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雞觀察日記
發表時間:2025-05-18大公雞觀察日記。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公雞大班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公雞觀察日記 篇1
觀察情況記錄
本節活動幼兒初次嘗試畫線條,活動中幼兒很認真的學習了畫橫線和豎線,絕大部分幼兒畫的線條很直,亞楠小朋友每次畫的線條都有些彎曲,看到其他小朋友都能夠畫直,亞楠小朋友特別不開心,所以,亞楠小朋友就放下筆來不愿意參與繪畫活動。
評價與分析
xx小朋友繪畫時不會握筆,手握拳那樣握著筆繪畫,導致運筆不靈活線條不流暢。所以,在書寫和繪畫過程中不能跟其他小朋友一樣完成的很好。當看到其他幼兒畫的都很好時,自己心里有些自卑,不愿意繼續參與活動,有些排斥心理。
教師介入及策略
教師告訴幼兒在繪畫活動中準確握筆的重要性,讓幼兒先學會握筆再實行繪畫活動,這樣會為以后的繪畫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應多鼓勵幼兒實行繪畫活動,結合幼兒不同的問題,做出準確的指導,根據幼兒不同的'繪畫基礎實行不同難易水準的繪畫內容,教師應多鼓勵幼兒,提升幼兒的自信心。
改進措施及目標
教師在教幼兒畫線條的時候應該先教怎么握筆,并能夠在畫線條的時候配上音,比如畫橫線的時候說“啊”并發出一聲的音,畫豎線的時候發出四聲“啊”的音,便于幼兒有效的學習。使幼兒養成良好的繪畫習慣。
大公雞觀察日記 篇2
活動目標:
1、觀察和了解雞的整體、局部、細節、花紋、顏色等外型特征。
2、根據自己的意愿任意選用繩子大膽創想創作各種動態的雞,體驗創作的快樂。
3、能在同伴面前大膽、連貫地表達描述自己的作品。
活動準備:
1、各種各樣的繩子。
2、動物眼睛若干,畫框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創設謎語,激發興趣)
1、出示謎語:“頭戴紅紅帽,身穿花花衣,尾巴高高翹,叫人早早起”。
師:孩子們,你們知道它是誰嗎?
2、請幼兒談談自己心目中的公雞形象。
師:你們見過的大公雞嗎?在哪兒見過的?大公雞長什么樣的?
二、了解大公雞的結構
1、出示圖片,情境導入。
師:那我們一起來把它請出來吧!這只大公雞長得怎么樣?
三、神氣的大公雞展示
師:剛才我們小朋友都講得很好,把大公雞的基本特征都講出來了。老師這里還有幾張大公雞的照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師:你覺得這些大公雞哪只最神氣??為什么?
四、教師簡單講解毛線的玩法并示范制作神氣的公雞
師:現在這些大公雞都很想讓我們小朋友把它們神氣的樣子展示出來,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各種各樣的毛線,看,這里有一片的毛線,看起來像雞的什么地方?
這根毛線打個結看起來像雞的哪里?
團一團,揉一揉,卷一卷,等方法!
師:最后再添上眼睛,看看我的這只雞漂亮嗎?神氣嗎?
五、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師:孩子們你們想動手試一試做一只神氣的大公雞?不要著急,老師已經給你們準備了很多的材料,看看都有什么?
作畫規則:開始作畫之前請聽清楚老師的要求:
1、等會我們4個人一組,選擇自己覺得合適的繩子,每人做一只神氣的大公雞。
2、完成作品的小朋友可以向客人老師說說你的大公雞什么地方最神氣。
3、垃圾請放在白色的盒子里。
六、作品展示幼兒作品展評,
1、自評、幼兒互評
師:好,接下來我們來比一比,那只公雞最神氣?幼兒解說自己的`作品,互評!
2、互動:客人老師點評
師:后面的客人老師,你覺得今天的這些大公雞能評上神氣的公雞嗎?用掌聲告訴我們的孩子吧!孩子們恭喜你們。你們的公雞全部被評為“神氣的大公雞”!謝謝客人老師!
活動反思與意見
為了更好地開展幼兒園原本特色“繩藝”活動,我園邀請了溫州市鹿城區教師培訓和科研中心的陳碧宵老師來園對我們申報的課題《幼兒園意象繩藝的實踐與探索》進行了指導培訓,在隨后的培訓教研活動中,陳碧霄老師的互動環節解開了一直以來困惑著我們的問題“怎樣更好地利用繩子特性開展美術活動”。通過幾次的培訓和指導,老師們對繩藝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紛紛討論了如何更好地開展繩藝教學活動!接下來老師們還將在實踐中不斷嘗試、總結反思,讓孩子們在繩藝活動中體驗意象美術的樂趣。
這次選擇的活動是與小朋友的生活相貼切的,是小朋友所熟悉的,他們能夠根據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用語言表述出自己在園的一日生活。在活動的過程中,孩子們都能夠根據自身經驗完整講述自己在園的一日生活中的一個小片段,在用繪畫的形式記錄的時候,也能夠很完整的將事件描繪下來。整個活動孩子都能夠有序、有效的完成作品。但是,我在引導的過程中,缺乏對有意義的事件的渲染,在下一次的活動中可以將重點放在有意義的事件上,這樣對孩子的教育意義會更好!
大公雞觀察日記 篇3
從前,有一戶人家,養著一只公雞和一只母雞。只見公雞,長著一身五顏六色的羽毛,美麗極了。大家都夸公雞長的漂亮,公雞聽了沾沾自喜,得意洋洋。驕傲的.公雞看不起母雞,經常奚落她。
“你會打鳴嗎?”公雞驕傲地問。
母雞謙虛地說:“公雞大哥,我不會?!?/p>
“我就知道你不會!”公雞昂起他那高傲的頭,扯開了嗓門“喔喔喔——喔喔喔——”,拍打著他那美麗的翅膀,像是在炫耀著什么。
“我確實不如你公雞大哥,但每個人都自己的長處和短處?!蹦鸽u小心翼翼地說。
“哼!那要你有什么用呢?每天早上,都是我,把人們叫醒。而你呢?你又能做些什么呢?你這沒用的東西!”
“可我們是一個家族啊!公雞大哥?!蹦鸽u小聲地爭辯道。
公雞狠狠地瞪了母雞一眼,翹起細長的尾巴,大搖大擺地離開了。
時間一天天過去,在一陣陣“咯咯噠——咯咯噠——”的叫聲中,母雞終于產下一枚又大又圓的雞蛋?!皨寢專憧炜纯炜?!母雞下蛋了,這么大呢。”孩子高興地跑向母親?!鞍。K于下蛋了,以后每天都有雞蛋吃了。小饞蟲,抓緊抓點糧食喂喂!”
墻頭的大公雞聽了,羞愧地低下了頭。
大公雞觀察日記 篇4
觀察記錄:
赫赫來到小醫院,先把帽子摘下來換上醫生的帽子,然后拿起“香皂”假裝洗手,接著就開始拿起注射器對著自己的手指假裝打針,這是申研鳴也來了,換上帽子后又讓我幫他穿上白大褂,穿戴整齊后,從櫥子里拿出吊瓶掛到掛鉤上,然后又把小藥箱拿出來,兩人玩起了里面的材料,我假裝成病人,捂著肚子一邊“哎呦、哎呦……我的肚子好疼啊”一邊走進了小醫院,兩個小醫生看了看我,不知所措,我又說:“可能是我昨天晚上喝了涼的飲料了,醫生快給我看看啊?!焙蘸罩钢〉首诱f,“坐下”我坐下后,兩個小醫生還是不知所措的樣子,我說“醫生啊,我要不要吃點藥?。俊焙蘸障肓讼霃乃幑褡由夏闷鹨缓兴庍f給我,然后又玩起了材料……
觀察分析:
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開始有了明顯的角色意識,去醫院看病的經歷大多數孩子都有過,所以對扮演小醫生的角色很是向往,可是對于扮演成醫生或病人的角色后具體應該做什么還是很模糊。這幾天班上新開設了小醫院角色游戲區,游戲的積極性很高,但是大多是對各種醫用材料的探索把玩,分角色來玩游戲的`少,所以,我們就要給孩子這方面的引導。
實施策略:
首先可以準備一些看病過程的圖片讓孩子觀察回憶,知道怎樣看病,需要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這樣小病人就有事可做了,在孩子熟悉后把這些形象化的圖片再貼在小醫院的門口,讓孩子可以有直觀的參照 ;其次,對于角色的分配上也要考慮。和孩子商定為一個醫生、一個護士,這樣才符合實際;再次,堅持每天游戲后的評價,幫孩子梳理正確的游戲方法??傊?,孩子的游戲都是來源于生活,同時又可以提升生活經驗的。
大公雞觀察日記 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體會兒歌的情趣。
2、認識公雞,能說出公雞的外貌特征。
3、豐富“花外衣”“油亮”等詞匯。
活動準備
公雞打鳴聲音片段、有色彩和沒有色彩的公雞圖片各1張(其中彩色圖片將雞冠、雞身、雞腳剪開)、公雞圖片1張。
活動過程
一、觀察體驗。
——(播放公雞打鳴片段)師:“這是誰的聲音?”(公雞)
——請幼兒學公雞打鳴,看看誰學得像。
二、欣賞兒歌。
1、感知欣賞。
——(出示公雞圖片)請幼兒說說公雞的特征。(大紅雞冠、金黃腳)
2、教師一邊指公雞對應的部分,一邊有感情地朗誦兒歌。
3、啟發幼兒理解兒歌以及“美麗”“漂亮”“花外衣”“油亮”等詞的含義。
——師:你們覺得公雞好看嗎?
——師:“好看”我們可以說美麗,也可以說漂亮。所以公雞很好看,我們可以說“公雞公雞真美麗”。
——師:公雞頭上紅紅的是什么?(大雞冠)
——師:公雞身上穿了什么顏色的衣服呢?
——師:公雞身上有好多種美麗的顏色,所以我們可以說公雞穿了一件花外衣?!肮u公雞真美麗,大紅冠子花外衣”。
——師:公雞的脖子是什么樣的呢?
——師:公雞的脖子看起來光滑明亮,我們可以說它有一個油亮的脖子。
——師:公雞認為自己最漂亮,所以它說:“要數漂亮我第一”。
4、引導幼兒看圖與教師一起朗誦兒歌。
——師:小朋友,公雞認為自己最漂亮,所以它的心情是很自信、驕傲的。所以,小朋友念兒歌的時候,也要把這份自信、驕傲的感覺念出來。
——教師和幼兒一起朗誦兒歌,提醒幼兒注意表現出公雞的心情。
——教師帶領幼兒邊做動作邊念兒歌。
三、游戲:“彩色公雞”。
——教師將沒有色彩的'公雞圖案貼在黑板上,請幼兒來一起回憶剛才兒歌中公雞的樣子。
——教師將剪好的彩色公雞的各個部位出示,請幼兒念一句兒歌貼一個部位。
活動應變
活動中可以讓幼兒比較母雞與公雞的區別,進一步感知公雞的美麗。
活動延伸
學習歌曲《大公雞》等。
大公雞觀察日記 篇6
從前,有一位農民養了一只大公雞。它穿著一身漂亮的衣服,頭上戴著火紅火紅的冠兒。有一雙像黑寶石的眼睛,走起路來昂首闊步,唱起歌來非常好聽。它每天按時把主人叫醒,受到主人的喜愛。但是它十分的驕傲。
一天,它看了看四周。看見鴨子又矮又丑,公雞想:“世界上那有這么丑的東西呀!我怎么能同它們住在一起呀!”這時鴨子喊:“公雞大哥,公雞大哥,和我們一起玩吧!”公雞說:“誰與你們這些丑八怪玩呀!”說完就驕傲地走開了。它又看看母雞,覺得世界上沒有比自己更美的了。
它看見自己的房子在角落里,而且又小又臭,就在里面又踢又打,這時房子說話了:“雞大哥,你不要打我了,要不然你就沒有房子住了?!惫u說:“我才不要你這個房子呢!我要住高樓大廈?!闭f完就走了,母雞和鴨子留它都留不下來。
他抬起頭,挺著胸,大步地跑到外面。它看見小鳥住在樹上,又是唱歌,又是跳舞,它想:“小鳥住在樹上,我也要住,它就飛了幾次,飛到了樹枝上,它覺得這樣住得才高貴。
大公雞在樹枝上,趾高氣揚的唱著歌,突然一不小心從樹上落到了樹下的小河里。大公雞用翅膀拍打著河水,大聲的.呼叫:“救命呀!救命呀!”鴨子聽到叫聲連忙游到大公雞的身旁,救起了大公雞。這時大公雞身上濕淋淋的,全身是泥。低著頭,一句話也不說,跟在鴨子后面,回到原來的房子里。
驕傲的大公雞故事啟示
人不可以太驕傲,驕傲自滿就必定自己承擔后果,像故事中的大公雞每天按時叫主人起床受到主人的喜愛,覺得自己好高貴,不可以和那些鴨住在一起又臟又丑,想要跟小鳥一樣在樹上唱歌那才顯得自己的高貴,從樹上掉到河里還是鴨子救了大公雞,大公雞最后還是跟鴨子回到原來的房子里,告訴我們做人還是要實在,不要以為自己多了不起就看不起別人,其實自己并不是那么的優秀。
大公雞觀察日記 篇7
【設計思路】
素材分析:
故事《大公雞和漏嘴巴》情節簡單,貼近幼兒的生活,是一個很經典的生活教育素材。主要講了小弟弟因為吃飯喜歡東張西望而掉米粒,被大公雞叫他漏嘴巴,還去啄他身上的米粒而被嚇哭了,最后他學會了專心吃飯,大公雞只好去找蟲子吃了。為了讓故事更適合本次活動的重點,我對原著稍作了修改,把奶奶的角色刪除了,插入了小弟弟的錄音與幼兒互動,激發了幼兒用自己的已有生活經驗來幫助小弟弟,一使故事更加生動了,二使幼兒參與性更強了。
幼兒分析:
《指南》中指出幼兒的能力和習慣形成是日積月累的,并具有反復的特點,生活活動是一種養成性教育。小班幼兒由于手眼腦的不協調,注意力又容易分散,再加上獨生子女的優越感,缺少獨自吃飯鍛煉的機會,挑食偏食十分嚴重,致使每天都有很多飯菜浪費了。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對于小班而言是一個關鍵期,我班幼兒吃飯時也有很多不良習慣,如掉米粒嚴重、還東張西望愛說話,小碗沒扶住而打翻飯菜,再加上本月我們的生活關注重點是進餐環節,結合我班幼兒喜歡聽故事,因此我選擇了《大公雞和漏嘴巴》這一文學作品,借助于形象生動的圖片,讓幼兒在聽聽、看看、說說中,了解吃飯不掉米粒的好方法。
環節分析:
導入環節通過圖片展示,拋出問題的方法引出故事的主角小弟弟,激發幼兒聽故事的興趣。重點環節就是欣賞理解部分,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將故事制作成ppt,插入了生動的小弟弟錄音,讓幼兒更直觀的理解故事內容。幼兒運用已有的零散經驗在幫助小弟弟不做漏嘴巴,通過老師的`梳理和兒歌總結幫助幼兒積累吃飯時更多不掉米粒的好方法,促進幼兒養成更好地進餐習慣。最后為了使整個活動保持連貫性再次引出大公雞,使大公雞走出文學作品,走進幼兒生活。延伸環節是本次生活活動后的實踐驗證環節,借助“大公雞”這一角色,督促幼兒養成吃飯時不掉米粒的好習慣。
【內容與要求】
在聽聽、看看、說說中,了解吃飯時不掉米粒的好方法,逐步養成良好地進餐習慣。
【材料與環境準備】ppt、錄音、大公雞頭飾
【活動過程】
一、問題導入(價值:激發幼兒聽故事的興趣,引出故事主角,通過圖片認識小弟弟)
出示課件,介紹名字,為什么叫它漏嘴巴呢?
二、欣賞理解(分段欣賞,理解故事內容)
1、欣賞故事第一段(價值:知道小弟弟掉米飯是因為吃飯時東張西望,通過小弟弟的錄音提問,激發幼兒要去幫助小弟弟的愿望)
1) 為什么說小弟弟是漏嘴巴?米粒都掉在哪里?
他是怎樣吃飯的?(輔問:他一邊吃飯一邊在看什么?)
小弟弟為什么哭了?
師:原來大公雞在告訴小弟弟,米粒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我們一定要愛惜糧食。
2)你們聽小弟弟在說什么?(錄音哭著說:你們來幫幫我,我不想做漏嘴巴,不想被大公雞啄)
我們一起來幫幫小弟弟吧,告訴小弟弟吃飯時不掉米粒不做漏嘴巴的好方法有哪些?(價值:重點問題,在幫助小弟弟的情境中,積累吃飯時不掉米粒的好方法。老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及時出示相應的圖片,給幼兒直觀的引導,最后以簡短兒歌的形式幫助幼兒梳理、小結。)
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片
師總結:扶住碗,拿起勺;看小碗,不說話;身體、下巴靠靠好;吃得干凈身體棒。
過渡語: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次的小弟
弟有沒有讓大公雞找到米粒呢?
2、欣賞故事第二段(價值:將上一環節中總結的好方法編進小弟弟第二次吃飯的故事內容中,同時也是在幫助幼兒鞏固和驗證不掉米粒的好方法。)
1)現在的小弟弟是怎樣吃飯的呢?
2)他對大公雞說了什么?
師:現在的小弟弟聽了我們的好方法后,吃飯時再也不掉米粒了,變成了好弟弟。
三、回歸生活(價值:大公雞走出文學作品,走進幼兒生活。)
師:“喔喔喔,喔喔喔”咦,是誰來了?
大公雞(出示大公雞圖片和聲音):前幾天,我去其他班級找米粒吃了,找到了好多漏嘴巴的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做漏嘴巴呀?(不想)一會兒吃中飯的時候我也要來你們這里找找有沒有漏嘴巴,看看誰把飯菜撒在地上了。
延伸:(價值:這是本次生活活動后的實踐驗證環節,借助“大公雞”這一角色,督促幼兒積累吃飯時不掉米粒的好方法。)
1、午餐環節,“大公雞”到班級里來尋找掉米粒的漏嘴巴。
2、活動后兩天,拍攝我班幼兒午餐時的視頻,和孩子們一起玩《大公雞找漏嘴巴》的游戲,找找漏嘴巴的小朋友,討論交流更多地進餐好習慣和好方法。
大公雞觀察日記 篇8
一、活動目標:
1、了解故事內容,知道"漏嘴巴"是一個不好的習慣。
2、在故事中感受"吃飯時要專心,不要浪費糧食"的道理。
二、活動準備
故事的PPT、錄音
三、活動過程
1.看圖引出課題。
(請幼兒看圖)師:小朋友們,你看看圖畫上的是誰呀?(大公雞、小弟弟)今天老師要講一個大公雞和小弟弟之間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大公雞和漏嘴巴》。咦,漏嘴巴會是誰呢,難道小弟弟的嘴巴是漏的嗎,聽一聽故事就知道了。
2.傾聽與理解故事(1)第一遍完整欣賞(錄音)師:故事里都有誰,發生了什么事情?
(2)第二遍分段欣賞(結合PPT)師根據PPT引導幼兒說出圖片內容,提問如下:①小弟弟坐在院子里干什么?②小弟弟碗里的飯為什么撒得到處都是?③大公雞來了說什么?然后做了什么?④大公雞為什么說小弟弟漏嘴巴?⑤大公雞唱的是什么兒歌?⑥小弟弟為什么哭了?⑦奶奶對小弟弟說了什么?⑧后來小弟弟還撒飯粒嗎?
3.引發討論,體會故事主旨(1)幼兒討論:漏嘴巴是不是一個好習慣,平常吃飯的時候怎么樣才能不做漏嘴巴呢?
(2)教師:漏嘴巴是一個壞習慣。小朋友吃飯時要專心,不要浪費糧食。同時將幼兒的討論結果編成一首兒歌:一手扶小碗,一手拿調羹,小眼睛、看小碗,一口菜,一口飯,飯菜全部吃光光。
4.活動延伸在日后進餐過程中組織"不做漏嘴巴"的游戲,逐漸培養幼兒良好的進餐習慣。
《大公雞和漏嘴巴》活動反思故事教學是幼兒園在社會教育中常用的方法,這與單純的說教相比更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洞蠊u和漏嘴巴》是一個形象生動、又極具社會教育價值的故事。《指南》中指出,幼兒的能力和習慣形成是靠日積月累的,并富有重復性的特點,生活活動是一種養成性教育,養成良好的吃飯習慣,不受時間、季節的限制,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教育。本次活動意在讓幼兒知道"漏嘴巴"是個壞習慣,同時也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進餐習慣。本次活動主要有三大環節:
環節一是導入。我以看圖的形式引出故事的兩大主人公:大公雞和小弟弟,并且開門見山說出故事的題目,引發幼兒的猜想:小弟弟是不是就是這個"漏嘴巴"呢?請幼兒帶著這樣的疑問開始故事的`欣賞與理解。這符合幼兒的好奇心理,讓幼兒有聽故事的興趣。
環節二是故事的欣賞與理解。該環節是接下去第三環節的鋪墊,只有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才可以引發幼兒的討論。因為是小班幼兒,所以在第一遍完整欣賞采取錄音播放的形式只是為了讓幼兒有一個簡單的感知,故事的理解主要以分段欣賞為主,因此在故事的第二遍欣賞時同時采用了PPT資料,并且隨故事進展設立問題讓幼兒在思考中一步步理解故事內容?;顒又杏變和ㄟ^看圖以及回答問題較好地理解了故事內容,對于故事的主旨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即小弟弟的"漏嘴巴"是一個不好的習慣。
環節三是討論環節。由于這是一次社會領域的教學活動,上一環節對于故事的欣賞和理解只是該環節的一個鋪墊。幼兒通過故事感知了"漏嘴巴"是個不好的進餐習慣,那么在進餐的時候怎么才能做到不漏嘴巴呢,為此特引發幼兒討論,幫助幼兒加深印象以在日后的進餐中養成良好的習慣。所以這是本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將文學作品回歸到幼兒的現實生活,以提問:"漏嘴巴是不是一個好習慣,平常吃飯的時候怎么樣才能不做漏嘴巴呢?"為切入,并讓幼兒根據生活經驗先自己探討出好的辦法,最后我及時地將幼兒的回答成兒歌:一手扶小碗,一手拿調羹,小眼睛、看小碗,一口菜,一口飯,飯菜全部吃光光。
活動的延伸活動則是在日后進餐過程中組織"不做漏嘴巴"的游戲,逐漸培養幼兒良好的進餐習慣。
大公雞觀察日記 篇9
一、教學要求:
1、使學生知道糧食來之不易,是農民辛勤勞動種出來的。
2、教育學生愛異惜糧食,愛惜勞動成果,做個愛惜糧食的好孩子。
二、教學重點、難點:
1、要珍惜勞動成果,不浪費糧食。
2、吃飯時掉飯粒,亂扔亂甩食品是一種不文明的行為。
三、教具準備:
祖國版圖、大米、玉米、胡豆、麥子等各種糧食標本。
四、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內容:分析理解課文。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要讓你們認識幾種東西。(展示實物:谷子、玉米、麥子)這些都是糧食。糧食還包括大豆、葫豆、碗豆、高粱……等等。
師:小朋友,如果我們一頓不吃飯,會感到怎樣?
生:餓。
師:一天不吃飯呢?幾天不吃飯呢?
生:一天不吃飯餓極了,幾天不吃飯會餓死人的。
師:如果工人不吃飽飯會怎么樣?
生:做不好工。
師:農民不吃飽呢?
生:種不好地。
師:解放軍不吃飽呢?
生:打不好仗。
師:教師不吃飽呢?
生:教不好書。
師:學生不吃飽呢?
生:讀不好書。
師:如此看來糧食和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我們一時一刻也離不了它。下面請大家聽一個小故事,看看故事中的小朋友是怎樣對等糧食的。這個故事名叫(指課題、齊讀)《大公雞和“漏嘴巴”》。小朋友一邊聽一邊想,故事中的“漏嘴巴”指誰?為什么叫她“漏嘴巴?”
二、放錄相、聽故事(略)
三、理解故事(先默看課文)
師:故事中的“漏嘴巴”指準?為什么叫她“漏嘴巴”?
生:故事中的“漏嘴巴”指的是小英。因為她吃飯不專心,東張西望,邊吃邊掉飯,就好象嘴巴有個漏洞一樣,所以叫她“漏嘴巴”。
師:小英邊吃飯邊漏飯這個習慣好不好?為什么?
生:這個習慣不好,是浪費糧食的行為。
生:小英邊吃邊玩,不專心是一種不文明的行為。
師:正好,學校里在搞節約糧食的調查活動。老師了解到小英這些浪費糧食的行為,于是組織同學們和小英走訪了江北縣兩路公社的張伯伯。請她給我們講講糧食是怎樣來的,請大家邊聽邊想張伯伯的話告訴了我們什么?
四、放靈音聽張伯伯的講述。(同時放幻燈)
師:你從張伯伯的話中明白了什么?
生:我明白了種糧食很辛苦。
生:我明白了糧食來之不易。板書:來之不易
師:通過張伯伯的講述,通過老師和媽媽的幫助教育,小英也明白了種糧食辛苦,
糧食來之不易的道理,那么小英吃飯時會怎樣做呢?
生:吃飯專心不掉飯。板書:吃飯要專心
師:以前小英吃飯常剩飯,現在該怎么辦?
生:吃多少,盛多少,碗里不能有剩飯。板書:吃多少、盛多少
師:小英在學校加餐時糕點沒吃完怎么辦?
生:不甩,不仍帶回家下頓再吃。板書:食物不亂扔
師:小朋友,我問你,小英懂得了什么道理?
生:羅老師,告訴你,小英懂得了糧食來之不易。
師:小朋友,小英要怎樣做才叫愛惜糧食?
生:食物不亂扔,吃多少,盛多少,這樣做才叫愛惜糧食。
師:小朋友說得真好!是啊,一粒米,十滴汗,愛惜糧食理應當??墒窃谖覀兊纳钪?,也有象小英過去那樣的“漏嘴巴”。請看錄相。
五、錄相(在學校搭伙同學浪費糧食的幾組鏡頭。)
師:這些浪費糧食的行為在我們班上有沒有呢?
生:有。
師:是的,我們班上也有。據統計,在這次節約糧食的調查活動中,我們班上經常掉飯的'有8人,有時掉飯的有28人,經常剩飯的有2人,有時剩飯的有19人,亂扔亂甩的有5人。同學們,你們想過沒有,這白花花的大米飯,香噴噴的糕點到處亂扔亂甩,多可惜啊,農民伯伯看見了多心疼?。⊥瑢W們之所以有這些浪費糧食的現象,還有一個主要原因是不知道節約糧食的重要意義和作用。
六、了解國情。
師:我們節約糧食到底有什么意義和作用呢?請小朋友了解一下我國的國情。(出示祖國版圖)
師:這是一幅什么地圖?
生:中國地圖。
師:在我們祖國這塊遼闊的土地上,是不是每個地方都能種糧食?
生:不是。
師:哪些地方不能種糧食?
生:高山、沙漠、河流、森林、城市等等。
師:那么,我們剩下的能種糧食的耕地面積就顯得怎樣了?
生:越來越少。
師:而在這有限的耕種面積中,種出來的糧食卻要供我國11億5千萬人的口糧。我國人口眾多,吃糧本來就困難,有時還要從國外進口糧食呢,如果我們再不注意節約糧食,糧食就會更加緊張。
七、算賬。
師:下面我們再來算一筆賬,看看節約一粒米有多大的作用。
師:拿出一粒米給學生看,有什么感覺?
生:很少,很小,看不清楚,不起眼……
師:我們班上多少人?每人每天節約一粒米是多少?
生:我們班上52人,每人每天節約一粒米就是52粒米。(展示52粒米)
師:我們全校1500人,每人每天節約一粒米是多少?
生:每人每天節約一粒米是1500粒米。(展示1500粒米)
師:我們1500人,每天節約一粒米,一個月是多少呢?
(展示大口袋米)請學生上臺來抱抱有多重。
師:我們全市人民,全省人民,全國人民如果每天節約一粒米又有多少呢?就有這樣無數口袋米。積少成多,堆積起來就有上千上萬斤糧食。據統計,全國每人每天節約一粒米,每天可以節約5400斤糧食,一年就可以節約1900萬斤糧食。這些糧食可以供我們全校師生吃50年。你們今年8歲,就可以吃到你們58歲?。?/p>
師:通過剛才的國情了解和算賬,小朋友們有什么體會呢?
生:我十分驚訝,沒想到每天節約一粒米會有這么大的作用。
生:我明白了小小一粒米,算算了不起的道理后,要更加愛惜糧食了。
生:通過算賬,使我明白了節約糧食的重要性,以后我再也不當漏嘴巴了。做個愛惜糧食的好孩子。
師:是啊,節約糧食是我們全國人民每個人的事,所以現在節約糧食已經引起了全國人民、全世界人民的高度重視。所以國際上把每年的10月16日作為“世界糧食日”。我國把每年10月16日的那一周作為節約糧食宣傳周。今年10月14日──10月20日是我國第一個節約糧食周。
師:現在我們已經有很多同學改了浪費糧食的缺點,做到了節約糧食。
八、放錄相,看看幾組吃飯、吃糕點專心、不掉一粒飯的鏡頭。
九、表揚。
師:我們班上也有許多在節約糧食方面做得很好的同學。表揚幾個典型事例。請受表揚的同學上臺戴紅花。
齊:鼓掌,念兒歌:“小紅花,紅又紅,節約糧食真光榮。”
十、導行。
師:下面我要出幾個題來考考大家,仔細聽,認真想,答對了,獎勵!
師:1、一天,小芳放學回家高興地對爸爸說:“今天我們學了一首愛惜糧食的古詩”。你知道這首詩叫什么名字?能背誦嗎?《鋤禾》
師:2、小芳背完詩后,爸爸也笑著說:“既然你懂得了糧食來之不易的道理,今天吃飯,我要檢查你兩點,如果你做到了,我們全家人都會夸獎你的”。結果小芳做得很好,請問,小芳做到了哪兩點?
生:①吃飯專心不掉飯。②碗內沒有剩飯。
師:3、爸爸、媽媽是怎樣夸獎小芳的?夸獎的話不能重復。
生:扮演角色夸小芳。
師:下面我講一個小故事,故事里面有幾個錯誤,請你指出來。
明天,學校要組織同學們春游,小紅回家叫媽媽為她準備干糧。媽媽說:“寶貝,明天我準保你滿意!”第二天午餐時,小紅打開包一看,哇,好多呀!面包3個,蛋糕4個,餅干兩盒,涼面一碗,還有許多其他的食物。小紅吃不完這么多東西,她說這可怎么辦呢?旁邊的小冬看見了,就勸她說:“包好帶回家吧!”可小紅說:“誰還要這吃剩下的東西?。 闭f完向四處看看,就將這些剩下的食物都扔進了草叢中。
生:①媽媽有錯,不該給小紅準備那么多的干糧,造成浪費。
②小紅亂扔食物,這是浪費糧食。
③小紅不該拒絕小冬的幫助。
十一、舞蹈《我是一粒米》,結束全文。
大公雞觀察日記 篇10
教學目標:
1、引導孩子理解故事情節,掌握公雞、琢木鳥、蜜蜂、青蛙的外形特征。
2、通過故事,使幼兒懂得美不美不光在外表,心靈美才是真正的美。
活動準備:
電腦課件《驕傲的大公雞》
教學重點:
引導孩子理解故事情節,掌握公雞、琢木鳥、蜜蜂、青蛙的外形特征
教學難點:
使幼兒懂得美不美不光在外表,心靈美才是真正的美。
教學思路和設計理念:
三歲左右的孩子對一切新事物都充滿著好奇心,可對于事情好壞的分辨能力卻有待于我們給予其正確的引導.由此我想到設計一篇小班語言活動《驕傲的大公雞》,以電教課直觀的形式激發幼兒的興趣,讓幼兒更好地理解故事情節, 懂得美不美不光在外表,心靈美才是真正的美。
教學方法和手段:
教師在課件中制作了幼兒喜愛的公雞、琢木鳥、蜜蜂、青蛙這四種動物的動態造型,再配合了森林,花園,田野的美妙環境。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形態可愛,顏色漂亮的小動物們一直出現在幼兒眼中,深深地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在輕松自在的學習氛圍中理解故事情節,懂得故事所蘊涵的道理。
教學步驟和內容:
1、直接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部動畫片,請你們看,但是在看的時候要動腦筋想問題,還要把想到的問題大聲的說出來。我準備了許多的笑臉娃娃,專門獎勵那些動腦筋回答問題的孩子?!?/p>
2、放課件:封面,老師旁白:故事《驕傲的大公雞》。
課件圖一:老師旁白:“有一只公雞自以為很美麗,整天得意洋洋。.”
幼兒思維:“這只公雞長得什么樣子呀?”(幼兒思維30秒)
老師提問舉手的孩子。給回答問題好的幼兒發笑臉娃娃。
3、放課件圖二
老師:“公雞到底遇到了誰?咱們來看動畫片。.”
老師一邊放一邊講“公雞來到了大樹下,他看見樹上有誰呀?(琢木鳥)它說了什么呢?你們想想?(給幼兒一分鐘時間想)討論,并互相說說。好,現在我就請想好的.小朋友當公雞,站在這里說,其他的小朋友當琢木鳥,如果公雞說的好,咱們就鼓鼓掌?!?/p>
教師:“小朋友說的真好,可真正的大公雞是怎么說的呢,我們再來聽一聽。”重復播放課件圖二。
4、放課件圖三
老師一邊放一邊講“公雞來到了花園里,他看見花園里有誰呀?(蜜蜂)它說又了什么呢?你們想想?”
教師:“小朋友說的真好,可真正的大公雞又是怎么說的呢,我們再來聽一聽?!敝貜筒シ耪n件圖三。
5、放課件圖四
老師一邊放一邊講“公雞來到了田野里,他看見田野里有誰呀?(青蛙)它還說了什么呢?你們想想?”
教師:“小朋友說的真好,可真正的大公雞又說了些什么呢,我們再來聽一聽?!敝貜筒シ耪n件圖四。
6、放課件圖五
教師:“小動物們都不和大公雞比美,大公雞只好傷心地回家了,在路上,它遇見了誰?老馬伯伯是怎么對大公雞說的?聽了老馬伯伯的話以后,大公雞懂得了什么道理?”
7、放課件圖六。
大公雞懂得了心靈美才是真正的美這個道理,那么以后它會怎么做呢?請幼兒思考并回答。
小朋友想的好,講的也好,現在咱們來看著動畫片,看看大公雞最后會怎么做。
8、活動延伸:
回家以后啊,把這個《驕傲的大公雞》的故事,給你的爸爸媽媽也講一講,好嗎?
大公雞觀察日記 篇11
貓捉到公雞,想要吃掉它,但是想用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指責了公雞幾個缺點,都被公雞一一反駁了,貓自知自己無理由,只好說:“你有再多理由,難道我就不吃掉你么?”這故事是說,天生要做壞事的人,如果找不到漂亮的借口,就會明目張膽地去作惡。
描捉到公雞,想用冠冕堂皇的理由把他吃掉。先是指責公雞夜里打鳴,吵人睡覺,叫人討厭。公雞說,他打鳴對人有好處,好叫人起來工作。貓又說:“可是,你和姐妹、母親同居,傷天害理。”公雞說,“這也是為主人好,可以多給他們生蛋。”貓無言以對,便說:“你有再多理由,難道我就不吃掉你么?”這故事是說,天生要做壞事的'人,如果找不到漂亮的借口,就會明目張膽地去作惡。
大公雞觀察日記 篇12
有一只大公雞,因為長得既漂亮又神氣,所以一直很驕傲。
有一天,大公雞正在散步。忽然聽到兩只蛐蛐的對話。一只說,明天要吃掉一棵大柳樹,一只說,明天要吞下一頭驢子。它們看見了大公雞,就說:“我們把大公雞吃了吧?!贝蠊u很生氣,一口氣就把他們都吃了。
從此,大公雞更驕傲了,他再也不抓小蟲子了,凈想著一下子吃掉兩只蛐蛐。
一天,大公雞碰到了一只小蛐蛐。大公雞就對他說:“你去找一個同伴來吹牛吧,好讓我一下子把你們都吃掉。”小蛐蛐覺得莫名其妙。大公雞又說:“我昨天聽到你爸爸媽媽在吹牛皮說要吃了我,結果我把他們一口吃了?!?/p>
小蛐蛐這才明白過來,說:“你吃的那兩只不是我的爸爸媽媽。那兩只蛐蛐總是喜歡到處吹牛,后來聽說被一只大公雞給吃了,原來那只大公雞就是你啊?!?/p>
大公雞這下更驕傲了,說道:“既然你都知道了,那么你就乖乖地跳進我嘴里,讓我吃吧?!?/p>
小蛐蛐聽了很生氣,就和大公雞打了起來。
大公雞對著小蛐蛐啄了下去,結果只啄到了一塊泥巴,而小蛐蛐卻不見了。原來小蛐蛐跳到了大公雞的`背上。
大公雞馬上轉動脖子,往自己的背上啄過去。小蛐蛐又跳到他的頭上,狠命抓住他的紅冠子。
大公雞疼得要命。小蛐蛐就說:“你只要說,我再也不驕傲了,我就把你放了?!?/p>
大公雞的紅冠子就要被小蛐蛐咬破了,只好對他說:“我再也不會驕傲了?!?/p>
小蛐蛐很滿意,跳到了地上,很快跑走了。
大公雞還想去追那只小蛐蛐,但是沒有追到。他覺得更加丟臉,以后,他再也不敢驕傲了。
故事悟語:
有一句名言: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我們都要做謙虛有禮的好孩子,不能驕傲,否則將會得不償失。
-
想了解更多【大公雞觀察日記】網的資訊,請訪問:大公雞觀察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