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園文言文翻譯
發表時間:2025-04-262025于園文言文翻譯(必備6篇)。
《鄭伯克段于鄢》是《春秋左氏傳》中的名篇。主要講述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鄭莊公同其胞弟共叔段之間為了奪國君君權位而進行的一場你死我活的斗爭。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鄭伯克段于鄢》原文閱讀及對照翻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于園文言文翻譯 篇1
將相和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以勇氣聞於諸侯。藺相如者,趙人也,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
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原以十五城請易璧。趙王與大將軍廉頗諸大臣謀: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抡吡羁娰t曰:“臣舍人藺相如可使?!蓖鯁枺骸昂我灾?”對曰:“臣嘗有罪,竊計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語曰:‘臣嘗從大王與燕王會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原結友”。以此知之,故欲往?!嗳缰^臣曰:‘夫趙彊而燕弱,而君幸於趙王,故燕王欲結於君。今君乃亡趙走燕,燕畏趙,其勢必不敢留君,而束君歸趙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質請罪,則幸得脫矣?!紡钠溆?,大王亦幸赦臣。臣竊以為其人勇士,有智謀,宜可使?!膘妒峭跽僖?,問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彊而趙弱,不可不許?!蓖踉唬骸叭∥徼担挥栉页?,柰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趙不許,曲在趙。趙予璧而秦不予趙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蓖踉唬骸罢l可使者?”相如曰:“王必無人,臣原奉璧往使。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壁w王於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臺見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萬歲。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曰:“璧有瑕,請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上沖冠,謂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發書至趙王,趙王悉召群臣議,皆曰‘秦貪,負其彊,以空言求璧,償城恐不可得’。議不欲予秦璧。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彊秦之驩,不可。於是趙王乃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書於庭。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禮節甚倨;得璧,傳之美人,以戲弄臣。臣觀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故臣復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於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相如度秦王特以詐詳為予趙城,實不可得,乃謂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趙王恐,不敢不獻。趙王送璧時,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設九賓於廷,臣乃敢上璧?!鼻赝醵戎K不可彊奪,遂許齋五日,舍相如廣成傳。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乃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從徑道亡,歸璧于趙。
秦王齋五日後,乃設九賓禮於廷,引趙使者藺相如。相如至,謂秦王曰:“秦自繆公以來二十馀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且秦彊而趙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趙,趙立奉璧來。今以秦之彊而先割十五都予趙,趙豈敢留璧而得罪於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臣請就湯鑊,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鼻赝跖c群臣相視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殺相如,終不能得璧也,而絕秦趙之驩,不如因而厚遇之,使歸趙,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
相如既歸,趙王以為賢大夫使不辱於諸侯,拜相如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
其後秦伐趙,拔石城。明年,復攻趙,殺二萬人。
秦王使使者告趙王,欲與王為好會於西河外澠池。趙王畏秦,欲毋行。廉頗、藺相如計曰:“王不行,示趙弱且怯也。”趙王遂行,相如從。廉頗送至境,與王訣曰:“王行,度道里會遇之禮畢,還,不過三十日。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蓖踉S之,遂與秦王會澠池。秦王飲酒酣,曰:“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趙王鼓瑟。秦御史前書曰“某年月日,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鼓瑟”。藺相如前曰:“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請奏盆鲊秦王,以相娛樂。”秦王怒,不許。於是相如前進鲊,因跪請秦王。秦王不肯擊鲊。相如曰:“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鲊。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某年月日,秦王為趙王擊鲊”。秦之群臣曰:“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藺相如亦曰:“請以秦之咸陽為趙王壽?!鼻赝蹙咕?,終不能加勝於趙。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
既罷歸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毙栽唬骸拔乙娤嗳纾厝柚?。”相如聞,不肯與會。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於是舍人相與諫曰:“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今君與廉頗同列,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臣等不肖,請辭去?!碧A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顧吾念之,彊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讎也?!绷H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弊湎嗯c驩,為刎頸之交。
翻譯
廉頗是趙國優秀的將領。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擔任趙國的大將,攻打齊國,大敗齊軍,奪取了陽晉,被任命為上卿。于是廉頗以他的勇猛善戰而聞名于諸侯各國。
藺相如是趙國人,做趙國宦官頭目繆賢的門客。
趙惠文王時,趙國得到楚國的和氏璧。秦昭王聽說這件事,派人送給趙王一封信,說愿意用十五座城給趙國,請求換取和氏璧。趙王跟大將軍廉頗及許多大臣商量:想把這塊寶玉給秦國,又怕得不到秦國的城,白白受欺騙;想不給吧,又擔心秦兵打過來。主意拿不定,想找個可以派遣去回復秦國的人,又找不到。
宦官頭目繆賢說:“我的門客藺相如可以出使。”趙王問:“您根據什么知道他可以出使呢?”繆賢回答說:“我曾經犯有罪過,私下打算要逃到燕國去。我的門客藺相如阻攔我說:‘您憑什么知道燕王(會收留您)?’我告訴他,我曾跟隨大王與燕王在邊境相會,燕王私下握著我的手說‘愿意交個朋友’,憑這個知道他,所以打算去他那里。藺相如對我說:‘如今趙國強,燕國弱,您又受趙王寵幸,所以燕王想跟您結交。現在您竟從趙國逃奔到燕國,燕王害怕趙國,這種形勢下燕王一定不敢收留您,反而會把您捆綁起來送回趙國的。您不如袒胸露臂,趴在斧質上請罪,就能僥幸得到趙王赦免’。我聽從了他的意見,幸而大王赦免了我。我私下認為藺相如是個勇士,有智謀,應該是可以出使的?!?/p>
于是趙王召見藺相如,問他:“秦王打算用十五座城換我的璧,可不可以給他?”藺相如說:“秦國強大,趙國弱小,不能不答應他的要求。”趙王說:“拿走我的璧,不給我城,怎么辦?”藺相如說:“秦王用城換璧而趙國不答應,理虧的是趙國;趙國給秦璧而它不給趙國城,理虧的是秦國。比較這兩種對策,寧可答應秦的請求而讓它負理虧的責任。”趙王問:“可以派誰去呢?”藺相如回答說:“大王果真找不到人,我愿意捧著和氏璧出使秦國。城給了趙國,就把璧留在秦國;城池不給趙國,我保證完整無缺地把和氏璧帶回趙國。”趙王就派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向西進入秦國。
秦王坐在章臺宮接見藺相如。藺相如捧著和氏璧呈獻給秦王。秦王非常高興,把和氏璧傳給妃嬪及侍從人員看,群臣都歡呼“萬歲”。藺相如看出秦王沒有把城酬報給趙國的意思,就上前說:“璧上有點毛病,請讓我指給大王看。”秦王把和氏璧交給藺相如。藺相如于是捧著璧退了幾步站住,背靠著柱子,怒發豎立,像要把帽子頂起來。他對秦王說:“大王想要得到和氏璧,派人送信給趙王,趙王召集所有大臣商議,都說:‘秦國貪婪,依仗它強大,想用空話來求和氏璧,補償給趙國的城恐怕得不到。’打算不給秦國和氏璧。但是我認為平民之間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騙,何況是大國之間的交往呢!而且因為一塊璧的緣故惹得強大的秦國不高興,不應該。于是趙王齋戒了五天,派我捧著和氏璧,在朝堂上行過叩拜禮,親自拜送了國書。這是為什么?為的是尊重大國的威望而表示敬意。現在我來到秦國,大王卻在一般的宮殿里接見我,禮節顯得十分傲慢;得到璧后又將它傳給妃嬪們看,以此來戲弄我。我看大王無意補償給趙國十五座城,所以又把它取回來。大王一定要逼迫我,我的頭現在就與和氏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
藺相如拿著那和氏璧,斜視著柱子,就要撞擊在柱子上。秦王怕他撞碎和氏璧,就婉言道歉,堅決請求他不要把和氏璧撞碎,并召喚負責的官吏察看地圖,指點著說要把從這里到那里的十五座城劃歸趙國。
藺相如估計秦王只不過以欺詐的手段假裝把城劃給趙國,實際不能得到,就對秦王說:“和氏璧是天下公認的寶貝,趙王敬畏大王,不敢不獻出來。趙王送璧的時候,齋戒了五天?,F在大王也應齋戒五天,在朝堂上安設“九賓”的禮節,我才敢獻上和氏璧?!鼻赝豕烙嬤@種情況,終究不能強奪,就答應齋戒五天,把藺相如安置在廣成賓館里。藺相如估計秦王雖然答應齋戒,也必定違背信約,不把城補償給趙國,就打發他的隨從穿著粗布衣服,懷揣那塊璧,從小道逃走,把它送回趙國。
秦王齋戒五天后,就在朝堂上設了“九賓”的禮儀,延請趙國使者藺相如。藺相如來到,對秦王說:“秦國自從秦穆公以來的二十多個國君,不曾有一個是堅守信約的。我實在怕受大王欺騙而對不起趙國,所以派人拿著璧回去,已經從小路到達趙國了。再說秦國強大而趙國弱小,大王派一個小小的使臣到趙國,趙國會立刻捧著璧送來。現在憑借秦國的強大,先割十五座城給趙國,趙國怎么敢留著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騙大王的罪過應該處死,我請求受湯鑊之刑。希望大王和大臣們仔細商議這件事。”
秦王和大臣們面面相覷,發出無可奈何的苦笑聲。侍從中有的要拉藺相如離開朝堂加以處治。秦王就說:“現在殺了藺相如,終究不能得到和氏璧,反而斷絕了秦、趙的友好關系。不如趁此好好招待他,讓他回趙國去。難道趙王會因為一塊璧的緣故而欺騙秦國嗎?”終于在朝廷上接見藺相如,完成接見的禮節,送他回趙國去了。
藺相如回國以后,趙王認為他是個賢能的大夫,出使到諸侯國家能不受辱,就任命他做上大夫。
此后秦國沒有給趙國城池,趙國也到底沒有把和氏璧給秦國。
后來,秦軍攻打趙國,攻下石城。第二年秦軍又攻打趙國,殺了趙國兩萬人。秦王派使臣告訴趙王,打算與趙王和好,在西河外澠池相會。趙王害怕秦國,想不去。廉頗、藺相如商量說:“大王不去,顯得趙國既軟弱又怯懦?!壁w王于是動身赴會,藺相如隨行。廉頗送到邊境,跟趙王辭別時說:“大王這次出行,估計一路行程和會見的禮節完畢,直到回國,不會超過三十天。如果大王三十天沒有回來,就請允許我立太子為王,以便斷絕秦國要挾趙國的念頭?!壁w王同意廉頗的建議,就和秦王在澠池會見。
秦王喝酒喝得高興時說:“我私下聽說趙王喜好音樂,請趙王彈彈瑟吧!”趙王就彈起瑟來。秦國的史官走上前來寫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與趙王會盟飲酒,命令趙王彈瑟?!碧A相如走向前去說:“趙王私下聽說秦王善于演奏秦地的樂曲,請允許我獻盆缶給秦王,(請秦王敲一敲),借此互相娛樂吧!”秦王發怒,不肯敲缶。在這時藺相如走上前去獻上一個瓦缶,趁勢跪下請求秦王敲擊。秦王不肯敲擊瓦缶。藺相如說:“(如大王不肯敲缶),在五步距離內,我能夠把自己頸項里的血濺在大王身上!”秦王身邊的.侍從要用刀殺藺相如,藺相如瞪著眼睛呵斥他們,他們都被嚇退了。于是秦王很不高興,為趙王敲了一下瓦缶。藺相如回頭召喚趙國史官寫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為趙王擊缶?!鼻貒谋姶蟪颊f:“請趙王用趙國的十五座城為秦王祝壽?!碧A相如也說:“請把秦國的都城咸陽送給趙王祝壽?!?/p>
直到酒宴結束,秦王始終未能占趙國的上風。趙國又大量陳兵邊境以防備秦國入侵,秦軍也不敢輕舉妄動。
澠池會結束后,回到趙國,因為藺相如功勞大,趙王任命他做上卿,位在廉頗之上。
廉頗說:“我做趙國的大將,有攻城野戰的大功勞,而藺相如只不過憑著幾句言辭立了些功勞,他的職位卻在我之上。再說藺相如本來是卑賤的人,我感到羞恥,不甘心位居他之下!”揚言說:“我碰見藺相如,一定要侮辱他?!碧A相如聽到這些話后,不肯和他會面,每逢上朝時常常托辭有病,不愿跟廉頗爭位次的高下。過了些時候,藺相如出門,遠遠看見廉頗,就掉轉車子避開他。
在這種情況下,門客一起規勸他說:“我們離開父母兄弟而來侍奉您,不過是因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F在您與廉頗職位相同,廉將軍散布一些惡言惡語,您卻怕他,躲著他,怕得太過分了。平庸的人對這種情況尚且感到羞恥,更何況是將相呢!我們實在沒有才能,請允許我們告辭離開吧!”藺相如堅決挽留他們,說:“你們看廉將軍與秦王相比哪個厲害?”門客回答說:“(廉將軍)不如秦王厲害。”藺相如說:“憑秦王那樣的威風,我藺相如敢在秦的朝廷上呵斥他,侮辱他的臣子們。相如雖然才能低下,難道偏偏害怕廉將軍嗎?但是我想到這樣一個問題:強大的秦國之所以不敢輕易侵犯趙國,只因為有我們兩個人存在啊!現在如果兩虎相斗,勢必不能都活下來。我之所以這樣做,是以國家之急為先而以私仇為后啊!”
廉頗聽到這話,解衣赤背,背著荊條,通過門客引導到藺相如家門請罪,說:“我這個粗陋卑賤的人,不知道將軍寬容我到這樣的地步啊!”
兩人終于和好,成為誓同生死的朋友。
于園文言文翻譯 篇2
教學設想:
作為初三學生可以借助工具書解決翻譯問題,因此課前預習要求利用工具書讀準字音,熟讀課文,疏通文意,翻譯好課文。課內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解釋難句,不多費時。采用“旅游賞景”的形式,激發學生興趣,用自主參與教學法,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充分利用課內時間讓學生思考討論。
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再造想象,創新思維的能力,激發學習積極性。
2、探尋古人足跡,感受祖國美麗山水風光和燦爛的文化。
3、掌握作者寫作思路,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
教學設計:
1、采用“旅游賞景”的形式。
2、使用多媒體設備。
教學要求:
作為初三學生可以借助工具書解決翻譯問題,因此課前預習要求熟讀課文,疏通文意,翻譯好課文。
材料準備:
1、韋應物的《滁州西澗》。
2、歐陽修的生平經歷,思想。
3、滁州地理環境的圖文介紹。
教學實錄片段:
師:同學們,歡迎乘坐旅游班車。今日我們要隨北宋大文學家歐陽修到滁州旅游?,F趁班車行駛的時間,我請導游為大家介紹我們的目的地。
生:滁州,地處安徽省東部,是座美麗的歷史文化名城,她有秀美綺麗的自然風光。
生:滁州還有豐富的人文古跡,是歷代文人墨客的游覽勝地。唐宋文人韋應物、歐陽修、辛棄疾等曾先后在此作官,其他詩人如蘇軾、王安石等也曾到此游覽,寫下了不少名篇佳作。
師:不知那位同學記得他們寫的詩?
生:《醉翁亭記》。
生:還有《滁州西澗》。
師:對!誰來背誦韋應物的《滁州西澗》?
生:《滁州西澗》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師:很好。同學們,我們現已到達滁州。哪位同學來說說我們的行程?
生:(播放瑯琊山旅游景區示意圖及相關風景片。)滁州——瑯琊山——釀泉——醉翁亭
師:剛才介紹了滁州總體情況,現在請同學來介紹我們所見到的滁州的地理特點,以及瑯琊山的風光。
生: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
師:誰來解釋?
生:鳥瞰滁州四周都是山。其中最著名的是西郊的瑯琊山。群峰連綿,樹林陰翳,草木茂盛,山谷深邃。遠望去,又幽深又俊秀,生:瑯琊山自古享有“蓬萊之后無別山”的美譽。它是天然的植物園,1985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森林公園,1988年被確定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瑯琊山不但林壑優美,風景如畫,而且還有許多人文景觀。全山現已發現從唐到明朝的摩崖石刻300多處,及多處亭臺樓閣。
師:現在,我們已經到了醉翁亭,請同學們好好觀察,描述醉翁亭的位置、造型。
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它位于瑯琊山深處,醉翁泉上。生:(播放醉翁亭圖像)醉翁亭的造型古樸美觀,有飛檐翹角,全亭共有十六根立柱,周圍設有欄桿,側旁刻有“醉翁亭”三個巨大的篆字。
師:剛才我們游覽了醉翁亭,俗話說飲水思源,那我們知道“醉翁亭”這亭子的來歷嗎?
生:這亭子的建造者是山上的智仙和尚,取名的是當時的太守歐陽修。
師:我們經常到各地旅游,如何把我們在游覽中的所見所聞所感寫下來呢?《醉翁亭記》這篇課文就是很好的示范。現在我們來分析作者是如何展開描寫的。
生:文中第一、二段以描寫為主,描繪了瑯琊山秀麗的環境,變化多姿的自然風光;第三、四段以記敘為主,敘述人物游山玩水的情景,勾勒出一幅太守與民同樂的圖畫。
師:作者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點來寫?
生:寫景主要突出“美”的特點。筆下所繪山、林、泉、亭,無處不美;四時朝暮變幻,無時不美。
師:作者寫景時是按什么循序展開的?
生:作者寫景是按由遠而近,由靜到動展開的。
師:敘事時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生:(播放“賓客宴”的畫面)寫了滁人游、賓客宴、禽鳥歸、太守醉等內容。其中“太守醉”是核心。
師:怎么理解“醉翁”這個形象?
生:文中“醉翁”是歐陽修有意塑造的自我形象。
師:我們又如何理解他“醉”這個現象?
生:從“飲少則醉”來看,作者并不勝酒力,而從“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可看出歐陽修之醉并不在酒,而在于山水秀美,百姓安居樂業。
師:當時的情景、人物的心情可以用什么字概括?
生:可以用“樂”字概括。
師:本文在山水風光的描繪,游人活動的敘述中抒發了個人情感,抒情貫穿全文始終。作者是如何寫“樂”的?
生:全篇共用了十個“樂”字。第一段“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首次出現“樂”字,與結尾“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形成首尾呼應;“然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則進一步抒發情感。
師:作者借游山玩水表現了怎樣的感情?
生:表現了歐陽修寄情于山水以排遣郁悶的復雜感情和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師:作者為什么要寄情于山水,從中可以看出歐陽修是一個怎樣的人?
生:當年,歐陽修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貶為滁州太守。當時的滁州偏僻貧窮,作者為政以寬,以自己的政績和才能,使滁州政通人和,人民樂于山野之間,歐陽修也常與民眾同游。
師:今天,我們隨著歐陽修游覽了滁州,觀賞了瑯琊山優美的風光,探尋了古人足跡,開拓了視野,增長了見識,希望同學們今后既讀萬卷書,也行萬里路,成為知識淵博,閱歷豐富的人。
教學后記
一、新穎求異,激發興趣?!蹲砦掏び洝肥且黄捴巳丝诘纳⑽模髡邭W陽修向我們展示了一幅美不勝收的大自然畫卷,抒發了自己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如何上好這一課呢?回想起來,以前上這一課時,都是按“讀——譯——析——背”這一路子,其實也不單這一課,絕大部分文言文都是這樣上的,就像輸入了電腦程序的生產線,一成不變,總是按部就班。也因為這樣,語文教學引起了很多爭異,外界的爭議倒罷了,關鍵的是學生在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下變得沉默不語,原有的學習積極性、興趣不但沒有增加反而減退、泯滅了。學生沒有積極性學習起來就不自覺,教學效果也就出不來。其實學生的積極性并不難激發,關鍵是教師如何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讓學生保持新鮮感。因此上《醉翁亭記》這一課時我抓住它是游記性散文這一特點,從“游”字上做。讓老師成為導游,學生成為游客,把課上成“旅游課”,使學生“走出”課堂,進入大自然中。“旅游課”這嶄新的課型一提出立即吸引了學生。學生都有好奇心,因此一有新事物出現,他們都會以極大的熱情去關注,精神也會為之一振。興趣來了,熱情也就高了。在授課的過程中,我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聲畫同步,并且介紹一些課外相關知識,這樣既能讓學生增長見識,也能讓他們保持新鮮感
二、探究多種授課形式。要保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中一點就是要采用靈活多變的授課形式,讓他們常有新鮮感。要有新課型,首先要有創新精神,要敢于拋開原有的舊模式,熟套子,雖然這樣會給老師帶來不少麻煩,增加不少備課時間,但只有這樣才能從語文低谷中走出來,開創教育的新局面。其次要有創新思維。語文其實是一門綜合性學科,不少課文涉及到其他學科,因此我們在備課是要考慮到這一點,開動腦筋,找出課文的特點,構思出不同的授課形式。第三是要培養創新能力。把課上得一成不變往往是缺乏這種能力的表現?,F在信息技術日益普及,我們要掌握這一技術手段,這樣可讓我們掌握多方面信息,使我們在備課時獲得更多的資源和靈感。上這課時我就從互聯網上查到了許多資料和圖片,一些圖像的運用使學生對知識不但有理性認識,也有感性認識。
三、做學生探索路上的引路人。我們在上課時常強調統一答案,久而久之,很多學生誤認為只要我在課堂上抄好了筆記,考試前背熟答案就行了,因此不開動腦筋思考問題,“唯標準答案是聽”,沒了好奇心,也就沒了求知欲、探索能力,最終扼殺了學生主動思考的積極性?,F在,我們要重視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努力增強他們的求知欲,積極培養他們的探索能力。在學習中,我們要創造機會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勇于探索,敢于求異,不拘泥于標準答案的權威。在課堂上,我們要營造一個和諧平等的課堂氛圍,放開學生的手腳,激勵他們在課堂上暢所欲言,甚至展開爭論。不少學生有強烈的表現欲,為在課堂上能“舌戰群雄”,自然會在課前做足準備功夫。這樣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又能激發思維,使學生在有意無意中把知識遷移轉化,最終實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
于園文言文翻譯 篇3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2、注重對景物的細致描寫。
3、寫作訓練。
【重難點】
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及寫作。
【教具】
投影儀、圖片、錄音機、磁帶、送話器。
【教學程序】
一、內引鋪墊
北宋時期,曾有一位著名的文學家在今宜昌擔任過縣令,你知道他是誰嗎?指名學生回答:歐陽修。
板書并介紹: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文學家、史學家。
慶歷六年也即公元1046年,歐陽修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主張,被貶到今安徽省滁縣做了一名遷客,那時期,他游覽了風景秀美的醉翁亭,并寫下了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記》,板書:醉翁亭。
斗轉星移,幾千年后,現在的醉翁亭還健在嗎?它的面容又如何呢?
今天,我們終于同夢幻旅游公司聯系好了,在公司導游先生和導游小姐的帶領下,一同去欣賞醉翁亭的美麗風光。在以上板書醉翁亭前加夢游二字,構成本文的教學主題:夢游醉翁亭。
二、導學品讀
1、播放伴音:火車進站的聲音,由弱到強。
2、指名一學生當導游并拿著送話器解說:各位旅客請注意,開往安徽方向的_______次列車到站了,請去滁州醉翁亭風景區的旅客,帶好自已的行禮,檢票下車。(重復一遍)
3、指名另一名女同學當導游小姐,在各位旅客下火車后去醉翁亭的車上,接待旅客:
各位旅客大家好,歡迎大家乘座我們夢幻旅游公司的大巴,再過幾分鐘,我們就要到醉翁亭風景區了,我們已經為大家做好了游覽前的各項準備工作,為了不耽誤大家的時間,我們直接在導游小姐的帶領下去領略醉翁亭的風光。我們公司全體人員將熱情為您提供周到地服務。如果您在旅途中有什么困難,請隨時與我們聯系,聯系電話是:______謝謝您的合作!
4、教師簡單旁白,然后由另外幾名導游按課文內容依次進行景點介紹。
5、景點之一:醉翁亭景點介紹。導游在介紹此景點時可讓學生都把眼睛閉上,體現夢游。隨著導游細致入微地講解(學生可在原文的基礎上,對其景色進行細致描繪),進而完成對課文第一自然段的.理解。
6、景點之二:醉翁亭早晚及一年四季景色介紹。亦可讓學生閉上眼睛。
7、景點之三:醉翁亭風俗人情介紹。導游在介紹此景點時,可讓有特長的學生進行特長展示:山歌對唱,滁人游情境模擬,眾賓歡情境模擬,太守宴特色菜介紹在此讓學生充分表現自我,在眾多學生參與之下完成對課文的學習。
三、外聯對比(教師接住學生傳來 的接力棒)
醉翁亭的景色怎么樣?我們非常感謝夢幻旅游公司的導游為我們介紹了如此優美的景觀,以及他們精彩的講解。
現在,我們來總結一下這節課所學的主要內容。如果要你把今天參觀的內容寫出來,你準備怎么寫?
路線:車站──環滁──瑯琊山──釀泉──醉翁亭
風景:朝暮之景──四時之景
風俗:滁人游──太守宴──眾賓歡──太守醉──
四、延伸運用
運用本課所學,向大家介紹一處旅游景點。要求能寫出景點的特色來。
于園文言文翻譯 篇4
鄭伯克段于鄢
谷梁赤〔先秦〕
克者何?能也。何能也?能殺也。何以不言殺?見段之有徒眾也。
段,鄭伯弟也。何以知其為弟也?殺世子、母弟目君,以其目君知其為弟也。段,弟也,而弗謂弟;公子也,而弗謂公子。貶之也。段失子弟之道矣,賤段而甚鄭伯也。何甚乎鄭伯?甚鄭伯之處心積慮成于殺也。
于鄢,遠也,猶曰取之其母之懷之云爾,甚之也。
然則為鄭伯者,宜奈何?緩追,逸賊,親親之道也。
譯文
克是什么意思?就是能夠的意思。能夠做什么示?能夠殺人。為什么不直接說殺示?因為要表示出追隨共叔段的人很多。共叔段是鄭伯的弟弟,怎么知道他是弟弟的示?因為假如國君殺了嫡親的長子,或者同母所生的.弟弟,公用國君的爵號稱呼他,文中既然已經稱呼鄭伯,那么也就知道共叔段是鄭伯的弟弟了。共叔段既然是國君的弟弟,卻不稱他為弟弟;共叔段應當是公子,也不稱他為公子,這是對他的貶斥,因為共叔段已經喪失了一個公子和弟弟所應有的道德以為。但是《春秋》鄙視鄭伯的程度超過了對共叔段的批評。在什么地方超過了對共叔段的批評?因為經文并未對鄭伯想盡一切方式,想要殺掉弟弟的意愿提出批評。但經文說在鄢這個地方殺掉共叔段的,表明共叔段已經跑到遠離鄭國都城的地方了。就好比說是從母親的懷中奪過嬰兒殺掉,這又是鄭伯做得過分的地方。既然這樣,那么對鄭伯來說最好的方法是什么示?就是不要急著追殺已經逃遠了的亂臣,而應該遵循兄弟之間相親相敬的道德。
于園文言文翻譯 篇5
出處或作者:《左傳》
初,鄭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于武公,公弗許。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請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將不堪?!惫唬骸敖嫌?,焉辟害?”對曰:“姜氏何厭之有!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p>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于己。公子呂曰:“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惫唬骸盁o庸,將自及?!贝笫逵质召E以為己邑,至于廩延。子封曰:“可矣!厚將得眾。”公曰:“不義不暱,厚將崩?!?/p>
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夫人將啟之。公聞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書曰:“鄭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志,不言出奔,難之也。
遂置姜氏于城穎,而誓之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既而悔之。穎考叔為穎谷封人,聞之,有獻于公。公賜之食,食舍肉。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惫唬骸盃栍心高z,繄我獨無!”穎考叔曰:“敢問何謂也?”公語之故,且告之悔。對曰:“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公從之。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姜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洩洩!”遂為母子如初。
君子曰:“穎考叔,純孝也,愛其母,施及莊公?!对姟吩唬骸⒆硬粎T,永錫爾類。’其是之謂乎?”
于園文言文翻譯 篇6
學習目標:
1.朗讀背誦、理解課文內容,積累文中重點文言詞語和警句,體會文言虛詞“而”“也”的作用。
2.發揮想象,再現美文意境,品味文章的意境美。
3.抓住“文眼”認識作者寄情山水排遣郁悶的心情及“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
學習重點:
1.背誦課文,積累重點文言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品味文章的意境美。
學習難點:
體會“醉”與“樂”之關系,理解“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以練習題的形式出現)
(一)基礎達標
1.作者作品介紹:
歐陽修,字,號,晚年號居士,(朝代)文學家,史學家,“”之一,有《歐陽文忠公集》。
2.文體、背景介紹
宋仁宗慶歷五年(1045),歐陽修因上書為范仲淹等政治改革派辯護,被貶為滁州知州。這篇游記寫于他到滁州上任后的第二年。歐陽修寫本文時不過三十九歲,其中的“醉翁”、“蒼顏白發”都是夸張的寫法。
3.字音、字形、詞語(給加點字注音)
(二)初讀感知
1.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逐步達到以下要求:讀準字音、節奏,流暢。
2.對照注釋,查找工具書,疏通文意。
3.指導朗讀,注意“也”“而”的語氣,讀出味道。
(1)“也”的語氣:
a.陳述語氣(用于描述景物)
b.肯定語氣(用于介紹人名)
c.感嘆語氣(用于直抒胸臆)
(2)“而”字讀時分辨輕重
a.表示轉折或遞進意味的重讀.
b.作為連接詞語和調整音節作用的而可以輕讀。
二、合作探究
(一)研讀賞析
1.找出貫穿全文的.線索,表現作者情感的一個字。
2.作者圍繞“樂”字寫了哪些具體的景和事?怎樣描寫這些景?
3.作者自號醉翁,他的“醉”與“樂”有什么關系(結合背景資料)?如何理解太守的“樂其樂”?
(二)展示交流
點撥引導:研讀賞析問題2(怎樣描寫這些景?),可從寫作技巧進行賞析:
1.構思精巧,脈絡分明2.運用虛詞,表情達意
3.遠近映襯,動靜結合4.由景生情,情景交融
示例:
三、拓展延伸
比較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回答文后問題
四、布置作業
(一)記憶作業:在理解基礎上背誦全文
(二)積累作業。
-
我們精彩推薦于園文言文翻譯專題,靜候訪問專題:于園文言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