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的天堂作品賞析摘抄
發表時間:2025-05-27世俗的天堂作品賞析摘抄(匯總14篇)。
世俗的天堂作品賞析摘抄 篇1
宋代:柳永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
世俗的天堂作品賞析摘抄 篇2
每一個掙扎在世俗里的人,都有一顆向往高雅的心
“雅”和“俗”,這兩個字語文課經常用到,它們倆經常結伴而行,一同出現在我們的話語里,或者書本上。
這倆字兒呢,用來評價人可以,評價事情也可以,評價藝術作品,更可以。
“雅”和“俗”好像是對立的概念,“雅”就是好的、美的;“俗”就是差的、丑的。
但是“雅”和“俗”,關系并不簡單,雅基本可以理解為好,俗卻未必總是差的。
“雅”和“俗”的關系,不是一成不變的。就像滄海桑田一樣,從前的俗會變成現在高雅,從前的雅也許會變成現在的俗。“俗”和“雅”,竟會轉化。
俗是如何變成雅的呢,還是以為宋詞為例子來說說吧。
北宋文壇的一代宗師,歐陽修喜歡寫詩,也寫詞。他的詩和詞是不一樣的,詩歌很莊嚴,詞者寫了許多情感的故事。士大夫的為人師表,端正莊嚴,表現在詩歌里。文人的風花雪月,則流露在他的詞里。
舉個例子說說吧。
歐陽修的詩長得是這樣的:
《戲答元珍》
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
殘雪壓枝猶有橘,凍雷驚筍欲抽芽。
夜聞歸雁生鄉思,病入新年感物華。
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
歐陽修的詞長的卻是這樣的:
花似伊。柳似伊?;啻喝藙e離。低頭雙淚垂。
-
述職報告之家(ys575.com)小編精心推薦:
- 偉大的作品好句子賞析摘抄?|?震撼油畫作品賞析句子摘抄?|?美術作品賞析?|?文學作品賞析?|?世俗的天堂作品賞析摘抄?|?世俗的天堂作品賞析摘抄
長江東。長江西。兩岸鴛鴦兩處飛。相逢知幾時。
——歐陽修《長相思》
詞里面更多的是兒女情長,是比較世俗的情感。
另一位北宋詞人柳永,年輕時應試科舉總是落第;到了暮年也很落魄,一輩子就當了屯田員外郎。因為這些坎坷和潦倒的生活,他以畢生精力作詞,并在詞中以“白衣卿相”自詡。因為天賦也因為投入,在創作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凡有井水處,皆聞歌柳詞。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人傳唱他的作品。
但柳永卻始終是矛盾的,他的內心,時時掛念自己的功名,一直想做一個真正的文人雅士。只是在后來,隨著時代變遷,宋詞變成了高雅的文學。今天說柳永是婉約派的集大成者,在作者生活的時代,卻并沒有給他帶來什么榮光。每一個掙扎在世俗里的人,都有一顆向往高雅的心。
可是俗和雅的標準,卻并不是每一個時代都是相同的。
缺乏風雅的時代,是一個鄙俗粗劣的時代,也是文化和情趣消退的時代。在世俗中保持一份高雅的情操,舍棄世俗的追逐和欲望的捆綁,向著心之所向,回到單純的歡喜,即是生命中有滋味的境界。
風雅一詞,在各行各業都應如此。但世人多把金錢、地位、名利等背負在身,將風雅變得庸俗,并沾沾自喜,渾然不覺,以至于“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若不論從事什么職業的人,都能在閑暇之佘,想“再到雨花臺看看落照”,那該多么美好!
世俗的天堂作品賞析摘抄 篇3
柳永一直不得志,為見老朋友孫何,便寫了這首詞,請了當地一位的歌女,吩咐她說,如果孫何在宴會上請她唱歌,不要唱別的,就唱這首《望海潮?東南形勝》。由這個故事來看,這首詞是一首干謁詞,目的是請求對方為自己舉薦。
-
更多精彩的世俗的天堂作品賞析摘抄,歡迎繼續瀏覽:世俗的天堂作品賞析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