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職報告之家
紅旗渠精神永在學習心得體會
紅旗渠精神永在學習心得體會(匯集十篇)。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10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紅旗渠精神心得體會小,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紅旗渠精神永在學習心得體會 篇1
20世紀60年代,在新中國成立極為后最難熬的困難時期,受大青山天然屏障所困的林縣人不甘命運指派安排,難而不懼,自力更生,靠雙手和雙肩,靠錘頭和鋼釬,硬是在太行山懸巖峭壁上鑿出了讓太行山體育史震驚的紅旗渠。 林縣人民在修紅旗渠中形成的紅旗渠精神,像太行山一樣氣勢磅礴,厚實和堅韌。 紅旗渠精神,是林縣人民的脾氣,是一種值得感激的民族之魂。我作為一名林州教育戰線工作者,應該怎樣去弘揚和學習紅旗渠精神呢?蘇耀先精神是什么?是團結協作,是艱苦奮斗,是自力更生,是自強不息。教書育人是教師的神圣職責。我要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所,用這種精神去激勵自己,把培養學生的落腳點能力和綜合素質作為出發點,用自己對紅旗渠精神的理解去影響學生。我生林州,長在林州,我濟源目睹了林州人民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巨大成就,我真正能理解固始人民無論如何戰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含義。我雖沒有經歷過修渠,但從小時起就時常能聽到有關修渠的故事,比如怎么打洞,怎么打天井,怎樣背沙輕巧一些,其中爹爹有一個大爺講到為了趕進度不落后,打洞時炮響以后,用人快跑的方式把洞里的煙帶出來。過去自己只是單純的聽見聽故事,今天再行回想這些故事,我真為當時那些修渠人而感動。 進入新世紀,太行富了,太行美了,但林州人民并無迷失,沒有困惑,而是在一座座新的無形大山和屏障面前挖山不止,奮斗不止。與時俱進,自強不息,這是新時代林州人民的脾氣,比太行山還倔,還犟,這也是新時代林州人民賦予紅旗渠精神的新的內涵。
結合紅旗渠精神,我要立足本職組織工作,在我市正在或進行的“珍愛生命線,重修紅旗渠”大會戰中,自覺對照差距,為河源的`教育事業教育再添光彩。如今德育系統開展的“高效課堂”活動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會,“相信學生”,“給孩子們放手”“我的課堂我做主”,已成為師生的座右銘,我要再轉變觀念,積極向課改標兵學習,積極的深入學生了解學生,密切關系把備教材和備學生緊密聯系起來,力爭實現高效課堂的目標“知識的超市,生命的狂歡”。 打開報紙,新華社長篇報道“守望紅旗渠精神家園的太行人”一文,寫出寫出了我們蘇耀先人的骨氣,寫出決意了我們林州人踐行紅旗渠精神的決心。文中那一個個鮮活的形象楊貴、任羊成、許存山、張福根、郭變花、李廣元、桑中生、萬福生等,他們運城只是百萬濟源人民的代表,林州人民在山多土薄,交通閉塞的太行大山中,憑著難而不懼,富而不惑,自強不已,奮斗不息的紅旗渠精神大力改革,積極發展,現在已經躍居全省前在八強,我想,??颠@就是我們林州人的倔犟吧。
一個國家的真正財富,不僅在于擁有多少實體的物質財富,還在于擁有多少無形的精神力量。經濟的發達,可以使一個國家貼上強大的標簽,而唯有精神的力量,可以用法讓一個國家蹬得起偉大的字眼。
“精神立市”是林州新一屆領導班子確定的發展戰略,弘揚和蓬勃發展紅旗渠精神,更紅旗渠精神賦予給多更典型的新時代內涵是每一個林州人的義務,熱愛林州,建設林州,讓林州紅旗渠精神如萬泉湖里的水一樣永不斷流。我是一名教師,我尤其林州關注林州的教育發展,教育是一切發展的基礎,是一個地區發展的奮進動力,我多么這般希望我的家鄉能涌現出更多的像李太生這樣的高端人才,涌現出更多像元這樣的優秀企業家,涌現出更多像張福根這樣的好干部,涌現出更多像王生英這樣的好老師,涌現出更多像萬福生這樣的大慈善家。
難而不懼,富而不惑,自強不已,奮斗不息。勤勞樸實的鹽池人民,讓我們團結起來,立足本職崗位,腳踏實地,為偉大的紅旗渠精神注入新的活力而努力奮斗!
紅旗渠精神永在學習心得體會 篇2
11月15日下午,我校組織全體師生觀看了《紅旗渠之歸來仍是少年》影片再現了當年修紅旗渠的艱苦景象,和現在的富美林州人在搜尋失聯老人和未成年孩子時繼續傳承奉獻和犧牲的的紅旗渠精神。
60年代,林州人一聲“起炮了”開始了20xx年的修渠工程。20xx年,林州人發揚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合作,無私奉獻”的精神,修筑成了1000多公里的人工天河,解決了林州十年九旱的面貌。80到90年代,林州人正是在紅旗渠精神的引領下,建筑業百萬大軍出太行,在全國各地蓋起了高樓大廈,如今林州人更是在紅旗渠精神的引領下,引商入林,綠化環境,林州富起來,美起來,成為了全國聞名的宜居小城。紅旗渠是林州的,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歸來仍是少年,當年修渠的一代人已然老去。但精神不老,紅旗渠精神將會代代相傳,作為紅旗渠精神的傳人,我們一定傳承紅旗渠精神。在平凡的崗位上團結合作,無私奉獻,為祖國的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紅旗渠精神永在學習心得體會 篇3
作為預備黨員的我,非常榮幸參加了醫救中心2021年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的學習。醫救中心為了開展好黨中央“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的學習教育活動,引導廣大黨員同志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特組織各黨員同志來到“黨史國史教育基地”河南林州紅旗渠進行學習。整個培訓學習過程中,使我非常震撼,那一聲聲敲打山石的聲音仿佛還回蕩在我的心中,我深刻感受到那時林縣人有力的心跳,好似向世人展示他們的勤勞和勇敢。
當我抵達紅旗渠干部學院時,首先被學院門口的“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16字精神深深吸引,而后經過老師的精心講解和現場沉浸式學習才知道這便是紅旗渠精神。學習紅旗渠精神,開啟了一次非同尋常的精神之旅,此次培訓學習參觀了紅旗渠紀念館、觀看了話劇《紅旗渠》、紀錄片《紅旗渠的修建》,切身感受《楊貴訪談錄》,采訪紅旗渠修建勞模:李改云、張買江、任羊成,沉浸式感受和體會紅旗渠的巍然,讓我深刻的領悟了紅旗渠精神,豐富了我的內涵精神。
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是紅旗渠精神的本源;敢想敢干,實事求是是紅旗渠精神的靈魂;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是紅旗渠精神的關鍵,紅旗渠精神是在修建紅旗渠的整個過程中艱難而形成的。1960年,勤勞勇敢的老一輩30萬林州人民,在時任縣委書記楊貴的號召和帶領下開始動工,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寧愿苦干,絕不苦熬,寧可流血,不再流淚,以“誓把山河重安排”的豪邁氣概,克服重重困難,沒有工具自己造,沒有石灰自己燒,沒有炸藥自己制,一錘一釬兩只手,鑿出水渠幾萬米,一炮一車萬眾心,奮戰于太行懸崖絕壁之上、險灘峽谷之中,連續苦戰10個春秋,經歷3年自然災害,硬生生的在太行山的懸崖峭壁上,削平了1250座山頭,鑿開了211個隧洞,架設了152個渡槽,挖砌土石2225萬立方米,最終建成了舉世聞名綿延1525公里的“水長城”——紅旗渠,引來漳河水,干渠、支渠、毛渠,渠渠通水,結束了林縣“水貴如油”的苦難歷史,大大改善了林縣人民的生產生活條件。真乃壯志震撼山岳,膽略感動鬼神,天造山,人造渠,人工天河紅旗渠,當之無愧。
通過為期一個星期的學習,讓我真正理解“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并感悟出“難而不懼富而不惑自強不已奮斗不息”的新時代內涵,堅定了踐行群眾路線、干事創業的信心和決心??戳种萑嗣瘛皯鹛?,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四部曲堅定有力,這些都深深震撼了我的內心世界,打動我,鼓舞著我,心靈倍受觸動、情操倍受陶冶、斗志倍受鼓舞、精神得到進一步升華。聯系個人的.現實生活、工作和學習,真正感受到自己還存在很多的不足,打鐵還需自身硬,己所不能,勿施于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結合紅旗渠精神,嚴格要求自己,對自己高標準,就像除險隊長任羊成一樣,把最艱巨,最危險的工作留給自己;在工作中一定要有高的戰位,有擔當意識,不推諉,認真工作,腳踏實地;在學習中,認真落實黨中央、集團公司和醫救中心各項工作要求,切實提升個人自身能力;在生活中要時刻保持與人友善、團結協作的精神。雖然這次的培訓時間很短,學習的知識有限,但我仍會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更加努力做到艱苦奮斗、無私奉獻、實事求是、勇于創新,其實將學習到的紅旗渠精神運用到實際工作生活中去,在奮斗的人生路上不斷努力前行。
紅旗渠精神永在學習心得體會 篇4
這個星期我有幸參加單位組織的“弘揚紅旗渠精神加強黨性修養”專題培訓班,整個過程下來,我的內心最大的感受就是震撼,那一聲聲敲打山石的聲音仿佛還在我的耳朵回蕩,我知道那是林縣人有力的心跳,向世人展示他們的勤勞和勇敢。
剛拿到學員手冊的時候,我就被滿滿當當的時間安排吸引了,于是,調整一下因坐了一天火車下來的困頓身心,立即用積極、開放的心態投入到課堂里去,果然無論是課程還是到野外實踐體驗都讓人有非常多的收獲,當時在干部學院,我連著兩天發了朋友圈,表達了我感動于紅旗渠精神,震驚于紅旗渠成果,動容于紅旗渠人民,感謝黨,感謝祖祖輩輩的中華人,讓我們能生活在有水喝,有飯吃,有衣穿的新時代!朋友圈發出,評論紛紛點贊,我相信他們跟我的感情是一致的,即便沒有身處紅旗渠的感動,可依然感恩于先輩們的奮斗帶給我們的好生活,感恩于國家的強盛帶給我們的`民族自信心。
這些天身浸在紅旗渠中,我無法掩蓋內心的震撼。紅旗渠宛如一條玉帶,蜿蜒曲折,流淌在太行山的懸崖峭壁之中,浮現在我眼前的是一段刻骨銘心的歷史見證?!肮鈳X禿山頭,水缺貴如油。豪門逼租債,窮人日夜愁。”這是在紅旗渠紀念館剛進館不久的墻壁上寫的。水是生命之源,而林州境內山多水少,居民極苦,那里土薄石厚,鑿井無泉。據林縣縣志記載:從明正統元年即1436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514年中,林縣曾發生自然災害104次,大旱絕收達38次,更出現人吃人現象,且達5次之多。一部林縣志,滿卷荒旱史。舊中國的林縣人民面對干旱缺水的生存壓力是何等之大,縱然不能感同身受,也能夠深有體會。帶著對水的極度渴望,帶著寧愿苦熬一代人,不愿苦等幾輩子的殷切希望,在新中國成立不久的1960年2月,林縣人民在縣委書記楊貴的帶領下,帶著誓把林縣河山重安排的氣勢,耗時10年,經歷三年自然災害,用一犒、一錘、兩只手,硬生生在太行山的懸崖峭壁上,削平山頭1250座,鑿通隧洞211個,架設渡槽152個,挖砌土石2225萬立方米,修成了那綿延1525公里被稱為“水長城”的紅旗渠。真乃壯志震撼山岳,膽略感動鬼神!天造山,人造渠,人工天河紅旗渠,當之無愧。
紅旗渠精神永在學習心得體會 篇5
向太行問路,引渠水歡歌。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有幸在區委的組織安排下,于9月11日-13日赴太行山區的河南省林州市,參觀了舉世聞名的水利工程,被世人稱之為“人工天河”的紅旗渠。一路走來,聽紅旗渠故事、觀紅旗渠視頻、走紅旗渠天路,感受紅旗渠的宏偉,驚嘆紅旗渠的壯麗,敬仰紅旗渠的氣魄。無不為林州人民“藍天白云做棉被,大地荒草當絨氈,高山為我放崗哨,漳河流水催我眠”的豪邁情懷和“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所震撼和感動。
身臨其境,紅旗渠是一條生命之渠,劈開太行引漳入林,解決吃水貴如油的歷史,是林縣黨員干部執政為民的一個光輝典范。是一條發展之渠,在懸崖絕壁上建起了“人工天河”,弘揚了時代精神,為林州人民發展奠定了基礎,極大改變了林縣人民的生產和生活條件。是一條精神之渠,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蘊含著黨的領導,群眾基礎和干部作風的.豐富內涵,凝聚著民族振興的偉大精神動力。
通過這次參觀紅旗渠,我身心倍受鼓舞,堅定了理想信念,激發了工作熱情,堅持發揚紅旗渠精神,在宣傳工作中發揮一名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熱情的為黨和人民服務,為開創雞冠區發展新局面做出更大的貢獻。
紅旗渠精神永在學習心得體會 篇6
三天的學習培訓,既體驗了50、60年代的紅旗渠精神偉力,又體驗了這種精神在新時代的延伸傳承。可以說,感觸很多,感悟很深。
一、追憶修渠歷程,使我切實感受到修渠的艱辛和不易。在那個年代,靠著解決千百年來吃不上水、用不上水的信念支撐,靠著林縣人民的無私奉獻,靠著肩挑手搬的艱苦創業,克服了重重的困難,無中生有,造就了紅旗渠這一偉大的工程。修建這一工程,就是放至當今這個資金有保障、技術有保障、人力有保障、設備有保障的新時期,也是非常不易的,更何況那個時代。我們現在的所有工作,與修建紅旗渠相比,在難度上沒有可比性。沒有可比性,也就沒有做不到、做不好、做不成的理由和借口。紅旗渠的建成使我更加堅信:事在人為,只要下定決心、堅定信心、樹立恒心,沒有完不成的任務,干不成的事業。
二、感悟精神偉力,使我切實體會到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紅旗渠的建成,靠的是人,本質上是精神的支撐,林州市的發展、廟荒村的變化,是紅旗渠精神的現實體現。特別是廟荒村,在一個女支部書記的帶領下,由一個破敗的村落變成一個鄉村振興的典范,沒有紅旗渠精神就沒有廟荒村的華麗轉身,所以說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盡的?,F在有許多工作,自我感受:難的愿放放,硬的愿等等,說到底就是缺乏精神的感悟、缺乏精神的`領會、缺乏精神的支撐、缺乏精神的脊梁。三天的學習,學什么?就是要把這種精神實質領悟深、領悟透,讓紅旗渠精神永駐。
三、砥礪初心使命,使我更加堅定信心,全力把各項工作做好。要把感悟的精神,轉化為工作的動力,緊緊抓好當前的工作,特別是招商引資、110KV變電站、水系聯通等工程的協調推進、人居環境示范區的創建、農業產業園等優勢產業的擴規提質等等,真正做到學有所思、學有所悟、學有所用、學有所成,把精神銘刻成烙印,推動淮鎮不斷向前發展。
紅旗渠精神永在學習心得體會 篇7
做為一名黨務工作人員,非常榮幸地參加了市直機關黨工委組織的紅旗渠學習考察。短短兩天的“觀、聽、感”三位一體的學習考察,讓我的心靈受到一次次震撼和洗禮。
觀——“人工天河”紅旗渠。紅旗渠是上世紀六十年代林縣人民在沒有任何現代化施工手段、條件非常艱苦的情況下,靠一錘一釬“劈開太行山、漳河穿山來”,從太行山的.山腰引漳入林,在崇山峻嶺、懸崖絕壁、險灘峽谷之間歷時十年建成的“人工天河”,這項工程在國際上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走在紅旗渠干渠的堤壩上,看著綿綿流淌的紅渠水,感受著紅旗渠的宏偉壯麗,不禁為當年建設者們的超凡智慧、卓越膽識和頑強毅力所驚嘆和敬仰。紅旗渠絕不僅僅是一個偉大的水利工程,更是中華民族插在太行之巔的一面精神旗幟。
聽——黨校老師全面解讀。林州市委黨校老師用圖文并茂的生動講解為我們深刻闡釋了紅旗渠精神及其時代價值。“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短短十六字的紅旗渠精神,字字千斤重,那是林縣黨和人民的智慧和勇氣、鮮血和汗水的結晶,那是一面永不褪色的偉大旗幟,歷久彌新。我們不僅要將紅旗渠精神內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做紅旗渠精神的傳承者、實踐者、發揚者,堅定理想、激發熱情、錘煉品格、苦干實干,用勤勞和智慧創造出色業績。
感——黨員群眾齊心筑夢。在修建紅旗渠的過程中,各級黨員干部身先士卒,同修渠民工同吃、同住、同勞動?!案刹磕馨崾^,群眾就能搬山頭;干部能流一滴汗,群眾的汗水流成河”,這個感人至深的順口溜是林縣黨員群眾齊心筑夢的最好詮釋。各級黨組織充分發揮堅強的領導核心和戰斗堡壘作用,黨員干部沖鋒在前、與群眾同甘共苦,就會形成實現中國夢的無聲無形卻強大有效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紅旗渠精神永在學習心得體會 篇8
9月17日,我很榮幸的參加了區委組織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學習紅旗渠精神黨性教育專題培訓班。短短幾天時間,通過現場實景教學、專家講座、專題片播放等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使我對新時期如何傳承和弘揚紅旗渠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啟發。這種精神永不過時,值得在新時期學習踐行。50多年前,光嶺禿山頭,水缺貴如油。豪門逼租債,窮人日夜愁。描述的就是林縣人民自古以來的'悲慘生活,但他們并沒有對貧困的生活環境低頭,更沒有向貧瘠的自然環境屈服。林縣人民以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豪邁氣概,在縣委書記楊貴的帶領下,苦戰10個春秋,僅僅靠著一錘,一鏟,兩只手,用鮮血、汗水和生命在太行山的懸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長1500公里的紅旗渠,劈開了太行山,引來了漳河水,滋養了林縣大地,也孕育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繼承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與高尚品質,又展現了當代中國人民崇高的理想信念和追求。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紅旗渠最險要的路段青年洞旁,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在黨旗下重溫入黨誓詞,這是一份承諾,更是一份責任。敬業、為民、踏實、奉獻,是此次紅旗渠學習給我最深的思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秉承愛崗敬業的態度、貫徹為民服務的宗旨、發揚踏實肯干的作風、追求無私奉獻的精神,時刻與黨章對標,以一名共產黨員的要求規范自己的言行,為開創新時代雞冠區發展新局面貢獻力量。
紅旗渠精神永在學習心得體會 篇9
通過學習紅旗運河,上帝讓我意識到:人們總是有一點精神,地方越困難,環境越復雜,事業越困難,就越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持。我們黨從艱苦奮斗開始,但也通過艱苦奮斗不斷發展和成長,取得了偉大的成就。沒有艱苦的斗爭,就沒有今天各種事業的快速發展。大力弘揚紅旗運河精神,將成為億萬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中的巨大物質力量。
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們沐浴在微風中,感受到了改革帶來的幸福生活。然而,隨著物質生活的不斷改善,一些黨員,特別是一些黨的領導干部,不愿意做艱苦的工作,不能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精神,不能與群眾密切聯系,甚至有脫離群眾的現象。如果我們不堅決預防和克服這一現象,黨的事業就不能向前發展,甚至會遭受挫折。無論我們黨取得什么成就,都必須長期堅持艱苦奮斗的'精神,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和宗旨,密切聯系群眾,不斷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使我們黨始終與人民保持血肉聯系,始終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支持,始終立于不敗之地。
紅旗渠精神的核心內容是自力更生和艱苦奮斗,這與黨的群眾路線實踐教育活動的要求完全一致。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黨員干部弘揚正義、抵御邪惡、廉潔政治的有力武器。每個共產黨員和國家公務員都應該以艱苦奮斗的傳統美德為成就的基礎和靈魂。
實踐證明,當我們黨保持和發揚艱苦奮斗的作風時,我們黨具有吸引力、戰斗力、凝聚力和向心力,能夠引導人民共同創業,不斷取得革命和建設的新勝利。目前,面對各種邪惡的風和邪惡的入侵,我們需要積極倡導和大力弘揚紅旗渠的艱苦奮斗精神。在新時代條件下,紅旗渠精神具有多種現實意義和時代價值。充分探索和利用紅旗渠精神的時代價值,使紅旗渠精神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不論是堅韌的愚公,還是填海的精衛,不論是石大溝的郭變花,還是把最美的笑留在桃花洞的原海生,他們最美的詮釋了無私奉獻的精神,作為一名老師,更應該讓祖國的花朵綻放在未來,為祖國的建設奉獻他們的力量,為祖國的明天開啟新的篇章。
紅旗渠精神永在學習心得體會 篇10
崖下曾扎滿了簡陋的工棚,山腰曾擁擠著往來不停的小推車,山頂上那炮聲、巨石開裂聲和號子聲此起彼伏太行余脈,林州大地,十萬群眾組成的一個集體,不分晝夜戰天斗地,歷時十年在山腰,在丘陵掛起了一個實用而壯美的工藝品水鏈——紅旗渠。
而今,風聲輕柔,撥弄人的脖頸,渠水潺潺,漫過雄偉的大山,滋潤著靠近她的人的心田。是啊,隆隆的開山聲和激越的號角聲已凝結成水,深沉而寬厚,滋潤而久遠。她更是化為一團火熱的紅旗渠精神,成就一個不斷流動的幸福夢,讓每一個走近她的'人深受感染,讓每一個從中受益的人品味到其中的甘甜。
不錯的,沐浴林風,穿行渠畔,絲絲的感染和水到渠成的甘甜觸手可及。這種體味真切自然,不由得讓人浮想聯翩,有幾句古訓自然滋長,像咕嘟流淌的水流一般冒了出來。
“吃水不忘挖井人”、“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古訓所滲透的那種簡單質樸的感恩之情在水畔蔓延;“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萬里之船,始于羅盤”代表黨委政府當家人的身影和勞動者群像在工程建設之外逐漸高大,漸次浮現。
回首往昔,是縣委書記楊貴所代表的的基層政府實地調研了水,摸清了林州發展的瓶頸所在;是省、地委政府果斷決策積極協調,為宏偉藍圖做了高屋建瓴地清晰勾畫;是吳祖太所代表的技術攻關人員保障了水渠的科學落地;是鐵姑娘們所代表的廣大群眾不辭辛苦知難而上勇挑重擔打下了一釬又一釬;是衛生、后勤和文藝團體協同作戰重新將人的身心干勁鼓滿石渠打造出了“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團結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之火,而渠水則平添了因團結和堅持而倍加甘甜的養料,難怪總干渠通水的那幅照片中人們發自內心的歡笑和甜蜜如此清澈而燦爛,真個可以用“心花怒放”來形容。
及至今日,這種精神隨同渠水日夜流轉。它像巨燭,光照著溫飽問題解決之后的林州人,不安于現狀,輾轉行進而打造成享譽京城的建筑品牌。它像畫卷,逐漸鋪展,引領著富裕之后的林州人在身邊描繪出秀美山川,幫助林州人不斷推陳出新,演奏出由“戰太行”、“出太行”、“富太行”和“美太行”組成的交響樂章。
是的,這種精神猶如一個不斷傳承而生發的偉大夢想,一次次升級著林州夢的1.0版本、2.0版本、3.0版本這種精神也可以看做一個不斷升華的“中國夢”,在折射的鏡像里有一個蜿蜒曲折不斷奮進的歷程,這個歷程承載著從貧弱落后的“病夫”中國到“小康中國”、“美麗中國”的偉大民族復興夢。
細數變化緣由,那幾句古訓言猶在耳。我們難道不該愛護“火車頭”,跟定“羅盤針”,感恩“栽樹人”、“挖井人”嗎?
其實,改革開放以來,黨和政府早已改變了轟轟烈烈群眾運動式的領導方式,代之以抓大放小、春風化雨式的思想引領、制度保障和政策配套。這也意味著黨和政府以更寬容和自信的心態在笑瞇瞇地進行著社會發展的指導和運籌,而能夠感受這種指導,善于接受組織運籌任務的人往往能夠發展得更為突出,做出的事業也往往更為順利而有成就。
今天,以xx和李xx為代表的黨和政府面向全社會,主要是80后、90后,組織開展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眾創”建設活動,并給予了大力的配套支持。這一項事業一點都不遜色于當年建設紅旗渠的艱難和榮光,而這種召喚又有多少人能夠主動體會呢?
夢想次第流轉,起航就在今天。年輕人,你準備好了嗎?
相關推薦
更多>-
學習心得體會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就很有必要寫14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考學習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高考學習心得體會 篇1首先,我先強調一下筆記的重要性,這是一個重點和提分點。我們的學習過程其實就是在和錯誤作斗爭。...
-
幼小銜接心得體會 幼小銜接指的是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銜接。解決好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銜接問題,對于促進人的可持續發展,提高教育質量都具有重要意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小銜接心得體會范文(精選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幼小銜接的心得體會 篇1很多幼兒家長都關心這一問題:小學之前,給孩子報名上幼小銜接班或...
- 學習紅旗渠精神心得體會推薦01-03
- 最新水滴籌募捐倡議書(匯總14篇)01-03
- 眼睛和嘴巴作文(集合九篇)01-03
- 初中個人學習計劃(匯總16篇)01-03
- 幼兒園芒種教案及反思(匯總8篇)01-03
- 最新鄉鎮教育組述職報告(錦集四篇)01-03
- 薪資標準調整申請書(優選10篇)01-03
- 學習紅旗渠精神心得體會實用01-03
- 女子一百米跨欄加油稿(通用8篇)01-03
- 最新幾何圖形幼兒教案(經典十四篇)01-03
- 教育教學個人工作總結(必備十一篇)01-03
- 1
心得體會安全教育
2025-01-02 - 2語文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2-31
- 3心得體會11-02
- 4軍訓心得體會作文初一08-29
- 5第三天軍訓心得體會08-29
- 6第三天軍訓心得體會08-29
- 7溺水安全教育心得體會08-19
- 8作文心得體會四年級08-17
- 紅旗渠精神永在學習心得體會(匯集十篇)01-03
- 關于早戀心得體會800字09-28
- 心得體會早戀10-21
- 中考學習心得體會(通用十六篇)12-31
- 高考學習心得體會(模板十四篇)01-02
- 紅旗渠精神永在學習心得體會(匯集十篇)01-03
- 關于早戀心得體會800字09-28
- 心得體會早戀10-21
- 早戀心得體會800字10-31
- 早戀心得體會20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