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就這么簡單讀后感
做人就這么簡單讀后感(錦集八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這時就有必須要寫8篇讀后感了!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幸福就這么簡單》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做人就這么簡單讀后感 篇1
第一次知道郭明義是從中央電視臺播放公益專題片了解的,對他印象最深的是在片尾時他說的一句話:“快樂自己,幸福他人”。最近讀他的自傳《幸福就這么簡單》時,對他的這句話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什么是快樂,什么是幸福,在郭明義的這本《幸福就這么簡單》中給我們做了很好的詮釋,發揚雷鋒精神,幫助他人,就是給予自身快樂,在快樂中感受的幸福。
讀完《幸福就這么簡單》這本書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捫心自問,我的幸福是什么?書中,郭明義的那句“讓愛自然地流淌,每做一件好事,我都有一股幸福感涌上心頭”,讓我突然領悟——原來幸福真的可以很簡單!幸福,其實就是一種心靈感受,它取決于自身的精神追求,崇高的精神追求可以讓人內心充滿自信、滿足,實現了自我的人生目標,找尋到真正屬于自己的幸福!“雷鋒的道路就是我的人生選擇,雷鋒的境界就是我的人生追求。”“為人民服務”是雷鋒的信仰,“立志像雷鋒一樣”是郭明義的精神追求。他把幫助別人當作一種快樂,在生活和工作中隨處可見的小事里,他樂于伸出自己友愛的手,給他人更多的希望和鼓勵,在點滴中尋找到他自己的幸福。
作為一名央行員工,在尋找幸福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和自身的工作緊密的聯系起來,在工作中尋找到自己的幸福。如何才能在工作中尋找到幸福呢,從郭明義身上我們能夠學習到只有從工作的中小事做起,發揚雷鋒精神才有可能找到幸福。我們要學習雷鋒精神,發揚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的愛崗敬業精神。人民銀行的工作是神圣的,但它又是忙碌而又平淡的,要想把人民銀行的工作做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做好人民銀行的工作,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努力,每個人的付出,更需要我們的團結協作。每天感受工作中的點點滴滴,有過迷茫,有過困惑,有過勞累,但更多的是滿足,是收獲。我們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收獲了人民銀行事業的發展和壯大,獲得了成長的快樂;我們付出了努力,收獲了歡樂,獲得了滿意和尊重;只要我們把自己當作一顆螺絲釘,工作認真負責,埋頭苦干,刻苦鉆研,立意創新,不管把我們擰在哪里,我們就在那里閃光。
我們要發揚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的創新精神。我們要把自己的工作作為一種無窮的動力,要鉆進去、吃透它,體味工作中的真諦,在工作中提升自己,在學習中豐富自己。
我們要發揚“釘子”精神。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必須不斷的學習提升。我們的言談展示著人民銀行人的風采,我們的知識和技能關系著人民銀行的發展。我們要善于擠時間,善于鉆研,多看書,多學習,用知識充實自己,努力提高業務技能和業務知識,努力提升個人的整體素質;我們要用心去工作,用心去體會,汲取先進的經驗和先進的技術,填補自身的空白;我們要抓住一切機會打磨自己,使我們這顆螺絲釘永不生銹,永遠放出自己的光芒。
雷鋒同志曾說過:“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痹谏詈凸ぷ髦杏脤嶋H行動來踐行這句話,才能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幸福,品嘗幸福!
做人就這么簡單讀后感 篇2
羨林老先生的《讀書與做人》,首先通過他與書的不解之緣,告訴我們書籍是如何影響他一生的,體現了讀書對人的一生的重要作用,然后又回到做人層面上告訴我們實實在在的做人之道,覺受益匪淺。
首先,我想談談個人對讀書的看法。當今社會,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聲像資料使我們更加方便快捷形象地獲取信息,但書籍的魅力相對而言一點也不遜色。一個發生在我身上的例子,剛上高中時讀路遙的《平凡的世界》、《人生》等作品,真該用如癡如醉來形容,里邊的場境描繪、人物心態描寫是那么的傳神,再加上曲折的故事情節,使我完全忘掉了現實世界。然而,前些天上網發現有這些小說的視頻資料,就迫不及待地下載來看。本以為依靠先進的技術手段,一定能把作品的內容表現得更完整,但我一打開這些視頻資料就失望了,影像節奏太快,把我當時花幾天才看完的東西在幾小時就表達完了,看后竟沒任何感覺。回頭想想,閱讀的優點在于能夠給讀者想象的`時間和空間,而這是聲象資料所達不到的。所以我一直覺得閱讀對人的影響是長久的、長時間不容易消失的,而聲像資料對人的影響是短暫的、極易消失的。閱讀對人的影響,不是立竿見影的,是不見其增日有所長的過程??吹浆F在市場上到處擺放著包裝華麗的非常熱銷的功利性極強的書籍我都感到可悲,成功人士是靠看幾本書看出來的嗎?我們需要靜下心來,多讀書,形成自己的思想體系,進而應用于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不斷使自己的思想豐富和完善,最終成為成功人士。
再談談我對做人的看法。其實我們要談的不是做人,而是如何輕松自在地做人,如何做個對他人、對社會有用的人。季老先生從多個方面講述了做人之道,其中透露著一個理念:和諧。季老先生認為,一個人活在世界上,必須處理好三個關系:第一,人與大自然的關系;第二,人與人的關系,包括家庭關系在內;第三,個人心中思想與感情矛盾與平衡的關系。這三個關系,如果能處理得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則,生活就有苦惱。近年來,我們到處能看到“和諧”的字眼,到處呼吁建立和諧社會。我們要輕松自在地做人,就應該把當前的自己和將來的自己,把自己和周邊的人看成一個整體,這樣我們就能避免做出只顧眼前不顧長遠、只顧自己不顧他人的事情,就能在工作和生活中有著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最終實現輕輕松松地做人。
做人就這么簡單讀后感 篇3
首先是讀書。古今中外贊美讀書的名人和文章,可謂是多如牛毛。張元濟先生有一句簡單樸素的話:“天下第一好事,還是讀書。”關于這一點,季羨林先生的理解是:“把腦海里記憶的東西搬出來,搬到紙上,就形成了書籍,書籍是貯存人類代代相傳的智慧的寶庫。后一代的人必須讀書,才能繼承和發揚前人的智慧。(略)書是事關人類智慧傳承的大事,這樣一來,讀書不是‘天下第一好事’又是什么呢?”
季老的話是很實在的,從他自身的人生經歷來說,他又何嘗不是這樣呢?在上小學之前,他便在私塾里熟讀《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經》、《四書》之類的書,等到進入初中,由于參加了一個古文學習班,他又讀了《史記》、《戰國策》、《左傳》等書,從此點燃了他對古文的癡迷和熱愛,也給他打下了扎實的國學基礎。之后數十載,除了自己專業領域的書籍,他依然孜孜不倦,沉浸書海,不亦樂乎,“如果讀書也能算是一個嗜好的話,我的唯一嗜好就是讀書?!?/p>
諸葛亮《誡子書》中講到“非淡泊無以名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才須學也,學須靜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曾國藩說“人之氣質本由天生,實難改變,惟讀書則可變化氣質”。吳晗先生說“要想學問大,就要多讀、多抄、多寫”。余秋雨先生也說了“閱讀的最大理由就是擺脫平庸”。
由此可知,讀書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然而讀什么書更重要。要多讀經典,少讀流行。現在屬于知識爆炸的時代,網上有很多流行的'東西,信息是在太多。
但那些都是快餐文化、流行文化,就跟網絡歌曲一樣,變化更新之快,過了一段時間,之前的就會黯然失色。過去了,煙消云散,但卻浪費了你的時間和精力。南懷瑾先生曾經說現在的教育是有問題的,小學學的東西到了初中就沒有什么用了,初中學的東西到了高中就沒什么用了。
我覺得,我們應該從小打造人生的基本功,而不應該只是為了完成某一階段的“學習任務”。“人生是場馬拉松,而不是百米沖刺”啊!從小就開始背《三字經》、《四書五經》,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用“揚棄”的態度去認知傳統文化。年輕時打下基本功,一生都忘不了。
于己身,我有幸能夠在我的大學“遲暮之年”,淺悟此道理。因此在學有余力之時,不知倦怠,拿起《古文觀止》,可“習其句讀,解其惑也”,又可“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沉浸其中,如咀嚼橄欖,留香三日。
因此,讀好的書,就要從經典開始!所謂經典,千古傳承,歷久彌新,博大精深,無盡藏也。經典告訴了我們做人的基本道理,如何“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人皆可以為堯舜,非不能也,不為也。”所以要多讀先哲圣賢之書,少讀流行無品之文。當然流行的也可以在網上看看,瀏覽一下天下大事,但是不能整天沉迷在那些東西里。下功夫讀經典,只有讀經典才能感受到人類的智慧、思維的高度,才能感受到偉大的思想體系、深厚的精神力量,才能感受到文化的根本、文明的底蘊。
我斗膽拜季羨林先生為我大學的“啟蒙老師”,如果沒有飯后散步東湖,閑坐品書,于樸素的'流水行文中靜心聆聽老者的人生感悟,讓我為自己的人生有所思考,我想,我依然是只“井中蛙”、“籠中鳥”,渾渾噩噩,虛度大學余光,今日有幸“一棒喝醒”,縱使“為伊消得人憔悴”,也是“衣帶漸寬終不悔”??!
在讀書方面,季老對我的影響不止止是“要讀書,讀好的書”,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作文。
鐘敬文先生在季羨林88歲米壽時贊季老曰:“文學的最高境界是樸素,季先生的作品就達到了這個境界。他樸素,是因為他真誠”,“我愛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話家常”。我也細細品先生的文字,至真至誠,按照他自己說的,“我寫的東西,不會有套話、大話,至于真話是否全都講了出來,那倒不敢說。
我只能保證,我講的全是真話”。環顧現今文壇,敢如此坦率說出者,幾何?魚龍混雜,雖無“看慣春花秋月”,但至今能讓我對人生有深刻感悟者,非季老文字莫屬!為何?
一在文字簡練。這要歸功于他從小熱愛的文言文,古人惜墨如金,“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文章簡潔凝練,但要事詳實,道理明了,毫無拖泥帶水之舉。先生的文字即是如此,簡潔但不簡單,于自然處彰顯用詞魅力!今人讀文言文,意已不在追“八股之風”,但應學其遣詞造句之功!
二在引材廣博。這還是要歸功于他扎實的國學基礎。在他的文章中,古詩名句,信手拈來,俗語成語,隨筆便是,畢竟是學貫中西,學界泰斗,有時還用西方文化中的經典加以佐證,但用之恰當,毫無矯揉造作之處。
三在用情真切。前者已說“至真至誠”,現不勝其煩再強調,無非想借此談談自己的經歷。從初中到高中,被許多同學叫苦的“作文”,卻一直是我的最愛,因為作文是最能將心中所思所想展現出來的。我和季老一樣,“喜歡胡思亂想”,有時候想的多了,就情不自禁地寫下來,由“胡思亂想”引“胡寫亂作”,但一定是充滿感情,感情是作文的靈魂,我這么說,應該沒有人會反對。
到了大學,打破了中學時代作文的思路框架,加之生活經歷的豐富,思緒變得更加自由,“逸興遄飛”,“暢敘幽情”。但是,我沒有堅持“多動筆、多作文”的習慣,我曾為自己狡辯道:“身為一理科生,無暇顧及作文習練啊!”現在回想,無地自容感甚深,內心涌現出千萬個擊潰此前謬論的理由,以曾國藩的“讀書十二條規”為例,第五條,便是“寫日記”,他一生寫日記從不間斷,日記是他人生修煉的百科全書。因此十六字勉勵自己:文理兼顧,發奮圖強,多思勤寫,海納百川。
做人就這么簡單讀后感 篇4
這段時間讀了《季羨林讀書與做人》這本書,感受頗深,受益匪淺。這本書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寫讀書,第二部分寫做人。在季老的文章中,處處可見一位長者、智者如同與家人在聊家常,讓人潤物細無聲。他的文章沒有華麗的辭藻,卻藏著深刻的道理。在他的文章中,我讀懂了他的人生,也給了我諸多啟發思考,他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感染著我,也讓我明白了大師成長的足跡,成功離不開勤奮與拼搏。
季老在自己寫的序中,首先就亮出了觀點:“天下第一好事,還是讀書。”由此可見他對讀書重要性的認識??吹谝徊糠终劦郊纠系淖x書經歷的時候,我都驚呆了,果然是學霸中的學霸!季老果然不愧是語言學家,精通多國語言,包括有文言文、英文、梵文、巴利文、吐火羅文、德語等等,然而作為學渣的我連英語和文言文都不一定能夠看懂,更何況是其他呢。第一部分讀書篇是季老的學霸煉成記,出現最多的字就是“書”。我印象最深的是季老描寫他在德國求學的時候,剛好是第二次世界戰爭,當本來敖他的德國老師去上戰場,另一位年老已經退休的德國教授出來敖季老,這位德國教授將自己的畢生所學都教給了季老,這讓季老感動的同時刻苦學習。同時,季先是真正的學者,他有那份精益求精的勁兒。
大概讀完全書后,我對第一部分“讀書”的體會是:一是要養成多讀書的良好習慣。知識改變命運,知識改變氣度,季老之所以成為大師,正是他擁有對書籍孜孜不倦的追求,養成了終生讀書、常年學習的良好習慣。當今,隨著高新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我們越來越依賴網絡、手機等電子媒介,卻越來越遠離了傳統意義上的讀書。為此,像季老那樣養成多讀書的良好習慣,無疑是我們拼棄“人浮于事”的當務之急。二是要合理分配好讀書時間。時間對任何人是一個固定的常量,絕不會厚此薄彼。我們經常抱怨公務繁忙或家庭瑣碎等事務纏身,沒時間看書,其實只是我們回避問題的托辭和性情在作怪,關鍵在于看我們要如何合理分配好讀書時間,盡一切可能擠出時間多讀書、讀好書,日積月累必將有所收獲,仰望守住屬于自己頭頂的'一片晴朗星空。三要培養治學的嚴謹細致作風。季老做學問嚴謹、細致的作風,是我們每個人應當學習借鑒的。
人必須讀書,才能繼承和發揚先人的智慧。人類之所以能進步,靠的就是能讀書又寫書的本領。多讀書,形成自己的思想體系,進而應用于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不斷使自己的思想豐富和完善,最終獲得成功。
做人就這么簡單讀后感 篇5
在德國著名作家米亞姆的筆下,我認識了一個名叫哈玲卡的女孩,她是個性格孤僻、內心封閉的孤兒,沒有朋友,也沒有快樂。
閱讀著哈玲卡的故事,一個孤孤單單地行走在孤兒院里的小姑娘的身影總會在我眼前出現。直到有一天,善良勇敢的哈玲卡見到可憐軟弱的蕾娜特被人欺負,挺身而出打抱不平,贏得了大家的尊重和蕾娜特的友誼。從此,哈玲卡收獲了友情,也收獲了幸福,她的生活變得豐富、甜蜜。
讀著這本書,我不斷在內心琢磨:幸福究竟是什么?
你有所進步的時候,老師向你投來一個甜甜的微笑;你百無聊賴的時候,同學陪著你一起游戲、玩耍;偶有忘記帶上作業的狀況,父母不顧工作的忙碌給你及時送達;當然還有自己在課堂上學到無窮的知識,解開繁瑣的習題……我認為,世界上幾乎一切的一切都是幸福的。
假若你感受不到身邊的幸福,那問題就在于你了?;蛟S你認為,別人為你做什么都是理所應當的;或許你認為,犯錯時,父母對你的責罰都是不愛你的表現,或許你認為,成績的落后,也是負擔太大……其實,你缺少的不是幸福,而是你缺少一雙發現幸福的眼睛和感恩的心。幸福其實就在我們的身邊,只是需要我們用心體會,就能找到它。
《幸福來臨時》這本書讓我明白了:幸福,其實很簡單!
做人就這么簡單讀后感 篇6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是從新聞聯播看到過郭明義本人以及他生平事跡的報道,后來在逛書城時看到這本以他的自傳為編輯內容的《幸福就這么簡單》,我不禁想在這位平凡而又偉大的人的眼里,幸福的定義到底有多么簡單。
-
述職報告之家小編精心推薦:
- 讀后感?|?目標感讀后感?|?故事讀后感?|?讀后感狐貍?|?幸福就這么簡單讀后感?|?審計就這么簡單讀后感
從小就深受雷鋒精神感染的郭明義立志一定要做一個樂于助人、將雷鋒精神傳承發揚的人,剛上小學四年級的他冬天的早晨天不亮就從暖和的被窩中爬出來,一個人跑到空蕩蕩又冷冰冰的教室為大家生爐子,讓同學們剛進教室就可以感受到春天般的溫暖,后來每年的冬天郭明義都這樣做,一直到初中畢業。入伍之后在部隊里他更是出了名的“傻”,哪里能幫上忙的他都義不容辭,當兵的他不論是開汽車、做飯還是喂豬都能做到榮辱不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從部隊復員后離開了他所熟悉的一切一切,回到鞍山成為了一名普普通通的齊大山鐵礦工作人員,仍然以一名軍人的作風來要求自己,對事業執著追求,不論領導將他安排到什么樣的工作崗位,他都能干一行愛一行,愛一行專一行,不僅如此他從90年開始無償獻血,20年間從未間斷過,除此之外他還自主貧困學生,為災區群眾捐款,組織無償獻血對捐獻造血干細胞等等,郭明義一直在用平凡創造著偉大,他的人格魅力吸引更多的人加入他的聯隊,他讓更多的人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他讓社會多了一份和諧和感動。
這本書里的很多故事都讓我受益匪淺,也許我做不到郭明義的那種程度,但至少我可以學習他的精神,對于每件事情都能認認真真的完成,熱愛我現在所從事的行業,在我的工作崗位上盡心盡責的工作,我更要學習他那種堅持不懈的精神,不要僅僅只憑著剛開始對工作的那點新鮮感而慢慢地倦怠自己,放松對自己的要求。
“幸?!钡亩x有很多種,在郭明義的眼里,沒有什么比能夠幫助他人更幸福更開心,對于我來說幸福就是趁著自己現在還年輕,踏踏實實的走好生活中的每一步,有所作為回報我的爸爸媽媽。
做人就這么簡單讀后感 篇7
讀完郭明義的自傳《幸福就這么簡單》,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郭明義,一個鞍鋼普通的退伍軍人,沒有轟轟烈烈、更沒有驚天動地,可就是這個50多歲的漢子,20年間累計獻血6萬毫升,前后資助180多名貧困學生,他用他最樸實的語言、最真實的行動,在平凡中彰顯出不平凡的普通,激起了人內心深處的共鳴與認同。
郭明義是2010年十大感動中國人物,頒獎詞中如此形容他:“他總看別人,還需要什么,他總問自己,還能多做些什么。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幣,每一滴血都滾燙火熱。他越平凡,越發不凡,越簡單,越彰顯簡單的偉大?!焙唵味鴺銓嵉恼Z言,正如這個簡單而樸實的人,一筆一劃,刻畫出的是一個新時代“雷鋒傳人”的光輝形象。
在序言中,有這樣一個細節,當評價郭明義時,他的工友們說他是“傻子”、“純傻子”,可這個“傻子”當面對記者問他是否覺得辛苦時,確是發自內心的快樂和幸福。他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幸福其實很簡單,遵循內心的善,樂于助人,可是幸福卻也是那么不簡單,要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這樣的幸福也是凝聚著對妻女的歉疚,是安于住在40平方的小房子里,是一生的堅守,一輩子的無悔,這樣的行為是何其地動人!
郭明義的先進事跡,為我們年輕一代的黨員干部樹立了一個良好的榜樣。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總有缺點,可是無論在何時何地都應當心中存著信仰,存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存著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的信念,不斷地學習、不斷地進步,用信仰的力量,推動自我的蛻變和前行。郭明義說,他看不過那些受苦受累的人,所以他傾其所有地幫助他們。作為一名公務人員,肩上扛的是人民的信任和期望,若是不能用人民賦予的權力去造福于人,去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那就會愧對內心的譴責,更會愧對黨和國家的信任!
幸福,其實很簡單,是內心的安寧平靜,是對他人最無私的關懷,是樂于奉獻、是力所能及。也許,這樣的幸福很傻,可是若是我們每個人,能做這樣的一個傻子,一個能讓更多人幸福的傻子,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會更加迸發出奪目而絢爛的光彩!
做人就這么簡單讀后感 篇8
兩千五百年前,春秋時期,有一位幸福的人,他就是古圣先賢——孔子。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睆摹墩撜Z·述而》這句話中可以看出,周游列國的孔子無疑是幸福的。粗茶淡飯、葛衣布袍卻何以能做到糞土王侯、富貴浮云?答曰:“信仰的力量”。孔子一生的信仰就是要實現“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的理想社會,在這個信仰的支撐下,哪怕整日惶惶如喪家之犬、忙忙如漏網之魚,他依然是幸福的。
兩千五百年后,當代中國,也有一位幸福的人,他就是雷鋒傳人——郭明義。不是高官,不是富豪,沒有權,沒有勢,一位普通的鞍鋼工人,何以能用自己平凡而不平庸的人生經歷詮釋了“幸?!钡母拍?,樸素而響亮地回答了“幸福是什么”這個現代人普遍的人生困惑?答曰:“信仰的力量?!薄盀槿嗣穹铡笔抢卒h的信仰,“立志像雷鋒一樣”是郭明義的信仰。
“15年來,他每天都提前2個小時上班,累計獻工15000多個小時,相當于多干了5年的工作”;
“15年來,作為專業技術干部的郭明義每天堅持4點起床,工作10個小時以上,他走過的路多達6萬多公里,相當于走了四次紅軍長征路”;
“17年來,他為困難工友、特困學生和災區群眾捐款12萬多元,先后資助了180多名特困生”;
“20年來,堅持無償獻血,累計獻血6萬多毫升,相當于自身總血量的10倍,能救活75個重危病人”;
“30年如一日地熱心公益事業,做的好事數不勝數……”
這一連串令人瞠目結舌的數字是沒有信仰的人絕對無法想象和完成的。郭明義堅守著自己的信仰,幾十年如一日地無私奉獻,愛崗敬業,助人為樂。授人玫瑰,手留余香。在這個過程中他慢慢品嘗到了幸福,并把幸福傳遞給了許許多多的人?!八偪粗鴦e人,還需要什么;他總問自己,還能多做些什么。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幣,每一滴血,都滾燙火熱。他越平凡,越發不凡,越簡單,越彰顯簡單的偉大?!币驗橛行叛觯詣e人的快樂為快樂,幫助別人成為他幸福的源泉;因為有信仰,他不知疲倦,永無止息;因為有信仰,他雖一貧如洗,卻是精神的富翁。他的快樂是純粹的,他的內心是充足的。信仰的力量是無窮的!
時代呼喚郭明義。他說:“雷鋒的道路就是我的人生選擇,雷鋒的境界就是我的人生追求?!边@個時代缺少的不是英雄,不是精英,更不是大師或哲人,而是郭明義式的普通人。這是一個信仰缺失的時代,這是一個幸福指數與國名生產總值成反比例的時代。因為沒有信仰,高官在其位不謀其政、可恥地背叛人民者有之;因為沒有信仰,富豪為富不仁、只能靠“炫富”來維護自己可憐的自尊心者有之;因為沒有信仰,奸商造假販假、謀取暴利者有之;因為沒有信仰,靈修班、辟谷課廣受歡迎,神醫、高人層出不窮……信仰失落,欲望橫行。沒有信仰的靈魂就是被欲望綁架的行尸走肉。在洶涌澎湃的物質漩渦中,很多人只能跟著感覺走,隨波逐流,以致欲壑難填,與幸福背道而馳,終其一生不知“幸?!睘楹挝?。
有人說:“人生就是一頭餓驢,有人拿著一把青草就一路跟著走來,最終走進了屠宰場?!边@種“餓驢”是沒有信仰的驢,他被欲望蒙蔽了雙眼,眼里只有那一點可憐的“青草”。這種人無疑是不幸福的,他也許一生都不明白,出賣他的不是別人,正是自己的欲望。迷途知返的驢子們,請讀一讀郭明義的《幸福就這么簡單》吧,盡快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碼——信仰。
-
更多精彩做人就這么簡單讀后感內容,請訪問我們為您準備的專題:做人就這么簡單讀后感
相關推薦
更多>-
無價讀后感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仁愛無價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無價讀后感 篇1我不喜歡一個苦孩子求學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難,父親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學畢...
-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現在就讓我們寫14篇走心的讀后感吧??墒亲x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麗中國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美麗華縣讀后感 篇1我輕輕地合上《美麗中國——我的中國夢》,慢慢地閉上眼,回想這本書的精彩內容。一幕幕精彩...
- 裝飾公司現場管理工作總結(集錦十四篇)03-18
- 柳樹一年級狀物作文(合集6篇)03-18
- 房子基地申請書(收藏十六篇)03-18
- 做人與做事讀后感(錦集11篇)03-18
- 想讓扶桑花不落蕾?就這么簡單!03-18
- 實習審計自我鑒定(精華十六篇)03-18
- 軍訓隨筆作文(收藏四篇)03-18
- 最新辦公室試用期過后工作總結(收藏十三篇)03-18
- 德才素養自我鑒定(通用11篇)03-18
- 2025考試給孩子祝福語03-18
- 活動執行工作總結(實用10篇)03-18
- 1
給愛人的檢討書
2025-03-17 - 2競選業務組發言稿03-13
- 3八一建軍節退役軍人主持稿03-13
- 4編輯實習心得03-13
- 5小學校長家長會發言稿03-13
- 6工藝研發工程師工作計劃03-11
- 7樓蘭古城今何在讀后感03-10
- 8農民輪換工合同制工勞動合同書(匯總四篇)03-09
- 做人就這么簡單讀后感(錦集八篇)03-18
- 大明劫讀后感02-22
- 父親的借口讀后感03-04
- 風與火柴讀后感03-12
- 幸福的種子讀后感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