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蟲病篩查工作總結
發表時間:2025-05-16包蟲病篩查工作總結。
包蟲病篩查工作總結 篇1
包蟲病篩查工作肝包蟲病屬于自然疫源性疾病,是畜牧地區常見的人、畜共患寄生蟲病,也稱肝棘球蚴病,主要流行于畜牧業發達地區。病因犬絳蟲寄生在狗的小腸內,隨糞便排出的蟲卵常粘附在狗、羊的毛上,人吞食被蟲卵污染的食物后,即被感染。
優云鄉地處高海拔、純牧區,是肝包蟲病的好發和高發地區。某年7月27日國家疾控、省疾控、縣疾控三級疾控單位齊聚我鄉,為我鄉廣大牧民群眾免費開展肝包蟲病篩查工作。此次篩查通過病史采集、對牧民開展B超和血清檢查。當天共檢查104例,其中16例患有肝包蟲病。為三級疾控單位及時掌握肝包蟲病的流行狀況提供了醫學依據,也使患者得到及時治療。
我院職工積極配合上級醫療單位,對牧民群眾認真講解了有關包蟲病傳播途徑、對身體健康的'危害及防治知識。教育牧民群眾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個人衛生和防護,不喝生水,不吃生肉,飯前洗手,餐具潔凈;消滅野犬,加強家犬的管理;兒童勿玩耍狗;防止犬糞污染草場、飼料、水源,預防羊群染??;保護水源;搞好環境衛生。使廣大牧民群眾對次疾病有所認識。同時,做好翻譯、解釋說明工作。使得當天篩查工作圓滿順利的完成。
通過對全鄉牧民群眾免費開展包蟲病篩查和健康教育工作,受到了牧民群眾的普遍贊譽。
包蟲病篩查工作總結 篇2
為認真做好中央和省領導對包工作的重要指示,按照中央、省、州、縣委政府的總體部署,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努力把包蟲病綜合防治工作與精準扶貧相結合,下功夫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與寺廟整治相結合,以防病治病促進寺廟規范化管理,民族團結進步;與鼠害治理、草原生態恢復和建設相結合,改善包蟲病流行區草原環境,促進群眾致富增收;與社會治理相結合,讓牧民群眾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切實把包蟲病綜合防治工作推向新臺階,現結合我鄉實際將鄉20xx年度包蟲病綜合防治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鄉位于縣城東約23公里處雅礱江畔,全鄉幅員面積250平方公里,草場面積215萬畝,我鄉現有牧民914戶,3993人,全鄉轄區共有六個行政村每個村配備一名驅蟲人員,包蟲病患者共175人,其中囊型165例,泡型10例,篩查率達92.4%,境內居民主要為藏族。
二、包蟲病防治工作開展情況
(一)加強犬只管理和傳染源的控制
強化犬只登記、栓養、驅蟲和犬糞無害化處理等工作,結合《縣犬只規范化管理細則》結合我鄉實際制定《縣犬只規范化管理辦法》,切實加強對公路沿線、生活垃圾場等重點場所流浪犬、疑染疫犬進行清理和無害化處理工作,其中捕殺染疫犬和流浪犬187條,并嚴格按照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方法,及時進行了處理。各村驅蟲員每月10日走村入戶對犬只進行“月月驅蟲、犬犬投藥”,家犬登記管理達100%,登記犬驅蟲、犬糞無害化處理要達到100%。
(二)切實抓好蓄間防控及鼠害治理
畜間防控和鼠害治理是今年攻堅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蓄間防控包括了羊免疫和犬驅蟲兩大工作,一、所謂羊免疫注釋羊包蟲病基因工程疫苗,由各村村級防疫人員進行注射工作。羊免疫在畜間包蟲病防控工作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做好羊免疫包蟲病疫苗注射后,一方面能提高羊對包蟲病的抵抗力,降低包蟲病感染率,保護畜牧業健康發展;另一方面能有效降低包囊形成,切斷包蟲病的傳播循環。今年我鄉共注射兩次羊包蟲病疫苗,春季和秋季防控工作共注射了毫升,覆蓋了全鄉羊總數的95%基本達到了羊羊免疫。二、包蟲病的主要傳染來源于犬只,按照《縣犬只規范化管理細則》確實加強犬只管理規范,佩戴好項圈在院內栓養,每月給犬只投藥后7天之內的糞便收集起來,放入犬糞無害化處理池中集中處理,每個季度進行一次犬糞收集上交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20__年共上交了三次,80份犬糞。
(三)深入開展包蟲病綜合防治宣傳教育工作
拓展宣傳教育載體,強化正確輿論導向,針對牧民、學生、僧尼、干部開展多樣健康教育活動,改變群眾不良的生產生活習慣,培養健康文明的.生產生活方式,將包蟲病綜合防治知識納入學校教育教學內容,每周學習兩節包蟲病等重大疾病防治知識的健康教育課,向學生發放包蟲病宣傳手冊52本,發揮好“小手拉大手”“一生帶一戶”的作用。將包蟲病綜合防治知識,健康生活理念、健康行為傳入千家萬戶。
結合“同心同向”活動,把包蟲病綜合防治納入宗教界人士自我管理學教內容、納入寺廟達標升級考核重要內容,積極引導僧尼參與包蟲病綜合防治。組織干部職工深入開展包蟲病綜合防治工作政策和知識宣講,干部職工和學生對包蟲病綜合防治知識知曉率達到100%,僧尼和牧民群眾對包蟲病綜合防治知識知曉率達到92。3%,積極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工作大力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
我鄉包蟲病專干和鄉衛生院在蟲草采挖期間,到牧民集中點開展了“預防包蟲病從良好的衛生習慣開始”和“鄉蟲草采挖包蟲病醫療服務隊”的宣傳教育活動和醫療服務工作。
(四)飲水安全和環境衛生
繼續推進全鄉安全飲水鞏固提升工程,全鄉47口井,加強已完成安全飲水項目后期運行維護管理,確保使用正常。為安全飲水項目作用發揮最大化,我鄉制定了安全飲水管理制度,并安排了專人管理和環境負責人。在運用過程中出現異常的井口要求縣稅務局進行維修,安排專人進行了維修,共有異常的有4口井,目前全維修完正常運用。
(五)深入寺廟開展包蟲病綜合防治工作
為了提高廣大農牧民群眾對包蟲病的認識。我鄉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定期和不定期地在各村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要牢固樹立寺廟是社會的基本單位,僧尼是社會的基本群眾的思想意識,結合“同心同向”活動,組織干部職工深入寺廟同廣大僧尼群眾面對面、心貼心進行宣傳教育和引導,強化僧尼健康衛生意識,促使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引導僧尼及群眾理解支持和積極參與犬只規范化管理工作;積極在僧尼中開展包蟲病篩查和治療,開展寺廟安全飲水、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寺廟僧尼包蟲病篩查率要達到96.2%以上,從而加強寺廟和僧尼同黨和政府思在想上同心同向,行動上同心同行。
(六)篩查治療及實施救助力度
年內6—12周歲兒童病人新檢出發現率下降到8%以下,在20__年三次篩查工作的基礎上重點開展包蟲病篩查查漏補缺工作,常住人口目標人群篩查率達到96.2%以上,通過開展“1+1+n”的工作模式積極開展隨訪和復查,做到應查盡查、應治盡治、應助盡助、應管盡管。對篩查中發現的疑似患者進一步采取b超檢查加以確診。對符合手術指針的患者,積極宣傳教育動員手術治療,年內完成手術治療20列以上。其中藥物鈣化的患者8人,晚期患者三人。
三、動態化管理隨訪工作
(一)一季度一次的包蟲病患者隨訪
鄉黨委政府領導和衛生醫務人員帶隊走村入戶開展包蟲病“動態化管理”隨訪工作,開展了復查工作、并對患者發放包蟲病免費藥物,加強藥物不良反應檢測,及時有效處置藥物不良反應。“一對一”的管理我鄉包蟲病患者,對交通不便的患者進行了醫療機構服務可及性差的邊遠地區,開展巡回流動隨訪復查工作,深入牧區、寺廟等重點區域。動員患者外科手術,積極配合主管醫生,年內走村入戶患者家中率為68.5%。
(二)患者管理和特色亮點
(1)從鄉、村、到人分別建檔,構建全鄉包蟲病攻堅集中數據庫,病人管理全覆蓋,對所有患者進行電子檔紙質檔管理,記錄病人診斷和發現包蟲病時間治理情況,治療和隨訪復查的有關信息,同時建立患病群眾扶貧求助基礎數據等“一對一”管理。
(2)發放洗手器93臺,以結對認親活動為載體發放流水洗手器并教授洗手法。
(3)加大包蟲病綜合防治工作宣傳力度。
(4)包蟲病防治重點是做為個人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因此我鄉組織鄉干部及衛生院醫務人員組成宣講隊、走村入戶、和群眾面對面促膝交談,宣傳包蟲病防治工作和相關政策
(4)我鄉對包蟲病患者進行一對一管理、每個季度進行一次走村入戶、到村、到戶、到人,給患者進行包蟲病檢查、并發放包蟲病治療藥物,符合手術的患者積極動員外科治療,對交通不便、醫療機構服務可及性差的邊遠地區,開展巡回流動篩查服務、跟蹤記錄和治療督導、記錄病人診斷、治療和隨訪復查的有關信息,規范病人管理。
(5)結合鄉實際、重點抓好野犬清理、犬只系統化管理、犬糞無害化處理工作。
四、加強技能培訓提升相關人員的業務水平
在年內針對六個行政村驅蟲員、村醫及獸防員開展系統的包蟲病綜合防治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訓3次,切實提升包蟲病綜合防治相關人員的業務水平。
五、存在的問題及下一步打算
雖然我鄉包蟲病綜合防治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距離縣委、縣政府確定的目標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我鄉牧民群眾的思想觀念還有待進一步轉變,干部職工需要進一步強化宣傳教育力度,犬只管理有待進一步規范。
在今年工作基礎上下一步需要做好以下幾點:
一是進一步提高牧民群眾的思想觀念和促進牧民養成良好的日常衛生習慣。
二是借用多種載體,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進一步加強宣傳力度。
三是進一步完善包蟲病綜合防治工作基礎數據動態管理,在今年的工作基礎上確保包蟲病綜合防治工作各項基礎數據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包蟲病篩查工作總結 篇3
一、基本概況
我X地處蒙陜寧三省區交界處,與周邊地區商貿來往頻繁,是自治區、市動物防疫重點地區之一,動物防疫工作面廣,范圍大。我旗對包蟲病的'防治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健康養殖,政府主導,部門配合,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原則”,貫徹“切斷病原循環鏈”方針,以動物與人類包蟲病的發生流行的關系、規律為基礎,從管理、教育和技術措施三方面入手,重點抓好驅蟲,環境衛生和健康教育工作,開展綜合防治。現將我旗包蟲病防治工作總結報告如下:
二、包蟲病防治工作開展情況
根據(號)文件要求,我旗疫控中心與X月X日至X日,歷時三天的時間組織工作人員,對全旗范圍內的X匹馬進行了隨機抽樣檢測,經過我中心專業工作人員的多次試驗和觀察,受檢的X匹馬的試驗結果均為陰性。于此同時在敖鎮范圍內抽檢了X匹馬,對其進行馬鼻疽菌素點眼試驗,經過多次觀察,結果均為陰性。
(二)切實加強宣傳、提高自我防護意識
人畜共患病防控,直接關系到市民、農牧民的身體健康和社會公共衛生安全,關系到畜牧業發展和農牧民增收。為全面提高馬鼻疽病防控知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切實做到群防群控,我們積極組織全旗一線防控人員進行業務技能和個人防護知識培訓,并采取通過電視、網絡、報紙等多種媒體形式,加大對從事養殖等重點人群的宣傳教育,利用監測、調查和“三下鄉”等契機,開展健康咨詢活動,不斷提高了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X年開展培訓X次,發放宣傳材料X多張。
(三)加強消毒滅源工作
為有效防控馬屬動物疫病和消滅傳染源,旗疫控中心組織人員加強飼養馬屬動物農牧戶消毒滅源工作,強化宣傳防范、規范消毒程序、發放消毒藥品。在全旗范圍內共消毒牲畜棚圈若干處X千多平方米;消毒牲畜運載車輛X輛、消毒藥品X噸。
(四)進一步做好馬傳貧、馬鼻疽病檢疫監管工作 為預防、控制馬傳貧、馬鼻疽病,保障動物及動物產品安全,我旗嚴格加強檢疫監管力度,整頓隊伍,規范執法行為,嚴把產地檢疫和屠宰檢疫關,做好馬屬動物參加演出、展覽、比賽檢疫工作,杜絕疫病傳播流行。
(五)加強調畜監督管理,切實防范外疫傳入
嚴格按照自治區、市相關動物及其產品調運管理有關要求,切實作好本轄區動物及其產品調運監管工作,同時,繼
續發揮自治區級公路動物消毒檢查站的職能,建立堅強有效的動物疫病防控屏障,繼續堅持X小時上崗值班制度,對運載動物及其產品、車輛按規定嚴格查證驗物,檢疫消毒,認真填寫檢疫、消毒、處理工作記錄。
(六)防治措施
目前尚無有效馬傳貧、馬鼻疽菌苗。消滅、控制該病,必須做好疫病監測和消毒滅源。因此,目前我旗采取的主要措施是積極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和進行馬傳染性貧血瓊脂凝膠免疫擴散試驗和鼻疽菌素點眼試驗,發現陽性動物堅決進行淘汰撲殺無害化處理。
三、存在問題
(一)廣大農牧民對馬傳貧、馬鼻疽病不了解,對它的危害性認識不足。在我們與飼養戶的交流中發現,他們絕大部分不知道有本病存在,更不知道它是一種傳染病和人畜共患病,因此我們各級獸醫部門要加大動物疫病防治的宣傳力度,認真貫徹《動物防疫法》,使廣大農牧民懂得、自覺遵守并執行畜禽防疫法規和防疫措施。
(二)基層獸醫隊伍專業技術水平有限,對馬傳貧、馬鼻疽等動物疫病的防控知識掌握不足,未形成基層獸醫服務網絡和獸醫科學推廣體系。
包蟲病篩查工作總結 篇4
包蟲病屬于自然疫源性疾病,是常見的人、畜共患寄生蟲病,也稱棘球蚴病,主要流行于畜牧業發達地區。病因犬絳蟲寄生在狗的小腸內,隨糞便排出的蟲卵常粘附在狗、羊的毛上,人吞食被蟲卵污染的食物后,即被感染。為了防止包蟲病的傳播,呵護學生健康,下鮑學校高度重視學生包蟲病的`防治工作,建立了應對包蟲病的緊急預案,并要求學校各年級以班級為單位,做好包蟲病的防控宣傳工作,我們二年級一班積極響應學校的號召,及時于5月4日下午在學校電教室對全班學生做了包蟲病的教育宣傳講座。
宣講課上,班主任張永紅老師為全班學生認真講解了有關包蟲病傳播途徑、對身體健康的危害及防治知識。教育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個人衛生和防護,不喝生水,不吃生肉,飯前洗手,餐具潔凈;消滅野犬,加強家犬的管理;兒童勿玩耍狗;防止犬糞污染草場、飼料、水源,預防羊群染?。槐Wo水源;搞好環境衛生。使全體學生對包蟲病有所認識。
通過對全體學生開展包蟲病健康教育工作,使全班學生受到教育,對包蟲病的防治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包蟲病篩查工作總結 篇5
為進步我校學生對碘短缺病的防治知識的認識,確保江堤和打消碘短缺病的目標,依據《地方病防治項目康健教導實施》,我校開展了防治地方病——碘短缺病的鼓吹教導工作。
一、增強領導,進步認識
我校轄區的.地方病主要為碘短缺病。耐久以來,固然顛末一系列綜合防治,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成效,但人們對碘短缺病的防治意識還對照脆弱,對食鹽加碘在碘短缺病防治中的緊張性認識還不是很充分,這就必要從學校抓起,從小學生抓起,進一步強化防治認識,最終打消碘短缺病。因此,我們從深化認識,增強領導入手,落實專人負責學校碘短缺病防治教導工作。
二、扎扎實實,開展工作
碘短缺病的防治工作,在我校主要有兩項任務,第一是對師生進行碘短缺病防治知識鼓吹教導,加強防治意識;另一方面便是增強學校食堂食用鹽治理,做到食用鹽相符加碘鹽規范。為此,我們重點抓了下面幾個方面工作:
1、堅持把碘短缺病防治教導工作納入學校課程計劃,支配了專門的課程——體育熬煉/康健教導課,開展對碘短缺病防治的教授教化。
2、充分應用講堂教授教化的主要渠道作用,學校要求將地方病防治列入康健教導課,堅持把碘短缺病有關知識作為康健教導的緊張內容之一納入講堂教授教化,在上好碘短缺病防治教導課方面,做到了四有即:有教師、有教授教化內容、有教授教化光陰、有教案,碘短缺病防治教導課率在四至六年級達100%,學生對碘短缺病防治知曉率達到95%以上。使學生了解了碘短缺病及其危害,以及碘短缺病的防治主要便是食用碘鹽,明白了使用正規碘鹽的緊張意義。
3、開展比較實驗,增強學生認識。在澄江紅十字醫院相關專業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我校在五年級二班開展了對實驗,通過教導前后的實驗比較,進步了學生的知曉率。
4、結合此次防治碘短缺病運動,通過向學生發放鼓吹材料的形式,鼓吹碘短缺病防治知識,見告家長及學生,動員學生及家長購買碘鹽,正確辨認合格碘鹽,回絕偽劣碘鹽,加強了自我掩護意識。此次鼓吹教導運動我校以常興村子為教導鼓吹試點村子,我校共向這三個村子的630名學生發放了鼓吹材料,然后通過這630名學生帶動周圍的共計390名家庭婦女,人人配合閱讀鼓吹材料,了解防治碘短缺病的緊張意義,是宣教運動做到以點帶面,四兩撥千斤之功效。
5、嚴格學校食堂食用鹽治理,果斷杜絕偽劣碘鹽。對學校食堂食用鹽治理,我們一方面是嚴格購買渠道,堅持到正規阛阓、商店購買,并做好進貨記錄;另一方面是落實專人進行常常性反省。
6、我校以防治碘短缺病為主題,張貼鼓吹畫2副,辦專題黑板報一期,使防治碘短缺病工作的氣氛洋溢于校園的各個角落。
在往后的工作中我們將進一步采取步伐,進一步進步對碘短缺病防治工作的緊張性的認識,繼承增強領導、明確責任,積極與相關部門密切共同,增強碘短缺病康健教導課程設置和康健課教師培訓工作,扎實開展好碘短缺病康健教導工作,通過繼承普遍鼓吹動員,逐步形成教師——學生——家長——社區配合介入的康健教導模式,把碘短缺病康健教導工作引向深入。
包蟲病篩查工作總結 篇6
不同的病人需要不同的醫生,成人與兒童的醫生就有區別,對于兒童的病情管理我們需要專業的兒科醫生,這樣對兒童的病情會有幫助,作為兒科部的一員,你們這一年的工作情況怎么樣?下面給大家帶來的是20xx年兒保部工作開展情況報告總結。
一、兒保部特色項目完成較好。
門診及病房小兒捏脊及推拿臨床應用較好。中藥穴位貼敷人次較去年遞增15%。針對6個月以上的嬰幼兒新開展了氟化漆預防齲齒共954人次,一般細菌培養及鑒定共檢測804人次。很好地完成醫院核定的指標,既減少藥物的使用,患者又容易接受,得到患兒家屬的認可。
-
述職報告之家小編精心推薦:
- 社區慢病工作總結?|?婦女病普查工作總結?|?表情包制作師工作總結?|?老年病內科醫生工作總結?|?包蟲病篩查工作總結?|?包蟲病篩查工作總結
二、診斷消化道疾病特殊病例9例。
患兒嘔吐,并無發熱,哭鬧等相關情況,如只根據臨床經驗,考慮為腹瀉病,會容易出現漏診,進一步完善相關腹部彩超后,確認7例均為腸套疊、1例為腎母細胞瘤、1例為闌尾穿孔,目前診療情況良好,其中腸套疊通過充氣復位治療后痊愈,發現比較及時,減少了腸壞死及手術的風險。
三、篩出2例心臟疾病。
門診因咳嗽及腹瀉就診,就診時常規聽診,發現患兒心前區可聞及3/6級雜音,遂查胸片及心臟彩超后,1例為先天性心臟病,電話隨訪已手術治療,降低了投訴及差錯的發生;一例提示左房及左室肥大,不排除心肌炎可能。
四、共診治4例川崎病患兒。
目前患兒發熱病人的逐漸增多,特殊病例也相聚增高,先后共診治4例川崎病人,包括不典型川崎1例,發現及時,治療效果較好,無冠狀動脈損傷等后遺癥的發生。
五、新生兒發現特殊病例4例。
1例先天性膽道閉鎖,1例先天性膽總管囊腫,此患兒均為生后3天出現黃疸,經化驗檢查提示直膽增高的同時,檢查B超均為異常,其中先天性膽道閉鎖已一期手術治療,待二期手術,第3例為新生兒生后吃奶及反應差,合并雙足畸形,確診為楓糖尿病,家屬放棄治療,又一次規避了風險的發生,還有1例經我院初篩考慮為巨結腸,已確診并在北京兒童醫院手術治療,后期隨訪痊愈出院。
六、新生兒窒息成功搶救19例。
其中重度窒息6例,轉診2例,均合并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搶救比較及時,很大程度的降低新生兒死亡及后遺癥的發生。
七、新生兒生后常規篩查聽力異常24例。
全年共篩查2038人次,陽性病歷復查后仍未通過24例,其中3例已確診,一例為先天畸形、一例為積液、一例與唇腭裂并存,后期隨訪家屬訴行唇腭裂術后聽力有所好轉。
八、工作中存在不足。
一是轉診相對較多:自二胎放開政策后,高齡產婦增多的同時,早產兒發生率相對增高,上級醫院治療新生兒技術的提高,超未成熟兒也相聚增多,過去曾放棄治療,目前也成功救治,轉診的機會相對較前增多。二是兒科投訴相對還是較多:兒科為高發人群,抵抗力低,特別容易患病,嬰兒每患一次疾病,家屬都特別緊張,期望值也特別高,不理解的現象比較多見,如解釋不充分的情況下,很容易造成家屬的不滿意,投訴也相對增高。
九、新開展的項目開始啟動。
一是今年進修后開展新項目已臨床應用:尤其是無創呼吸機提高救治能力的同時,降低了病情進一步發展,減少轉診的機會。二是針對新生兒常規篩查眼底:與B超室溝通針對新生兒常規檢測眼部B超,及時發現先天性白內障,杜絕后遺癥的發生。
包蟲病篩查工作總結 篇7
我校所處地區地方的地方病以碘缺乏病為主,為提高我校學生對碘缺乏病的防治知識的認識,確保在20xx年實現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標,根據《新鄭市病防治項目健康教育實施方案》,我校開展了防治地方病碘缺乏病的宣傳教育工作。
一、加強領導,提高認識
我校轄區的地方病主要為“碘缺乏病”。長期以來,雖然經過一系列綜合防治,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成效,但人們對碘缺乏病的防治意識還比較薄弱,對“食鹽加碘”在碘缺乏病防治中的重要性認識還不是很充分,這就需要從學校抓起,從中學生抓起,進一步強化防治認識,最終消除碘缺乏病。因此,我們從深化認識,加強領導入手,落實專人負責學?!暗馊狈Σ》乐巍苯逃ぷ?。20xx年2月12日,學校分管校長和負責衛生工作的教師參加了新鄭市疾控中心召開的20xx年地方病防治工作會。
二、扎扎實實,開展工作
碘缺乏病的防治工作,在我校主要有兩項任務,第一是對師生進行“碘缺乏病防治知識”宣傳教育,增強防治意識;另一方面就是加強學校食堂食用鹽管理,做到食用鹽符合加碘鹽規范。為此,我們重點抓了下面幾個方面工作:
1、堅持把碘缺乏病防治教育工作納入學校課程計劃,安排了專門的課程體育鍛煉/健康教育課,開展對碘缺乏病防治的教學。
2、充分利用課堂教學的主要渠道作用,學校要求將地方病防治列入健康教育課,堅持把碘缺乏病有關知識作為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納入課堂教學,在上好“碘缺乏病防治教育課”方面,做到了“四有”即:有教師、有教學內容、有教學時間、有教案,“碘缺乏病防治教育課”率在七至九年級達100%,學生對碘缺乏病防治知曉率達到95%以上。使學生了解了碘缺乏病及其危害,以及碘缺乏病的防治主要就是食用碘鹽,明白了使用正規碘鹽的重要意義。
3、開展對比實驗,加強學生認識。在市紅十字會相關專業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我校在八年級二班開展了對比實驗,通過教育前后的實驗對比,提高了學生的知曉率。
4、結合此次“防治碘缺乏病”活動,通過向學生發放宣傳資料的形式,宣傳碘缺乏病防治知識,告知家長及學生,動員學生及家長購買碘鹽,正確識別合格碘鹽,拒絕偽劣碘鹽,增強了自我保護意識。此次宣傳教育活動我校選定了五里堡村、郭店村和張辛莊三個村為教育宣傳試點村,我校共向這三個村的630名學生發放了宣傳資料,然后通過這630名學生帶動周圍的共計3150名家庭婦女,大家共同閱讀宣傳資料,了解防治碘缺乏病的重要意義,是宣教活動做到“以點帶面,四兩撥千斤”之功效。
5、嚴格學校食堂食用鹽管理,堅決杜絕偽劣碘鹽。對學校食堂食用鹽管理,我們一方面是嚴格購買渠道,堅持到正規商場、商店購買,并做好進貨記錄;另一方面是落實專人進行經常性檢查。
6、我校以“防治碘缺乏病”為主題,張貼宣傳畫6副,辦專題黑板報三期,使防治碘缺乏病工作的氛圍洋溢于校園的各個角落。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進一步采取措施,進一步提高對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的認識,繼續加強領導、明確責任,積極與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加強碘缺乏病健康教育課程設置和健康課教師培訓工作,扎實開展好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工作,通過繼續廣泛宣傳動員,逐步形成教師——學生——家長——社區共同參與的健康教育模式,把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工作引向深入。
包蟲病篩查工作總結 篇8
為保障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加強包蟲病防治宣傳教育工作力度,減少包蟲病給我縣各族人民健康及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危害,我部貫徹預防為主、科學防治的方針,積極開展全民健康宣傳教育,現結合實際情況,將包蟲病宣傳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開展情況
(一)全面安排部署。在全縣召開包蟲病綜合防治動員部署會后,我部組織宣傳思想文化系統干部召開專題會議,全面傳達學習了會議精神,要求創新方式方法,積極開展好包蟲病預防相關的宣傳報道及宣講教育工作,提高全縣廣大干部群眾包蟲病意識和防范能力,為促進全縣包蟲病防治形勢的進一步穩定好轉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證、強大的精神動力、積極地輿論支持和良好的社會氛圍。
(二)注重輿論引導。利用電視、廣播、報刊、懸掛橫幅、發放宣傳單等傳統宣傳手段和通過微博、微信、曲松縣政府新聞網等新興媒體宣傳包蟲病防治的常識及各鄉鎮、各單位包蟲病防治的工作動態、工作亮點,還制作包蟲病預防知識藏漢雙語視頻,截止目前,本級媒體共推送包蟲病相關內容20余篇,上級媒體采用5篇。
(三)加強宣講教育。結合群眾教育實踐活動大力開展宣講工作,深入群眾積極宣講包蟲病預防知識,形成縣級、鄉鎮、村居三級宣講格局,增強宣講實效,普及包蟲病綜合防治知識,切實提升曲松縣農牧民群眾包蟲病綜合防治知識知曉率。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要把包蟲病防治宣傳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加強領導,狠抓落實。要以高度的政治敏銳性,強烈的專業責任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為包蟲病防治工作營造良好的氛圍。
2、加強交流,溝通信息。要認真總結提煉包蟲病防治工作好經驗好做法,對內對外報送相關信息,反映全縣各行各業包蟲病防治動態和成效。
-
想了解更多包蟲病篩查工作總結的資訊,請訪問:包蟲病篩查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