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義而富且貴讀后感
發表時間:2025-04-10不義而富且貴讀后感。
不義而富且貴讀后感 篇1
古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從論語的洋洋萬言中,每個人都能夠讀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有人讀出了士不能夠不宏毅,任重而道遠的凌云壯志,有人讀出了朝聞道夕可死的求知之心,而我讀論語,更多的則是像看到一個長者坐在一群年輕人中間,同他們暢談自己的人生感悟,試圖讓他們懂得:人就應如何度過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作為一個平凡人,就應如何過好自己的人生。
讀過《論語》的人都明白,孔子最看重的東西似乎是禮,如何宴請賓客,如何侍奉國君,所以禮節他都一板一眼、嚴謹無差,并認為禮樂是治國安邦之本。但孔子又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梢娫谒磥?,沒有仁愛的根基,禮也是無用的。這點孔子曾反復闡述。尤其是對父母之愛。他談論孝,人人都說孝就是奉養父母,而他卻說如果不能從心底里敬愛父母,這又與飼養犬馬有何區別事實上,也只有基于真誠的親子之愛,才有可能到達真正的`孝道。對于任何人來講,愛都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人們能夠達致幸??鞓返碾A梯,不懂愛的人便不會懂得生活。
人活在世上快樂與否,很重要的因素,取決他能否在人際交往中得到快樂??鬃訌娬{在人際交往中,要持續自己人格和心靈的獨立性。他用一句話為這個原則做了最好闡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告訴人們,與朋友之間,不管相處的多投合多愉快,也不用強求兩人觀點完全一樣。一個具有完整人格的人,就應能夠持續內心精神世界的獨立,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獲得他人的尊重,進而獲得真正的友情。當受到他人傷害的時候,他不贊同無原則的以德報怨,因為善待對自己壞的人,實際就是怠慢了真正對自己有恩德的人,所以他認為就應以直報怨,以德報德,這也是做人原則性的體現。
我感覺《論語》和其它經典的最大不同在于,它關注的是所有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告訴人們就應怎樣去生活才能夠達到幸福,它是溫暖人心的。
不義而富且貴讀后感 篇2
讀論語,感到收獲頗多,讓我汲取思想的火花,感悟智慧的光芒。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智慧啟迪著一代又一代人,所以后人稱他為圣人,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孔圣人。
《論語》教會我學習方法。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鬃訌娬{學習時要注意溫習舊知識,就能有新體會,新發現,這樣就可以當老師了。
《論語》讓我懂得了要怎樣為人處事。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意思是,作為一個人卻不講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車沒有輗,小車沒有軏一樣,如何行走呢?誠信是一個人做人做事的根本,唯有做到這一點才能立足才能有所成就。
《論語》告訴我一定要孝順父母。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孝道僅僅指的是奉養父母嗎?如果是這樣的話這跟飼養牲畜有什么區別呢?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真正的孝子從對待父母的和顏悅色就能看得出來。
《論語》中的“禮”也讓我感悟良多。子曰:“克己復禮為人。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的.“禮”強調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禮的規范,就是仁。如果能做到這點,天下都會稱許你是仁人。因此實踐仁德全靠自己,不能靠別人。
《論語》更教會了我崇高智慧。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敝谰褪侵?,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樣才是真正的智慧。這是在提醒人們要用老師的態度對待知識問題,來不得半點虛偽和驕傲。要養成踏實認真的學習態度,實事求是的作風,避免魯莽虛榮的風氣。
這個世界上真正的真理永遠都是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一樣,就好像是春天要播種、秋天要收獲一樣?!墩撜Z》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都是最簡單的。《論語》真正的道理,就是告訴大家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
推薦閱讀:
大愛而奔讀后感(收藏十四篇)
皆大歡喜讀后感
大明劫讀后感
父親的借口讀后感
-
為了您方便瀏覽更多的不義而富且貴讀后感網內容,請訪問不義而富且貴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