篇)11-24
- 初中英語教師述職報告總結2000字大全11-05
- 初中英語教師述職報告范文1500字11-04
- 熱門總結: 初中英語老師述職報告怎么寫09-24
- [推薦總結] 初中英語教育老師述職報告篇一09-19
- [精選總結]初中英語班主任老師述職報告其六09-19
- 熱搜總結: 初中英語老師教育述職報告之五09-19
- [推薦總結] 初中英語教師進職述職報告.doc09-05
- [總結參考] 初中英語老師進職述職報告之三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