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rnn99"></nav><nav id="rnn99"></nav>
      你的位置: 述職報告之家 > 作文 > 導航 > 家鄉的粽子作文(經典12篇)

      家鄉的粽子作文

      發表時間:2025-05-08

      家鄉的粽子作文(經典12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經??吹阶魑牡纳碛鞍?,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家鄉的粽子作文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家鄉的粽子作文 篇1

      家鄉的端午有許多風俗和外地一樣:裹粽子,把一張張粽葉里放上餡,有的放肉、有的放豆沙、還有的放蛋黃;掛艾草,把一株株曬干了的艾草掛在門上,可以“辟邪去妖”;喝雄黃酒,用雄黃酒在孩子們額頭上畫一個王字,這些都是很多地方都有的。

      而我一到端午,就最愛吃奶奶裹的粽子了,我們嘉興五芳齋的粽子是出了名的,只要外地的人一談起嘉興自然而然的就想起了嘉興五芳齋的粽子。

      雖然說,五芳齋的粽子名氣很大,也很好吃,但是我奶奶裹的粽子也不賴,選用的都是上好的糯米,又白又香,連粽葉也都是最好的,還帶有竹子的清香。

      說到了粽子,就不得不提提迷你型的一口粽了,這一口粽就如同這名字,咬一口就沒了,這只能是放在餐桌上,大家一直喝酒餓了,就每人一個,墊墊肚子。在家里,大家一般都是裹一些比較正常大小的粽子。裹粽子的程序非常復雜,而且裹粽子的手法、技巧都非常難,我就簡略的介紹一下:先把糯米洗干凈,把粽子在水中浸一夜,把洗凈的糯米倒些醬油(包括白抽和老抽),再放些鹽和味精,把糯米攪拌均勻,切一些肉,要切成塊狀,也放些白抽和老抽,接著把肉和糯米裹到粽葉里(具體手法較難,我就不解說了。)

      這就是我家鄉的粽子。

      家鄉的粽子作文 篇2

      在美麗的東江河畔,有一顆璀璨的“水鄉明珠”,那就是我可愛的家鄉——道滘。

      道滘有著悠長的歷史傳統文化,城市面貌、人們日?;顒訜o一不體現著這一特點。來到這里,你會驚奇地發現就連飲食也滲透著濃濃的傳統文化氣息。別的不說,就拿這里的特色食品——粽子來說吧,道滘人是要頗費一番心機,將材料精心搭配好,務求做出最佳口味。怪不得凡是吃過道滘粽子的人都會豎起大拇指,嘖嘖稱贊。

      每逢端午佳節,龍舟鑼鼓敲響,家家戶戶的婦女便忙碌起來。她們挎著籃子,一大早就來到市場采購做粽子的材料:粽葉、糯米、綠豆、肥豬肉、咸蛋黃等,她們還不會忘記買五香粉。材料齊全了,婦女們便開始洗粽葉、泡糯米、碾綠豆、切肥肉……一切的工作盡管是那么繁瑣,但她們臉上卻始終洋溢著愉快的笑意。

      準備工作完成后,便開始裹粽子了。首先用兩片大粽葉交叉折成漏斗形,在底部鋪上薄薄的一層糯米,然后又鋪上一層拌了香油、鹽、糖、五香粉的`碎綠豆,接著把一個通紅透亮的蛋黃放在上面,再在蛋黃旁放上一塊晶瑩的肥肉,最后又蓋上一層綠豆和糯米。材料按順序放好了,就把粽葉往里折疊,蓋住漏斗口,再用兩塊粽葉包住縫隙,綁上繩子,一顆粽子就這樣誕生了。婦女們靈巧的手上下翻飛,猶如翩翩起舞的蝴蝶,一顆顆大小一致、形狀均勻的粽子,相繼產生。包完粽子,便要煮粽子了??蓜e小看這步驟,粽子入口綿不綿全靠它了。把粽子放在一個盛了水的大鍋里,用柴火細細地煮它三四個小時,待香味從鍋蓋里飄溢出來,粽子就熟了。

      你拿出一顆熱辣辣的粽子,剝開墨綠色的外衣,那噴噴的粽香直沖你的鼻子,真讓你“垂涎三尺”。你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那綿綿的糯米夾著綠豆絲絲的清甜,直滑入你的喉嚨。啊,真好吃!這個時候,彌漫道滘上空的就是粽香,無論你走在哪里,只要輕輕吸一口氣,也會覺得沁入心脾。這是道滘水鄉特有的香味,這香味是勤勞的道滘人們散發出來的氣息,它讓人陶醉,讓人難忘。

      啊,我愛家鄉的粽子,更愛勤勞的鄉親!

      家鄉的粽子作文 篇3

      在美麗的東江河畔,有一顆璀璨的“水鄉明珠”,那就是我可愛的家鄉——道滘。

      道滘有著悠長的歷史傳統文化,城市面貌、人們日?;顒訜o一不體現著這一特點。來到這里,你會驚奇地發現就連飲食也滲透著濃濃的傳統文化氣息。別的不說,就拿這里的特色食品——家鄉粽子來說吧,道滘人是要頗費一番心機,將材料精心搭配好,務求做出最佳口味。怪不得凡是吃過道滘家鄉粽子的人都會豎起大拇指,嘖嘖稱贊。

      每逢端午佳節,龍舟鑼鼓敲響,家家戶戶的婦女便忙碌起來。她們挎著籃子,一大早就來到市場采購做家鄉粽子的材料:粽葉、糯米、綠豆、肥豬肉、咸蛋黃等,她們還不會忘記買五香粉。材料齊全了,婦女們便開始洗粽葉、泡糯米、碾綠豆、切肥肉……一切的工作盡管是那么繁瑣,但她們臉上卻始終洋溢著愉快的笑意。

      準備工作完成后,便開始裹家鄉粽子了。首先用兩片大粽葉交叉折成漏斗形,在底部鋪上薄薄的一層糯米,然后又鋪上一層拌了香油、鹽、糖、五香粉的碎綠豆,接著把一個通紅透亮的蛋黃放在上面,再在蛋黃旁放上一塊晶瑩的肥肉,最后又蓋上一層綠豆和糯米。材料按順序放好了,就把粽葉往里折疊,蓋住漏斗口,再用兩塊粽葉包住縫隙,綁上繩子,一顆家鄉粽子就這樣誕生了。婦女們靈巧的手上下翻飛,猶如翩翩起舞的蝴蝶,一顆顆大小一致、形狀均勻的家鄉粽子,相繼產生。包完家鄉粽子,便要煮家鄉粽子了??蓜e小看這步驟,家鄉粽子入口綿不綿全靠它了。把家鄉粽子放在一個盛了水的大鍋里,用柴火細細地煮它三四個小時,待香味從鍋蓋里飄溢出來,家鄉粽子就熟了。

      你拿出一顆熱辣辣的家鄉粽子,剝開墨綠色的外衣,那噴噴的粽香直沖你的鼻子,真讓你“垂涎三尺”。你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那綿綿的糯米夾著綠豆絲絲的清甜,直滑入你的.喉嚨。啊,真好吃!這個時候,彌漫道滘上空的就是粽香,無論你走在哪里,只要輕輕吸一口氣,也會覺得沁入心脾。這是道滘水鄉特有的香味,這香味是勤勞的道滘人們散發出來的氣息,它讓人陶醉,讓人難忘。

      啊,我愛家鄉的家鄉粽子,更愛勤勞的鄉親!

      家鄉的粽子作文 篇4

      “5月五,是端午,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首民歌唱的就是端午節的各種風俗。

      端午節這天,母親買來粽葉,端出泡過的江米,洗好蜜棗,籌備開始包粽子。我也想自己動手包粽子,便自告奮勇要幫母親包粽子。我拿起粽葉一卷,挖了一大勺江米倒在粽葉里,雙手一合,結果粽葉散開,里面的江米也散落一地。看來包粽子并不像我想的那樣容易。

      母親笑著說:“你要注意觀察,多多訓練,就能包成一個好看的粽子”。我又一次拿起粽葉,認真察看母親怎么樣包粽子。只見母親不慌不忙地拿起兩片粽葉,卷成圓錐形,往里面倒進少許江米,然后放入一顆甜絲絲的蜜棗,再倒入一些江米蓋住蜜棗,然后用粽葉包裹形成一個三角形,最后用繩子把粽子緊緊扎住,一個飽滿、精致的.粽子包好了!在母親的幫忙下,我又嘗試了幾次,終于包成一個“合格”的粽子。

      母親問我端午節為何要包粽子,我知曉那是由于人民為了紀念古時候一位愛國詩人屈原。母親還說包粽子是流傳很長時間的民俗,大家要掌握這門“技術”,更要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好好學習常識,長大才能做像屈原那樣對國家有貢獻的人。

      哎呀,我的粽子煮好了,我可要好好品嘗一下我們的勞動成就啊。

      家鄉的粽子作文 篇5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佳節端午節,包粽子、賽龍舟是必不可少的。昨天是端午節,今天楊老師教我們包粽子。

      楊老師昨天就從市場買回棕葉、糯米、紅棗、繩子。她告訴我們,昨天她就把棕葉、糯米、紅棗、繩子洗了一遍,再把粽葉刷干凈,這樣才能包粽子。

      楊老師給我們看了一遍視頻,告訴我們卷成漏斗形再把粽葉捏住,放一半米進去,再放進一個紅棗,把多出來的粽葉折起來,最后再拿繩子捆起來,一個粽子就大功告成了。

      我拿起兩片粽葉,先對折,然后卷成漏斗形。但是我左卷右卷卷了好久都沒有卷好,在楊老師的`指導下終于卷成了漏斗形。接著放進一半的糯米,再放了個紅棗,又加一半糯米進去。要把多余的粽葉折起來時,我折了好多遍都沒折好。楊老師幫我把粽葉折好后給了我一根繩子,讓我捆起來。我捆著捆著,這繩子不知道怎么回事,老是松,好像故意和我作對似的。我使勁把繩子綁起來,但還是松了。我綁了好多遍終于綁好了,呼——包粽子不容易呀。

      包粽子雖然很難,但我們還是很開心。我們包出的粽子形狀不太好看,卻是我們親手包的哦!

      家鄉的粽子作文 篇6

      每當我想起家鄉的粽子,都會讓我口水直流,現在回憶起來仍然是記憶猶新。雖然我吃過北京的烤鴨、天津的狗不理包子,但都沒有向像家鄉的粽子一樣好吃。

      家鄉的粽子是用十幾種材料拼組而成,有糯米、蝦米、板栗、五花肉、花生仁、臘肉。。。。。。

      粽子的制作過程看似簡單,但做起來卻非常困難,一不小心就會把鹽放多了,或者是包漏底了。。。。。。

      在做粽子的時候,要注意三大要點:

      一:要事先準備好竹葉,然后把它卷成一個圓錐形。記著,不要把它變成“漏斗”。

      二:要把之前準備好的配料跟糯米混在一起,在炒熟。

      三:用勺子勺幾勺配料放在圓錐里,在包起來。最后再用一根繩子給即起來。

      粽子營養高。有蛋白質、維生素的多種營養成分。

      在粽子的背后,還藏著一個讓人淚流滿面的故事。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民間有吃粽子的習慣,傳說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楚國大臣屈原的.。

      屈原是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積極主張楚國聯合齊國,抗擊秦國,他的意見沒有被采納,反而被罷了官,發配到邊遠的地方。

      楚國快要滅亡時,農歷五月五日這天,屈原投汨羅江自殺。

      屈原投江后,楚國人民為了不讓江里的魚蝦鱉蟹吃屈原的尸體,就往江里投好吃的食物。這樣年復一年,人民為了紀念這位愛國詩人,每逢端午節那天,便把食物投到江里祭祀屈原。

      一天晚上,有一位老人在夢里夢到屈原,就問他:“我們給您投去那么多的食物,您吃到沒有?”屈原說:“你們送給我的飯,都讓那些魚蝦鱉蟹吃了?!崩先藛枴霸鯓硬挪粫凰麄兂缘裟?”

      屈原說:“你們用竹葉把飯包起來,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粽子,它們以為是菱角就不敢搶著吃了?!?/p>

      第二年的端午節,人們就照著屈原說的話,向汨羅江里投下尖角粽子。可是,過了端午節后,屈原又給老人托了個夢,說:“謝謝你們給我送來了那么多粽子,我吃到了。但大多數仍是被魚蝦鱉蟹吃了?!崩先藛柷骸斑€有什么辦法呢?”屈原說:“送粽子的船要打扮成龍的樣子,因為魚蝦鱉蟹屬龍管轄,它們不敢吃龍王的東西。”

      從那以后,年年端午節那天,人們劃著龍船到汨羅江送粽子。這就是端午節吃粽子劃龍舟的來歷。后來,送粽子漸漸的變成吃粽子。

      家鄉的粽子,真是太好吃了!

      家鄉的粽子作文 篇7

      我的家鄉有許多美食,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粽子。

      每逢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這時,“粽子高手”——奶奶開始忙開了。奶奶早早地從集市上買來粽葉和麻繩,放進鍋里煮,直到粽葉的顏色由青翠到墨綠色,再撈上來。我和弟弟負責洗干凈。奶奶則在一旁淘糯米,再把香菇、蝦米、豬肉剁碎,進行腌制。

      開始包粽子了。粽子的形狀有很多,有菱形的,有長方形的……奶奶常包菱形的'粽子。她拿起一片粽葉,先把一頭卷成圓錐形,往里面裝進大約三分之一的米,再放進一些香菇、蝦米、豬肉,然后又蓋上一層糯米,用粽葉包成菱形狀,最后用麻繩綁緊。

      不一會兒,奶奶就把粽子包好了,一個個粽子像一座座三角形的小島,多么可愛呀!這時包好的粽子是生的,還不能吃,得放進高壓鍋里煮上三四個鐘頭。聞著從鍋里飄出來的淡淡香味,我們早已饞得直流口水,迫不及待地想吃粽子。

      “開鍋了!”奶奶一聲令下。我連忙揭開鍋一看,一個個粽子身穿墨綠衣裳。我輕輕地拿起一個,剝開粽葉,一股粽香味撲鼻而來,我趕緊咬了一口,哇,這粽子比山珍海味還要香??!吃了還想吃。

      關于粽子的由來還有它的歷史故事呢。戰國時期,楚國的人們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在農歷五月五日那天,把米飯包在竹葉里,然后扔進江里,便有了粽子的來歷。包粽子就世世代代傳下來了。

      我愛我的家鄉,更愛家鄉的粽子。

      家鄉的粽子作文 篇8

      有句俗話說的好:“年年端午,年又端午?!毙r候,對端午節的理解,僅僅只停留于香噴噴的粽子上。而身為沙河本地的人們,似乎也不太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尤其是我的母親,既不懂端午節的內涵,也記不起門口插著的菖蒲、艾枝避邪,到從未忘記為一家包上幾個涼粽。

      在介紹我家鄉的風俗之前,就由我來給大家整理整理端午的來由吧。

      端午節,又名端陽節、五日節、天中節、女兒節、詩人節、龍日……。據傳是中國古代偉大的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埃汩羅江絢國的日子。2000多年來,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就成為了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歷五月初三,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后,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絕筆之作——《懷沙》。抱石投入約汩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火招魂,并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吃食這位愛國詩人的身體。這一習俗延綿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

      我們沙河的端午習俗可能和大多地區的不同:在這天,我們要煎百草洗澡、把雄黃酒或蒜汁淋灑在住處外墻角旮晃,可以驅蛇毒。另外,這天我們還要吃粽子、咸蛋、莧菜。

      每每看到街上那香噴噴的涼粽,我的心就癢癢的,恨不得馬上沖上前去詢問其做法一通。終于在我的死纏爛打下,母親到底還是同意了。我拿起一張粽葉攤在手心里,緊盯著母親的動作,有模有樣的`學了起來:我首先用左手握住粽葉的一角,右手將粽葉的另一個角往里卷,下面用力一拉緊,一卷,粽葉便頃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緊接著,我又往粽葉筒里插上了一根筷子,那,拿勺子舀了一些糯米將粽葉筒填滿。終于迎來了最后的一項工程——捆聲。只見我輕輕將目光移到自己手里的粽子上。雙手緊緊捏住粽葉,用繩子在粽葉尖角附近纏了兩圈,系上蝴蝶結,一個漂亮而誘人的粽子就包好了。

      看著自己包好的粽子,內心十分有成就感,自然也多了幾分驕傲。我包的粽子可真有個性,肯定很好吃。想著我便從中挑了一個又飽滿、又精致的紅豆涼粽,醮了門止庶紅糖水,一股甜甜的,潤潤的,軟軟的口感從口腔中爆開,別提有多美味了!

      在端午這天,人們可以放肆歡笑,孩子們可以放肆玩耍。不用像過年那樣擔心明年,也不用考慮明天的打算,它就是一個人人喜愛,一個沒有約束的端午。

      家鄉的粽子作文 篇9

      今天,是端午節。但對于吃貨而言,這,是粽子節。對于大家港校小學來講,是快樂大游園!游園活動不少,我先跟大伙推薦兩次包粽子的活動吧!

      先說包“真粽子”!大家班籌備了紅棗,八寶米,粽葉,草繩來包粽子。目前,大家萬事俱備,就只欠東風了。

      別看粽子結構容易,可它也是內有乾坤的!大家班的幾個高手上去想挑戰它,可最后也以露餡、掉線、崩線、散架等狀況而失敗告終。我呢,其實包之前,就查過該如何包粽子。今天,我就跟大伙一塊推薦一下該怎么樣包好粽子的秘籍吧!

      包之前,需要在前一天晚上把米給泡發,假如有豆子的話,則要泡更久。粽葉與草繩也要提前泡好。包的時候,先要把粽葉完成漏斗形,添上米。再把上面的一部分粽葉給翻下來蓋住“漏斗”里的'米,最后用草繩把粽子給捆緊。

      如此,大家包出來的粽子就緊緊的,困難崩開。若是緊緊的話,蒸出來的粽子就香香的,軟軟的。啊,浸透著我勞動的粽子必然會格外的香甜的!那就讓我慢慢地等它蒸熟吧!

      再說包“紙粽子”!你肯定沒聽說過吧!美術羅敏老師為大家籌備好了香袋、卡紙、紅繩。把卡紙折成粽子樣,填上干艾葉,掛上紅繩,紙粽子就大功告成了!大家班一位高人,居然把百元大鈔放在了香囊內。結果他上樓梯時,錢一下子就飄出來了——盒子爛了!大家蜂擁而上,假裝想拿錢。艾葉像雨一樣灑下來,落在大家每個人的身上,好一陣“香雨”?。?/p>

      今純真無邪是開心的一天!

      家鄉的粽子作文 篇10

      粽子是家鄉的人們在端午節這天必不可少的吃食。這天一大早,家家戶戶就開始忙前忙后的為端午節的粽子做準備了。大人們準備好包粽子要用的粽葉、新鮮的棕繩、香噴噴的糯米就踏上了包粽子的征程。大人們包粽子的時候,小孩子就在旁邊睜著大大的眼睛望著,好像怕粽子會消失一樣。有時候我也會拿著棕葉嘗試著包粽子,可就是不如大人包得棱角分明。粽子包好以后工序就非常簡單了,直接放鍋里蒸30來分鐘新鮮的粽子就出爐了。

      你可別急,這還不能吃呢!按我們這里的習俗,吃粽子之前要先祭奠家中已經逝世的先人祈求他們保佑子孫后代幸福安康,以此教育孩子孝順。

      祭奠完了先人,就是孩子們期盼已久的時刻——吃粽子、送粽子。將包好的粽子分成幾份,留一份自己品嘗,其他的送給自己的親人。其中外婆家是一定要送的,這一天由母親帶著我們去外婆家送粽子,同時還要拿一些外婆家的粽子回家。除此之外,人們還會收到各家送來的粽子,各有不同的風味,五花八門,簡直讓人大飽口福。

      午餐是端午的高潮。各家送來的.粽子占主要地位,一大盤粽子居中,青黛色的外衣,四角如棱,系著淡青的腰帶。腰帶一般打活結,一扯就開。也有打死結的,那都是新手怕粽子煮散了才打的死結。

      我喜歡看大人、孩子忙碌包粽子的身影,喜歡各家各戶送來的粽子,喜歡這祥和安寧的端午節。

      家鄉的粽子作文 篇11

      在學校的我,已經很久沒有回老家過節了,真是想念那香香的三角粽。老家的習俗很多,而我記著的不多。

      奶奶每年都會把五色的絲線擰成細繩,很長很長。第二天早晨起來,我的胳膊上早已系上了。不用說,是奶奶第一個來到我的身邊。每年,門框上都要貼符的。有的是用單色的黃紙折的,有的則是用五色紙編的。奶奶也曾經教我折過,到現在已經淡忘得一干二凈了。

      不知道別的地方有沒有這樣的習俗:地里也埋百索子。那時,奶奶說,埋在地里的百索子會變成花蛇,保一年豐收。雖然我很頑皮,卻從來沒有挖過那些“蛇”,害怕它們出來咬人。后來才知道,那是老人們瞎編的故事,用來哄小孩,怕破了“迷信”。

      再別的習俗我真是記不起來了,只是每年端午的百十來個粽子卻不能忘記。

      粽子包起來不太容易,必須把粽葉折好,否則會“露餡”的。雖說難包,種類也不少:大米包的紅棗粽子,小米包的蜜棗粽子,還有江米包的什么粽子。煮粽子要用大鍋,時間也得很長。往往我都等得要流口水了,奶奶還是不給我吃,太難熟了。剛剛出鍋的粽子不好吃。有一次,我迫不及待,吃飽了,才知道舌頭上起了泡。馬上,這些噴香的`粽子會被放進盛滿涼水的盆里降溫,那時我早已吃飽了。

      后來的許多天,一日三餐總會有粽子的。街上賣的粽子可不太好吃,不是米硬就是米不香,吃起來沒味。這叫什么粽子,簡直就是水米糕。

      香香的粽子勾起我的思緒,甜甜的吆喝勾起我的思念。

      家鄉的粽子作文 篇12

      又到了五月端午,又到了包粽子的時候。

      每到端午節,家鄉的人們都要包粽子。這個風俗起于何時我也說不清。聽大人們說,大約在兩千多年前,一個名叫屈原的愛國詩人,在汨羅投江而死。人們為了紀念他,就把包好的粽子投進江里,以防魚呀什么之類的東西把他的尸體給吃了。就這樣,這個風俗一直沿襲至今,就成了家鄉的一種傳統習俗。

      包粽子要用箬葉,箬葉長在山上。端午前夕,山里的村民們就背著竹筐到山上采摘回來,挑到市場上賣。人們就到市場上把箬葉買回家里。等到端午節的前一天就把箬葉拿出來,放到水里浸濕、洗干凈,然后把粽子包好、煮熟,到了端午節那天就擺上桌,人們一邊喝著酒,一邊吃著粽子,那感覺就像過年一樣,熱熱鬧鬧,多么有意思。

      說起包粽子,那可是一件最有趣的事情。包粽子那天,每家每戶都端著個桌子,擺出幾張凳子,把洗好的箬葉,浸好的糯米一起放到院子里。那些村姑村婦們就坐在院子里一邊包著粽子,一邊聊著天,嘻嘻哈哈的,顯得多么快活。她們手里拿著一片箬葉,中間對折成一個漏斗形,然后用手抓起一把糯米放進折好的箬葉里,壓緊、按平,再把口子封住,成一個三角形樣,用草席捆好,十個十個為一提,包到百來十幾個的時候就打住了。這時,她們提著包好的粽子回到屋里燒水煮粽子了。

      煮粽子是一件費時的工夫。你必須坐在灶前,一邊看著火,一邊燒水煮。待柴燒完后,你得給它加柴;水燒干了,還要添水,一直等到粽子煮熟為止。這樣前后花費的時間大約要一兩個小時。要是火力不足的話,煮上個三五個小時也是常有的事。

      粽子的形狀多種多樣,有棱形的、四角形的'、金字塔形的,最多的還是三角形。粽子不但式樣多,而且品味也各有千秋,有用瘦肉做餡包煮的,也有用青豆摻和包煮的;有紅棗的,也有花生米的,總之多種多樣。粽子里面放些小蘇打或硼石之類的防腐劑,煮出的香味可濃了,吃一口又香又韌,味道好極了。

      我最愛吃粽子。一口氣能吃它三五個還不夠癮。媽媽說我是個“粽子寶”,我才不管她說這么多呢。

      又到了五月端午,又是到了包粽了的時候。故鄉的粽子啊,令我多么懷念。

      最新男女啪啪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