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rnn99"></nav><nav id="rnn99"></nav>

      述職報告之家

      你的位置: 述職報告之家 > 述職范文 > 導航 > 社區矯正思想情況匯報(匯總二篇)

      社區矯正思想情況匯報

      發表時間:2024-09-26

      社區矯正思想情況匯報(匯總二篇)。

      隨著人們自身素質提升,報告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報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應該是準確無誤的。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寫好報告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社區調研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社區矯正思想情況匯報 篇1

      黨的十六大把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之一。這是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和政府高瞻遠矚提出的戰略決策。當今人類社會無論是提高國家綜合國力,參與國際競爭,還是發展經濟,促進社會進步,建設和諧社會,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都離不開國民整體素質的提高,而提高國民素質的關鍵則在于教育與學習。社區教育作為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的一個重要載體,受到國內外專家的關注和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我區在實施“兩加快,一統籌”戰略,建設大都市中心城區,開展社區教育工作更有著現實和深遠的意義,對于培育城區人文精神,提高城區品位將起到積極的作用。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在各有關部門的努力下,近年來我區推進社區教育發展上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績,也受到省、市教育行政部門的肯定,20xx年被省教育廳評估認定為首批省級社區教育實驗區。主要的工作和成績有以下一些方面:

      一、宣傳理念,提高認識

      20xx年區教育局、區文明辦共同策劃舉辦了江干區社區教育論壇,邀請省、市專家作專題發言。區領導、各部門、鎮、街道以及基層有關干部參加論壇,初步了解社區教育的概念及其意義,逐步引起重視。20xx年部分街道社區在教育局的指導下開展了社區教育節和社區教育宣傳咨詢活動。20xx年區教育局與街道聯手開展了大型廣場社區教育宣傳周活動。通過文藝演出、板報宣傳、咨詢活動、現場書畫等多種形式,宣傳理念,營造氛圍?;顒又杏?80多名專兼職和志愿者參加活動,吸引了廣大市民參觀。還在江干教育網建立了社區教育網頁,宣傳社區教育,報導社區教育信息和在教育活動中出現的先進事跡。通過這些活動和載體宣傳,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社區教育在我區上下漸入人心。

      二、構建社區教育三級網絡

      構建網絡是開展社區教育工作的基礎。20xx年10月我區社區教育在原成人教育培訓中心的基礎上籌建并經市教育局批準成立,社區學院定名為江干區社區學院(籌)。閘弄口街道、采荷街道、凱旋街道在此前后成立了社區學校?;鶎由鐓^先后成立市民學校,至今全區49個基層社區成立市民學校41個。4個鎮則依托化學校,拓展社區教育的功能。全區46個村也均建立了村民學校,初步形成了覆蓋全區城鄉的社區教育三級網絡。

      三、建立專兼職和志愿者相結合的工作隊伍

      我區重視社區教育、成人教育隊伍建設。已建立起由專職、兼職和志愿者三部分組成的干部師資隊伍。目前全區有專職人員16名,其中區社區學院6名,各鎮6名、街道4名。15名干部是由區教育局委派。1名由鎮解決。兼職人員主要由各基層社區、村文教委員擔任。目前社區文教委員49名,村文教委員46名,共計95名。20xx年通過舉辦兩期文教干部崗位培訓班,提高了他們的教育理論和實際工作能力。其余是外聘的師資和志愿者,根據教育活動的內容需求,隨時聘請參與工作。

      四、制定政策文件,采取措施,推進工作深入發展

      (一)近年來我區推動社區教育工作出臺的文件如下:

      20xx年:

      由區教育局起草并由區政府下發了《江干區社區教育工作的實施意見》。

      20xx年:

      區教育局下發了《江干區中小學參與社區共建、學校資源向社區開放的實施意見》。

      20xx年:

      1、區教育局向區政府報告申請社區教育專項事業經費并經同意按我區常住人口每年人均1元列入財政預算。

      2、區教育局起草并由區政府辦下發《江干區企業職工“雙證制”教育培訓的實施意見》

      3、區教育局與文明辦、民政局聯合下發《江干區示范市民學校的評估認定的意見》,同時下發了《江干區示范市民學校評估細則》。

      20xx年:

      1、區教育局起草并由區政府辦下發了《江干區關于加強社區教育工作,推進學習型城區建設的實施意見》并召開江干區社區教育工作會議。

      2、區教育局下發《關于社區教育券發放方法的通知》。

      (二)為了貫徹落實有關文件,采取了以下一些舉措

      1、20xx年起,區教育局就分別對閘弄口、凱旋、采荷三個街道派出專職干部到街道承擔基層社區教育的指導工作。從近兩年半的工作來看,工作成效是明顯的,在指導網絡建設、活動開展、規范管理等方面都收到一定的成效,也受到街道、社區的歡迎。

      2、20xx年起全區中小學場地等資源向社區開放。區教育局統一制作銅牌向社會公布,統一印制市民活動卡,大部分學校開放工作比較好,也受到市教育局的獎勵。

      3、加強對基層市民學校的管理。教育局統一印制社區教育工作臺帳,規范基層工作計劃的制定,工作過程的記載和年度工作和小結,并通過例會,調研等形式了解基層工作情況,加強工作指導。20xx年通過創示范市民學校活動并進行評估,評出十所首批區級示范市民學校,區教育局分別授予銅牌并予以5000元的獎勵。這些措施的落實,在促進基層市民學校向規范、健康的方向發展方面起到較好的作用,而且極大地提高了基層社區工作的積極性。

      4、20xx年試行江干區社區教育券制度。采用學習者自己出一點,社區教育券補貼一點的辦法,激勵市民參與學習,提高素質。全年共計發放社區教育券16萬元,已基本回收。社區教育券主要用于市民三項等培訓。1000余名市民受益,其中600名市民通過培訓拿到市教育局頒發的結業證。從試行的情況看,收到一定的效果。市民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一定的調動,同時也調動了社區學院和各成校、社區學校的培訓的積極性。

      五、教育培訓活動蓬勃開展,我區成員和市民素質得到提高

      隨著社區教育三級網絡的形成,各層面均開展了各類教育培訓活動。區社區學院成立一年來,舉辦了成人業余高等、中等學歷教育11個,學員500余人;面向我區機關公務員開展電子政務培訓班9期,360余名學員培訓結業;舉辦“十萬家庭網絡行”培訓,1997名市民通過培訓結業;還舉辦了基層文教干部崗位培訓班等等。

      各街道社區學校在區教育局的指導下,也舉辦市民三項培訓、中老年書畫班、文史知識、外語等各類培訓班。市民參與率不斷擴大,有些班級學員報滿供不應求,還涌現一大批學習積極分子和動人事跡。各基層市民學校也開展了“百場講座”活動,內容涉及公民道德、法律知識、環境保護、科學發展觀、健康教育等等。各街道、鎮和社區把青少年的教育納入社區教育范疇,利用暑假組織轄區青少年開展思想品德教育和社會實踐活動。豐富的活動內容,吸引了廣大青少年的參與,據統計參與率達到80%以上。活動的形式有很多創新。例如:“家門口的陶吧”、“小市民道德論壇”、“青少年模擬法庭”、“我愛家園演講比賽”,給青少年以很好的教育,也受到媒體的報導。社區教育活動開展以來,全區還出現了一些較為固定的學習型團隊。例如:景新社區的書畫社、慶春門社區的集郵文化夜校在全市都有點名聲。農村成校僅20xx年舉辦成人業余中專學歷班學員298名,大專學班學員135名,其它培訓班培訓人數1690人,還配合鎮各有關部門開展各類培訓達12500人次。開展農民素質培訓有1099名獲得技能證書或學歷畢業證,大大超額完成區今年下達的200名指標。社區教育活動開展為提高我區城鄉人員素質,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社區矯正思想情況匯報 篇2

      一、調研背景與目的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老年人群體在社區中的比例日益增大。了解老年人的生活狀況和服務需求,對于構建老年友好型社區具有重要意義。本次調研旨在深入了解XX社區老年人的生活現狀、健康狀況、精神需求及養老服務需求,為社區養老服務體系的完善提供依據。

      二、調研方法

      1. 問卷調查:設計針對老年人的`專項問卷,涵蓋基本信息、健康狀況、日常生活、服務需求等方面,通過社區工作人員協助發放并回收,共收集有效問卷200份。

      2. 小組座談:組織老年人代表進行小組討論,分享生活經歷、困難及期望,收集寶貴意見。

      3. 家訪觀察:對部分行動不便的老年人進行家訪,觀察其生活環境,了解實際需求。

      三、調研結果

      1. 健康狀況:多數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對健康管理服務需求迫切。

      2. 日常生活:大多數老年人能夠自理,但隨年齡增長,對家政服務、送餐服務等輔助性服務需求增加。

      3. 精神需求:老年人普遍渴望社交活動,希望參與社區組織的興趣小組、健康講座等,以減少孤獨感。

      4. 養老服務需求:對日間照料、緊急救援、長期護理等服務有較高需求,尤其是對專業護理人員的依賴度較高。

      四、問題與建議

      1. 加強健康管理:建立老年人健康檔案,定期提供健康檢查、咨詢和健康教育服務。

      2. 完善服務體系:整合社區資源,建立家政、送餐、醫療急救等一站式服務平臺,滿足老年人多樣化需求。

      3. 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組織豐富多彩的社區活動,如書法、舞蹈、太極等興趣小組,增強老年人的社交互動。

      4. 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加大對養老護理人員的培訓力度,提高其專業技能和服務水平,滿足老年人對高質量養老服務的需求。

      五、結論

      XX社區老年人在生活狀況和服務需求方面存在多方面的問題,但通過加強健康管理、完善服務體系、豐富精神文化生活及加強專業人才培養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構建更加和諧、宜居的老年友好型社區。

      最新男女啪啪资源