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rnn99"></nav><nav id="rnn99"></nav>
      你的位置: 述職報告之家 > 述職范文 > 導航 > 新聞雙擁活動總結(收藏三篇)

      新聞雙擁活動總結

      發表時間:2025-03-18

      新聞雙擁活動總結(收藏三篇)。

      新聞雙擁活動總結 篇1

      根據統一安排,我局與結對共建。11月8日和11月10日,兩個村分別順利的通過了考核專班的驗收,并取得良好評價。自活動開展以來,我們從村級班子建設、新農村建設規劃、村級集體經濟建設、村級辦公活動場所建設和村級制度規范化建設等五個方面著手,多措并舉推進結對共建工作。

      (一)在村級班子建設方面

      1、加強村級班子工作作風和思想作風建設,鞏固班子凝聚力和戰斗力。

      村班子共4人,其中村支委、村委2人(交叉任職),平均年齡50歲,村支部書記1960年生,今年51歲;村班子共5人,其中村支委3人,村委4人(有兩人交叉任職),平均年齡42歲,村支部書記1958年生,今年53歲。結對共建活動開展后,區人社局工作專班定期到村與村班子交心談心、共過組織生活,加強對村干部和黨員廉政教育,拓寬視野,幫助他們增強宗旨意識,提高能力素質。

      2、創造條件,對村級班子和村民進行培訓,提高班子文化修養和綜合技能,增強帶領農民發家致富本領。

      去年四月份,我局聯合農業局邀請農業專家到結對村舉辦了一次農業專題培訓,來自華農、武漢蔬菜研究所和蔡甸區植保站的

      三位專家分別給村民講解了西瓜、毛豆、菜薹和水稻種植技術,并給農民發放了科普資料,農民反映良好。

      3、要求村班子規范績效目標管理,明確分工,實行責任到人,加強監督和幫助,提高村級班子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

      (一)在新農村建設規劃方面

      1、市級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建設緊鑼密鼓。

      該項目投資600萬元,2010年4月17日啟動,開發重點是加強村級基礎設施建設,將改造4000畝基本農田水利設施,對全村水、電、路、渠、管進行翻修改造。

      2、以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為契機,調整農業產業結構。

      結合萬畝蔬菜基地項目,擴大紅菜薹、玉米種植面,種植面積達1000畝,平均每畝收益將增加500元左右。今年受天氣影響,玉米減產面積達723畝,對農民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

      3、開挖塘堰,擴大水庫容量,改善灌溉條件。

      我局與雙林村共同決定在村牛頭山礦坑遺址開挖建設一個面積40畝、庫容量28萬立方米的水庫,需要資金30萬元,當時有10萬元資金缺口,我局協助村里將資金申請報告遞交至區財政局,積極與財政局銜接,爭取資金的'早日到位。

      4、于20xx年開發栽種優質梨村500畝。

      為了鞏固村果基地建設,需將零戶經營戶流轉為大戶集中經營,今年流

      轉面積為300畝,完善基地基礎設施建設,鋪碎石路2公里,溝渠硬化2公里,添臵翻耕農機1臺,清挖塘堰1口。

      5、石港村現有低湖田和湖汊面積達500畝。

      為了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現將這些面積改造為精養魚池,通過改造能提高群眾收入,村集體也每年可增加收入3萬元以上。

      (二)在村級集體經濟建設方面

      1、充分利用政府對村農業綜合載發項目的600萬元投資,改善基礎設施條件,為農民增收創造條件。

      2、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增強村集體經濟造血功能。

      引進1-2個具有發展潛力的好項目,增強村級集體經濟少力,解決部分農民就業問題。

      3、鼓勵和支持農村黨員干部領辦、創辦農民新型合作組織。

      發展各種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

      (三)在村級辦公活動場所建設和規范方面

      1、建立農家書屋。

      20xx年,結對村級農家書屋項目獲批準,書屋設在村辦公樓,面積30平方米,現已配備2000余冊圖書,并對書籍進行了分類整理,方便村民閱覽。

      2、與公安機關協調,在兩個村里各建一個警務室,加強村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消防安全。

      (四)在村級制度規范化建設方面

      1、重點指導村班子完善村黨組織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

      黨務公開制度、村務公開制度和民主管理制度、民主評議黨員干部制度、發展黨員工作制度、黨員學習教育制度、黨員聯系服務群眾制度、黨員干部輪流值班制度、村干部績效考核等制度。

      2、敦促村支部書記認真落實村黨織書記崗位目標責任制、農村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督促抓好各項制度的落實,提高村級組織規范化建設水平。

      3、完善和落實各項民主制度,依法保障農民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推進村民自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

      新聞雙擁活動總結 篇2

      20XX年,我辦認真落實市委關于“城鄉互聯、結對共建”活動的安排部署,在認真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張金鎮王東村實際,扎實開展結對共建工作。

      一、領導高度重視。

      辦公室成立了由副主任陳國平任組長的駐隊工作小組;陳國平同志帶領小組成員深入村組進行調查,根據王東村的實際制定了工作計劃和年度計劃。辦公室一把手黨支部書記漆北川同志多次帶隊深入村組,組織工作隊員和村組干部、全體黨員、群眾代表討論研究了今年的各項工作,帶領全體班子成員走訪慰問困難黨員和困難群眾,還邀請王東村全體村干部和黨員代表到潛江和油田開展聯誼活動。

      二、加強村級基礎設施建設有創新。

      我們通過多次實地考察,認為目前村里基礎設施建設比較完善,但村民農閑時沒有健身休閑場所,我辦駐隊工作人員和村干部及群眾代表共同協商在村部前平整一塊空地,增設健身器材為村民提供休閑娛樂場所。目前村里已經開始平整場地。我辦還多次與體育局聯系休閑場地修建后,體育局迅速派人安裝休閑健身器材。在我辦督促之下,體育局和村委簽訂了3萬元健身器材合同。按市委“城鄉互聯、結對共建”文件精神,每年應給付村里現金叁萬元,我辦已付貳萬元,還有一萬元本月中旬付清。

      三、幫助村進行產業結構調整。

      我們針對王東村耕地面積少,多數村民在外務工做裁縫的情況積極引導村民以家庭為主聯合成廠對外接單加工;目前已有十多個家庭聯合起來,既改決了村民就業又為村民創造了財富。我們請專業人員還為村里生豬養殖業發展給予了專業的.指導和建議。

      四、完善規章制度,促進村組干部工作作風。

      我們積極建議并配合村支部在完善村里的各項制度,如財務管理制度、村務公開制度等,以制度約束人,目前各項規章制度健全。

      五、加強駐隊人員自身建設。

      辦公室領導經常在辦公室工作會議上,反復強調駐隊工作人員必須嚴守駐隊工作紀律,嚴格駐隊考勤制度。工作組組長陳國平同志多次強調工作隊員駐隊期間要嚴于律己,不要在村里要吃要喝,不準在村里釣魚打牌,要求工作隊員扎扎實實為村民做點實事。

      新聞雙擁活動總結 篇3

      東寧市房屋征收辦,一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李家趟子村結對共建,深入開展城鄉文明共建活動。積極探索資源共享、聯手共建的新路子,年初制定共建計劃,明確共建目標,落實共建措施,提升了結對共建工作的整體水平,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現總結如下:

      一、思想重視,突出城鄉文明共建主體

      一是分析需求,思想重視。根據年初制定的創建計劃,召開創建共建專題會議、集中討論,突出共建主體,號召單位全員參與。一方面,積極參與城鄉文明共建,是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重要形式,是我們享有社會榮譽、社會資源與社會責任的高度統一;另一方面,我們通過與農村的結對共建,可以更多、更好地接觸基層、接觸群眾,了解群眾思想動態,傾聽群眾呼聲,推動自身業務發展,促進自身作風建設。

      二是分解目標責任,落實到人。在了解共建村基本情況和農民家庭狀況等情況的基礎上,同共建村簽訂了共建合約,明確了共建目標,落實到人,確保了城鄉文明共建活動的有序開展。

      二、強化措施,扎實推進文明共建工作

      按照上級部門的要求,進一步拓寬思路,爭取在經費少、人員少、時間不寬裕的.情況下,做好結對幫扶建設。我單位開展“人人參與,結對幫扶”活動,做到不分崗位和職位,人人參與,熱情高漲;同時,還要開展單位內部結對互助活動,結合單位每年兩次的民主生活會,互相找缺點,提要求,提高單位的內部管理水平,提升所屬人員的綜合素質。從而點面結合的擴大了幫扶的廣度和深度。

      一是加強道德實踐,倡導文明風尚。

      圍繞倡導健康文明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精心設計道德實踐的載體,大力推進“文明鄉風進農家”活動,在講衛生、講禮儀、講誠信,不亂倒垃圾、不亂堆亂放、不亂搭亂建、不散養家禽家畜、不搞封建迷信、不違法滋事方面不斷取得進步和成效。堅持寓教于樂,幫助共建村開展形式多樣、各具特色、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豐富和活躍農民群眾的文化生活。一年來分單位出資5000元,推進辦實事工程,共建農村道德教育基地。

      二是送溫暖,訪貧問苦,幫助弱勢群體,促進和諧共進。我單位組織干部結對認親,對沒有勞動能力沒有勞動技能的家庭,提供就業培訓;對沒有經商意識沒有致富門路的家庭提供咨詢信息;對上學有潛力又無錢讀書的家庭,提供資金幫助。一年來,共幫扶共建村貧困戶3戶,慰問1名癌癥病人,2名特困家庭,送去慰問金1500元。

      三是興辦實事項目,支持村莊建設。

      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招商引資、幫助農民發家致富等方面一直盡力提供服務,關心結對村弱勢群體,幫助他們尋找致富門路,解決家庭生活、看病就醫、小孩入學等各種困難。

      四是落實涉農稅收優惠政策,為農民減負。

      通過農村廣播、村部授課、上門走訪、專題輔導、發放資料等形式,將涉農政策在第一時間送到農民手中,并幫助廣大農民納稅人了解政策、用好政策、用足政策,通過享受優惠政策得到實惠,切實減輕農民負擔。

      三、彰顯成效,實現城鄉文明共建和諧發展

      通過這年的實踐,我單位的城鄉文明共建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實現了共建雙方互幫互促、互惠互贏。

      一是通過城鄉文明共建,促進了新農村建設。共建村基礎設施得到進一步改善,村容村貌發生了較大變化;弱勢群體得到了資助,家庭更加和諧,推動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進程。

      二是通過城鄉文明共建,促進了經濟發展。共建村集體經濟得到壯大,為村公益事業提供了資金來源;更多農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推動了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會建設。

      三是通過城鄉文明共建,促進了農村文明程度的提高。文明行業、文明單位的示范、輻射和帶動作用進一步顯現,把城市文明引入農村,農民的素質進一步提高,鄰里關系更加和諧,開拓了城鄉統籌發展的思路,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扎實有效地推進了科學發展觀。

      四是通過城鄉文明共建,促進了自身建設。

      我們通過深入了解共建村的社情、民情,增強了創建的緊迫感和責任感,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了征收行業作風建設,推動了我單位以“文化建設好、人本管理好、職業素質好、團隊形象好、征收關系好”為主要內容的“五好”和諧基層建設。

      最新男女啪啪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