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rnn99"></nav><nav id="rnn99"></nav>
      你的位置: 述職報告之家 > 述職范文 > 導航 > 2025人教版八年級生物上冊知識點歸納(匯集2篇)

      人教版八年級生物上冊知識點歸納

      發表時間:2025-02-16

      2025人教版八年級生物上冊知識點歸納(匯集2篇)。

      人教版八年級生物上冊知識點歸納 篇1

      觀察植物細胞

      實驗過程:擦、滴、撕、展、蓋、染、吸。

      1、切片、涂片、裝片的區別P42

      2、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

      細胞壁:支持、保護;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保護;

      細胞質:液態的,可以流動的。細胞質里有液泡,液泡內的液泡內溶解著多種物質(如糖分);

      細胞核:貯存和傳遞遺傳信息;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液泡:細胞液。

      3、觀察口腔上皮細胞實驗過程:擦、滴、刮、涂、蓋、染、吸。

      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細胞核:貯存和傳遞遺傳信息;細胞質:液態,可以流動。

      4、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相同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

      5、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不同點:植物細胞有細胞壁和液泡,動物細胞沒有。

      初二上冊生物知識點:空中飛行的動物

      1、空中飛行的動物有昆蟲、蝙蝠、鳥類等。

      2、世界上的鳥有9000多種。除了鴕鳥和企鵝等少數鳥不能飛行外,絕大多數都善于飛行。飛行使鳥類擴大了活動范圍,有利于覓食和繁育后代。

      3、鳥適于飛行的特點:

      ①體呈流線型(可以減少飛翔時空氣的阻力)

      ②體表被覆羽毛,前肢變成翼③胸部有高聳的龍骨突,長骨中空(內充空氣)

      ④胸肌發達

      ⑤食量大消化快。即消化系統發達,消化、吸收、排除糞便都很迅速。

      ⑥心臟四腔,心搏次數快,循環系統結構完善,運輸營養物質和氧氣的能力強。

      ⑦有發達的氣囊,既可減輕體重又與肺構成特有的雙重呼吸。⑧喙短,口內無齒,無膀胱,直腸短,糞便尿液及時排出,右側卵巢、輸卵管退化(這些都是為了減輕體重,適于飛行)。總之鳥類是體表被羽、前肢變成翼、具有迅速飛翔能力、內有氣囊、體溫高而恒定的一類動物。

      4、翼(翅膀)是鳥的飛行器官。氣囊輔助肺的呼吸。

      5、鳥的羽毛分正羽(主要用于飛行)和絨毛(主要用于保溫)。

      6、家鴿喙(就是口)內沒有牙齒,食物不經咀嚼經咽、食管進入嗉囊?!M入肌胃(內有沙粒、小石子用于磨碎食物)。

      7、昆蟲是種類最多的一類動物,超過100萬種,也是會飛的無脊椎動物,因而是分布最廣泛的動物。

      8、昆蟲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一般有3對足,2對翅。蜘蛛、蜈蚣、蝦、蟹等都不是昆蟲,但它們都是節肢動物。。節肢動物的特點是:身體由很多體節構成,體表有外骨骼,足和觸角分節。

      9、昆蟲的外骨骼是覆蓋在昆蟲身體表面的堅韌的外殼,有保護和支持內部柔軟器官、防止體內水分蒸發的作用。

      10、兩棲動物: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經變態發育成為成體,營水陸兩棲生活,用肺呼吸,同時用皮膚輔助呼吸。代表動物:青蛙、蟾蜍。

      八年級上冊生物學習方法

      1、生物是一個偏文的學科,因此有些知識點一定要記扎實,“當背則背”,沒有商量的余地。它不像數學、物理,掌握一個公式、定理,就能在做題是有很大的發揮空間。生物往往會要求你一字

      不差的答出某概念,比如,問:能釋放抗體的細胞是什么?答案應為漿細胞(效應B細胞亦可),但不可以答“B細胞”,又如,問:少量生長素可促進生長,過量生長素會抑制生長,這種現象說明?應答生長素具有兩重性,答“雙重性”就一分也沒有唉。因為嚴密是生物科的特點,一個概念,差之毫厘的結果———往往是謬以千里。這又恰恰體現了理科科目的嚴謹。

      2、要準備一個錯題本。時間不夠,可以將改正后的答案抄在即時貼上——然后附在卷子上,可以是左上角(總之要醒目),然后定期裝訂一下卷子就OK了,這樣不用抄題,能節省寶貴時間。

      再者,改錯時寫完標準答案,要是能加一兩句總結或反思就更好了。不要放過任何錯過的題,當時解決的越徹底越好。只有這樣考試才不會犯類似錯誤,才更有資本沖擊滿分。

      八年級上冊生物學習技巧

      練習題的選擇:主要做好老師發的卷子,自己再有一兩本就可以了(根據自己能力,難度可稍大)。

      多做、精做高考題、實驗設計題、經典實驗題。簡答題要認真對答案,能背下更好,主要是練表述和實驗設計注意事項。歸納做過的題目要有印象,不要做了跟沒做一樣。

      課上課下多和同學老師討論,聽課時要記一些特殊的例子,是自己預習時沒有留意到的和不明白的。講卷子時不管做沒做對都要留心,主要記下一些技巧性東西和每道題的考點。

      人教版八年級生物上冊知識點歸納 篇2

      生物進化的原因

      1.保護色的形成是自然選擇的結果。除了保護色,動物的警戒色和擬態也有助于生物的生存。

      2.推動生物不斷進化的原因是自然選擇。

      3.達爾文與自然選擇學說著作《物種起源》,被譽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

      (1)自然選擇的過程包括過度繁殖、生存斗爭、遺傳變異、適者生存。

      (2)自然界的生物通過激烈的生存斗爭,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應者被淘汰掉,這就是自然選擇。生物通過遺傳、變異和自然選擇而不斷進化。

      動物的運動

      1.脊椎動物的運動

      脊椎動物的運動系統由骨、骨連接和骨骼肌三部分組成。其中,骨和骨連接構成骨骼,因而也可說成“脊椎動物的運動系統由骨骼和骨骼肌組成?!?/p>

      屈肘時,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伸肘時,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收縮。

      人和脊椎動物的肌肉收縮和舒張都是在神經系統的調節下完成的。

      2.動物運動的能量來源

      消化吸收呼吸作用釋放能量

      食物───→細胞───→ATP───→肌肉

      動物的行為主要受神經系統(神經)和內分泌系統(激素)的調控。

      生物的變異

      1.生物性狀的變異是普遍存在的,變異不一定都是有利的。

      2.變異的原因及類型:

      (1)由遺傳物質發生變化引起的變異,能夠遺傳給下一代,這樣的變異就是可遺傳的變異。如:用化學藥劑處理過的甜菜染色體加倍。

      (2)單純由環境因素發生變化引起的變異,不能夠遺傳給下一代,這樣的變異就是不可遺傳的變異。如:美容院里做的雙眼皮;小時候因外傷臉上留下的疤痕等

      3.人類應用遺傳變異原理培育新品種例子:

      人工選育(生物變異)、雜交育種(基因重組)、誘變育種(基因突變)。

      4.生物變異的意義:生物進化和發展的基礎,培育動植物的優良品種。

      5.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的是我國著名科學家袁隆平,用普通水稻與野生稻雜交。

      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兩性生殖細胞結合成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如:用種子繁殖

      2.無性生殖: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如:馬鈴薯用塊莖(帶芽眼)繁殖;椒草和秋海棠用葉繁殖;竹子用莖繁殖;紅薯用根繁殖等

      3、自然界中無性生殖方式:植物營養生殖(用營養器官根、莖、葉繁殖),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和出芽生殖等。人工控制無性生殖方式:組織培養(教材P8)、克隆

      4、生產實踐中,人們常應用無性生殖來栽培農作物和園林植物,常見方式:扦插、嫁接。

      A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B蘋果、梨、桃等很多果樹都是利用嫁接來繁育優良品種。

      5、嫁接有枝接和芽接兩種。嫁接存活的關鍵: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以確保成活。

      嫁接后植株表現的是接穗的性狀。

      6、扦插:a.莖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減小傷口水分過多蒸發)的,而莖段下方的切口則是斜向(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積)的。b.上一個節上的葉要去掉部分葉片,下面一個節上的葉從葉柄處全部去掉,減少水分散失。

      昆蟲的生殖和發育

      1.變態發育:在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過程中,幼蟲與成體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差異很大。

      完全變態:卵→幼蟲→蛹→成蟲舉例:家蠶、蜜蜂、蝶、蛾、蠅、蚊

      不完全變態:卵→若蟲→成蟲。舉例:蝗蟲、蟬、蟋蟀、螻蛄、螳螂

      由于蝗蟲的幼蟲,形態和生活習性與成蟲相似,只是身體較小,生殖器官沒有發育成熟,僅有翅芽,能夠跳躍,稱為跳蝻,這樣的幼蟲叫做若蟲。

      2.蟬退是指蟬退去限制身體進一步生長的外骨骼。

      3.昆蟲是卵生、有性生殖、體內受精。

      述職報告之家小編為您推薦人教版八年級生物上冊知識點歸納專題,歡迎訪問:人教版八年級生物上冊知識點歸納
      最新男女啪啪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