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職報告之家
大山教案
大山教案(錦集7篇)。
大山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實詞、虛詞。
2、反復誦讀,做到熟讀成誦,爛熟于心,出口成章,培養文言語感能力。
3、正確翻譯文言文。
4、學習愚公精神,正視成長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勇往直前。
教學重點:
1、疏通文意。
2、聯系實際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3、對比、襯托的寫作手法。
教學難點:
理解神話結尾的作用,體會“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這一細節的作用。
課時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
一、引入
愚公,是我國古代文學作品里的一個知名人物,關于他,發生了什么事情呢?為什么千百年來這個人物被人不斷稱頌?
二、作家作品
列子,名御寇,鄭國人,戰國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主張清靜無為。
《列子》是道家重要典籍。列御寇所著,所著年代不詳,大體是春秋戰國時代。該書按章節分為《天瑞》《黃帝》《周穆王》《仲尼》《湯問》等八篇,每一篇均由多個寓言故事組成,寓道于事。
本文體裁是寓言。
三、讀課文,初步把握文章內容。
1、課文朗讀錄音。
2、積累文言詞語
方:
仞(rèn):古代長度單位,以七尺或八尺為一仞。
且:
面山:
懲(chéng):
塞(sè):
迂(yū):
聚室而謀:。室,
汝:
畢力平險:畢,
指通豫南:指,
漢陰:
雜然相許:雜然,許,
獻疑:
以:
曾(céng):用在“不”前,加強否定語氣,可譯為“”,常與“不”連用。
損:
如太行、王屋何: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樣?如......何,
且:
焉:
置:
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把它扔到渤海邊上,隱土北面去。諸,相當于“”。
荷(hè):
夫:成年男子。
叩石墾壤:。叩,
箕畚(jīběn):
孀(shuāng)妻:
遺男:
始:
齔(chèn):
寒暑易節:。易,。節,
始一反焉:反,
四、翻譯課文
1、翻譯
第一遍翻譯:
第二遍翻譯:
五、課堂總結
學習文言文,一定要先掌握重要文言詞語的解釋,再逐字逐詞正確翻譯。
六、布置作業
1、練習冊。
2、背誦課文。
大山教案 篇2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了一定數量的文言文,積累了一定數量的文言詞語和文言句式,并且具有基本獨立的閱讀欣賞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已具備了結合課文注解進行閱讀,并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自主、合作的探究能力。因此本課的學習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為主,教師重在指導,給予方法上的點撥。本文對學生樹立良好的品質和克服困難的精神,無疑起到了較好的榜樣的作用。
教學目標:
1、深入理解課文,了解寓意。
2、分析愚公和智叟這兩個人物形象,理解愚公精神的深刻意義。
3、學習愚公精神,正視成長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勇往直前。
教學重難點:
1、品味人物語言,感受人物形象。
2、對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能有自己獨特的認識,做出不同的評價,培養學生的思辯能力。
3、學習愚公身上的精神,理解文章深刻的寓意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播放歌曲《愚公移山》。
這是一首同學們十分熟悉的歌曲,它述說了中國古代有名的《愚公移山》的故事,表達了后代人對愚公精神的崇敬。有人說,生活的道路只有兩種,一種是大路,一種是小路,但是不論哪種路都不是一路平坦的,都會有荊棘、有坎坷,面對荊棘坎坷,我們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態度呢?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選自《列子》的課文《愚公移山》,看看古人是怎樣對待困難的。
一、復習導入,精讀課文ppt
1、誦讀課文,討論下列問題。
我們接下來齊讀課文并思考幾個問題,看同學們是否真正讀懂了課文。
(1)、課文寫了哪些人?(有愚公、智叟、愚公妻、荷擔者、遺男。)
(2)、愚公為什么要移山?太行、王屋二山的規模怎么樣?
(3)、移山有什么困難?
(4)、結果怎樣?
二、討論交流、升華提高(小組活動,全班交流)
1、朗讀第二、三段。(小組討論)
(1)愚公妻子和智叟的言行,其態度有什么不同?
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céng)不能損魁(kuí)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獻:提出,不反對,君:是尊稱,曾(céng)不能損魁(kuí)父之丘,為愚公著想,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有顧慮(關切,擔心)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笑:譏笑,殘年:極端鄙視年紀大,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冷言嘲諷(嘲笑,譏諷)
2、同樣是面對移山這件事,為什么愚公和智叟會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呢?可以看出他們有什么樣的形象?ppt
(1)、愚公的形象:愚公是一個有遠大理想,不懼怕任何困難,有堅強的意志和頑強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
(2)、智叟的形象:目光短淺,畏難而止自作聰明
3、愚公真“愚”?智叟真“智”嗎?
三、品讀課文,文本升華
1、提問:本文以神話結尾,有什么作用?學生自由發言。ppt教師點撥:神話不同于迷信,在生產力極不發達的社會條件下,人們只能幻想通過具有超人力量的神來幫助人類征服自然。這個神話式的結尾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美好愿望。
2、請找出文中的幾組對比并試分析其中一組的作用
3、讀到這里,你覺得這則寓言要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四、學生辯論,培養個性
1、在高科技、信息化的時代要不要學習愚公精神?。ppt
五、歸納總結《愚公移山》是一則寓言,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和堅強毅力,說明了要克服困難就必須下定決心,堅持不懈地奮斗。
六、布置作業:
1、背誦全文。
2、與同桌討論:你認為你認為愚公是搬家好還是移山好?
大山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以“保護環境”為主題展開綜合性實踐活動,培養調查、訪問、查找資料的能力,探究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和寫作能力,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發現能力,加強對比喻句的認識。
3.積累反義詞。
4.背誦描寫景物的優美古詩句,培養對古詩的領悟力。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1.導入:同學們,我們的家鄉美嗎?但是我們美好的生活環境中卻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狀況。這段時間,你觀察到了哪些環境問題?
2.交流:各調查小組派出代表,根據本組的調查情況,采用數據、圖片或其他方法,圍繞以下方面再全班進行匯報交流:調查的哪方面內容?采用什么方法?在調查中有什么發現?了解到周圍的環境受到哪些污染?污染的原因是什么?
3.討論:以“我們能為保護家鄉的環境做點什么”為題,對改善家鄉的環境提出幾條切實可行的具體建議。
各調查小組先在組內討論,然后推選出代表在全般介紹,其他組的同學可以共同出謀劃策。
習作
1.同學們,大家圍繞“環境保護”做了很多調查研究工作,通過剛才的交流,你一定對保護環境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你愿意把自己了解到的情況寫成一篇短文嗎?可以寫自己調查了解到的情況,可以寫幾年后家鄉環境的變化,也可以寫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發生的有趣的事情。
2.學生自由寫作,教師巡視,引導學生使用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語句,鼓勵學生有創意的表達。
3.交換習作,互相修改,教師就學生習作中存在的共同問題給予指導,對有進步的同學給予鼓勵,并組織學生展示自己的習作。
第二課時
我的發現
1.學生自由讀兩組句子和學習伙伴的話。
2.發現了什么?第二句話好在哪里?
3.你能仿照例子說一組這樣的句子嗎?
日積月累
讀讀認認:
1.學生自瀆,借助拼音讀準生字。
2.抽生讀、同桌互對、師聲互對、齊讀。
3.拓展:列舉一些自己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積累的反義詞。
讀讀背背:
1.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古詩句,讀準字音。
2.采取多種形式讀古詩句。
3.采取多種形式背古詩句。
展示臺:
安排學生圍繞“環境保護”這個主題,就其所獲得的綜合性學習成果進行交流和展示??梢圆扇≈谱鞅Wo環境的標語牌、保護環境的建議書、保護環境的手抄報等形式,可以單獨制作,也可以多人一起制作。對優秀作品進行獎勵。
大山教案 篇4
【教學分析】
課文是一個古代傳說,記敘了大禹治理洪水,為民造福,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贊揚了他一心為公、無私奉獻的精神。全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依循“治水前——治水——治水后”的線索,展現了大禹為人民謀利益的感人形象。
【教學要求】
1、 德: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大禹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一名為民造福的英雄。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 學會本科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重點、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背誦課文。
理解課文第二自然段大雨治水的經過。
【教學方法】
指導學生反復朗讀課文,抓住重點詞句來理解整篇課文的內容。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 板書課題。
2、 簡介大禹。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 學生自由練讀課文。
2、 檢查字讀情況。
指名逐段試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3、 范讀課文。
思考:這篇課文主要寫誰?寫了大禹的什么?
4、 口頭填空:
課文主要講的詩大禹為了( ),三次經過家門都沒有( )。
三、細讀課文。
1、 指名讀課文。
2、 討論:
(1) 這一段主要告訴我們什么?
(2) 從哪兒看出洪水兇猛?
(3) “無家可歸”是什么意思?
(4) 這些情況發生在什么時候?
3、 指導朗讀。指名讀。學生練習。
四、教學生字。
1、 出示生字:治、洪、姓,指名讀。
2、 引導說字形記憶方法。
五、作業: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 抽讀生字卡片。
2、 說說“治、洪、姓”的結構和偏旁。
二、細讀課文。
1、 第2自然段。
(1) 指名讀課文。
(2) 大禹是怎么想的?是怎么做的?
(3) 大禹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4) 哪些詞語告訴我們大禹治水很辛苦?
(5) “千山萬水”、千辛萬苦中的“千、萬”不是指一千和一萬,說明什么?
(6) “九條大河、九座大山”表示什么?
(7) “挖通九條大河,劈開九座大山”說明什么?
(8) 想一想大禹可能會吃什么苦?
(9) 知道朗讀。
2、 細讀第3自然段。
(1) 指名讀課文。
(2) 找出表示數量的詞。
(3) 這些數量詞強調什么?表現了什么?
(4) 知道朗讀。
3、 細讀第4段。
(1) 齊讀課文。
(2) 為什么說大禹是一位偉大英雄?
(3) 老百姓會怎樣感激大禹?
(4) 齊讀課文。
三、練習背誦。
1、 引導背誦。
2、 自由練習。指名背誦。
第三課時
一、復習檢查。
1、多音字組詞。(出示小黑板)
2、口頭擴詞。
治( ) ( ) ( ) 久( ) ( ) ( )
理( ) ( ) ( ) 偉( ) ( ) ( )
二、教學生字。
1、 教學字形。
理、形: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記。
指導“偉、雄”的筆順。
2、 指導書寫。
3、 學生描紅。
三、課堂練習
讀一讀,抄一抄。
洪水 沖倒 治理 很久很久
地形 引導 父親 偉大英雄
按要求填空:
洪:有( )畫,第七畫是( )
父:有( )畫,第三畫是( )
理:有( )畫,第十畫是( )
姓:有( )畫,第三畫是( )
四、作業
1、 抄寫生字。
2、 背誦課文。
大山教案 篇5
第一課時
一、比一比組詞:
1、漿 槳 誘 繡 舔 添 燥 躁
讓學生結合偏旁部首,從字意上進行比較,然后再組詞。
2、抄一抄
擁擠 沉思 酣睡 黎明 夢境
散步 欣賞 榮華 視線 收藏
高樓大廈 新穎 躍躍欲試 無影無蹤
在學生抄寫之前,先讓學生充分的讀一讀,然后再補充一些常用詞語。
3、填寫詞語
讓學生在填寫時先進行分析,想一想“的”字前后詞語的關系,然后再進行填寫。
金色的陽光 彩色的濃霧
明亮的教室 清涼的微風
歡快的笑聲 蒼翠的松柏
盛開的野花 鮮嫩的蘑菇
4、積累詞語
讓學生先觀察每組詞語的特點,然后再進行照寫。
蔥蔥籠籠 密密層層 嚴嚴實實 AABB
又香又脆 又松又軟 又肥又厚 ABAC
綠茸茸 亮晶晶 笑盈盈 ABB
5、品讀句子
讓學生在課文的學習中了解句子中帶點字用的生動形象準確。
春天,樹木抽出新枝,長出嫩綠的葉子。
夏天,樹木長的蔥蔥籠籠,密密層層的職業把森林封的嚴嚴實實,擋住了人們的視線,遮住了藍藍的天空。
早晨,霧從山谷里升起來,整個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濃霧里。
第二課時
1、讀一讀
讓學生通過讀這兩組對子,了解對子的特點,并能自己編一編。
2、開卷有益
1、情同學們自己閱讀短文,說一說短文主要寫了些什么?了解短文的大意。
2、說一說,讀了短文之后,你有哪些收獲。
3、暢所欲言
1、讓學生收集有關樹的圖片和資料。
2、讓學生自己列舉一些,比一比誰說的樹多。
3、自己選擇一種熟悉的樹,從樹的生長環境,生長特點等方面進行介紹。
4、初顯身手
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一項做一做,,在班級中進行展示。
5、筆下生花
這是一篇想象作文,要啟發學生想象,走進了大森林,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什么,或者發生了什么事?
從不同的季節去想象,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方面寫,從中感受到大森林的美,大森林的豐富多彩,奇妙無窮,體會人與自然的相互依存關系。激發熱愛自然的情感。
大山教案 篇6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其中8個二會字只讀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大禹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一名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頑強意志和獻身精神。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16
大禹治水
2、簡介大禹。
古代部落聯盟的領袖,一位為民造福的英雄。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
要求:(1)把生字圈出來。
(2)把難讀的句子畫出來。
2、檢查自讀情況。
3、范讀課文。
思考討論:這篇課文主要寫的是誰?寫了大禹的什么事?
4、口頭填空。
課文主要講的是大禹為了(),三次經過家門都沒有()。
三、細讀課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
2、討論:
(1)這一自然段主要告訴我們什么?
(2)從哪兒看出洪水很兇猛?
看圖說說洪水的瘋狂。理解:滔滔、淹沒。
(3)“無家可歸”是什么意思?
(3)這些事情發生在什么時候?
3、指導朗讀。
要用急切的語氣讀出洪水兇猛的態勢。
四、過渡
洪水如此兇猛,造成的災難如此嚴重,老百姓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過著家破人亡、無家可歸的悲慘生活。為拯救天下苦難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現了,他不辭辛勞、想方設法制服了洪水。下一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看大禹是怎樣治理洪水的。
五、教學部分生字,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治、洪、姓,指名讀。
2、引導學生說說字形記憶方法。
3、學生描紅。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二、繼續細讀課文
1、細讀課文第2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
說說這一段有幾句話。
哪一句寫是大禹想的,哪幾句是寫大禹做的?大禹是怎樣想,又是怎樣做的?
(2)學習二、三兩句。
①指名讀第二,三雨句,說說大禹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②哪些詞語告訴我們大禹治水的艱辛?
(板書:走遍吃盡)
“走遍”“吃盡”說明了什么?
“千山萬水”“千辛萬苦”中的“千”“萬”是不是確指一千個,一萬個?它們說明什么?
③“九條大河”“九座大山”中的“九”是不是表示數字中的九?它表示什么?
“挖通了九條大河”“劈開了九座大山”“引導洪水流入了大?!罢f明了什么?
(板書:挖通劈開)
④要帶領老百姓開山挖河,完成引水入海的浩大工程,課文中說大禹吃盡了“千辛萬苦”,小朋友們想一想:他可能會吃哪能苦呢?
⑤指導朗讀。
學生練讀,齊讀。
2、細讀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
(2)這一自然段一共有幾句話?告訴我們一件什么事?
(3)自由讀課文,找出本自然段表示數量的詞。
這些表示數量的詞強調了什么?突出表現了什么?
板書:13年三次過家門一次也沒進
(4)指導朗讀。
3、細讀第4自然段。
(1)齊讀。
(2)為什么說大禹是一位偉大英雄?(聯系二、三自然段討論。)
(3)老百姓會怎樣感激大禹?
板書:制服洪水代代相傳
(4)齊讀課文第4自然段,體會“代代相傳”的意思。
三、練習背誦課文。
第三課時
一、復習檢查
擴詞。
治()()()久()()()
理()()()偉()()()
二、教學部分生字字形,指導書寫
1、教學生字字形。
(1)引導自學部分生字。
(2)注意“久”的寫法。
2、指導書寫。
3、練習描紅。
三、課堂練習
1、抄寫詞語。
2、按要求填空。
洪:有()畫,第七畫是()。
父:有()畫,第三畫是()。
理:有()畫,第十畫是()。
姓:有()畫,第三畫是()。
四、作業。
1、抄寫生字。
2、背誦課文。
板書:
16
大禹治水
走遍
吃盡
挖通
劈開
制服洪水
13年
三次過家門
一次也沒進
代代相傳
內容概括:
大山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認識本課8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繼續培養獨立識字、合作識字的能力。
2.熟讀課文,理解“倒塌、堵塞、叮囑、開鑿、壘、長年、欣欣向榮、敬仰、愛戴、英雄”等詞語,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理清作者思路。
3.自主閱讀課文,抓重點詞句理解課文,使學生學會在課文情景和語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白大禹為什么成為人們世世代代敬仰和愛戴的英雄,感受大禹的奉獻精神,培養學生的奉獻意識。
〔教學重點〕
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通過重點詞句感受大禹的奉獻精神。
〔教學難點〕
抓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引導學生學會在課文情景和語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課前準備〕
1.教師查閱有關大禹治水的資料,制作有關課件。
2.學生預習課文,自學字詞,查閱相關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了解預習,導入課題
1.同學們,你們課前都讀過那些古代的神話故事呢?
2.今天我們還要學習一篇流傳千古的神話故事,題目就叫《大禹治水》(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3.讀完課題你們想知道什么呢?(根據學生的回答提煉:大禹為什么要治水?怎樣治水的?結果如何?)
〔設計意圖〕
從學生課外預習入手,了解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針對課題,引導質疑,為學文創設條件,培養學生問題意識。
二、自主讀文,獨立識字
1.大禹為什么要治水?怎樣治水的?結果如何?請同學們走進課文,邊讀邊想,遇到不認識或不理解的字詞劃出來,先自己解決。
2.有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嗎?請組長組織小組同學互相學習。
3.在剛才小組學習中,還有那些字你們覺得容易讀錯和寫錯呢?根據學生的情況重點指導:“丘、禹、野”幾個難檢字的讀音和寫法和妻、鑿、雄的部首、寫法;會通過詞語辨別多音字“處”與“塞”
4.學會了生字,小組比賽讀課文達到熟讀課文。
〔設計意圖〕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讓學生自主讀文,練習獨立識字,再通過小組互學,教師點撥,學會生字,熟讀課文,為進一步的學習奠定基礎。
三、解決問題,理清層次
1.同學們,通過剛才的閱讀,你一定知道了課文主要講了什么故事,請你們用自己的話說說。
2.上古時代禹率領民眾治理洪水的故事印在了人們心里。對于這個故事,你們剛才提出了自己的問題還記得嗎?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找一找課文那些地方寫了大禹為什么要之水?那些地方寫了大禹怎樣治水的?那些地方又寫了結果如何呢?引導學生學會默讀,解決問題。
3.根據學生的回答,理出文章的層次,第一部分(1)描寫了洪水肆虐的危害;第二部分(2-4)主要寫大禹率領民眾治水的過程;第三部分(5)些治水的結果——洪水終于退了,大地又恢復了欣欣向榮的景象。
〔設計意圖〕圍繞問題,再次引導學生走進文字,通過默讀思考、解決問題,理清文章的思路,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培養語言文字的感受能力。
四、回歸整體,朗讀檢測
1.請同學們分段讀文,熟讀課文。
2.檢測學生本節課所學的重點字詞,學生交流、改錯。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回歸整體,熟讀課文,在讀中體會感悟、在讀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在讀中培養語感。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導入學習
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大禹治水》,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文章主要講什么內容呢?作者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板書。
(設計意圖〕回憶課文內容,理清文章層次。引導學生從整體上切入,為進一步學習課文,品味語言創設條件。
二、自主讀文,捕捉信息
1.今天讓我們再次沿著時間的隧道,走進這個遠古時代的動人故事。請同學們自己認真地讀課文,看看你能從中讀懂什么?能獲得那些信息?一會兒要通過搶答題接受檢查,引導學生自主讀文,捕捉信息。
2.出示搶答題,檢測學生自瀆情況:
(1)從那些詞語可看出洪水對人們的危害大?
(2)文中出現兩個人物分別是誰?他們什么關系?
(3)鯀和禹分別用什么辦法治水,請概括回答。
(4)鯀臨死前對兒子禹說了一句什么話?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5)鯀和禹治水的結果如何?
3.根據學生的回答,指導朗讀有關對應的文字。
〔設計意圖〕
給學生時空引導他們自主閱讀,捕捉文本信息,是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重要手段。出示搶答題,既檢測學生自瀆情況,有調動了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三、走進文字,自主學習
1.剛才我們大家說了,禹治水和他父親不同,他父親主要采取堵的方法,禹主要采取疏通的方法,那么,禹具體是怎么做的呢?請同學們走進課文第二部分,一邊默讀一邊畫出描寫禹做法的詞語,寫寫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先引導學生在小組內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師點撥提升:
(1)引導學生抓“開鑿、挖通、壘起、引到”體會禹的卓越的戰略眼光和超群的智慧,相機指導朗讀。
(2)引導學生從“常常、泡在、只好、才、僅僅、就、卻”等詞語體會大禹拋家舍業的奉獻精神,相機指導朗讀。
4.創設情境,引導想象。(出示圖畫、配音樂)同學們,大禹為了治水曾經三過家門而不入,請你們想想大禹每次都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請寫下來。
5.引導交流所想的內容,進一步感受大禹的奉獻精神。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走進文本,通過自主學習,學會抓重點詞語體會人物感情,學會通過想象深入體會人物的品質。
三、討論探究,升華情感
1.孩子們,大禹為什么成為“人們世世代代敬仰和愛戴的英雄呢?”請同學們小組討論。
2.全班交流,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明白:大禹卓越的戰略眼光、超群的智慧和無私的奉獻精神。
〔設計意圖〕
問題是思維的發端,引導學生圍繞重要問題進行探究,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探究精神和合作精神。
四、拓展延伸,升華感情
1.請同學們自讀補充的有關大禹治水的小故事。
2.讀后交流體會。
〔設計意圖〕
樹立大語文觀,打通課內外的聯系,拓展視野,豐富知識,提高綜合素養。
教學反思
《大禹治水》這篇課文講的是古代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他“三過家門而不入”,一心一意為百姓謀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傳。
設計教學目標時,寶莉老師首先考慮的是如何讓學生了解大禹治水的艱辛,感受體會大禹舍小家顧大家的奉獻精神。我就在教學中以文本內容和有關大禹治水的資料相結合進行講解,拓展延伸。
在教學第一自然段中,讓學生觀看洪水泛濫的情景,讓他們直接感受當時的狀況。并在視頻情境的渲染下,讓學生感受洪水給人們帶來的巨大災難。這主要是為朗讀作好情感的鋪墊,再讓學生通過讀來釋放自己的感情。第一自然段的教學將畫面與音樂良種刺激融為一體,更好地激發了學生對語言的多角度思考,多方位想象,并且通過讀來表現起內心感受,自然而然明白大禹治水的原因。
課文第三段用簡練的幾句話敘述了大禹治水的經過,教學中緊扣大禹治水的過程,引領學生細細品讀,啟發學生想象大禹可能會吃哪些苦,遇到哪些危險,使學生對“千辛萬苦”有形象的認識。其次,抓住“開鑿了龍門,挖通九條河,壘起堤壩”,通過反復朗讀和想象,感受治水工程的浩大。以及大禹所承受的難以言說的辛勞,從而加深對“千辛萬苦”的理解。這樣大禹不怕吃苦,頑強治水的形象就在學生的腦海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記。
在學習“三過家門而不入”一段時,寶莉老師出示了一處補白,將學生帶進課文情境。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將自己想象成文中的孩子,回答中真情流露。使之感受到大禹舍小家顧大家的偉大。最后治水成功了,老百姓又過上了安定的日子。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得到了歸納和升華,起到了點題和總結。
在教學中,寶莉老師發現只有設計多種形式,才能激發學生的朗讀欲望,這與教師平時的教學是分不開的,要抓住字詞句對課文進行滲透,讓學生自己去感悟,自主閱讀。只有多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才能讓學生“樂于表達、會表達。
在這里,有一些可以改進的地方。比如,在想象補白部分,教師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不足,以致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沒有擺脫教案的束縛,遵照教案流程走,課堂顯得有些生硬、被動;教師給予得較多,總是把自己的感受過多地加給學生。其實,應該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自想自悟,教師只需在學生確有困難的地方點撥指導,教給學習方法,體現學生的學。
總之,這堂課帶給我很多的啟示,也為我今后的`教學提供了很好的幫助和歷練,希望我能從中得到更多地提高。
相關推薦
更多>-
西風的話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西風的話音樂教案優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西風的話教案 篇1教學內容:歌曲《西風的話》教學目標:1.學唱《西風的話》,學習用自然舒展的聲...
-
登高教案 小學跳高教案 篇1一、設計說明:本課是以軟式排球為載體,根據三年級學生的個性發展特點以及興趣和愛好,以學生的主動發展為目標,給學生充分自主的活動機會,吸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使學生得到充分展現自我的時機,從而使每個學生在認知上,情感上和態度上積極發展,成為學習的主體。二、教學目標...
- 護士節主題活動方案01-17
- 酒水銷售經理工作總結(熱門10篇)01-17
- 最新凍質災害申請書(精品8篇)01-17
- 2025給朋友的國慶節祝福語(集錦64句)01-17
- 最新供應應急預案方案(錦集15篇)01-17
- 2025促銷活動心得體會(系列十一篇)01-17
- 2025父親節紅包墻文案(合集104句)01-17
- 最新兒童給媽媽婦女節祝福語(匯集68句)01-17
- 明德禮活動總結(經典13篇)01-17
- 大山教案(錦集7篇)01-17
- 大山的等待作文(通用11篇)01-10
- 防溺水安全教案中班教案08-09
- 同桌教案01-01
- 小學朗讀教案12-28
- 大山的等待作文(通用11篇)01-10
- 大山教案(錦集7篇)01-17
- 優質總結:作文:軍訓小結作文07-04
- 大暑作文01-04
- 今日總結:作文:學習小結作文范本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