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風俗作文
發表時間:2025-04-25中秋節的風俗作文(精品十一篇)。
中秋節的風俗作文 篇1
當夜幕悄悄降臨以后,爸爸、媽媽、妹妹和我一起來到屋外,準備欣賞那八月十五的月兒,我還一邊吟唱著蘇東坡的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看,那帶著一圈圈金環的月兒終于從房后升起來了!她,先是金黃金黃的,徐徐地穿過一綹綹輕煙似的白云向上升著、升著。突然,就在一剎那間,月兒的顏色變淺了,淺了;變白了,白了!她傲然地、高高地升起來了。她圓得是那樣可愛,那樣有趣,就像一個銀色的玉盤反射出一道道白光。
啊!皎潔的月亮,你引起多少人豐富的想象……
嫦娥,偷吃仙藥,從此住在寂寞的廣寒宮內;吳剛,被罰永遠砍不斷的桂樹;小玉兔兒,在廣寒宮里為嫦娥搗藥……
我,多想去和嫦娥做伴,多想去慰問受苦的吳剛,多想去逗逗那可愛的小玉兔啊……
可你又那么遙遠,我想借大雁的翅膀,在這歡樂的時刻飛向你的懷抱,可大雁也飛不了那么高;我想用長虹架起一座彩橋,去探望你這地球的妖女,可當彩虹出現時,你卻不知在何方……
看著這圓圓的月亮,我又思念起故鄉的外婆、外公和兒時的朋友來,這豈不正應了李白“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詩句的意境么!
我凝神望著月兒,口里嚼著香甜的月餅,聽爸爸講著月餅的傳說,我又想起大連的朋友,一直到很晚,很晚……
中秋節的風俗作文 篇2
李白曾經說過抬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對??!中秋是個讓家人團圓的時刻。說到團圓,可能我們都想起吃月餅,月餅也叫胡餅,宮餅。今天我為大家介紹的中秋趣事是做月餅。
首先我們要準備白面粉、蛋黃、紅豆沙餡、白糖漿、堿水、生油、雞蛋。第一步將白糖漿、堿水、生油、面粉一點點融合,我用我的力氣把它們和成面粉。第二步我把和好的面粉揪成大小相同的小面團,雖然我揪的不太好看,但我已經很努力了。第三步把豆沙捏成同樣大小的面團,并用搟面杖做成一個個小餅。第四步將餡團包入搟好的面餅內揉成面球。眼看就要做好了,可我正要去拿餅具時,我的衣服掛在面板的環扣上,把月餅全部撒到了地上,我看著自己的成果沒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媽媽鼓勵我說:“寶貝沒事,我們可以重做。”媽媽的話給了我鼓勵。我們按原來的方法重新做了一遍,我更加的熟練了。月餅做成面球時,只用把它放在模具里一壓,記住一定要壓緊,壓干。最后放到烤箱,定要時間。在烤的過程中要偶爾拿出來刷蛋汁,以免烤焦。
時間到了,媽媽拿出香香的月餅,我們開始品嘗,味道不錯呢!我們非常開心,因為我們在這豐收的季節品嘗到自己創造的果實。
中秋節的風俗作文 篇3
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是我國的中秋節。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征,因此又稱團圓節。中秋節是一個歡樂又喜慶的節日,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節日。中秋是個古老的節日,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每年中秋晚餐后,我們一家人都會帶一些月餅、柿子等食物,到我們房子頂樓去賞月,一家人邊吃邊聊,好不開心!月亮時而像一位害羞的少女,時而又像一個調皮的孩子,把臉露出來偷看我們過節呢!真好玩!
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種習俗,月餅象征著團圓。月餅的種類很多,有豆沙、蛋黃、五仁、冰糖、芝麻以及火腿月餅等。我最喜歡吃蛋黃月餅,它皮薄餡多、口味香甜、綿軟帶酥,很合我的味口。不過奶奶說月餅不能一下子吃太多,容易積食,所以喜歡吃月餅的小朋友們要注意。
中秋節有的地區還有看花燈、猜燈謎的習俗,我們福州也有。今年的中秋節,爸爸媽媽帶著我去三坊七巷看花燈,花燈琳瑯滿目、種類繁多,它的形狀有圓形、正方形、圓柱形、多角形等。我還跟著爸爸一起去猜燈謎,可別看我小,我居然也猜對了兩個,哈哈,我太開心了!
開心的中秋節就這樣過去了,真希望明年的中秋節快點到來。
中秋節的風俗作文 篇4
終于,我盼望已久的中秋節到了,中秋節是中國四大傳統佳節之一。
今年的中秋節是無月的中秋節。不過這也難不到我,那天晚上,我約了幾個小伙伴在小區的亭子里舉行中秋節聯歡會,我想今年的月亮肯定在另外一個地方,說不定明年的中秋節月亮就會出來了。
到了八點,一盤月餅就整齊地放在那里,我提了一個建議:“我們一人吟一首寫月亮的詩,誰吟對了,就獎勵一個月餅,誰吟不出來,就讓別人給他出上半句詩,讓他來接下半句?!被锇閭冞B聲說好,第一個伙伴說:“我先來?!彼_始吟誦:“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小伙伴們一個接一個的吟詩,他們把我準備好的詩給吟出來了。我還沒想到其它的詩,我該吟什么詩呢?輪到我了,我還在想呢!看到小伙伴津津有味地吃起來,我就流口水。沒辦法,只好豁出去了,我吟到:“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小伙伴們為我鼓掌,我也吃到了美味的月餅。
晚上,我躺在床上,思緒萬千,雖然這個中秋無月,但我依然很快樂。
中秋節的風俗作文 篇5
中秋節,幾乎是家家戶戶都在吃月餅,有蛋黃餡的,有豆沙餡的、有綠豆糕餡的、有棗泥餡、水果餡、有香芋餡……每一家都吃得開開心心,每一戶都吃得高高興興,那種感覺無法形容,然而月餅的由來你知道嗎?也許有很多人不知道吧!現在我就給大家講講,月餅的由來和在海上世界吃月餅的時候發生的一些有趣事情吧!月餅,原本是祭月時供品的一種,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覽記》曰:“八月十五日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卑嗽率逶聝簣A,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隨著科學的發展,祭月現在催向理性,慢慢成為民間互相饋贈的禮品。
月餅象征著團圓,也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在節日之夜,人們拿著月餅、西瓜、水果,等物品對著月亮: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
上一個中秋的時候,我們全家和樓上全家一起去海上世界去度中秋節,我們買那種皮很薄而且會融化的冰皮月餅,還有水果月餅,蛋黃和蓮蓉月餅。隨著現在的技術越來越好,工藝越來越棒,幾乎能做出一個又一個美味香甜的月餅,我們吃著美味的月餅,聽著美妙的音樂,好像自己生活在夢里一樣。
中秋節的風俗作文 篇6
中秋節是農歷八月十五日,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節日。
中秋節,又稱團圓節、八月節等,是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流行于朝鮮、日本和越南等鄰國。因為農歷秋季七、八、九月三個月,八月居中,而在八月三十天中,十五居中,所以稱為中秋節,又因此夜皓月當空,民間多于此夜合家團聚,故稱團圓節。
中秋節起源于我國古代秋祀、拜月之俗?!抖Y記》中載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边@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兩漢時已具雛形,唐時,中秋賞月之俗始盛行,并定為中秋節。
在這古老節日的影響下,每年此時,在外漂泊的游子總會回家與家人團聚。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這表達的不都是對家鄉、對親人的思念嗎?
在中秋節,最主要的活動就是賞月和吃月餅了。在中秋節當天,人們都要祭拜月神,供奉給月神以月餅。到后來,月餅成了人們的美食。百姓們多登上樓臺,一些富戶人家就在自己的樓臺亭閣上賞月,吃月餅,家人子女團圓,共同賞月敘談。
月餅除了可使人們一飽口福之外,也是團圓的象征。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梢娫嘛炓呀浭窃谝欢ㄒ饬x上的“月亮”了。
中秋節是快樂的、團圓的象征,讓我們共同歡度這個中秋節吧!
中秋節的風俗作文 篇7
一家人聚在一起,望著圓圓的月亮,吃著美味的月餅,是不是很美好啊?每年農歷的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節日中秋節,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的大節,受人們重視僅次于春節。在中秋之夜,古人將圓月視為團圓的意思,因此,中秋節另有一個別致而有趣味的名稱:團圓節。古代有許多的名人曾以中秋為題寫過許多的詩,其中我最愛一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然而你知道中秋節的演變過程嗎?在很久以前,我國就有祭祀月亮的禮俗,其中《周禮》中曾記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八月的時候,正是糧食收獲的季節,人們舉行的一系列祭月儀式感謝神仙賜予人們豐收,而這個時節,秋高氣爽,氣溫微涼而宜人,月亮又正圓明亮,人們懷著感恩的心情欣賞美麗的月亮。后來慢慢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古老的禮俗還和神話結合在了一起,其中最為有名的是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到了唐朝,中秋節已成為了固定的節日。不過并沒有在民間盛傳起來,一直到了北宋,隨著經濟的發展,中秋節已經正式定在了八月十五日,并出現了“小餅如嚼月,中秋酥如怡”的節日食品。再后來,到了明朝,中秋節成為了普通老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節日了,而且節日那天在賞月的基礎上,又衍生出了一些新的節慶活動,如:“舞火龍,走月亮”。
說到中秋節的保留節目,從這個節日出現以來最為傳統有兩個,一個是吃月餅,一個是賞月亮。在宋朝時,月餅是一種只有皇帝才能吃到的皇家食品,到了明清時,已經有了把一些神話故事圖案印在月餅上的技術了,于是月餅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富有意義了,而且不但皇上可以享有月餅,普通老百姓在中秋這天也能吃到美味的月餅了。月餅被做成月亮的形狀,圓圓的,被視為吉祥、團圓的象征,寄托著人們的美好心愿,而賞月,更是我國自古以來就有的習俗,在我國的很多地方,還保存著一些古代建成的拜月亭,望月樓等古跡,這些古跡上甚至清晰的保存著古代文人騷客有感而發刻在墻上的優雅詩句。
斗轉星移,到了現代今天這個中秋節,我與家人圍坐在陽臺上,吃著甜甜的月餅,看著明亮的月亮,與家人歡聚在一起。
中秋節的風俗作文 篇8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還有許多節日……其中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就是中秋節啦!
中秋節的習俗就是到了中秋節,人們就會吃月餅,到了晚上就賞月,中秋節的月餅是吃的,晚上的月亮最美了!
每次過中秋節的時候,媽媽,就會端出一大盤子月餅,我們一聞到月餅的味道,就會口水直流三千尺,真香啊!我先拿給爺爺一個月餅,因為在全家人中爺爺年紀,所以先給爺爺一個月餅,爺爺說:“謝謝,你真是個懂事的。孩子?!贝蠹叶伎湮倚㈨?,我們津津有味地吃著月餅,吃了一會,我拿來牛奶,分給家人,我們一邊吃月餅,一邊喝牛奶,這真舒服,吃完后大家都去外面賞月了。
中秋節的月亮最美了,看著圓圓的月亮好像一個大銀盤子,溫和地俯視著大地,高樓大樹似乎都披上了一層薄薄的輕紗,這是多么美的月色呀!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啦!
中秋節的風俗作文 篇9
農歷八月十五是我國的中秋節。由于這一天居秋季之半,所以叫中秋節,民間俗稱八月節,這就是中秋節的由來。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每逢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牌樓上扎綢掛彩,出售新鮮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多登上樓臺,一些富戶人家在自己的樓臺亭閣上賞月,并擺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團圓子女,共同賞月敘談。
明清以后,中秋節賞月風俗依舊,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而現在,我們最熟悉又看到的最多可能就是月餅了。然而,中秋之至,為什么我們如此的.對月餅,而月餅又有什么含義呢?
首先,月餅的做工精美,美味可口,無論是作為主食還是零食都是居家旅行的佳品。而且月餅易攜帶且存放時間相比較起來較長,所以自然而然的,月餅就成為了中秋的主流。那么關于月餅的含義有很多種,但我覺得最有意義的還是月餅表達的親情、愛情和鄉情以及那種團團圓圓的象征。
在中秋這一天情侶之間互送月餅,互相祝福,表達了真摯的情意綿綿的愛情。月餅表達了惜別、眷戀和天長地久之情。幾乎所有的炎黃子孫,無論在國內、在家鄉,還是在世界各地、在天涯海角,都在中秋節這一天吃餅賞月、望月思鄉、寄托情思。一塊月餅表達了在外游子思念親人、思念家鄉的親情和鄉情,溝通人們之間的感情,表達美好的祝福。同事和朋友之間送上一份月餅表達了互相之間親密的友情。送上一份七星伴月、福星高照、百壽宴點等月餅,表達了人們對老人長者的尊敬和美好祝福。
中秋節的風俗作文 篇10
中秋節,是我國的第二大傳統節日,與春節、端午節、清明節并稱我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大家應該不知道中秋節的真正來歷吧?那我就好好地給你們掃掃盲吧!
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節期為農歷八月十五,時日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等。唐高祖年,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吐魯番人為皇帝陷餅祝捷,皇帝就把月餅分給重臣品嘗,從此就有了中秋節吃餅食的習俗。
唐代時,“月餅”的名稱開始在民間逐漸流傳開來。到了宋代,月餅又有“荷葉”“金花”“芙蓉”等雅稱。宋代以后,制作月餅不僅講究味道,而且在餅面上設計了各種各樣與月宮傳說相關的圖案。到了明代,中秋食月餅的習俗開始盛行。清代時,月餅的制作工藝有了較大提高,品種也不斷增加,祭月月餅到處都有。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崩畎椎倪@首千古佳詩,就是李白在細細品嘗這月餅,望著天上皎潔的月亮,思念著家鄉、親人時吟誦的。
中秋節的風俗作文 篇11
中秋節到了,月亮圓圓的,像一個大玉盤掛在天空。晚上,我們一家人圍坐在院子里,一邊吃著甜甜的月餅,一邊欣賞著明亮的月亮。
媽媽告訴我,月亮上住著美麗的嫦娥和可愛的玉兔。我想象著他們在上面玩耍,一定很有趣。我們還放了五彩的燈籠,小兔子燈籠在夜色中閃爍,好像在跳舞。
我喜歡中秋節,因為可以和家人一起團圓,享受美好的時光。我希望每一天都能像今天這樣快樂。
-
欲了解中秋節的風俗作文網的更多內容,可以訪問:中秋節的風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