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讀后感
發表時間:2025-04-29鏡讀后感(收藏13篇)。
鏡讀后感 篇1
今天,我閱讀了一篇文章,叫《照鏡子的啟示》,我看完后大有感觸。
故事發生在巴黎。有一對兄弟,學了一門不錯的手藝——做美味的早點。他們在一個人口集中并且上班族較多的黃金地段開了一家早點店。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經營,早點店的生意并不是像他們想象的那樣理想。雖然這里人口集中,上班人很多,但是街上的飯館比比皆是,和人家相比他們的早點店沒有任何特別之處。
弟弟打退堂鼓了。他跟哥哥說:”我們經營這家早點店無非不就是想賺點錢嗎?可現在這個樣子我不滿意,我不愿意再干下去了。”哥哥很生氣,說:”好吧,我會堅持下去的,我一定要讓早點店起死回生!”
同學們,你猜后來怎么了?請看下面的部分吧!
有一天下午,哥哥忙完了活,來到修鞋攤想修一下自己的鞋子,他發現有一個在遠處的`修鞋攤前有一大堆的人在修鞋,就很好奇,等自己的鞋修好后,就走過去仔細的看了看,發現,原來這里的修鞋攤上擺放著一面小小的鏡子,來這兒的人在等待時候,在鏡子的面前照一下自己的容貌,修好鞋子的人,在鏡子面前走上幾步,整理一下衣服才放心走去。這讓哥哥受益不淺,從此哥哥的早點店起死回生。因為人們發現這家早點店不僅服務周到而且飯菜可口,更讓人們驚奇的是這家店里每張桌子上都鑲嵌著一面鏡子,店里也安裝了大大小小的鏡子,店還專門開辟了一間小屋子,專供人們化妝,里面有個小水龍頭,有一面大大的鏡子,還有一張桌子讓人們放東西。
哥哥的善于觀察使自己的早點店起死回生,同學們,照鏡子,很簡單,給我們的啟示也很簡單。很多時候,你給別人一面鏡子,也就給了自己一次成功的機會。
鏡讀后感 篇2
鏡子,家庭生活常用品,因她具有嚴峻、呆板的面孔,叫人既不能棄之,也談不上喜愛。
人們會通過鏡子照出真實的自己,青春期的女孩,經常照照,擔心不知何時會冒出調皮的小痘痘;中年人整日為家庭操勞著,偶爾從鏡子邊走過,透過鏡子看一眼歲月在眼角又添加了幾道魚尾紋;度過幸福時光的老年人,隔很長一段時間,才想起照一照鏡子,經管滿頭白發,卻也精神矍鑠。
《鏡子》語言簡單易懂,但每個字里都蘊含著深刻的意義。我讀這本書最大的感受是,鏡子最大的特點是:從不說謊,讓人們清楚地看清真實的自己,不會討好別人,而替他隱瞞缺點。
有一天,八歲的妹妹,對著鏡子哭個不停。我問她:“你為什么哭呀!”“你看鏡子呀。”因為妹妹有點胖,而鏡子也不替她掩蓋瑕疵,妹妹是看到鏡子中自己的形象不美而哭個不停。我就逗她說:“你看,哭起來樣子更丑了?!睕]想到妹妹聽了我的話后,一下子把鏡子打碎了。大概是因為不想看到鏡子中的自己丑相的緣由吧?由此我有很多感觸,鏡子因為太真實了,而命運多舛。做人如果太真實又會如何呢?
帶著這個疑問,我詢問了爸爸,他對我說:“唐朝時,有個叫魏征的丞相,總是向皇上進諫忠言,差點被皇上殺了。后來皇上將魏征當作一面鏡子,鏡子可以整衣冠,他可以看到我做事對錯,并加以進諫?!卑职质且幻珓諉T,他通過這段史料給我解答。盡管我未必能完全理解爸爸所說的含義,但我想做一鏡子是對的。
媽媽平時喜歡打麻將,如果直接用照相機拍照,可能會發生沖突,我就用一面大鏡子,通過鏡子不經意間拍下媽媽打麻將中的'不雅鏡頭,通過電腦打印出來,讓她看,并貼在她的臥室里,別看僅做這么點,還真有用。媽媽近來不管出去、還是在家打麻將的次數明顯減少了,我想多督促媽媽就會戒掉麻將的。鏡子這次真的幫了我家大忙了。
唉,真實的鏡子呀!有人喜歡你,有人討厭你,我喜歡鏡子的真誠。你呢——也許和我的觀點不同,因為你成人了,不像十歲的我了。
鏡讀后感 篇3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一位忠實的朋友,你們知道它是誰嗎?它就是鏡子,我們都需要它,絕不能少它。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鏡子的作用也越來越廣泛。如:在家里,每天清晨,當我洗刷完準備出門時總是習慣地走到鏡子前面,照照自己是否穿戴整齊,再系好紅領巾,才去上學。除此之外,在理發店里的鏡子,可以讓人們欣賞到經過理發師修整后的發型;在汽車上的反光鏡,可以提醒司機后方有車輛要小心駕駛;舞蹈排練廳里的大壁鏡,讓舞蹈演員及時糾正自己做得不好的動作,欣賞自己的形體;商店試衣間里的穿衣鏡,讓人們穿好衣服后照著鏡子,看看自己是否光彩照人……
可是,有關鏡子的“覆歷”,我卻一無所知。于是我翻開《中國現代科學精選》,一下子就被葉永烈伯伯寫的`《鏡子小史》吸引住了。想不到,鏡子還有那么一段漫長而有趣的歷史。它告訴我們,最早的鏡子,自然就是水了。古人以水為鏡,后來又有了青銅鏡、眼鏡、鋼鏡、水銀玻璃鏡。人類制造的鏡子,最早的要數青銅鏡,它在我國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以后,人們又漸漸制造出花邊鏡、電腦刻花鏡、雙重鏡、木紋鏡、仕女鏡、重疊鏡、架子鏡等等。
然而,在《鏡子小史》這篇文章中,我感受最深的還是這段話:“鏡子永遠是那樣忠實,毫不隱瞞地告訴你,你的臉上有沒有污斑。”在生活中,人們不能沒有鏡子。在思想里,人們也不能沒有共產主義道德這面鏡子,我們的一言一行就沒有衡量的標準。葉永烈伯伯還告訴我們,古代帝王李世民說過:“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我覺得我們應該以某些人的優點為“鏡子”取長補短,全面發展自己。
鏡讀后感 篇4
假日期間,我讀了一本好書《鏡花緣》。這本書是我生日時媽媽送給我的,我非常喜歡。因為它歌頌了好的才華,反映了女子在生活中的地位上的平等要求。
《鏡花緣》這本書前部分主要寫了唐敖、多九公、林之洋乘船在海外多國游歷的故事,后部分則講了武則天科舉選才女,由各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參加考試高中,并在朝中有所作為的故事。
其中我最喜歡破酒色財氣,還大唐江山的這一部分,被作者李汝珍寫得非常有趣。講了武則天的幾個侄子武三思、武四思、武五思、武六思分別鎮守都城的東南西北四個重要的關:酒色財氣。然后派了許多大將去攻破這四個關,這個過程非常有趣,聽我來給你一一道來:比如說攻氣關的時候,折了許多大將,最后也是得到仙人的.提示,才成功攻破,那這個方法到底是什么呢?非常好笑,就焚香、沐浴、然后再在一張紙上寫一個字忍,最后還要供奉一個人的神像,這個人是誰呢?就是初唐時期的著名大巨,中國忍界的代表婁師德。經過這一系列復雜的操作,才得以攻破氣關。最后三個關的攻破方法跟這個關也基本一致。
讀到這一部分的時候,我心潮澎湃,一方面是對作者李汝珍的敬佩,另一方面便是對女性的同情。因為在科舉考試后,各花仙子基本上都結婚了,而且嫁的郎君都是來攻破四關的文武百官。在攻四關的時候,因為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所以傷亡無數,這些才女也不知不覺的都成了寡婦。最后也都為自己的丈夫殉情了。所以我對女性有深深的同情。在古代的封建社會,常常有重男輕女的不平等的觀念,詳細地來說就是重視男性的權利,而把女性定性為男性的附屬,并限制她們發展個人才能的機會甚至人身自由。在古代就有很多例子,比如皇帝傳位只傳給兒子,女子不得參加科舉考試,大臣全部是男子,身份尊貴的男人可以有三妻四妾,女生要裹腳 其中就有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男子三妻四妾,所以我認為男子對女子提出忠貞要求,而男子自己不做到忠貞,是不對的。
另一方面,我敬佩李汝珍是因為他是一位女權主義者。因為《鏡花緣》其實就是反映了古代重男輕女的思想,你說這是一位女子寫的,倒也沒錯,這可能是女孩的控訴,但李汝珍是一位男子,所以他自己的那個時代其實是非常先進的。
最后讀完這本書后,我不禁感概:作者李汝珍的寫作手法也可以與《西洲記》、《封神榜》媲美。他以辛辣而幽默的文筆嘲諷了一些人,又用漫畫的手法用一些例子嘲諷和批判了種種品質惡劣和行為不端的人們。
最后總結,《鏡花緣》給了我很多有益的啟示:比如好吃懶做,是得不到好下場的,人都有兩面臉,阿諛奉承是不行的希望同學們能買來這本書好好看看,因為它是一本好書。我愛《鏡花緣》!
鏡讀后感 篇5
看到豆瓣上面有好友看過《鏡花緣》,恰好想起小時候放這個動畫的時候恰好錯過了,所以現在來補。
高中的時候是看過《鏡花緣》的小說的,不過早已忘記,這里說讀后感有點不合適了。只是記得原著中是有一些比較封建的東西的。而且當時只是略略而看。
動畫片是只有四集,分別是海島遇難,還有君子國,女兒國,兩面國。原著中不好的東西肯定是已經修改了,這樣看起來也輕松。這種動畫的制作是比較麻煩的,要一個動作一個動作的擺木偶,然后拍下來,最后連續放就是動畫了。和這個類似的,《阿凡提》(不是《阿凡達》啦)應該也是這樣的。其中的君子國那一集是比較有意思的,那個乞丐最后不想走,一直留在君子國白吃白喝。道德層面上的君子國實際上是失敗的。
這里要說的`是傳統的動畫?!逗J娃》也是之前重新看過的。當時的技術,動畫都是做的很認真的。不像現在的某些動畫,背景和人物讓人感覺就像演舞臺劇一樣,太容易分別,居然還敢拿出來播放。當然現在也有做的很認真的動畫啦。
鏡讀后感 篇6
本書以百花仙子在天庭受罰而被貶下凡為開頭,以百花仙子重返天庭為結尾。用一個屢考不中的秀才—唐敖的視角,用各國風情穿插而形成的一部著作。
翻開書,各種奇妙的國家及其風土人情,如同一幅精美的畫卷,在你面前緩緩展開……君子國的謙讓,禮貌,祥和,讓我讀之心頭一暖;勞民國的長壽,讓我懂得了真正的養生之道;大耳朵國的過猶不及讓我深思;黑齒國的文采讓我贊嘆;白民國的徒有其表讓我嘆息;淑士國的“酸”讓我感慨;厭火國的野蠻讓我驚恐;女兒國的陰陽顛倒讓我注目;軒轅國的大度讓我欣喜……
在所有的國家中,我獨愛黑齒國與君子國。黑齒國里,唐敖與林之洋、多九公以為他們個個又黑又丑,誰知,細看之下,個個生的眉清目秀。接著,在女學塾里,多九公的自負讓他吃足了苦頭,兩個年紀輕輕的姑娘提出來的問題讓多九公瞠目結舌,這些問題都需要對書本有一定的見解才能回答出來,于是,我知道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在黑齒國,民風淳樸,一本書是無價之寶,不論男女老少,都十分喜愛讀書,銀子掉在地上沒人撿,但若是書掉在地上,恐怕人人都會去搶??吹竭@里,我想起了自己的學習現狀,人家是沒書讀,卻想方設法的爭取讀書機會,而我呢?有現成的良好條件,卻不懂得珍惜。與黑齒國相反的,是白民國。在白民國里,人人身著儒衫,面如白玉,學塾的`書架上,琳瑯滿目,極盡奢華。這里的人自認為很有學問,一個個態度傲慢,但是,讀起《論語》、《孟子》來,白字連篇,錯誤百出,真可謂是繡花枕頭—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再來看君子國。君子國里,謙讓之風遍及各地,買賣貨物也要互相謙讓,買的人嫌貨物太便宜,賣的人嫌貨物價格太高,以至于“漫天要價,就地還錢”這句話從賣的人口里說出,真可謂聞所未聞。再想起現在人們的貪婪奸詐,內心不禁開始向往起來。
千奇百怪的國家,千奇百怪的風土人情,千奇百怪的事情,都如一場夢一般。語言詼諧幽默,妙趣橫生,時而語調激昂,似作者對未來的美好想象,時而語調低沉,似作者對人情世故的反思。作者獨具匠心的通過對虛幻世界的描寫,無情的諷刺的現實社會的黑暗虛偽,寄寓了作者的社會理想。
在寧靜的午后,手里捧一杯暖茶,靜靜翻開書本,細細品味清雋的文字,幸福,由書中來……
鏡讀后感 篇7
《鏡花緣》的故事就源于此。這本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寫武則天稱帝后,勒令百花違背自然規律,嚴冬開放,結果觸犯天帝,百花仙子被貶下界變成一百個才女,和她們身上發生的故事;第二部分則寫武則天開科考試才女,錄取了一百人,名次和泣紅亭天書上載得分毫不差,這些才女及第后,拜見宗師,連日飲宴,賦詩游戲等的歡愉。
在這本書中,作者極力表現作為女子的才能和特點,闡釋“男女平等”的先進觀念。提高婦女的地位,使婦女揚眉吐氣成為了這本書的寫作目的'之一。
書中一大亮點就是對“女兒國”的描寫。雖不算開創性的,但卻很有戲劇性,里面許多夸張的描寫、和現實的對比,都尖銳深刻地指出了社會矛盾所在。
在當時,“男尊女卑”的觀念貫穿了整個社會,婦女的工作生活處處受到壓迫和限制,作者將自己開明的思想和鮮明的觀點寄寓在這些女子的行蹤上,助我們了解當時的社會,也呼吁人們放棄舊思想,走入新時代。
在我們生活的這個社會中,雖然人們的觀念較以前已經有了很大轉變,但封建殘余思想依然存在,有的還很嚴重,像男尊女卑的現象及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我想,讀罷這本書,是否能對我們有一些啟發?
鏡讀后感 篇8
長篇小說《鏡花緣》是寫唐朝武則天當政之后,一日酒醉下旨詔令百花齊放,但因掌管百花的百花仙子不在洞中,而眾仙子有恐帝皇之威,不敢抗旨,所以各自下界,之后因被玉帝知道,上天所遣,降于人間,變成女子,因百花瞎子掌管百花不嚴,犯下過錯也落入了凡塵,穿越在山海各處尋找那被遣而變凡人的仙子。最后在經歷各種艱險返回天人。而武則天也因為一些事情,也不愿再下旨百花齊放。
這部書歌頌了女子的才華,反映出她們要求在社會生活和政治地位上平等的對待。表現了作者尊重婦女地位的民主思想。書中所寫的女子,都是有膽識,有才華,有抱負,有才華文采的如:頗有文才的黑齒國學者黎江薇、盧紫萱、敢于和野獸搏斗的魏紫櫻、駱江蕖,俠客顏紫消,數學家米蘭芬,女王陰若花,輔巨枝蘭音,和為尋父親遠出海外的唐山等作者對她們歌頌的意義,在于對女子長期被壓迫的歷史批判,對女子無才遍是德的封建亂理的否定。
這本書對于婦女描寫的非常有膽識才華。我想像她們那樣的人活在這個社會,一定會是眾人的`焦點。如果那個時候沒有武則天開放女科的她們一樣會被埋沒,理想抱負得不到施展,真是所謂的社會逼人,幸而我是生在這樣一個社會,而不是那時,否則的話,我想今后的生活也應該是默默無聞。我不想在這個社會中埋沒,所以我要爭取上進,讓人們知道我的存在。
鏡讀后感 篇9
《鏡花緣》是清代小說家李汝珍的代表作品。魯迅先生曾這樣高度評價這部小說:“論學說藝,數典談經,連篇累牘而不能自已矣。”書中征引浩博,學問涉及琴、棋、書、畫、醫、卜、星相、燈謎等。除此之外還包含了新穎的思想和新奇的想象,在我國文學史上占據重要地位。
一說到古代女子,可能我們都會想到“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然而在作者這本書中百位仙子個個聰慧機敏,明艷動人,才氣可比過男子。女子形象稍有差異,但都是至孝且有才氣。武則天旁邊的官員上官婉兒對花中“師、友、婢”的一番話更是讓人敬佩不已。作者理想中以女性為中心的“女兒國”:“男子反穿衣裙,作為婦人,以治內事;女子反穿靴帽,作為男人,以治外事”。女子的智慧、才能甚至更勝男子,從皇帝到輔臣都是女子。在這里作者歌頌了女子的才華,也反映出作者對女子和男子擁有同樣社會地位的美好愿望。書中林之洋因被女兒國國王納入王妃,在宮中被迫纏腳,學習禮儀。讓男子體驗舊時女子痛苦,真可謂作者巧思啊,這也是作者對一些腐朽落后的觀念的批判。
合上書本,我回味良久,那些書中的女子確實很有才華,當今這個時代也是一樣,學識豐富、見解獨到的女子比比皆是,作者在《鏡花緣》里描繪的男女平等的理想社會,而今已經成為現實。如今的女子不再像舊社會的女子那樣無法讀書,只能做女紅,而是像男子一樣可以享有受教育的權利。詩詞大會上武亦姝的不凡表現給許多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詩詞底蘊十分深厚,“飛花令”對她來說根本不成問題,她可以一連串說出許多詩句,令觀眾評委們都贊嘆不已,最終她不負眾望,一舉奪得詩詞大會第二季的冠軍。女子地位也不再低下,可以做總理做總統管理國家。在二十一世紀,政治領域中涌現了一大批女強人,如: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德國總理默爾克、英國首相特里莎梅等等,她們憑借自己的.實力為自己國家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是值得我們欽佩的。
《鏡花緣》里那瑰麗的想象,幽默的筆調,特別是那獨特的思想令我流連忘返,真是一部文學佳作。李汝珍在嬉笑怒罵中書寫世間百態、社會萬象,更是耐人尋味而深思悠長。那些博學多才,德行并重的有才女子更令我崇敬,而今我們生活在一個更加公平的時代,我將倍加珍惜所有的機會,努力提升自己。
鏡讀后感 篇10
鏡花緣以百花仙子被貶下凡開頭,由官場屢屢失意的唐敖,受到老神仙指點,索性和妻舅林之洋一起出海去尋找十二名花,途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奇異國家,但是路上并未找到名花,卻是各個名字中帶花的姑娘。唐敖一行人歪打正著來到了仙山蓬萊,唐敖一登上蓬萊山,便不想再次墮入紅塵,只想在蓬萊山上修仙養道。
里面有幾個國家讓我印象深刻,首先的就是君子國。這里的人們個個講禮儀,平易近人。商家和買家不是互相要價,而是互相加價。特別是唐敖一行人和兩個老人講中原的事情,離開后才得知,這兩個老人原來是君子國的宰相!連一個國家的宰相都這么平易近人,那么這個國家的人民又有多么講禮儀?
黑齒國,這里的人不愧為黑齒國,身上全身上下都是黑的,這還不怎么奇怪,畢竟人有黑的,白的,黃的。特別是他們的`牙齒也是黑的。唐敖和多九公認為這里的人這么黑,肯定文化程度很低,便進學堂講課。但是那幾個學生的問題,問得多九公啞口無言,唐敖也得對書有深刻理解才能答得上。
白民國,這里的人比黑齒國跟進一步,連身邊的一切都是白的。頭戴儒巾,手拿折扇。一副翩翩君子的氣派。唐敖和多九公也進到了這里的學堂,認為這里的人應該學識很高。結果那里的學堂老師簡直是一派胡言!唐敖和多九公氣得不行。果然人不可貌相,還不可斗量。黑齒國雖然長得黑,但博覽群書,學富五車。白民國雖然頭戴儒巾,一副翩翩君子的氣派,卻胡亂翻譯論語。
鏡花緣最后以百位仙子考得才女,回歸天庭結尾,這里表現了作者認為女人并不比男人差。
鏡讀后感 篇11
第三部份從后五十回開始,唐小山改名唐閨臣回國應試,武則天開科考試才女,錄取百人,一如泣紅亭石碑名序。才女們相聚紅文宴,各顯其才,琴棋書畫,醫卜音算,燈謎酒令,人人論學說藝,盡歡而散。這部分文字以才學為小說,情節和人物形象塑造缺乏藝術價值。這一百個才女都是個性模糊的,百人一面。作者塑造她們一為稱許女子才華,一則為逞自己的才學,游戲筆墨以自娛。魯迅說其論學說藝,數典談經,連篇累牘而不能自已矣。這一評價頗為恰當。其實這種傾向在黑齒國多九公和才女的談話中就可見此端倪。
小說最后寫唐功臣后代舉義兵勤王反周,攻克酒色財氣四關,斬張昌宗、張易之兄弟于城下,天下復歸李唐,中宗繼位。攻克四關的文字寫的很有想象力,將抽象的說教形象化為具體的情節和形象,讀來頗有趣味。
最后,關于這本書所體現出的女性意識,我認為其中不乏矛盾之處。女兒國的情節和對一百個才女的刻畫很是旗幟鮮明地表明了對女性才華和能力的肯定與贊揚。唐小山尋父那段文字中有個有趣的情節:懼內的強盜被山寨夫人設計暴露出了想納妾的想法,結果被夫人痛斥、暴打。夫人更是提出強盜日后若要納妾必得先讓自己納男寵。作者借此對道德體系中的.雙重標準做出了尖銳的嘲諷。可是,全文處處又維護班昭《女誡》的教條;對三寸金蓮多有贊美;唐小山等幾位才女被強盜抓去后,想到的是自刎還是投井;最后多位才女隨夫殉節??傮w來說,作者的思想還是受制于他所處的時代。
鏡讀后感 篇12
這《鏡花緣》可謂是雅俗共賞。
俗的部分是前五十回。特好看。說的是唐中期失意文人唐敖和他小舅子林之洋還有多九公在離開天朝周游世界中所見所聞。想象力超群,可謂是奇幻大片,又如是海外游記。就是改成白話評書,也盡可吸引一干聽眾。
最后六七回寫的是世事變遷:周變回唐,武交還李。人物結局:仙道,人道,萬事皆有定數。
而中間的`就是雅的那一部分了。武則天開女科,眾花仙子托生紛紛考中,幾十個章回寫的是紅花會眾才女研磨詩詞歌賦琴棋書畫,不厭其煩地表現了文心精巧,文趣無窮。是各種學問集成,掉書袋666。盡管,今天看來,這些都是不實用的才能學問,是閑趣。不過,很多時候文化不就是閑出來的么?
竊以為《鏡花緣》作為女性小說既有突破性亦有局限性。突破性體現在女性作為小說主體,且在文才志氣上巾幗不讓須眉,平權同格;而局限性在于其實沒脫離男權意識,一以功名利祿為成功標準就免不了媚俗了。
鏡讀后感 篇13
今天晚上,我終于把《鏡花緣》這本書讀完,它不僅給予了我快樂,還給予了我人生的道理。
《鏡花緣》這本書主要講了王母娘娘的`生日宴會——蟠桃會。白鳥大仙和百獸大仙都把鳥獸叫來給王母娘娘助興。可是只有百花仙子沒有把百花——荷花、楓葉、櫻女、芙蓉、蘭草……在同一時間開放,于是,月神嫦娥仙子與她打了個賭:“如果有一天地上的皇帝讓你開花,你開了,就下凡去。”
幾百年后,地上的女皇帝——武則天十分的不近人情,她讓花園里一百種花一齊開放,不然就把全天下的花都拔了。百花仙子因為不在,其他九十九個花仙子不知如何是好,最后只好照辦了,終于百花仙子知道了,自動飛下了人間,還有九十九個花仙子也一齊下凡了。
百花仙子下凡后轉世在唐敖家,在唐敖一次漫長的國外旅程中他找回了九十九個花仙子,從此她們過上了比神仙還快樂幸福的生活。
這本書告訴了我許多道理,如:“人不要重視外表,要重視學習?!薄安灰粚Ψ酵獗硭曰蟆彼?,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終身難忘。
-
我們精彩推薦鏡讀后感專題,靜候訪問專題:鏡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