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節氣主題活動小結
發表時間:2025-04-282025芒種節氣主題活動小結。
芒種節氣主題活動小結 篇1
活動目標:
1.讓學生知道芒種的由來及習俗。
2.學生熟讀芒種的詩詞、諺語等,會背芒種兒歌。
3.讓學生通過畫小麥,認識農作物,了解農耕的過程。
4.教育學生從小要懂得糧食來之不易,我們要愛惜糧食。
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PPT、A4畫紙,芒種(兒歌)。
學生準備:收集和“芒種”相關的資料,比如:由來、習俗、詩詞等。
活動設計過程:
一、導入
師生共誦《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
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二、了解“芒種”的由來
1.師:今天我們來認識二十四節氣中的——芒種。芒種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九個節氣,一般來講是6月4號或者是6月6號到6月19或者是21號,“芒種”又稱“忙種”是最忙的一個節氣,既要收割小麥,又要種植水稻等其它的農作物。
2.PPT出示“小麥”的圖片,學生仔細觀察并說一說小麥的特點。
3.學生動手畫一畫小麥。
4.PPT給學生介紹小麥的種植過程。
5.師:芒種這個節氣就是最忙的'時刻,既要種植,又要收獲。雖然勞動很辛苦,在芒種期間,卻又一個很盛大的節日------端午節,請學生說一說每年端午節我們安康都有哪些慶?;顒??(相應出示龍舟賽、鴨子搶、包粽子、煮雞蛋等圖片)
三、有關芒種的詩詞及農諺。
1.全班分成六個小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詩詞及農諺。
2.學習反饋,請小組內收集詩詞最多的一位同學,朗誦一首小組同學都喜歡的詩詞。
一組:宋朝范成大《梅雨五絕》;二組:宋朝陸游《時雨》
3.師出示:艷陽辣辣卸衣裝,梅雨瀟瀟漲柳塘。
南嶺四鄰禾壯日,大江兩岸麥收忙。
全班齊誦此詩。
四、有關芒種節氣的習俗
PPT出示:
1.打泥巴仗
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種前后都要舉辦打泥巴仗節。誰身上泥巴最多的,誰就是最受歡迎的人。
2.送花神芒種已近五月間,百花開始凋殘、零落,民間多在芒種日舉行祭祀花神儀式,餞送花神歸位,同時表達對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來年再次相會。
3.煮梅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節,芒種這天將清洗過的梅子泡在白酒里一個月,飲用時需煮開。這個民俗與三國時典故“青梅煮酒論英雄”頗有淵源。
4.曬蝦皮在這時候,沿海一帶的漁民即忙于曬毛蝦。因到了芒種季節,毛蝦正值產卵期,體質正肥,肉質正實,營養價值更好。人們將芒種期間曬成的蝦皮稱之“芒種皮”。
五、活動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芒種,下面我們用一首兒歌來進一步了解“芒種”。
芒種最忙,收麥種糧。
天熱多雨,佳節端陽。
早起運動,心神舒暢。
多吃蔬菜,清熱滋陽。
六、活動延伸:
1.每位同學背誦一首自己收集的“芒種”的詩詞,背誦三個和“芒種”有關的諺語。
2.辦一期“芒種”的手抄報。
芒種節氣主題活動小結 篇2
一、活動主題
“秋風起,豐收樂”——幼兒園立秋節氣主題活動
二、活動目標
1. 讓幼兒了解立秋節氣的基本知識,包括其時間、特點及對自然界的影響。
2. 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幼兒觀察自然、感知季節變化的能力。
3. 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節氣的興趣與認同感,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4. 鼓勵幼兒動手制作,提升創造力與動手能力。
三、活動時間
20xx年XX月XX日
四、活動內容
1. 立秋知識小課堂
通過故事講述、動畫展示等方式,向幼兒介紹立秋節氣的由來、特點和習俗。
2. 咬秋瓜與貼秋膘
準備西瓜、香瓜等秋季水果,讓孩子們體驗“咬秋”習俗,祈求健康長壽。同時,介紹“貼秋膘”的傳統,鼓勵孩子們了解秋季飲食文化。
3. 手作工坊
設置手作區域,引導孩子們用自然材料(如樹葉、果實)創作秋天主題的'畫作或手工藝品,展示秋天之美。
4. 農作物認知游戲
開展“摸秋”游戲,讓孩子們閉眼觸摸并辨認秋季常見的農作物(如玉米、南瓜等),增進對農作物的認識。
5. 豐收分享會
邀請家長或教師分享秋季豐收的故事,讓孩子們感受豐收的喜悅和勞動的價值。
6. 親子徒步與攝影
組織親子徒步活動,讓孩子們在家長的陪伴下觀察秋季自然景觀,并進行攝影記錄。評選出最佳攝影作品,頒發獎品。
五、宣傳與準備
通過幼兒園公告欄、微信群等方式提前發布活動信息。
準備活動所需的材料(如水果、自然材料、手工藝品制作工具等)。
確?;顒訄龅氐陌踩c衛生,做好應急預案。
芒種節氣主題活動小結 篇3
目標
(一)幫助兒童了解芒種的地理知識特點;
(二)與兒童一起賞析有關芒種的經典古詩:《時雨》;
(三)帶領兒童了解芒種時典型的農事活動;
(四)引領兒童學習芒種的代表傳統民俗活動。
內容
(一)地理知識
小朋友們,你們有感受到最近下雨越來越頻繁了嗎?那是因為我們即將進入多雨的梅雨季節了。在每年的6月5日左右,太陽到達黃經75°時,我們就來到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芒種”,它的字面意思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是一個典型的反映農業耕種的節氣。除了中國最北邊的地區和高原,大部分地區都已經真正進入夏季了,隨著氣溫的顯著升高,我們可以直接體驗到初夏的炎熱。小朋友都知道上海處在哪里嗎?沒錯,那就是長江中下游平原,因為梅雨季的.緣故,日照時數有所減少,雨量明顯增加,導致空氣濕度較大,所以小朋友們是不是經常會感覺又悶又熱的呀?不要擔心,請小朋友們跟隨本節課的腳步,一定會收獲夏日的第一份清涼。
(二)文學知識
北京今年2月舉辦了一件大事,有哪位小朋友可以告訴老師是什么???對的就是冬奧會。開幕式倒計時巧妙地運用了二十四節氣進行倒數,不知道小朋友有沒有注意到芒種時出現的詩句呢?“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边@句詩出自南宋詩人陸游的《時雨》,交代了芒種時節的美食,描繪了家家戶戶吃著麥粒和豆煮的飯,處處都飄蕩著采菱女采菱的歌聲的忙碌又祥和的場景。文字短小精焊,清新自然,卻寫出了節氣時令、物候現象,而且突出地渲染了田家插秧、采菱時的繁忙與歡暢。不僅只有這兩句描寫芒種哦,我們一起來賞析一下《時雨》(節選)吧!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
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
老我成惰農,永日付竹床。
衰發短不櫛,愛此一雨涼。
一、二句:應時的雨水在芒種時節紛紛而至,田野里處處都有農人在忙著插秧。這兩句交代了芒種時節的大忙情景。芒種,正是從起起伏伏的勞動身影里開始的。
五、六句:我已經漸漸衰老成了不耕作的農人,從早到晚在竹床上打發時間。這兩句交代了芒種時節的自己,已經衰老懈怠,很多時光只能在竹床上度過。在宋代南方,睡竹床也是一種“乘涼”的方式,在當時是農人們的消暑神器。陸游躺在竹床上,一方面說自己年邁,同時也說明芒種時節的天氣已經炎熱起來。
七、八句:白發變短一天天減少無法束發,卻還是喜愛眼前夏雨送來的`陣陣清涼。這兩句交代了芒種的天氣。老去的詩人,并沒有頹廢不振,相反,當他看到院子里的花花草草和藤架,在雨中散發著幽香,精神為之一振。眼前的自然、靜謐,將原本忙碌的芒種節氣驅散開去。經過這樣的描繪,一切雨后的生靈,仿佛都變得更加可愛。
(三)農事活動
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農業大國,農事活動是國人生存根本。在中國大部分地區,芒種是農事最為繁忙的節氣之一。冬小麥等夏收作物已經成熟,等待收割;春天種下的棉花等作物進入生長高峰,需要大量水和肥料;夏玉米、夏大豆等作物也需要播種,所以芒種也被稱為“忙種”。各種夏播作物大多以芒種為界,凡在芒種以前種植的成活率高、長得快,而過了芒種時節,農作物的成活率及生長速度會越來越低。此時,長江流域“栽秧割麥兩頭忙”,華北地區“收麥種豆不讓晌”,江西地區“芒種前三日秧不得,芒種后三日秧不出”,貴州地區“芒種不種,再種無用”,收、種、管交叉,全國各地一片農忙景象。
(四)芒種傳統
1.送花神:芒種時百花開始凋殘、零落,民間多在芒種日舉行祭祀花神儀式,餞送花神歸位,同時表達對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來年再次相會。
2.安苗:安苗系皖南的農事習俗活動,始于明初。每到芒種時節,種完水稻,為祈求秋天有個好收成,各地都要舉行安苗祭祀活動。家家戶戶用新麥面蒸發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狀,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顏色,作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豐登、村民平安。
3.煮梅: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節,三國時有“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種天然優質有機酸和豐富的礦物質,具有凈血、整腸、降血脂、消除疲勞、美容、調節酸堿平衡,增強人體免疫力等獨特營養保健功能。但是,新鮮梅子大多味道酸澀,難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這種加工過程便是煮梅。
芒種節氣主題活動小結 篇4
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青春,是一段輝煌又亦或者是一段平凡。青春似一場電影,每個人都是這場電影中的主角,主宰者屬于自己的青春故事。
青春也是母親含淚的微笑;是試卷上的漂亮的紅鉤;是叛逆時的狂固不訓;是實現美好未來的快樂,是在樹陰憧憬小未來的美好時光。
青春,我們要把握,要珍惜!
青春是美好的,揮霍青春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而抓住青春可謂是抓住了自己一大部分的人生!青春就像是首美妙的歌,我們要去用心歌頌;青春像幅畫,我們要用心描繪;青春像首詩,我們要用心去品味。
只要把握好了青春,你的青春將是無悔的,你就不會在年過半百之后去嘆息自己沒有去珍惜,去后悔自己的青春如黑白電影,毫無色彩和生機。為了使自己的青春是多姿多彩的,好好的去把握吧。
不要認為青春會停下腳步去等待你。只能你去不停的追逐它的足跡,只能你與它去賽跑。
珍惜青春,讓我們的青春是無悔的。
青春如花似火、燦爛炫麗。是我們人生交響樂的序章。即使有困難、有曲折、有委屈,但對于我們這些青少年來說,都是有益的經歷,很好的磨礪,更是難能可貴的經驗。
可能有些人已經在古惑之年,但青春的朝氣卻仍然猶存。他們宛如夕陽,譜寫著他們的另類青春。
展望青春,你會滿懷斗志,渴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一步步走向自己的人生巔峰!
芒種節氣主題活動小結 篇5
活動目標:
1、在熟悉旋律的基礎上,感受意境美,會用動作表現雪花飛舞的樣子。
2、會用紙團沾白顏料,在空中、房屋窗戶上、地上、手心印雪花。
3、活動中充分發揮幼兒自主性,在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中體驗集體作畫的愉悅。
4、能根據需要自由地選擇繪畫材料進行作畫,體驗快樂的情感。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小雪花”音樂磁帶、卡座、天空底版、房屋模型、手掌卡紙、顏料、紙團
活動過程:
一、談話,啟發幼兒感知雪花飄落的地方。
冬天到了,小雪花飄呀飄,飄到了哪里?雪花是怎樣飄的?
二、豐富歌詞及動作。
小雪花飄呀飄,飄在空中像朵花。我們一起來做一下飄在空中的小雪花吧!
小雪花,小雪花,飄在窗上變窗花。我們一起來做一下飄在窗上的小雪花吧!
小雪花,小雪花,飄在手里不見了。小雪花不見了,搖搖手。
三、聽音樂感受歌曲的優美并能用動作表示出來,鼓勵幼兒自由表現。
寶寶們做得真棒,我們一起跟著好聽的“小雪花”音樂來跳舞吧!
四、教師示范蓋印雪花。
五、幼兒聽著“小雪花”的音樂,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創作。
六、在音樂聲中欣賞自己及同伴的作品。
寶寶們看,天空變白了,房子變白了,窗戶變白了,這個冬天真漂亮!
芒種節氣主題活動小結 篇6
設計意圖
“趣玩二十四節氣”課程的內容選擇,遵循適宜性、整體性、游戲性三原則。摒棄大而空地堆砌節氣知識,精心選取每個節氣最重要的物候特點、節氣習俗等,采用幼兒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如節氣故事視頻、民俗體驗、游戲探究,帶領幼兒真正走進節氣文化。
節氣“芒種”的集中活動選取了芒種最重要的節氣特點:芒種麥熟,農事特點:雨前收麥,和節氣習俗:煮青梅。通過奇妙和爸爸游麥田的節氣故事《忙碌的芒種》,節氣實拍圖片“麥子”、“青梅”等,手工創意制作“麥子與青梅”,帶領幼兒充分感知和體驗芒種的節氣文化,真正做到活動有價值,孩子有收獲。
活動目標
了解芒種麥熟的節氣特點、雨前收麥的農事特點以及煮青梅的節氣習俗。
能用手工的形式制作“麥子”、“青梅”,感受芒種時的節氣特點。
活動準備
環境準備:一株干樹枝(或在空瓶里裝上幾根樹枝)、一塊覆蓋有土壤的區域(或在幾個空花盆里裝上泥土),供幼兒插“青梅”、“麥子”時使用。
課件準備:“麥田”圖片;《忙碌的芒種》故事視頻;“成熟的.麥子”圖片;“青梅”組圖;“麥子和青梅”組圖;“手工作品”組圖。
材料準備:吸管、黏土、卡紙、剪刀、雙面膠。
活動過程
出示圖片“麥田”,導入主題。
——看看這是什么?(麥子)
——麥子是什么顏色的呢?
——金燦燦的麥子成熟了嗎?
播放故事視頻《忙碌的芒種-1》并出示圖片“成熟的麥子”,引導幼兒了解芒種麥熟的節氣特點及雨前收麥的農事特點。
——我們一起跟著熊貓奇奇和熊貓妙妙到麥田里找找答案吧。
1.播放故事視頻第一段并出示圖片“成熟的麥子”,引導幼兒了解芒種麥熟的節氣特點。
(教師可出示實物麥子,供幼兒觀察。)
——金燦燦的麥子成熟了嗎?
——爸爸告訴奇奇和妙妙麥子是什么時候成熟的?
——成熟麥子的籽粒/麥稈看起來是什么樣子的?
小結:芒種是夏天的第三個節氣,芒種到了,麥子就成熟了。成熟麥子的籽粒鼓鼓的`、硬硬的,飽滿的麥穗壓彎了麥稈。
2.播放故事視頻第二段,引導幼兒了解芒種雨前收麥的農事特點。
——叔叔阿姨們在做什么?
——為什么芒種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時節?
——叔叔阿姨們可以慢慢收麥子嗎?為什么?
——如果麥子泡在雨水里會怎么樣呢?
小結:芒種時,人們要忙著收麥子、播種新的農作物,這是一年當中最忙碌的時節。這個時節,天氣炎熱多雨,如果不趕在下雨前收完麥子,麥子泡在雨水里容易發霉,影響豐收。
播放故事視頻《忙碌的芒種-2》并出示組圖“青梅”,引導幼兒認識青梅,了解芒種煮青梅的節氣習俗。
——奇奇和妙妙幫助叔叔阿姨們收麥子,他們又會發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一起再來看一看吧。
1.播放故事視頻并出示組圖“青梅-1”,引導幼兒了解芒種煮青梅的節氣習俗。
——爸爸在收麥子時想喝什么?(青梅酒)
——為什么要煮青梅呢?
——除了青梅酒,還可以把青梅做成什么?(青梅湯)
小結:芒種時,南方有煮青梅的習俗。這時候的青梅雖然成熟了,但味道酸酸的,并不好吃,所以人們會煮青梅,把它做成好喝的青梅酒或青梅湯。
2.出示圖片“青梅-2”,引導幼兒認識青梅。
——新鮮的青梅長什么樣呢?一起來看看吧。
——它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的?(綠色的,圓圓的)
小結:芒種時,青梅樹上結滿青梅,新鮮的青梅是綠綠的、圓圓的。
出示組圖“麥子和青梅”、“手工作品”并發放手工材料,鼓勵幼兒制作“麥子”和“青梅”,感受芒種的節氣特點。
——芒種就快要到了,我們一起來讓“麥田”里長出“麥子”,讓“青梅樹”結出“青梅”吧。
1.根據幼兒意愿,將其分為2組,一組制作青梅,一組制作麥子。
2.出示手工材料及組圖“麥子和青梅”、“手工作品”,引導幼兒了解“麥子”與“青梅”的制作方法。
(1)出示手工材料。
——看看老師給小朋友們準備了哪些材料?
(2)出示圖片“麥子和青梅-麥子”、“手工作品-麥子”,引導幼兒了解“麥子”的制作方法。
——麥子是什么樣子的呢?
——什么材料會像麥稈一樣彎彎地垂下來?
——我們可以用什么材料制作金燦燦的麥穗?怎么做能讓麥穗看起來飽滿呢?
(3)出示圖片“麥子和青梅-青梅”、“手工作品-青梅”,引導幼兒了解“青梅”的制作方法。
——青梅是什么樣子的呢?我們可以用什么材料來制作?
3.發放手工材料,幼兒分組自制,教師巡回指導。
活動建議:對于制作較快的幼兒,教師可鼓勵其繼續制作另一種手工。
4.請幼兒將制作好的“麥子”和“青梅”布置在環境中。
溫馨提示
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將環節4延伸至區域活動;或將本活動分2次活動開展,第一次了解芒種麥熟的節氣特點、雨前收麥的農事特點和煮青梅的節氣習俗,第二次活動進行手工制作。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
在美工區,投放吸管、橡皮泥等手工材料,鼓勵幼兒繼續制作“麥子”和“青梅”。
日?;顒?/p>
芒種前后,園所可提前制作青梅湯,與幼兒共同品嘗。
家園共育
1.有條件的家長可帶領幼兒到麥田拾穗,切身體驗芒種麥收的喜悅。
2.有條件的家長可帶領幼兒摘青梅、賞合歡花,感受芒種時合歡花開、青梅成熟的節氣特點。
3.請家長與幼兒共同聆聽寶寶巴士故事《二十四節氣:忙忙忙,農民伯伯最忙碌》,引導幼兒進一步了解芒種的節氣特點。
附【小知識】
芒種
一、芒種節氣簡介
芒種,夏季的第三個節氣,時間點在6月5日-7日之間?!懊⒎N”是指大麥、小麥等有芒的作物成熟了,而谷類夏播作物可以播種了,忙收又忙種,農民進入一年中最忙的時期。芒種節氣在農耕上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農事播種以這一節氣為界,過了芒種,農作物的成活率就越來越低,因此有“芒種不種,再種無用”的說法。
芒種時節,氣溫顯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氣濕度大,此時南方適宜插秧種稻;而北方正是麥子收獲之時,要趕在芒種下雨前將麥子收完,否則下雨后麥子倒在田里,容易發霉、發芽,影響收成。
二、芒種物候特點
(一)芒種三候
一候“螳螂生”,是指螳螂在去年深秋產的卵因感陰而破殼生出小螳螂;二候“(jú)始鳴”,是指喜陰的伯勞鳥開始在枝頭出現,并感陰而鳴;三候“反舌無聲”,是指能夠學習其它鳥類鳴叫的反舌鳥,因感陰而停止了鳴叫。
(二)芒種其他物候
合歡花開。芒種時,合歡樹開花了,綠油油的葉子上開滿粉紅色的花朵。它的葉子會在白天張開,夜里合攏,進入睡眠狀態;當遭遇大風大雨時,也會逐漸合攏避免受到暴風雨的摧殘。
三、芒種節氣習俗
芒種的節氣習俗包括送花神、安苗、打泥巴仗、煮梅。
1.送花神。芒種時節,春天綻放的花朵已經凋謝,蔭濃葉厚的盛夏即將來臨。民間舊時有“送花神”的習俗,舉行祭祀儀式以表達對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來年再次相會。
2.安苗。安苗是皖南的農事習俗活動。每到芒種時節,種完水稻,為祈求秋天有個好收成,各地都要舉行安苗祭祀活動。家家戶戶用新麥面蒸發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狀,并用蔬菜汁染上顏色,作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豐登、平安順遂。
3.打泥巴仗。貴州東南部一帶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種前后都要舉辦打泥巴仗節。當天,新婚夫婦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體插秧,邊插秧邊打鬧,互扔泥巴?;顒咏Y束,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歡迎的人。
4.煮青梅。在南方,芒種時節有煮青梅的習俗。每年的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節,新鮮的梅子味道酸澀,需要加工后才好吃,這種加工過程便是煮梅。
芒種節氣主題活動小結 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稻子的生長過程,激發對科學探索的興趣。
2、了解水稻的生長,并嘗試用動作表現。
3、知道農民伯伯的辛苦,學會珍惜糧食。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兩個星期,讓幼兒觀察水稻種子發芽的過程,并進行記錄。
2、幼兒用書。
3、稻子、米飯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
——教師出示米飯圖片,請幼兒來說一說米飯。(米飯是白白的、香香的等)
——請幼兒根據生活經驗說一說米飯是怎么來的?
二、活動過程。
——幼兒介紹水稻種子的觀察記錄。
——教師播放幼兒用書《稻子的一生》及農民種植水稻的視頻。
——請幼兒說一說稻子是怎么長成的。
三、游戲:“種水稻”。
1、教師扮演農民,請幼兒扮演稻子每一個時期的狀態。
——播種第一天:幼兒蹲下,手抱著頭。
——2—3天:蹲著,一只手慢慢開始往上伸。
——30天:稻子長高了。(幼兒站起來雙手伸開)
——插秧后:兩個或多個幼兒背靠背并打開雙手。
——稻子成熟:幼兒彎腰站著,手里拿著稻子的卡片。
2、請個別幼兒扮演農民,其他幼兒扮演水稻。
——教師小結:稻子成熟后會變成金黃色,農民伯伯把稻子收割后曬干,去掉稻殼就變成一粒粒的白米,經過加工之后香噴噴的白米飯就出來了。
四、討論活動:節約糧食。
——稻子的生長過程是緩慢的,農民伯伯種植糧食非常辛苦,所以小朋友們要愛惜糧食。
——請幼兒說一說我們該怎么節約糧食?
芒種節氣主題活動小結 篇8
20xx年7月27日,作為河北建設集團一名剛入職的新員工,我很榮幸的參加了公司組織的主題為“重走長征路”的團日活動,在這看似很短的2天中我體會到了許多許多。
上午,我們乘坐公司大巴來到了位于北京市懷柔區的天池峽谷素質擴展訓練基地。峽谷綿長深邃,行走在青山綠水之間,頓有股不見曦月的感覺。這里是紅色旅游基地:中國革命廣播歷史紀念長廊,是65年建造的廣播局發射臺遺址,洞內有播音室、儲水室、浴室等設備齊全,回首往事、重溫歷史、感嘆之余奮進圖強。
山腳下,負責這次活動的教練做著出發前的動員,也說了這兩天活動中要完成的任務,教練講到了任務都是很簡單的,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大家要去體會,去思索。體會生活,思索人生。
天氣好像很配合這次的主題,雨水從天上落下,而我們也開始了屬于我們的長征路。首先來到了中國革命廣播歷史紀念長廊,在這里重走革命先烈走過的歷程,并進行了宣誓。長征是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同志領導下的中國工農紅軍戰勝艱難險阻、戰勝敵人的英雄壯舉,在那段風雪如晦的歲月,30萬紅軍經過長征,只剩下了3萬,這是無數紅軍烈士的鮮血鑄成的歷史,是一部史無前例、雄偉壯麗的史詩。長征是歷史上第一次、是宣言書、是宣傳隊、是播種機。仔細品味著每一次心靈交流的感動,一幅幅標語深刻的印在了腦海里,深切感受到了長征精神帶給我們的震撼,這種精神就是我們以后的生活、工作中的精神食糧。
晚上,我們在山腳下扎了營,躺在帳篷里,看著滿天的繁星,同伴們都進入了夢鄉,但是我還是遲遲無法入睡,思索著這一天所經歷的的,感受著每一刻帶來的不同的觸動,一路上雖然在下雨,但大家還是有說有笑,手拉手、肩并肩,共同完成了今天的任務。我深刻的感受到了團隊的力量,在現代社會中,滴水不成海,獨木難成林,只有眾志成城才能戰勝一切艱難險阻。輕霜可以輕松凍死單根草,狂風卻很難摧毀萬樹林,我們就要像一棵棵小樹,團結一致組成一片森林,共同抵抗狂風暴雨。
-
ys575.com小編精心推薦:
- 芒種主題活動目標?|?芒種節氣?|?芒種節氣文案?|?芒種節氣句子?|?芒種節氣主題活動小結?|?芒種節氣主題活動小結
為期兩天的團日活動很快就結束了,兩天的時間很短暫,但是內容很豐富,感受很深刻。心里仍然琢磨著毛澤東的詩句“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也許歷史是無法回溯的,記憶并不能復原歷史,但“重走長征路”為我帶來了新的意義。
行動中思索,合作中成長,玩的開心,玩的深刻。這是一次紅色之旅,更確切的說這是一次快樂、團結之旅。我們將會長征精神帶到工作中來,勤奮刻苦,懷著感恩的心去體會,去完成屬于自己的那個夢。
芒種節氣主題活動小結 篇9
活動一:社會領域《芒種知時節》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動畫視頻,激發幼兒對芒種節氣的興趣。
2.初步了解芒種的特征與習俗。
3.知道芒種節氣是一年中農民伯伯最忙碌的時期。
【給家長的話】
親愛的大朋友們,大家好!二十四節氣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也是我園的園本課程,馬上就要到二十四節氣“芒種”了,老師們為小朋友們準備了芒種一系列活動!歡迎大朋友們和小朋友們積極參加哦!
活動二:社會領域《好玩的面團》
活動目標:
1.通過玩面粉,感受芒種節氣的樂趣。
2.知道芒種節氣小麥成熟,麥子能夠磨成面粉。
3.喜歡用面粉動手制作各種面食。
活動三:科學領域觀察探索《小螳螂》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活動,激發幼兒對螳螂的興趣。
2.通過觀看視頻,了解螳螂幼蟲時期的形態特征。
3.了解螳螂的生長過程,知道要保護益蟲。
【給爸爸媽媽的話】
1.螳螂將卵產在樹枝上,或者墻壁上。在產卵的幾天后死去。第二年,小螳螂就會孵化出來。
2.爸爸媽媽可以引導孩子觀察螳螂是蛋類孵化還是卵類孵化?孵化后是什么顏色?
3.推薦書籍——法布爾的《昆蟲記》。
芒種節氣主題活動小結 篇10
活動目標
1、知道冬天很冷,了解雪花的主要特征;
2、能夠仔細傾聽故事,了解故事情節,學說故事中的對話。
活動重難點:
學說故事中的對話
活動準備:
圖片
活動過程:
談話引出
提:北風爺爺呼呼的吹,冬天來了,你覺得冬天是什么樣子的?
小結:就象小朋友說的,冬天來了,天氣變冷了,人們的衣服穿得多了,雪花飄下來了。
提:那么雪花到底是什么樣子的`?
(幼兒泛講)
欣賞理解故事
——欣賞故事前段
提;故事里都有誰?
小結:故事里面有小狗、小貓和母雞。
師:小動物說什么了,讓我們問一問。
(手偶出示)
——學說對話
幼兒小狗、小貓和母雞的話
師:到底是什么,我們來聽聽看。
欣賞后段(圖片)
提;到底是什么?
分角色學說對話
芒種節氣主題活動小結 篇11
復移小凳扶窗立,教識中天北斗星。近日,隨著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升空,我國成功發射北斗系統第55顆導航衛星。北斗星辰猶如浩瀚宇宙港灣的燈塔,指引著人類前行的方向;如今,北斗衛星在璀璨星空閃耀,將為全人類作出更大的貢獻。55顆北斗衛星組網成功,這背后離不開一代代“北斗人”年復一年的堅守和勇立潮頭的氣魄,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從無到有、由點成網的北斗精神應常駐每一名黨員干部心中。
星河浩瀚,立志樹方向?!爸静涣?,天下無可成之事?!睆拿悦L剿鞯剿{圖明晰,北斗人在摸索中堅定為之奮斗的方向,建設好北斗系統即是北斗人的初心使命。立足本職崗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則是黨員干部的初心使命,心中有方向,腳下有力量,干工作也應如是。干事創業要明確奮斗目標,樹方向才可謀長遠,統籌謀劃各項工作,合理制定長期目標與階段性目標并為之矢志奮斗。干事創業要堅定理想信念,強化理想信念教育是強基固本之策,黨員干部要堅定為人民謀發展圖創新的理想信念,補足精神之鈣、筑牢信仰之基,如“北斗人”般立足崗位,年復一年、行穩致遠。干事創業要一心一意,黨員干部要強化崗位意識,“三天打漁兩天曬網”“曇花一現”的工作態度要不得,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與“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專注。
斗轉星移,砥礪永奮斗?!把鐾强?,矢志奮斗?!?0多年的堅持,44次的發射,中國終于成功完成了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建設。常言道,“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蹦繕朔较虼_定了,就要為之矢志奮斗。要樹立永久奮斗觀,“北斗人”20多年的堅守換來55顆北斗衛星組網成功,黨員干部干事創業也要有一馬當先、永久奮斗的“北斗精神”,立足崗位,樹立奮斗幸福觀、永久奮斗觀。要樹立終生學習觀,學無止境,黨員干部要有“本領恐慌”的緊迫感,跟領導學、跟同事學、跟群眾學,既能在書海遨游也能在田間地頭嘮嗑。要樹立迭代創新觀,在信息化時代,知識的“過期”率越來越高,黨員干部要想做到知識保鮮,就要跟緊時代潮流,因時因勢不斷創新,勇立時代潮頭。
萬里蒼穹,長遠謀大局?!爸袊谋倍?,世界的北斗?!北倍废到y的組網成功為世界衛星導航發展貢獻了“中國方案”,展示了“中國速度”,“北斗精神”激勵著我們干事創業應有不偏安一隅的大局觀。干事創業要有奉獻精神,五千年歲月悠悠,因為一代代有家國天下情懷的人矢志奮斗,中國才能發展至今,黨員干部要為人民奉獻、為崗位奉獻,在砥礪奮斗中追求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有機統一。干事創業要有擔當作為之魄,新時代是屬于擔當者、奮斗者的時代,黨員干部要有大局意識,在疫情防控、脫貧攻堅與經濟社會發展等一線任務中擔當新使命、展現新作為。星河滾燙,讓“北斗精神”指引我們砥礪前行。
芒種節氣主題活動小結 篇12
設計意圖
“趣玩二十四節氣”課程的內容選擇,遵循適宜性、整體性、游戲性三原則。摒棄大而空地堆砌節氣知識,精心選取每個節氣最重要的物候特點、節氣習俗等,采用幼兒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如節氣故事視頻、民俗體驗、游戲探究,帶領幼兒真正走進節氣文化。
節氣“芒種”的集中活動選取了芒種最重要的節氣特點:芒種麥熟,農事特點:雨前收麥,和節氣習俗:煮青梅。通過奇妙和爸爸游麥田的節氣故事《忙碌的芒種》,節氣實拍圖片“麥子”、“青梅”等,手工創意制作“麥子與青梅”,帶領幼兒充分感知和體驗芒種的節氣文化,真正做到活動有價值,孩子有收獲。
活動目標
了解芒種麥熟的節氣特點、雨前收麥的農事特點以及煮青梅的節氣習俗。
能用手工的形式制作“麥子”、“青梅”,感受芒種時的節氣特點。
活動準備
環境準備:一株干樹枝(或在空瓶里裝上幾根樹枝)、一塊覆蓋有土壤的`區域(或在幾個空花盆里裝上泥土),供幼兒插“青梅”、“麥子”時使用。
課件準備:“麥田”圖片;《忙碌的芒種》故事視頻;“成熟的`麥子”圖片;“青梅”組圖;“麥子和青梅”組圖;“手工作品”組圖。
材料準備:吸管、黏土、卡紙、剪刀、雙面膠。
活動過程
出示圖片“麥田”,導入主題。
——看看這是什么?(麥子)
——麥子是什么顏色的呢?
——金燦燦的麥子成熟了嗎?
播放故事視頻《忙碌的芒種-1》并出示圖片“成熟的麥子”,引導幼兒了解芒種麥熟的節氣特點及雨前收麥的農事特點。
——我們一起跟著熊貓奇奇和熊貓妙妙到麥田里找找答案吧。
1.播放故事視頻第一段并出示圖片“成熟的麥子”,引導幼兒了解芒種麥熟的節氣特點。
(教師可出示實物麥子,供幼兒觀察。)
——金燦燦的麥子成熟了嗎?
——爸爸告訴奇奇和妙妙麥子是什么時候成熟的?
——成熟麥子的籽粒/麥稈看起來是什么樣子的?
小結:芒種是夏天的第三個節氣,芒種到了,麥子就成熟了。成熟麥子的籽粒鼓鼓的、硬硬的,飽滿的麥穗壓彎了麥稈。
2.播放故事視頻第二段,引導幼兒了解芒種雨前收麥的農事特點。
——叔叔阿姨們在做什么?
——為什么芒種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時節?
——叔叔阿姨們可以慢慢收麥子嗎?為什么?
——如果麥子泡在雨水里會怎么樣呢?
小結:芒種時,人們要忙著收麥子、播種新的農作物,這是一年當中最忙碌的時節。這個時節,天氣炎熱多雨,如果不趕在下雨前收完麥子,麥子泡在雨水里容易發霉,影響豐收。
播放故事視頻《忙碌的芒種-2》并出示組圖“青梅”,引導幼兒認識青梅,了解芒種煮青梅的節氣習俗。
——奇奇和妙妙幫助叔叔阿姨們收麥子,他們又會發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一起再來看一看吧。
1.播放故事視頻并出示組圖“青梅-1”,引導幼兒了解芒種煮青梅的節氣習俗。
——爸爸在收麥子時想喝什么?(青梅酒)
——為什么要煮青梅呢?
——除了青梅酒,還可以把青梅做成什么?(青梅湯)
小結:芒種時,南方有煮青梅的習俗。這時候的青梅雖然成熟了,但味道酸酸的,并不好吃,所以人們會煮青梅,把它做成好喝的青梅酒或青梅湯。
2.出示圖片“青梅-2”,引導幼兒認識青梅。
——新鮮的青梅長什么樣呢?一起來看看吧。
——它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的?(綠色的,圓圓的)
小結:芒種時,青梅樹上結滿青梅,新鮮的青梅是綠綠的、圓圓的。
出示組圖“麥子和青梅”、“手工作品”并發放手工材料,鼓勵幼兒制作“麥子”和“青梅”,感受芒種的節氣特點。
——芒種就快要到了,我們一起來讓“麥田”里長出“麥子”,讓“青梅樹”結出“青梅”吧。
1.根據幼兒意愿,將其分為2組,一組制作青梅,一組制作麥子。
2.出示手工材料及組圖“麥子和青梅”、“手工作品”,引導幼兒了解“麥子”與“青梅”的制作方法。
(1)出示手工材料。
——看看老師給小朋友們準備了哪些材料?
(2)出示圖片“麥子和青梅-麥子”、“手工作品-麥子”,引導幼兒了解“麥子”的制作方法。
——麥子是什么樣子的呢?
——什么材料會像麥稈一樣彎彎地垂下來?
——我們可以用什么材料制作金燦燦的麥穗?怎么做能讓麥穗看起來飽滿呢?
(3)出示圖片“麥子和青梅-青梅”、“手工作品-青梅”,引導幼兒了解“青梅”的制作方法。
——青梅是什么樣子的呢?我們可以用什么材料來制作?
3.發放手工材料,幼兒分組自制,教師巡回指導。
活動建議:對于制作較快的幼兒,教師可鼓勵其繼續制作另一種手工。
4.請幼兒將制作好的“麥子”和“青梅”布置在環境中。
溫馨提示
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將環節4延伸至區域活動;或將本活動分2次活動開展,第一次了解芒種麥熟的節氣特點、雨前收麥的農事特點和煮青梅的節氣習俗,第二次活動進行手工制作。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
在美工區,投放吸管、橡皮泥等手工材料,鼓勵幼兒繼續制作“麥子”和“青梅”。
日?;顒?/p>
芒種前后,園所可提前制作青梅湯,與幼兒共同品嘗。
家園共育
1.有條件的家長可帶領幼兒到麥田拾穗,切身體驗芒種麥收的喜悅。
2.有條件的家長可帶領幼兒摘青梅、賞合歡花,感受芒種時合歡花開、青梅成熟的節氣特點。
3.請家長與幼兒共同聆聽寶寶巴士故事《二十四節氣:忙忙忙,農民伯伯最忙碌》,引導幼兒進一步了解芒種的節氣特點。
-
想了解更多芒種節氣主題活動小結的資訊,請訪問:芒種節氣主題活動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