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rnn99"></nav><nav id="rnn99"></nav>
      你的位置: 述職報告之家 > 述職范文 > 導航 > 同桌教案(經典十篇)

      同桌教案

      發表時間:2025-05-22

      同桌教案(經典十篇)。

      同桌教案 篇1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沿、答”等9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哪”,理解“井沿、大話、無邊無際”,會寫“井、觀、渴、喝”4個生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讀懂、讀好小鳥和青蛙的前兩次對話,初步體會課文講述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欣賞動畫,進入新課的學習

      1.播放動畫故事《坐井觀天》,學生欣賞。

      2.板書課題:坐井觀天。

      3.指導書寫“井''和“觀"。

      (1)指導“井''字:“井”字是獨體字,在書寫時找準接近橫中線的“一”和接近豎中線的“|”的位置,就能把“井”字寫好。

      學生獨立觀察,自己練寫。

      (2)指導“觀”字:漢字的美體現在“避讓”上,你看“又”字作偏旁時,為了不影響到“見”字的書寫,第二筆捺變點,“見”第一筆豎緊貼豎中線,下端過橫中線,要寫得內緊外松。

      教師范寫,學生練寫。

      4.提問: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誰?(青蛙、小鳥)

      5.導入:這個故事內容淺顯易懂,老師相信大家自己就能讀正確、讀流利、讀明白,但里面藏著的道理需要我們好好思考。今天我們就借助“學習單”這位老朋友,一起來看看故事里藏著一個什么道理。

      二、合作學習,掃清字詞障礙

      1.學生自由讀課文5分鐘,完成“學習單”第1題。

      把課文認真讀了( )遍,全文一共有(?。﹤€自然段。

      2.同桌合作讀,每人一個自然段,完成“學習單”第2題的“評價”。

      同桌互讀評價:★字音正確;★沒丟字添字;★句子讀得比較流利。

      3.學生拿岀詞語卡片,自己練習認讀,遇到不會的字向同學或老師請教。

      4.同桌互測,完成“學習單”第3題。

      同桌合作,能讀正確的詞畫“√”,暫時不能讀正確的詞畫“O”。

      井沿 回答 喝水 口渴 大話 弄錯 抬頭 無邊無際

      (1)要求:同桌如果有不會讀的詞語,請你想辦法教會他,如果兩個人都不會,就舉手示意老師。

      (2)教師相機巡視,關注哪些詞語是學生學習的難點,有針對性地解決。

      預設:

      “井沿”:請學生找一找插圖中的“井沿",說一說還知道生活中哪些“沿”。結合圖畫和生活實際,認識“沿”。

      “喝”和“渴”:請學生說一說有什么辦法記住這兩個字??梢酝ㄟ^比較記憶、編口訣記憶、看圖記憶等方式加以區分。

      5.開展游戲活動,鞏固認字。

      (1)字卡游戲。學生問學生答,如,一位學生問:“井沿”的“沿”在哪里?學生舉起字卡回答:“井沿”的“沿”在這里。

      (2)踩地雷游戲。一位學生選擇一個字卡給全班同學看后,請另一位同學猜。猜的同學問:“地雷地雷是X嗎?”如猜的不對,全班同學一起回答:“地雷地雷不是X。”則猜的同學繼續猜。如果猜對了,全班同學一起回答:“地雷地雷就是X,轟!”則該同學游戲結束,換下一人。

      設計意圖:

      通過合作的方式了解學生識字的學情基礎,為教師的教學提供較為準確的起始點。

      三、分角色朗讀,讀懂對話

      1.默讀課文第二至七自然段,完成“學習單”第4題。

      課文中青蛙和小鳥的對話很多,我能把青蛙說的話用"___"標出,把小鳥說的話用"﹏﹏﹏"標出。

      我發現,青蛙和小鳥一共有()次對話。

      2.課件出示第對話,談話:像這樣一問一答為對話。請你數一數,青蛙和小鳥一共有幾次對話?

      3.同桌分角色,一人讀青蛙的話,一人讀小鳥的話,做到讀正確、讀流利。

      4.指名一組同學讀第對話。

      (1)要求:請你邊聽邊在插圖中圈出青蛙和小鳥的位置。練習表達:青蛙在(),小鳥在()。

      (2)課件出示:"我從天上來,飛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來找點兒水喝?!闭勗挘盒▲B的回答比較長,這句話中有三個逗號,同學們在讀時不要著急,遇到逗號就稍微停頓一下再接著讀。

      (3)引導想象:小鳥飛過了,飛過了,飛過了,飛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來找點水喝。小鳥飛過了這么多地方,看得出,天——真大呀!

      5.指名一組同學讀第二次對話。

      (1)引導思考:青蛙和小鳥在爭論什么?青蛙為什么認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2)指導學生親身感受:把書卷成筒,感受從筒中看天花板和直接看天花板有什么不同。

      (3)引讀:青蛙不相信小鳥說的話,他說——(指名讀句子)

      “天不過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嗎?"

      青蛙非常懷疑小鳥說的話,他說——(指名讀句子)

      “天不過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嗎?"

      指導朗讀:當我們不相信、懷疑的時候,語調自然就會上揚。

      (4)引導學生學習“無邊無際

      ①提問:“無邊”和“無際”是近義詞,請你猜一猜,“際”是什么意思?

      ②提問:在你心中,除了天空,還有什么是“無邊無際"的?

      (5)引導學生學習多音字“哪”。提問:你能發現這兩句話中的“哪”有什么不同嗎?

      “你從哪兒來呀?"

      “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

      6.指名一組同學讀第三次對話。

      (1)指導朗讀,讀出青蛙的自以為是。教師啟發讀:哪些詞突出了青蛙的自信,你能讀出來嗎?

      預設:天天、一……就……、不會。

      (2)啟發思考:第三次對話,青蛙和小鳥都是笑著說的,他倆的笑一樣嗎?

      預設:青蛙的笑是自以為是的笑,而小鳥的笑是無奈的笑。

      (3)同桌討論:青蛙和小鳥的說法為什么不一樣?

      教師小結:正像同學們說的那樣,小鳥和青蛙所處的位置不同,眼界也不同,說法也就不一樣了。青蛙在井底,高高的井壁擋住了他的視線,所以他目光狹小,所見有限,才會說天不過井口那么大;小鳥在高高的天空中飛翔,站得高看得遠,所以他目光遠大,看得更全面,才會說天無邊無際。

      四、自主觀察,練寫“喝”和“渴”

      1.教師出示本課要寫的兩個字“喝”和“渴”,提問:仔細觀察、比較這兩個字,在書寫時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先自己說一說,再和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兩個字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左窄右寬,“人”的末筆捺改點,先寫“人”,再寫豎折。不同點:“渴”字頭齊腳不齊;“喝”字頭不齊腳不齊,“口”要寫得高且小。

      3.教師范寫,學生練寫,師生互評。

      4.學生自主用這兩個字組成詞語,再寫下來。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知道青蛙和小鳥說法不一致的原因,初步體會課文講述的道理。積累近義成語“井底之蛙”。

      3.會寫“沿、答、話、際”4個生字。

      教學過程

      一、回顧課文,分角色表演

      1.組內練習。一人讀青蛙的話,一人讀小鳥的話,一人讀旁白。

      2.指名表演。根據課文內容和青蛙、小鳥的身份,加入適當的表情、動作。

      朗讀提示:

      “朋友,別說大話了!天不過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嗎?”這句話雖然是問句,但其實沒有表達疑問的語氣,而是青蛙很肯定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要讀出青蛙自以為是的語氣。

      “你弄錯了。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這句話是小鳥的解釋,要讀出小鳥認真、誠懇的語氣。

      “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頭就能看見天。我不會弄錯的。”適當重讀“天天、一……就……、不會”等詞語,讀出青蛙的自信。

      “朋友,你是弄錯了?!敝刈x“是”,讀出小鳥著急、無奈的語氣。

      3.提問:這是一只怎樣的青蛙?讀了這個故事,你知道了什么道理?

      (1)學生討論,匯報。

      預設:

      ①這是一只目光短淺的青蛙,因為生活在井中,被井壁擋住了視線,所以對“天”的認識不夠全面,卻從不真正跳出來看一看。

      ②這是一只自大的青蛙,一點都聽不進小鳥說的話。

      ③我們不能像小青蛙那樣自以為是,要多學習、多請教,豐富自己的見識。

      (2)教師小結:認識事物、看待問題,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同時要謙虛,向別人學習。

      二、創編對話,拓展思維

      1.提問:假如你是那只青蛙,你跳出井口后,會看到什么,想說些什么?同桌合作完成第四次對話:

      青蛙跳出井口,它看到了____________。青蛙對小鳥說:“____________?!毙▲B回答說:“____________?!?/p>

      預設:青蛙跳出井口,它看到了廣闊無垠的天空。青蛙對小鳥說:“原來世界這么廣大,天果然是無邊無際的,小鳥,你說得對。”小鳥回答說:“以后,我帶你多走走、多逛逛,感受這廣闊世界的美麗。”

      2.指名匯報對話,教師點評,引導學生大膽想象。

      三、拓展閱讀,比較積累

      1.過渡:“坐井觀天”既是寓言又是成語,和這個成語意思相近的成語是“井底之蛙”。

      2.學生閱讀“教學資源”中的故事《井底之蛙》。

      3.啟發思考:這個故事里的青蛙和咱們課文里的青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讀了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什么?小組交流。

      4.總結:“坐井觀天”和“井底之蛙”都是比喻眼界狹窄、目光短淺的人,希望同學們能成為見多識廣的人!

      設計意圖:

      通過《井底之蛙》的拓展閱讀,既幫助學生加深了對《坐井觀天》寓意的理解,又進行了相似成語的積累。

      四、自主觀察,練習書寫

      1.對比指導“話”和“際”。

      ①指導“話”的書寫要點:“讠”的點、橫折的折筆、提的折筆在一條豎線上;“讠”的橫和“舌”的橫水平對齊;“舌”的首筆撇收筆于豎中線,長橫在橫中線上,四個橫向筆畫之間的距離相等。

      學生練寫,生生互評。

      ②學生自主練習“際”。先觀察、交流書寫要注意的問題:“阝”在左,橫撇彎鉤要寫得小,“丨”為垂露豎。然后練寫,生生互評。

      2.遷移練寫“沿”字。

      學生先觀察,再交流書寫要點:“沿”字左窄右寬,頭齊腳齊,豎瞄插到左半格,右上部分第二筆是橫折彎。

      學生練寫,師生互評。

      3.教師范寫“答”字。

      提示書寫要點:上下結構,上緊下松,竹字頭要寫得居中緊湊,“合”的起筆在豎中線上,撇捺舒展對稱。

      學生練寫洞桌互評。

      4.學生完成“學習單”第5題,回顧課文內容,練習書寫。

      同桌教案 篇2

      山腳下有一堵石崖,崖上有一道縫,寒號鳥就把這道縫當作自己的窩。石崖前面有一條河,河邊有一棵大楊樹,楊樹上住著喜鵲。塞號鳥和喜鵲面對面住著,成了鄰居。

      幾陣秋風,樹葉落盡,冬天快要到了。

      有一天,天氣晴朗。喜鵲一早飛出去,東尋西找,銜回來一些枯草,就忙著做窩,準備過冬。寒號鳥卻整天出去玩,累了就回來睡覺。喜鵲說:“塞號鳥,別睡了,大好晴天,趕快做窩?!?/p>

      塞號鳥不聽勸告,躺在崖縫里對喜鵲說:“傻喜鵲,不要吵,天氣暖和,正好睡覺?!?/p>

      冬天說到就到,寒風呼呼地刮著。喜鵲住在溫暖的窩里。塞號鳥在崖縫里凍得直打哆嗦,不停地叫著:“哆啰啰,哆啰啰,寒風凍死我,明天就做窩?!?/p>

      第二天清早,風停了,太陽暖暖的,好像又是春天了。喜鵲來到崖縫前勸寒號鳥:“趁天晴,快做窩,現在懶惰,將來難過。”

      寒號鳥還是不聽勸告,伸伸懶腰,答道:“傻喜鵲,別啰嗦,天氣暖和,得過且過。”

      寒冬臘月,大雪紛飛。北風像獅子一樣狂吼,崖縫里冷得像冰窖。寒號鳥重復著哀號:“哆啰啰,哆啰啰,寒風凍死我,明天就做窩?!?/p>

      天亮了,太陽出來了,喜鵲在枝頭呼喚寒號鳥。可是,寒號鳥已經在夜里凍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根據民間傳說改編。

      同桌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積累習作素材。

      2.養成修改自己習作的習慣,并能與他人交換修改。

      【過程與方法】

      創設情境法、示范法、談話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寫喜歡的地方,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抓住事物的特點按一定的順序有重點地把景物寫具體。

      難點:啟發學生介紹更多的風景優美的地方,并寫出這個地方的美。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自己喜歡的地方的圖片或游玩的照片,以及描寫景色的好詞、好句、古詩詞。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都去過哪些地方?那里的景色怎么樣?

      2.這一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暢談那些好地方。(板書習作主題)

      3.老師也是個喜歡旅游的人,還喜歡在旅游的時候拍一些美美的照片,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去這些風景優美的地方旅游,旁邊總會有一位導游,給我們做詳細的景點介紹。他們侃侃而談,游客朋友們都要圍著聽他們的講解,你們羨慕嗎?

      4.我剛從大隊輔導員那里得到一個好消息,因紅領巾廣播站拓展業務需要,現面向全校學生招聘五名小導游。瞧,我還把面試內容帶過來了:能具體清楚地介紹去過的風景優美的地方,或是想去的地方。同學們,我們在介紹的時候,光說那里真美呀,別人知道有多美嗎,能打動別人嗎?我們在介紹的時候應如何介紹呢?(好方法,用上好詞佳句)

      二、分享預習效果

      課前已經讓同學們搜集描寫風景的好詞、佳句,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吧。

      三、互動合作,調動感知

      1.老師引導學生回憶,做好介紹的準備,同桌之間練習介紹風景優美的地方,或是介紹在景點拍的照片。如果你也正好也去過那個地方,可以適當補充,師相機指導。

      2.學生到講臺前來介紹,告訴他取勝的法寶。(語言生動,內容盡可能具體,能打動別人,使聽的人也想去)

      3.對聽的同學提出要求,作為參賽選手和評委的我們我們該怎樣做呢?(認真聽)出示聽眾要求(安靜聽、認真聽),聽完可提問題或給出合理建議。

      4.學生介紹,其他人補充、點評,師指導點評。

      四、點撥思路,指導寫作

      1.既然大家都想當導游,那我們就把自己的介紹寫下來吧!一起來比一比,讀一讀,看誰能當上“佳小作家”好嗎。

      2.讀作文要求,審題。

      3.怎樣寫,范文引路。

      4.寫作方法。

      5.如何讓語言優美,讓語言亮起來。(美文欣賞)

      6.總結:在介紹景物的時候把看到的景物顏色、樣子寫出來了,而且在介紹的過程中用上了好詞好句,還用上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再加上自己的聯想和想象,這樣就寫清楚、寫生動了。用眼睛仔細看,用耳朵注意聽,用鼻子好好聞,用手去觸摸,用心靈去感受。

      五、自主展示,感受評價

      1.寫好后,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在小組內交流,把你寫的讀給小伙伴聽聽,看看你寫得怎么樣,讓他們評價、補充。(人人發言,互評互議,師指導)

      2.小組共評共議,評選優秀習作。

      3.各小組長展示優秀作品,讓全班學生受到新的啟發,獲得美的感受。(其他小組可以發表不同的看法,評一評)

      六、佳作引航

      美麗的竹林

      外公家的小屋旁邊有一片竹林。那是一個值得一游的好地方。

      春天的竹林里絢麗多彩。仔細看,鮮綠、深綠、黃綠、灰綠連接著交錯著,綠到小屋,綠到天邊,綠到山腳外面去。一根根春筍破土而出,拔地而起,仿佛在和我們比誰長得高呢。

      夏天的竹林,綠中帶黃。我們一熱就鉆到里面去玩,竹林茂密,太陽曬也曬不透,這里涼爽極了。竹林就像一幅立體的畫,就是我們的樂園。還有一條清清的小溪從竹林中流過,更是把竹林點染得多姿多彩。

      秋天,竹林與周圍的樹映襯在一起,竹子是綠色的,周圍還有很多樹的顏色:青綠的是松杉,朱紫的是山杏,火紅的是楓樹,金黃的是銀杏。遠遠望去像給竹林鑲了一道花邊。

      冬天的竹林好似披著一件外衣,和周圍的樹在一起猶如一座宮殿!

      點評:這篇作文推薦的好地方是美麗的竹林,分別抓住春、夏、秋、冬四季的特點來寫出竹林的美麗。其中春、夏寫得詳細,做到了詳略得當。習作語言生動,描寫細致,善于想象,巧用比喻、擬人等手法,寫出了竹林獨特的美感。

      七、教師總結,鞏固延伸

      同學們真棒,短短的一節課時間使掌握了這么多的寫作本領,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將我們的家鄉以及我們偉大祖國的風景名勝完美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板書設計:

      推薦一個好地方

      審題寫作方法 語言美

      吸引人 寫特點比喻

      感興趣 有順序擬人

      總分總 排比

      同桌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號”,理解13個新詞。

      2.能按事情發展順序,把幾句話整理成一段通順的話。

      3.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4.懂得懶惰。得過且過是沒有好結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過辛勤的勞動才能得到。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理清事情發展順序,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準確領會寓意。

      教學準備

      1.寒號鳥的掛圖或投影片。

      2.課文錄音。

      教學時間: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讀準多音字“號”。

      2.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訓練按時間順序連句成段。

      3.學懂課文第1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揭題。

      (1)齊讀課題“寒號鳥”,讀準多音字“號”。

      (2)你知道寒號烏是怎樣一種動物嗎,(對課外知識豐富的的同學及時鼓勵。教師出示掛圖或投影片簡介寒號鳥。)

      二、布置自學。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我們學習后從中能明白什么道理,請同學們完成下列要求。

      (1)自由讀課文,劃出生字新詞,用“·”點出你認為容易寫鍺的字,用“?”注出不理解的詞或句。

      (2)讀通課文,用“……”劃出表示季節變化的句子。

      (3)填空:這篇童話通過()和()作對比,寫出了喜鵲是()的,寒號鳥是()的。

      三、檢查自學情況。

      (1)聽錄音范讀課文。(聽后自評并糾正)

      (2)指名讀一讀劃出的詞語。(互相交流評點)

      (3)說說哪些字容易寫錯。(教師點撥:“懶”字中間“束”羽寫成“束”。)

      (4)指名填空并齊讀。

      四、練習按時間順序組句成段。

      (1)指名讀讀用“……”劃出的表示時間的句子。

      (2)將學生讀出的句子按順序出現。

      (3)學生獨立默讀體會,哪些句子跟季節變化有關,哪些句子不能表示季節變化?(刪去跟季節變化無關的句子)

      (4)這些跟季節有關的句子應該怎樣排列?為什么?

      (5)練一練:《作業本》第5題。

      五、理清文章脈絡。

      (1)默讀全文。

      (2)說一說:課文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是寫“冬天快要到”的事;……是寫,“寒冬臘月”的事。

      六、學習第1自然段。

      (1)自由讀,讀懂三句話分別告訴我們什么,哪句話的意思是主要的。(指導看插圖)

      (2)體會寒號鳥的懶惰。(學生理論,互評)

      (3)齊讀第1自然段。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結合講讀*文,理解“漫山遍野”、“哀號”、“得過且過”、“哆嗦”等詞語的意思。

      2.鞏固抓重點詞理解句子的方法,培養學生抓重點詞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

      3.懂得懶惰、得過且過是沒有好結果的,幸福的生活只有通過辛勤勞動才能得到。

      4.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

      1.錄音磁帶一盒。

      2.小黑板若干塊。

      3.幻燈片若干張。

      4.寒號鳥、頭飾各一只及喜鵲貼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整體切人。

      1.根據簡筆畫,說話導入。

      2.整體回顧,說說這是一只()的寒號鳥。

      ()的喜鵲。

      二、學習2~5自然段。

      1.默讀2~4自然段,思考:從哪里看出寒號鳥懶惰?(“一一一”劃出)

      2.檢查,出示幻燈(1),抓“累”字體會寒號鳥懶惰。

      3.還從哪里看出寒號鳥懶惰,出示小黑板(1):寒號鳥不聽勸告,躺在崖縫里對喜鵲說:“……”

      4.抓“不聽勸告”深人體會寒號鳥懶惰。

      a.寒號鳥不聽誰的勸告?

      b.喜鵲怎么勸告?(結合指導讀、指讀→評點→范讀→自讀→齊讀)

      c.從哪里看出寒號鳥不聽勸告?(圈圈劃劃,自讀體會,結合指導讀寒號鳥的話:指讀→評點→自讀→男女生對讀)

      d.指讀第五自然段,思考:寒號鳥不聽勸告結果怎么樣?(結合理解“直打哆嗦”、“悲哀”,指導讀“悲哀地叫”的句子)

      5.指導有感情朗讀第五自然段。(想象自讀→指讀評點→女生齊讀)

      三、學習6~8自然段。

      1.回顧學法:抓“不聽勸告”這幾個重點詞語提問解答,深入理解課文。

      2.啟發學生圍繞“還是不聽勸告”自己提問,師小結后出示小黑板(3):

      a.寒號鳥不聽誰的勸告?

      b.誰怎么勸告?

      c.從哪里看出寒號鳥還是不聽勸告?

      d.寒號鳥還是不聽勸告結果怎樣?

      3.學生輕聲自讀,思考上述問題。

      4.四人一小組討論,準備匯報。

      5.匯報自學。(學生自由匯報,老師隨機點撥,穿插朗讀訓練)

      點撥要點:

      ①問題b,比較喜鵲說:“……”

      喜鵲來到崖縫前勸寒號鳥說:“……”

      體會感情變化→指導讀好語氣。

      ②問題c,結合理解“得過且過”,指導讀出寒號鳥不耐煩的語氣。

      ③問題d,結合理解“后的哀號”、“漫山遍野”等詞,引導學生想象寒號鳥在冰天雪地里發出后哀號時的樣子。指導讀好第八自然段。

      四、返顧全文,深化認識。

      1.齊讀第九自然段。

      2.深入思考,同樣是寒冬臘月,為什么喜鵲能在溫暖的窩里熟睡,而寒號鳥卻在黑夜里凍死了?(結合完成作業本)

      3.訂正作業,隨機小結,完善板書。

      4.學習了課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5.小結學法,用幻燈打出:

      抓重點詞 提問解答

      展開想象 感情朗讀

      五、分角色扮演朗讀。

      板書設計:

      寒號鳥

      懶惰勤勞

      玩睡——————壘巢

      直打哆嗦————住暖窩

      后哀號————熟睡

      不幸——————幸福

      同桌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選取自己喜歡的好地方分享給大家,并把推薦的理由寫清楚,能夠引起同學們對這個地方的向往之情。

      2.能用普通話和同學們交談,其他同學做到認真傾聽。

      3.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選取自己喜歡的好地方分享給大家,并把推薦的理由寫清楚,能夠引起同學們對這個地方的向往之情。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的好習慣。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現在的社會交通便利,我們出行非常方便,那你們一定去過很多地方,有沒有讓你難以忘懷的地方?比如水鄉的小鎮讓我們賞心悅目,游樂場讓我們興奮不已,書店讓我們流連忘返,住家附近的小樹林是我們的快樂天堂……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地方,你愿意和大家分享嗎?推薦一個好地方給同學們吧。(板書:推薦一個好地方)

      今天,我們來共同完成習作一:推薦一個好地方。

      二、明確目標。

      1.師:每個人的喜好不同,喜歡的地方也就會不同,那么怎樣把你喜歡的地方介紹給大家呢?怎樣介紹才更有條理,也讓人感到你喜歡的地方很美,也讓大家和你一樣喜歡那個地方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第12頁,讀一讀,大家一定能找到答案。

      2.確定習作主題:推薦一處自己喜歡的地方,要寫出這個地方怎么吸引人,使別人讀了也對這個地方感興趣。寫同一個地方的同學,可以交流交流,相互取長補短。

      3.明確本次習作的要求。

      a.寫作范圍:自己喜歡的一個地方。

      b.通過描寫這個地方與眾不同之處,使別人讀了也對這個地方感興趣,因此要抓住這個地方的特點來寫。

      4.確定自己要寫的內容。

      a.你打算推薦什么地方?

      b.這個地方在哪里?

      c.有什么特別之處?

      三、學習示例。

      1.打開課本12頁,認真讀一讀。

      推薦一個古鎮。

      這個古鎮很美……

      在那里可以了解以前人們的生活……

      這個古鎮有很多好吃的……

      2.師:你來說說從示例的描述中,你能找到什么規律?

      生:①要按一定順序寫了;②抓住特點進行描寫;③重點部分需要詳寫;④要把自己對這個地方喜歡之情寫出來。

      四、回顧課文。

      師:回憶一下我們剛學過的課文,那篇文章是按照一定的觀察順序來寫的?

      小組討論后回答。

      生:《觀潮》就是寫景的文章。在文中作者是按照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后的順序來寫的。作者觀察仔細,語言生動,把錢塘江大潮寫得壯觀神奇,讓人如同身臨其境。

      生: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也可以學習《觀察》的寫作順序。

      五、寫作提綱。

      師生討論并歸納:

      1.可先寫景物的總特點。介紹自己要推薦的地點.環境情況以及大致特征。(總寫)

      2.然后按照觀察的順序來詳細寫,注意語句要通順、優美。(分寫)

      ①一種:可以按照游覽或觀賞的順序來描寫。

      ②二種:可以選幾處(兩三處)具有代表性的景物來描寫。

      ③三種:可以按照方位變化來描寫。

      ④展開合理想象。

      3.選擇有代表性的景物要細致描寫。

      4.結尾,可寫一寫自己對景物的感受。(總寫)(板書:結尾感受)

      六、動筆練習。

      1.下面,請大家按照剛才的習作要求:寫一處你去過或想去的地方,把這個地方的景物特點按一定的順序寫清楚,寫具體。比一比,誰寫的地方吸引人。

      2.展示作品,師生共同評議修改。

      誰愿意第一個上來,交流分享你的作文。

      哪些地方寫得好,你欣賞哪里,你還想送給她什么建議。

      3.修改習作。

      好文章是改出來的,課后同學們還可以把自己的習作讀給其他同學聽,聽取同學的建議,修改自己的文章。

      例文:

      美云霄

      大家好!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個好地方,它就是我的家鄉——云霄。云霄位于福建省南部沿海,是漳州文明的發祥地,素有“開漳圣地”之稱。

      云霄的景點有很多:七星山、烏山、將軍山、紅樹林、佳洲島……那里個個風景如畫,美不勝收。
      我喜歡紅樹林了!一艘艘游船,像水蛇一樣在林中穿梭自如,不管多窄的地方都可以平穩穿過,速度極快,還可以作急轉彎呢!我坐在船上悠閑地欣賞兩旁的風景。只見白鷺一會兒展翅高飛,一會兒沖向水面叼起水中的作文小魚飛走了,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云霄不但風景優美,而且物產豐富。

      云霄的特產有很多:枇杷、下河楊桃、列嶼巴非蛤、竹塔泥蚶……其中值得一提的當然是開春第一果的枇杷了!云霄可是枇杷之鄉。這里的枇杷品種眾多:有解放鐘、森尾早生、早鐘6號……這里的人們可厲害了!還培育出了新品種——白枇杷。白枇杷不但汁多,而且味道甜美,使回味無窮!

      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云霄真是一個好地方啊!歡迎大家來這里做客。

      同桌教案 篇6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會用“一……就……”造句。

      2、懂得故事內容。

      3、學習全面看問題的思想方法。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本課生字。

      難點:弄懂為什么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有不同的看法。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幻燈或多媒體、小黑板

      2、青蛙與小鳥的頭飾若干。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指導朗讀、理解課文

      一、學生瞬息萬變讀課文,讀準字音,感知課文大意

      1、板書課題:坐井觀天

      師:同學們通過自己讀書都知道了這個故事,誰能說說“坐井觀天”的“觀”是什么意思。誰坐井觀天。

      2、再讀讀這個故事,同桌互相檢查生字讀音是否正確。

      3、出示生字卡片,檢查讀音。

      (1)從學生中選出一個“小老師”,負責正音。

      (2)開火車讀生字卡,誰的讀音不準,由“小老師”糾正。(注意“弄”的聲母是“n”,“錯”的聲母是平舌音)學生沒準的字音教師指導。

      二、讀課文,理解青蛙和小鳥對天的不同看法

      1、自己讀課文,想一想,從課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鳥說天很大,青蛙說天很小。

      2、和同桌討論一下,把小鳥說天很大,青蛙說天很小的那兩個詞語(無邊無際、井口那么大)找出來作上記號,再讀一讀。

      3、教師在黑板上簡筆畫小鳥和青蛙。

      4、請同學把課文中小鳥說天很大,青蛙說天很小的詞語告訴大家。

      5、教師板書。

      6、教師指黑板引讀。

      (1)小鳥說:“天無邊無際?!?/p>

      (2)青蛙說:“天不過井口那么大?!?/p>

      三、再讀課文,理解小鳥和青蛙為什么對天有不同的看法

      1、提問:小鳥怎么知道天無邊無際,青蛙為什么說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讀課文,找出答案。

      2、誰愿意告訴大家,小鳥和青蛙為什么對天的大小有不同的看法?(小鳥在天上飛,青蛙坐在井里)

      3、教師板書:“天上”、“井里”

      4、指板書小結:小鳥說天無邊無際是因為它在天上飛,青蛙只有井那么大是因為它坐在井底。

      5、同學們討論一下,能不能給這只坐在井底看天的青蛙取個名字?(井底之蛙)

      四、指導朗讀,進一步理解課文意思

      1、放幻燈及教學錄音。(有條件可用多媒體)

      2、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課文,在讀小鳥和青蛙的對話時要讀出不同的語氣。

      3、你喜歡讀哪幾段,讀給大家聽聽。(抽生自由選讀,教師以參與的身份進行朗讀指導)

      4、同桌分角色讀、交換角色讀,互相評議。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做練習、學習生字

      一、齊讀課文

      二、表演“坐井觀天”,進一步體會寓意

      1、假如你是青蛙,跳出井口后,你會看見些什么,你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自己練一練)

      2、帶上頭飾即興表演,大家評議。

      3、假如青蛙上天,小鳥下井,那么它們又會說些什么?(同桌互相指導表演,然后上臺帶頭飾表演)

      4、這個寓言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學生自由談)

      5、小結:小鳥和青蛙都是說的實話,可是由于它們所處的位置不同,得出的結論就不一樣?!白^天”是一個比喻,就是把那些目光狹小、自以為是的人比做“井底之蛙”。通過學習這篇課文,啟發我們要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問題,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三、做課后練習題

      1、讀課后第4題的兩個句子,讓學生體會到句子中兩個動作連得很緊。

      2、同桌按“一......就......”的句式來仿說句子。

      3、指名按這樣的句式說話。

      四、識記生字,練習寫生字

      1、齊讀生字卡片。

      2、提問:

      (1)你在學習這課生字時有什么發現沒有?誰能告訴大家?(渴、喝字形相近)

      (2)你學這兩個字的小竅門是什么?你是怎么記住它的字形的?(“渴”是想喝水,所以是三點水旁;“喝”是用嘴喝水,所以是口字旁)

      (3)你認為寫“沿”字時,應該提醒同學們注意什么?(左窄右寬,第五筆“”是橫折彎)

      (4)寫“答”字時,注意上邊的竹字頭約占三分之一位置。

      3、教師在田字格中范寫“沿”、“答”、“弄”、“錯”等字。

      4、學生在書上田字格中練寫生字。

      五、比較形近字,用形近字組詞

      (1)教師出示小黑板,比較課后第3題的3組形近字。

      (2)學生自己組詞,同桌互相批改糾錯。

      同桌教案 篇7

      我的同桌是一個男孩,他叫張啟輝。他有一雙調皮的眼睛,還有著長長的眼睫毛,烏黑的頭發,是個帥氣的小男孩。

      我的同桌學習很好,他還有一雙靈巧的手,他會折小馬,還會折東南西北。但是,他有時候非常令人討厭,有好幾次上體育課,把我的鞋子踩的掉了,我只好出隊去穿鞋子,氣得我眼淚都快流出來了。上課的時候趁老師不注意,伸腳來踢我,我說了好幾次,別打擾我,每次他都是愛理不理,哎,真拿他沒辦法。

      大家說,我的同桌淘不淘氣?

      同桌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14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故事的內容及寓意。

      3、通過閱讀懂得,誠實是一種美德,愿意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教學重難點:

      認讀14個生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學生預習課文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

      環節教師指導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激趣

      導入

      1、情境引入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初讀課文隨文識字

      1、指導讀書,提示讀書要求

      2、引導學生結合字的特點用不同的方法識字

      3、指導讀通順課文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

      2、提出認讀過程中較難的字全班交流好辦法幫助識字

      3、同桌互相指認生字,互相教讀。

      4、當小老師讀生字

      5、游戲:“花盆蹦字”

      6、四人小組內接讀

      7、指名各小組匯報讀課文體現自主合作及獨立識字能力

      細節探究朗讀感悟重點段落引導體會感悟、朗讀好重點段落

      (1)第三段用“有的說,有的說有的說”句式

      引導想象孩子們在議論什么?

      (2)第四段引導想象國王在想什么?手捧空花盆的孩又在想什么?

      (3)第五段引導讀好3個“!”號的句子體會感悟朗讀想象說話豐富故事內容培養邊讀邊想象的能力

      小組合作講故事指導、評價1、小組合作再講故事

      指名講培養學生復述故事大意和精彩情節的能力。

      總結相機引導理解課文的寓意談談對小男孩和國王的看法?通過談話理解寓意

      附:板書設計:

      誠實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第二課時(略案)

      教學目標:

      1、鞏固認讀14個生字。

      2、學會要求掌握的7個生字及生詞。

      3、指導書寫8個生字。

      4、繼續開故事會。

      教學重難點:指導書寫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田字格卡

      2、練講好故事

      教學安排:

      一、回顧全文,有感情地朗讀。

      二、復習生字

      1、利用生字卡讀生字

      2、生字開花組詞游戲

      三、指導書寫

      重點指導:左右結構的字“澆”

      左右結構的字“挑”

      四、開故事會

      1、自由交流故事

      2、評出故事大王

      同桌教案 篇9

      我的同桌是一個男孩叫趙祥錚,今年七歲。他爸爸和我的爸爸在一個單位上班。我們四年前就認識了,那時我們一起去螃蟹溝玩。我們還照過相。

      趙祥錚的臉圓圓的,眼睛很黑,顯得很有精神。皮膚白白的,嘴唇紅紅的。頭發又黑又濃。耳朵圓圓的。他穿著一身黑色的衣服,穿著一雙黑色的鞋。

      他上課積極發言,下課不打鬧。老師喜歡他,同學喜歡他,和他在一起無論什么時候,都很快樂。

      同桌教案 篇10

      學習目標

      1、認識“盆”、“位”、“選”等12個生字。會寫“分”“要”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復述課文。知道誠實是人的美德,愿意做一個成熟的人。

      教學重點難點

      進入情景的朗讀課文。讓學生感悟出這篇童話的教育意義:誠實的品質可貴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談話:前兩課我們拜訪了小動物,不但知道了他們之間的故事,還明白了一些道理,今天我們再次走進童話王國,超越時空回到古代(適時播放相關錄像或有關畫面),看那兒的人們吵吵嚷嚷在干什么?原來國王用一種獨特的方法選繼承人,是什么方法呢?為什么后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成了繼承人?(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自由讀課文,圈出生字及生字組成的新詞,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復習學過的識字方法:我們以前學過哪些識字方法?運用以前所學的識字方法,識記生字。

      3、小組交流自學所得(每個小組選出一個代表匯報自學情況,師相機指導)。結合本課實際,歸納和總結自主識字的常用方法:

      4、想:國王一種什么方法選繼承人?為什么后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成了繼承人?(屏幕出示)并用“——-”劃出讀不懂的問題。

      5、討論以上問題,后質疑。(師可根據學生質疑情況采取互相釋疑或對疑問進行梳理過渡。)

      過渡:雄日為什么手里捧著的是空花盆呢,他是怎樣培育花種的?

      三、細讀課文,讀中感悟。

      (一)讀第2自然段

      1、自讀思考。

      2、討論:雄日是怎樣培育花種的?(相機用動畫展示種子發芽的過程)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或你怎么看雄日?)

      3、感情朗讀:你能把自己對雄日的感受有感情的朗讀表達出來嗎?①自由放聲朗讀。②指名朗讀。(評議:他讀得怎么樣?)

      過渡:當許許多多穿著漂亮衣服的孩子,捧著盛開著鮮花的花盆涌上街頭的時候,雄日呢?

      (用動畫出示相關畫面)看到這些,國王是怎么說的,又是怎么做的?

      (二)讀第3自然段

      1、小聲讀課文,邊讀邊想。

      2、討論:看到這些,國王是怎么說的,又是怎么做的?如果你就是國王,看到這些,心里會怎么想,當時會是什么感受?(啟發學生展開合理想象)

      3、感情朗讀: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邊讀邊想象當時的情景,把自己的感受融進去讀課文。

      4、再讀課文,找要好的伙伴合作:準備表演。(提示:雄日的話可以根據前文自己補充,好能復述下來。)

      5、表演課本劇。(配適當的畫面和音樂背景)演后評議。

      (三)讀后一段

      1、指名朗讀。

      2、說說:那些捧美麗花朵的孩子們,會怎么想、怎么做?

      3、進入情景地讀國王說的后一句話。(屏幕出示)

      四、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學習了課文你受到了什么啟發?

      2、把你想給那些捧著美麗花朵的孩的話寫下來。

      交流拓展,感情升華。

      1、讀一讀你寫給些手捧鮮花的孩子們的話。

      2、說說自己的感受,

      3、帶著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四、課后實踐活動。

      以“游戲誠實國”為題,想一想雄日當了國王以后,他的國家會怎么樣?自編童話,續講故事。

        述職報告之家小編為您推薦同桌教案專題,歡迎訪問:同桌教案
      最新男女啪啪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