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戰鋼鋸嶺觀后感
血戰鋼鋸嶺觀后感(經典十三篇)。
當看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總結呢?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13篇觀后感了??靵韰⒖加^后感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血戰鋼鋸嶺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血戰鋼鋸嶺觀后感 篇1
觀看《血戰鋼鋸嶺》,幾次眼淚奪眶而出,最后想大哭一場卻忍住沒好意思。這是一部很好的電影,全片無一句多余的話,莊嚴,圣潔?!吧系劭倳炎钪匾娜蝿战唤o那些最天真的人”,還想再看一遍?!?我的一位學霸朋友感慨地說:“這是一部讓我從頭哭到尾,卻更有勇氣的片子?!蔽业囊晃荒型抡f:“這部電影很好詮釋了戰爭的殘酷和什么是堅定的信仰,在戰場上彌漫著恐懼,聽到第一聲槍響,你想的只會是回家。..”
于是我帶著忐忑的情緒,懷揣一包紙巾走進了影院,最后卻一張未用因為那眼淚不是從眼眶里嘩嘩嘩地流下,而是從靈魂深處一顆顆沁出來的 ——#原來世界上最堅不可摧的東西竟然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信仰不得不佩服老美洗 腦的手段。
再無恥的事在老美嘴里說出來就是那么的閃光。
只不過稍微有點腦子的人也不會信這些鬼話。
試想一下一個不會殺人的`戰士能算是一個合格的戰士?
要是人人都象主角般莊嚴、圣潔,那五角大樓可以改成修道院了!
不過洗 腦多了也有負作用,美國軍人是世界上戰后心理綜合癥最嚴重的,沒上戰場前一直被洗 腦美軍人是如何的正義、博愛,如何的拯救人類,結果一上戰場才發現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所以有相當一大部分美國退伍軍人會終生受到良心的折磨。
所以了解歷史的人都知道,美軍從來就不是什么正義的化身,他們所到之處只有毀滅與虐殺。
最后總結一下據說是真人真事的《血戰鋼鋸嶺》這部電影
血戰鋼鋸嶺觀后感 篇2
用一句話總結這部電影就是:主旋律、抗戰、極端派可能會說還有點狗血和傳教的意思。但這樣也不妨礙它成為一部優秀的電影,甚至是偉大的電影。
網上的評論已經很多了,我就從三個點來討論。
第一點、描寫戰爭的殘酷
戰爭不是兒戲,眼看著一個連隊扯下來,一車車裝滿了尸體和傷兵,然后另一個連隊馬上頂上去,經過幾乎是地毯式的炮火攻擊后,他們覺得沒有人能扛得住,一個經歷過的士兵發著抖說“他們就扛得住”,接著士兵們親赴沙場,在還沒看到敵人的情況下,已經傷亡慘重了。
鋼鋸嶺是沖繩最重要的一個要塞,電影里一個軍官有句話說:攻下沖繩就能攻下日本,其實我們可以看看地圖,并不是這樣,可見所有的軍隊激勵士兵的方式都大同小異。了解歷史的可以看看史料,這一戰日軍超過十萬人戰死或者被俘,美軍也損失8萬,可見這個戰役的殘酷。因為美軍也拼不起,日軍的抵抗讓人難以置信,這也是是為什么美國在沖繩戰役結束后就使用了原子彈這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原因。
不想吐槽國產電視劇的情節了,希望不要再有手撕鬼子、青春偶像、都市時裝、神奇技能的抗戰影片了。
第二點、戰爭的陰影
這也是電影另一個偉大的地方,描寫了戰爭給生存下來的人留下的陰影。
電影中有個情節,在主人公的哥哥穿上帥氣的軍裝時,他的父親是非常悲傷的,已經到了無法控制自己的狀態,嘴里說著他的一個戰友如何被槍擊中,受傷后的情形慘不忍睹,如何死去,身上的軍裝再也和帥氣沒有半點關系,最后泣不成聲。他父親酗酒成性,想戒卻越來越無法擺脫,他問他的母親為什么會這樣,他母親回答道“在參加戰爭前,父親是不是這樣的”,顯然一切都是戰爭帶來的傷害,在一個午夜他的父親喝多了酒,拿槍瞄準了他母親,他阻止的他父親,并把槍奪了過來,指向他父親,他父親卻說“快給我一槍吧”,然后表情非常痛苦,他顯然不了解父親為什么這么說,這一點和影片快要結束的一個情節相互呼應。
在德斯蒙德經歷過一夜的努力后,從戰場上救了很多傷兵下來后,鏡頭給到他,戰友們問“有沒有受傷”,他停頓了一下,然后看似輕描淡寫的說了一句“沒有”,的確身體上沒有明顯的傷痕,但是內心深處終于能體會到父親這么多年起來的痛苦和掙扎了!
其實戰爭無論對誰來說,都沒有勝的一方,其實誰都是失敗的一方,戰爭的殘酷給雙方都留下了重重的傷疤,這種勝利的陰影或者失敗的陰影會影響到一代人,甚至是幾代人。
戰爭結束了,但是造成的災難是不可逆的!
第三點、主人公真的沒有拿槍或者是殺敵嗎?
這一點,也比較有意思,德斯蒙德他是一個為了信仰而“拒絕”服兵役的人,寧愿被冤枉,被摸清其妙的打,也不碰槍的人。這樣的一個信奉上帝的教徒,參軍后身上時刻待著一本圣經(當然也因為里面有老婆的`照片)。圣經里把殘害生命,視為最嚴重的罪行,是罪大惡極的行為。所以我相信在觀看的時候,我們都有一個疑問,其實電影里面也沒有交代的特比清楚。
如果真的和敵人針鋒相對,已經到了威脅到他生命的地步,他會不會殺人?
其實電影里幾乎沒有描寫他遭遇敵人正面襲擊的鏡頭,但是我們可以想象一下,真實的戰爭中,肯定不是這樣的。所以導演從側面已經回答了,影片中的一個鏡頭他去救一個當初訓練他中士,遭遇了一個狙擊手,他和中士打了一次小配合,由中士干掉了這名狙擊手,那其實就是告訴我們說,如果真正和敵人面對面,會威脅到生命的時候,他還是會堅定的配合戰友作戰。雖然沒有直接殺死敵人,我覺得并沒有什么區別。導演考慮到這點,所以也不是認死理的追隨,這也是對圣經中這個觀點比較好的解讀吧。
血戰鋼鋸嶺觀后感 篇3
上個星期,我看了一部火到爆的電影,那就是《血戰鋼鋸嶺》。
影片講述了一位參加沖繩島戰役的醫療兵的故事。多斯是這部電影的男主角,幼年與兄長哈爾打鬧時,抄起一塊板磚打傷了哥哥的頭,之后信仰的力量大增,在與羅西談戀愛的時候響應號召參軍,多斯堅持自己原本的信仰,拒絕拿槍的他缺堅持想要服兵役的念頭,他酗酒的父親拉下老臉向上司求情才使他不用再軍事法庭度過余生,再鋼鋸嶺一戰中憑借自己的力量救了七十五人。
他懂得信仰,而基督教中重要的一條在于尊重他人,尊重每個人,不光是教徒,更重要的是每個人都應該日此。我們要向他學習。
信仰這個東西,不只只是宗教那么簡單,它更多的是代表一種精神。信仰所催生出的是一種強大的力量,正是這種力量得到了上天的眷顧,才讓多斯在這種孤生之力的情況下拯救了那么多的生命,才使得多斯是一個懂得使用善良的人。
信仰使人睿智,信仰使人謙虛,信仰使人善良,信仰高于多斯的性命!
這部影片教會了我要堅持初心,堅定自己的信仰,要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挫折,不要氣餒,要用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每一天,成為更好的自己。
信仰不只是一種信念,更是體現人的高尚的情操。看你是否堅持不懈地努力來實現自己的夢想,不怕困難,奮勇向前,拼搏到底,就像老師常說的:真正的勇者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但是能依然快樂地面對生活。
不管以后的路有多么艱難,我也會在逆風中勇敢地挺過去,就像影片中主人公多斯一樣,渴望知識,想把所有的知識全部印在腦海里。
血戰鋼鋸嶺觀后感 篇4
“如果中國革命的勝利,要用我們的鮮血才能筑成,那我們必須英勇獻身。”《血戰湘江》最打動我的,就是革命先輩對革命的堅定信念。
沒有堅定的信念,紅軍就不可能在面臨巨大犧牲的時候,仍然堅守在一線;沒有堅定的信念,在面對李德和博古的錯誤指揮時,就不會仍然堅決執行命令;沒有堅定的`信念,陳樹湘師長就不會明知擔任后衛任務九死一生,還率領全師官兵在楓樹腳之戰中與十幾倍的敵人殊死激戰,寧死不屈,直至犧牲。沒有堅定的信念,二縱隊的戰士們就不會在沒有得到命令前,堅決不放棄任何一件物資,用生命保障“輜重”安全;沒有堅定的信念,林裁縫就不會帶領四個兒子前赴后繼參加紅軍,一心一意跟黨走。沒有堅定的信念,林裁縫的小兒子在知道父親和哥哥都已經犧牲后,不會堅定跟黨走,并以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而驕傲。
“風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饑志越堅;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苦難可以摧殘人的軀體,戰爭可以讓人喪失生命,但沒有任何磨難可以打垮革命戰士自始至終的堅定信念。幾經挫折再度奮起,歷經磨難淬火成鋼。遠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終堅定執著,閃耀著火熱的光芒。
身處和平年代,我們更要感謝那些為了促成今日的和平而奮斗的戰士們。作為一名學生,我們或許做不出什么偉大貢獻,但我們可以擁有一顆赤誠的心,可以接過革命先輩的愛國主義旗幟,銘記歷史,砥礪前行!
血戰鋼鋸嶺觀后感 篇5
歷史題材的電影,最大的特點與魅力,就在于它將過往的事塑造的有血有肉,讓我們感覺向當年的情景邁進了一大步,風煙狼藉亦或歌舞升平,都變得親切了些。
而《血戰湘江》這部電影也是如此,它將歷史課本上寥寥幾筆帶過的渡江”放大,再放大,揉開了一草一木,揉開了每一個人物的眉眼,將一幅巨大的畫卷展現在我們眼前,令我們擁有更真切的`動容,更深刻的思悟。
在我的印象中,毛主席一直被安上歷史書上的那張臉,慈愛,冷靜,睿智,堅定,是一個手握大權的沉著中年形象。而在影片中,卻展現了另一種模樣,似乎還是青澀的青年,在李德、博古頻頻犯下左”的錯誤還一意孤行時,他幾次三番勸阻,未果。此時才能感覺到,毛主席一步步走得更遠更深實屬不易。即使屢次碰釘子,他也不氣餒,不抱怨,而是立即策馬飛奔,去盡自己最的努力挽回。
課本中留下的只是關鍵人物的姓名,可除去他們,還有千千萬萬以身殉國的戰士,他們也用自己的一腔熱血為書寫輝煌的歷史貢獻了一份力量。而他們最令我動容的,是他們心中因信仰而牢牢筑起的一份軍人的尊嚴”。該片中,印象最為深刻的電影畫面,便是奄奄一息的戰士氣若游絲地囑咐戰友將自己的帽子扶正,然后安然闔目。即使是死,黨的意志也永遠在那發光發熱,而我們戰士將不負這份意志。他們也應該被尊敬,也應該被記住。(wWW.fw76.COM 76范文網)
血戰鋼鋸嶺觀后感 篇6
《血戰鋼鋸嶺》可以說是一部非常吉布森式的作品,導演本人所崇尚的宗教說教與個人英雄主義表露無疑,充斥全片。在電影語言方面,也是非常老派甚至老套的,比如影片結尾時主人公被送下戰場,鏡頭調度從俯視的“上帝視角”到平視及仰視的轉變在諸多--十年代的電影中極其常見,在如今看來其中意味也太過簡單直白。
主人公的飾演者安德魯·加菲爾德演技扎實,“傻白甜”的形象貫徹全片,笑容實在太具感染力。
是的,你會被這部電影打動。當影片最后正主戴斯蒙德·道斯以紀錄片的`形式出現,你不會不被這個創造奇跡的男人震撼。當英雄故事以真人真事的形式展現出來,見證平凡人創造奇跡,這才是真正令人激動的啊!
總之,工整的格局、宏大的場面和充沛的感情,足以讓這部引進片在賀歲檔即將到來的12月脫穎而出。(能與之媲美的可能只有《薩利機長》?)縱使有不少缺陷,縱使不是最好的戰爭片,但依然足夠精彩就對了。
最后還是感嘆一句,國產戰爭片何時才能拍到這種程度啊…
血戰鋼鋸嶺觀后感 篇7
這幾天,我看了影片《血戰臺兒莊》,深深地感受到戰士們的英勇與強烈的愛國精神。
這部電影主要描寫了1938年3月下旬日軍對臺兒莊進行攻擊,在這場戰役中,日軍共投入了二個師團,30余萬人,百余架飛機、坦克都未能攻下徐州,而我方則在兵力和武力上大大不如日軍的情況下,打下了一個漂亮的勝仗,令人震憾!正因如此,更體現出了我們中國戰士們的機智勇敢。為了保住祖國不被日軍侵略,他們頑強地與日本鬼子抗爭,給人民帶來了平安,這是多么令人敬佩啊!
和他們這些英雄相比,我們是如此的渺小,他們為了維護祖國,不顧一切地與帝國主義者作斗爭。無論前面是刀槍還是大炮都勇往直前。再想我,有一次,有一道難題,爸爸看到了,讓我給他講一講,我不會講,就哭了起來。最后是爸爸問了另一個人才找到了方法??戳穗娪昂螅艺媸怯X得自己太慚愧了,我應該像電影中的.中國戰士們一樣面對困難不退縮,要迎難而上,只要我有他們那樣的毅力和恒心,一定會克服學習道路中的“拌腳石”。
作為新一代的我們,要把這種的高昂的愛國情懷和偉大的民族精神化為認真學習,刻苦鉆研等實際行動上來,與每一個中華兒女攜手并肩,共同進步,來回報這些英雄。
勇敢的中國戰士們啊,你們用那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勇敢機智,不怕犧牲的崇高精神激勵著我們奮發向上,相信我們這些祖國的花朵一定會同心打造出一個美好的明天。
血戰鋼鋸嶺觀后感 篇8
今天下午在班內觀看了電影巜血戰臺兒莊》。之前臺兒莊戰役在歷史課上學過,只是今天觀看了電影后,才真正的體會到那血腥的一戰贏得勝利有多么的不容易。
這部電影雖然是老電影,沒有特效,但活生生的再現了那個時代,那個戰火紛飛的時代,那個恥辱的時代。歷史書上介紹“臺兒莊戰役是中國軍隊最慘烈的一場戰役,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第一次巨大勝利?!比毡竟碜觿傔M村就燒殺搶掠,村民們全部被殺害,有一個嬰兒坐在廢墟中大哭,哭聲深深地刺痛著我的.心。
電影中的一個鏡頭令我記憶猶深:一位軍官分發了十萬大洋給士兵們,士兵們非但沒有要,反而把大洋全扔在了地上。一位士兵的代表說:“弟兄們連命都不要了,要這大洋有什么用呢?只求長官在日后給弟兄們立塊碑吧?!闭f罷,就沖向了陣前。士兵們深知自己不是在這里立功,而是為了自己的祖國,為了自己的家人能夠活下去,只得拼死奮戰。在國家危亡在即的艱難歲月,可歌可泣的愛國戰士們把個人生命和利益置之不顧,一切為了親愛的祖國和人民!當我看到黃土變成血泥,運河水被染成紅色時,只感覺到眼淚在眼眶中打轉。雖然在電影最后,援兵趕到,戰役取得了勝利。但是在這勝利的路上,是由無數戰士的尸骨鋪成的。
現在網上有很多網友說侵略中國那是日本人祖輩做的事,跟現在的日本人沒有關系,我看到真的很生氣。革命烈士們用生命取得的勝利,誰也沒資格替他們去原諒。歷史不能忘記!血仇世代都要記得!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血戰鋼鋸嶺觀后感 篇9
我剛從電影院出來,不到10分鐘。
這部電影讓我非常感動,也感受到了陪伴。三個關鍵詞:保守主義,信仰,保險。
先解釋一下標題。
主人公道斯堅持自己的信仰,堅決不殺人、不碰槍,卻一直遭人嘲笑,結果真的到打仗的時候,他卻救了很多人,而且他救人的時候,周圍是沒人的,沒人看到他的勇敢。甚至當一個一個人下來的時候,也沒人知道這是誰做的。
如果要給戰場的酷排個名,道斯的戰場應該是倒數第一。
最重要的是,真正讓道斯被人認可的時間,其實很短。你想,訓練的時間是最長的,可能幾個月、幾年,而道斯被人認可的時間,也就是他有功績的那幾天。
那些身材魁梧、射擊準確的人,從一開始到最后都能受人尊敬。但是道斯在前期、甚至從始至終,都是不被人理解的、被人嘲笑的,之后在終點撞線那一刻,蕓蕓眾生才能真正明白道斯的堅持。
所以我說,道斯的戰爭是最不酷的。
好,說關鍵詞。
1、保守主義
作為一個天生的、虔誠的保守主義者,我深知,保守主義一點都不酷。舉個最簡單例子:死亡。
我在21歲那年,花了1年的時間思考死亡這件事。當我終于想明白死亡、我為什么要活著的時候,我就開始到處跟人講這件事,直到今天。
但是讓我非常失望的是,每次我在說死亡很重要的時候,我得到的回應99%都是這樣的:
哈哈,你還這么小,想這些事兒干嘛~
哈哈,你可真逗~
哈哈,那你想到的答案是啥~
不管我對面的人說什么話,我敢保證TA會做一個或大或小的動作:笑。
以前,我一遇見人笑,就很不爽,因為我覺得這件事很嚴肅。我希望對面的人的反應是皺著眉頭思考,對這個問題一副相見恨晚的表情。
人都會死的,不把死亡想明白,你怎么知道什么叫活著?
終于,過了這些年,我已經習慣了人們對死亡問題的輕蔑態度,也習慣了一個事實:絕大部分人,是不愿意、沒意識去思考死亡的,他們不在乎。
這跟道斯的處境多么像啊當所有人都在想怎么殺敵的時候,道斯卻在想怎么救傷者。武力有好處,但是也有壞處。道斯不排斥武力的好處,但是他堅決防止武力的壞處、想把武力的壞處降到最低,而這是絕大部分崇尚武力好處的人無法理解的。
2、信仰
電影最后道斯的上級對他說:我們的隊伍里沒人相信你的那套信仰,但是我們都知道,你對你的信仰有多堅定。
是的,信仰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多信。
我覺得導演有一個安排讓我也非常感動,就是日本軍官的切腹自殺。
日本人在電影里雖然是敵人,但是敵人也有自己的信仰。如果你是日本人,美國人就是敵人了。日本人能為了自己的信仰去切腹,那是非常值得尊敬的。
同樣的,那些看不起道斯的人,也是值得尊敬的,因為他們堅信上戰場就是要殺人。
無論是誰,無論你相信什么,只要你對你的信仰之堅定,就像百年老樹的盤錯古根,我就敬佩你。
3、保險
其實保險是保守主義的一個細分領域。保險的好處,可能幾十年你都體會不到,真正能讓你體會好處的時間,也就是那么幾個月、或者幾年這根道斯多像啊。
所有人都在想怎么殺人的時候,道斯在想怎么救人。
所有人都在想怎么贏錢、怎么勝利的時候,保險在幫你考慮怎么面對健康危機、財務危機。
保險業的老前輩經常在告訴我們,人到生病、尤其是生命盡頭的時候,最在乎的并不是自己的醫療進度,而是尊嚴??赐辍堆獞痄撲弾X》,我對生命最后的尊嚴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在影片結尾,歷史真實人物道斯本人親口說:
我把水壺里的水澆到他頭上,幫他把雙眼的泥土擦干凈,他興奮地說太棒了,我以為自己瞎了。他那是臉上綻放的笑容,是我最大的回報。
是的,道斯在那個人最低谷的時候,給他送去了尊嚴。哪怕是這個人真的瞎了,當道斯出現的那一刻,他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個人在想著他,有個人一直在想著怎么在別人最低谷的時候給他幫助。光是這個念想,就給了那個人很多的尊嚴。
保險同理。
而且還有一個共同之處。在道斯救人的時候,其實周圍是沒人的,基本都是尸體,唯一能知道道斯勇敢的人,就是戰場上幸存的'人。說實話,假如沒有這些幸存的人,道斯的勇敢可能永遠沒人知道了。
保險也是一樣的。那些知道保險好的人,很多都沒能活下來告訴別人保險的好。只有少數得了大病還活下來的人,才有機會跟別人說保險的價值。
綜上,無論是從保守主義者的角度、還是保險的角度,我都覺得自己跟道斯很像。雖然在現實世界我一直感到孤獨和不被理解,但是在電影里,我感受到了陪伴,也獲得了力量。道斯也很孤獨,但是他可以為了他的信仰始終堅持,憑什么我不能?
血戰鋼鋸嶺觀后感 篇10
這部影片給我的感覺就是震撼,在我現在的詞典中,只能用這個詞語來形容。
一開始以為多斯會在戰爭中放棄信仰,拿起槍,但是沒想到的是他一直堅持了下來,而其中那個之前一直和他作對的戰友卻在戰爭過程中一直保護著他,讓我為之感動;在戰爭中,所有人都自顧不暇的時候,有那么一個人愿意為你拼搏,幫你一把,難怪戰友情那么深刻,經歷過生死,其他的東西都不算事情了吧。
而多斯的爸爸出現在庭審中時,更多的是心酸,就像他自己所說,為國家付出了一切,卻連一個參加庭審的資格,雖然最后還是將信件上交了,但是那是參加了一場極其慘烈戰役的結果,那另外那些并沒有那么多功勛,卻也為國家戰斗的人該是如何心寒。
到結尾時,他們稱多斯為戰士,那是當之無愧的,但同時他的妻子也是讓我敬佩的,因為戰場無常,但她卻始終支持他,支持他的信仰與堅持。
其實沒有想到過這部電影竟然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這給我的不僅僅是震撼,也是震驚,沒有想到真的有人可以如此這般。
多斯的爸爸說:我堅信國家的憲法,也正是因為堅信,才讓我為之戰斗;多斯亦是,堅持自己不拿槍的信仰。他們說,如果人在世上沒有信仰的的東西,那么自己將不知道如何繼續活下去?,F在很多人很多事,正是因為沒有信仰吧,因為沒有信仰,所以無所顧忌;因為沒有信仰,所以沒有堅守,這個應該是我們時代所缺失的一些東西吧。
血戰鋼鋸嶺觀后感 篇11
以往在課本上,大家只知道湘江戰役是紅軍長征中很重要的一戰,是打得最慘烈的一仗。但是究竟當時場景是什么樣,以往影視作品對湘江戰役表現得很少,自然沒有可借鑒參考的相關影視資料。
此次,《血戰湘江》用電影鏡頭向觀眾講述了83年前紅軍付出巨大犧牲血戰湘江的悲壯故事,正面表現了紅軍將士滿懷對革命的無限忠誠、對黨的堅定信念,深刻揭示了左傾錯誤路線給紅軍帶來的慘痛損失,生動表現了紅軍34師官兵前赴后繼、勇于犧牲,全力掩護中央紅軍渡過湘江,為蘇維埃流盡最后一滴血的大無畏精神。
這是導演陳力繼成功執導《周恩來四個晝夜》和《海棠依舊》等影視劇后,再次迎難而上的力作。作為向黨的十九大、紀念建軍90周年獻禮影片,陳力直言:“接拍這部‘命題作文’時壓力很大,可謂是時間緊任務重?!?/p>
確定拍攝后,隨著前期走訪老區、查找資料、采訪人物等,越是走近這段歷史,越是感到震撼,紅軍戰士們堅決服從、大無畏的精神令人感動,深刻詮釋了偉大的`長征精神。“5萬英烈的身影時常浮現在我的腦海,他們太年輕了,平均年齡才20歲左右啊?!标惲φf,“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我有責任必須拍好這部影片,讓更多觀眾熟知這段歷史,紅軍在湘江血戰七天七夜的歷史不應被忘記,也不能被忘記?!?/p>
血戰鋼鋸嶺觀后感 篇12
信仰是人精神意義上賴以存在的基礎,是我們平衡物欲的工具。大多數人選擇的是符合社會主流價值的、更容易生存下來的信仰。而如果選擇偏離主流的信仰,我們為了捍衛信仰所付出的努力就注定要比其他人更多一些,這條路也會坎坷崎嶇。
看完HacksawRidge我想起爸媽以前總叮囑我的一句話:人不能太怪。雖然多年來一直被這么警告著,我還是選擇做了一個怪人:內心深處,比起來自社會的評判標準,我更相信通過自我審視得出來的一套理論。我想,如果不是冒著槍林彈雨救了幾十條人命,成為人人景仰的英雄,DesmondDoss在他人的眼里也一樣只是個普通的怪人:身為一個軍人寧愿蹲監獄也不肯拿槍。不了解他的人只會簡單地把這個信仰誤解為懦夫行為。
每個人不同的經歷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我們不同的信仰,各種各樣的信仰又讓我們成為了不同的人。Desmond小時候打架用磚頭砸暈自己兄弟后仿佛接受神諭一般正好看到了墻上的十誡之一:不可殺人。長大后他對醉酒施暴的父親舉槍,雖未按下扳機,但也感受到自己戾氣的可怕。這些經歷讓他堅定了從此絕不碰槍的信仰。經歷的不同多少讓我們成為彼此眼中的怪人。
Desmond嚴格執行自己不殺人的原則,到底要的是什么,也許他自己也無法說出個究竟。是反對暴力嗎?不盡然。你也許會注意到:其實Desmond并不反對戰爭,并不反對他人殺人。他上戰場做醫療兵雖是救人性命,但實質上也是為殺人的人服務。有段情節更能說明這點,在救援負傷的中士時,Desmond用一塊布拖著中士,一邊自己在前飛奔帶他撤離戰場,一邊讓他開槍射殺追上來的日本人。這有點“救命我來,殺人你去”的態度??梢娝斫鈶馉幍囊饬x,并不絕對反對殺戮。他只是自己下不了手,因為這是他自己的信仰。
說起來有趣,信仰似乎并不是理性的,有時候也沒有邏輯,但正是這種不完全理性讓信仰成為了我們自由意志的證明。很多時候我們堅持信仰的理由太脆弱,只是剛好夠說服自己一個人而已。所以Desmond并沒有成為向世界宣揚非暴力的圣人,也并不去阻止他人殺戮?!安粴ⅰ敝皇撬o自己一個人定下的原則而已(同時也是他作為基督復臨安息日會信徒的教條,但并不矛盾)。這些信念讓我們成為了和別人不同的人,也讓我們感受到自己是獨立的個體,而不是隨著社會既定程序運行的一個零件。
我們身在社會中,特別是影片中戰場這樣極端的環境,為了服從秩序,個人的信仰就變得難以捍衛。社會對每個人的行為有預設的期待,軍營更是需要絕對服從的地方。過于縱容每個人按照自己的信仰各行其是必然導致社會運行的低效,這個道理誰都懂,不過多討論。
但我仍相信社會既需要秩序,也需要自由和包容。我們寧愿看到那些閃耀著人性光輝卻稍顯離經叛道的信仰被溫柔以待,而不是每個人都道貌岸然地標榜一致的道德標準,內心深處卻各懷鬼胎。我也可以預料到會有一堆熱血軍事宅會在評論區大喊:打仗就是要冷血,縱容圣母婊大家都玩完。Desmond的不朽事跡就是給這些絕對化的論斷一個響亮的耳光。他讓我們看到:即使是偏離主流的個人信仰,仍然可以通過執行者的誠意和努力被主流社會認可。因為這種個人信仰和社會主流價值觀的最終目的是一樣的:為了更多人的福祉以及最終的和平。
因此影片也在時刻地提醒我們不要忘了戰爭的目的是為了和平。作為戰爭片,HacksawRidge所展現的戰場上宛如地獄般的殘酷氣氛和以往戰爭片所渲染的緊張刺激感是風格迥異的。我相信這種寫實的表現手法就是為了告訴我們:戰場不是一個為了展現英雄主義而存在的有趣的地方,我們只是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被迫用戰爭手段來捍衛和平。正因為善良的人們秉持著這樣的信念走上戰場,Desmond的不殺信念才能在夾縫中最終生存下來,也讓他最終有證明自己的機會。
但是堅持自己的信仰從來都不是那么可以樂觀的事。影片在表現個人信仰與集體秩序的矛盾方面還是顯得有些理想化。其中兩個細節我個人就覺得有點過。一段是全連士兵花十分鐘時間等Desmond做完周六祈禱再發動進攻。一段是在戰局緊張之際Desmond卻堅持讓人幫他取回掉落的圣經。這兩個情節固然體現了Desmond重新贏得了他人的尊重甚至反過來動搖了集體的價值觀,但從實際情況來說,如果真這么做,也許會影響戰局或危急他人生命。所以我覺得這兩點在戰爭中并不是可以向個人信仰妥協的部分。而另一點比較可悲的是,前半部分Desmond可以幸免軍事法庭的裁決,其實一部分也是靠了老爸老戰友的關系。現實比理想還是要殘酷太多,社會發展到今天這一步,并不會給偏離主流的個人信仰太多生存空間。我們應該意識到,比起Desmond,有更多人在維護自己信仰的戰斗中最終消亡或者屈服,并沒有熬到那個讓自己來得及發聲的時刻。
因此作為少數閃現了信仰光輝的個例,Desmond的故事更值得為人傳頌。這樣的壯舉需要將生死置之度外的勇氣。對Desmond來說,信仰和紀律的斗爭就已經夠激烈了,生命只能遠遠地排在后面。所以當上尉問他你能為這場戰爭做什么的時候,他的回答是我已經準備好了獻出生命。上尉告訴他:你的命沒法幫我們打贏這場戰爭。但我想說:他救回來的那些命可以。
血戰鋼鋸嶺觀后感 篇13
某影評說:“讓我走進電影院看這部片子的原因有兩個,第一,他是這是20xx年唯一的一部殺入影史百強的作品,靠著8.3的IMDB分數排在第91位。第二,則是梅爾·吉布森這個金字招牌,這個在九六年,就憑借著《勇敢的心》囊獲了奧斯卡最佳導演的彪悍人物蟄伏十年以后,帶著全新的作品回歸,讓我完全無法拒絕第一時間來嘗鮮。”顯然,看到這樣的影評我也只能感慨大作的名門出處和贊嘆我的影視審美尚算在線,確實是震撼人心的好片,即使我不知道它有那么大的來頭和名頭,也不妨礙它讓我心跳加速和熱淚盈眶然后一股情感想要噴薄而出卻不知從何說起。
大部團隊20幾號人一起去看了這部電影,之所以確定看這部電影是源于推薦也更源于戰斗片所能帶來的啟發式的團隊進攻意識。無疑這很激發我們的狼性,即使在打了一場意志力的勝戰之后。
電影可以分為兩部分,上半部分主要描寫艾爾蒙德為什么會有這樣的信仰,從他童年的經歷,一次意外差點害死兄弟,難以忍受父親對母親的暴戾生活,以及成年之后偶然救了一個人之后一見鐘情美麗護士的一段愛情,這樣的經歷將他引導向了敬愛生命和決不殺人的信仰,下半部分主要刻畫他參軍后的經歷以及到最后身陷戰火中時,這樣的信仰產生多大的力量?這部電影看完下來,印象最深的就是,當他筋疲力盡的時候,他還是不停的念叨著“onemore,onemore”,只要能多救一個人,他都覺得這是他對上帝最好的.回應。
糾之于我們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信仰,或許在和平年代并不會那么被放大被廣而宣揚,但是對生命的敬畏和珍惜卻讓我尤為觸動和深刻,看到幾分鐘前還站在路邊看著一輛輛運送傷員和尸體的車子走過的尚斗志昂揚的列兵們在幾分鐘后就在熒屏中被彈火擊中倒下,這樣的鮮明對比,卻是最反復無常的生死不期,在我腦海中一閃而過的是幾張消逝的再也看不見的青澀臉龐??吹揭粋€個被炸的血肉模糊的戰士仍在乞求救護渴望生存的時候,看到多斯一次次義無反顧的跑回戰場中救下一個個企盼救援的列兵時,我捂著自己的心,是那樣激動和震撼,健康完整的生存在這世界,不知道有多好!更強烈的對比是看到日軍被海艦炮火攻擊,在戰敗時慘遭殺戮和屈辱時的畫面,會聯想到,當時戰火中的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戰士,是否比這更炮火無情,血腥殘虐。
現在的生活我們慶幸不用過多憂國憂民,還能偶爾奢侈和浪漫,卻也有無可奈何的現實的殘酷考驗,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很多人都喜歡把它比擬成一個沒有硝煙的小戰場。生活中困于瑣事的煩惱,物質的追逐,時間的安排和惰性的掙扎,工作中囿于目標的達成,工資的漲跌,加班的勞累和迷茫的求索,很多時候不是在與他人的斗爭,就是在自我的糾結和執拗。沒有手榴彈和機關槍可以橫掃一切的障礙,沒有掩護和地洞可以避開一切的攻擊,更像是赤裸裸的站在許多人的戰場中進行一場一個人的自導自演的戰爭,還要顧及當我倒下的時候是否會有人來測試我的呼吸平穩度將我脫離戰爭現場進行搶救醫治...
如果是一個人去看這樣的電影,我一定會更加有一種不安和離索,如上所說的一個人陷于一場戰役中孤獨求索的感覺。慶幸是跟這樣一個團隊來看的,當看完之后我們熙熙攘攘的從電影院走出來,看到外面依舊現實太平,看到大家都說看哭了的時候,看到朋友圈我們走過的足跡曬過的陽光美照,和回想起才剛過不久經歷的一場我們工作上的小勝戰,會頓然覺得,很多時候自己都不是一個人,不是一個人在迷茫求索,而是有很多人與你一起經歷生活和工作中的煩惱憂傷,小題大關,并且還能帶給你感動和歡樂,讓你感到前行的無憂放心!
多斯的信仰是生命至上,來自于胸口的圣經;我們的信仰或許已有很多明確的缺失,但其實都是一樣的!不一樣的是,是否足夠堅持和堅韌,堅韌的程度決定它拯救自己和拯救他人的力量!
相關推薦
更多>-
北極雪觀后感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獲的東西寫13篇觀后感了。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動物世界》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北極故事觀后感 篇1在看這部影片之前,我還不是很清楚抗美援朝這場戰役,不清楚那時中國的實力與國情。但是這部《長津湖》不僅告...
-
二年級觀后感 當觀看作品時,我們會沉浸在情節之中,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后感。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二年級觀后感 篇1在開學第一天,我們全班同學在老師的組織下觀看了《開學第一課》。在這個班會課上,有一些人物讓我很感動,...
- 廣播劇高三作文02-20
- 二年級觀后感(經典十三篇)02-20
- 最新百萬英鎊英文讀后感(匯總十二篇)02-20
- 經管站個人工作總結(熱門6篇)02-20
- 小滿祝福語簡短(分享7句)02-20
- [優質觀后感] 《血戰鋼鋸嶺》觀后感(篇七)02-20
- 茶桌上的禮儀常識(匯總4篇)02-20
- 期望值高二作文(集合十二篇)02-20
- 關于慶六一兒童節的句子(范本78句)02-20
- 晉升工作總結怎么寫02-20
- 電影血戰鋼鋸嶺觀后感十一篇02-20
- 1
黨務培訓自我鑒定
2025-02-18 - 2人教版一年級美術上冊教學計劃02-18
- 3幼兒園做客禮儀常識02-14
- 4用熱得快的檢討書02-14
- 5催人淚下的感人故事02-13
- 6兒嫌母丑讀后感02-13
- 7男朋友讓我寫檢討書02-11
- 8影樓活動結束后活動總結(錦集五篇)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